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交流越来越多,中国需要大量谙熟商务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对英语教学,尤其是商务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介绍了Kumaravadivelu提出的“后方法宏观策略框架”,并结合十条宏观策略,阐述了“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对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后方法 宏观策略框架 商务英语教学
1.引言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经济贸易交流也越来越多。商务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开始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需要大量谙熟商务领域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对英语教学,尤其是商务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借鉴“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就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商务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2.“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的三个参数和“宏观策略框架”
Kumaravadivelu在他的《后方法教学法》一文中具体提出了后方法的理论思想。他将教学法界定为一个宽泛的概念, 不但包括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材料、大纲目标、评价措施,还涉及影响外语教学的广泛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经历(邓志辉,2008)。同时,Kumaravadivelu构建了“宏观策略框架”(the Macrostrategies Framework),该框架在外语教学尤其是EFL教学中影响深远。根据Kumaravadivelu,“后方法”教学法包含了三大重要参数:特殊性(particularity)、实用性(practicality)和可能性(possibility)(Kumaravadivelu,2006)。
特殊性要求“任何相关的语言教学,应当关注植根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特殊教学环境,以及在特定环境中追求特殊教学目标的教师和学生”(Kumaravadivelu,2001)。它特别强调教师作为自己教学行为的计划者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促进者,应该加深对当地的语言、社会文化和政治特性的了解,认识到“特定的教师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大环境和特定的组织小环境下,为了某些特定的目标而教授一批特定的学生”(Kumaravadivelu,2001),从而不断发展适应特定环境和当地情况的教学理论和实践。
实用性强调教师应当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教学理论,再将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只被看作是教学理论的实践者,他们不仅实践理论,同时也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理论。只有产生于教学实践中的理论,才具备真正的实用性。
Kumaravadivelu还提出了“可能性”参数。他认为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各自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背景,不同的过往经验和经历,这些因素将会对教学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理论和方法需要适应具体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以上三个参数相互交织、相互作用。Kumaravadivelu据此创建了一个连贯的宏观策略框架,该框架包括十条宏观策略,他们分别是“学习机会最大化”、“认识错配最小化”、“促进协商式互动”、“提高学生自主性”、“培养语言意识”、“激活直觉启发式教学”、“语言输入语境化”、“综合教授各项语言技能”、“确保社会关联性”和“提升文化意识”共十条宏观策略。
每个宏观策略之下,Kumaravadivelu又列举了一些小的微观策略用以指导教学课堂中的具体操作。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是开放式的,它鼓励教师设计、实践符合当地教学环境的各种微观策略,对课堂教学实践具现实指导意义。
3.“后方法”思想借鉴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3.1教学目标
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宏观策略有两条: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和提高语言意识。Kumaravadivelu认为,后方法教学法是一个以教师自主性为核心的三维系统(邓志辉,2008)。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师一方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传授商务知识。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梯式”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影响或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可以鼓励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Kumaravadivelu提出下列措施能够促进学习者自主性(Kumaravadivelu,2006):
(1)鼓励学生学会深入调查,使他们理解语言作为意识形态服务于既得利益者的方式;
(2)要求学生通过日记或者札记反思自我发展,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周围社会的关系;
(3)帮助学生形成互助式学习团体,从中寻求自我意识和自我提高;
(4)提供体会,让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将课题和材料带到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借鉴这些措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语言意识的提高,主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向他们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对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各国之间商业往来的增加,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更新,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的商务语言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提高他们的语言意识。
此外,商务英语教师个性的发挥也是学生改变学习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热情活泼、博学多才等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3.2教学方式
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中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宏观策略有三条:激活直觉启发式教学、语言输入语境化和综合教授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
激活直觉启发式教学是指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语言材料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为教育教学的革新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作为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丰富的商务英语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让学生从语言材料中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便捷的多媒体网络不仅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语言和最新的商务信息,还能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提升商务技能。
语言知识语境化,指使用真实生活中的交际材料教授语言,而不是使用教材编写者空想出来的脱离实际的语言材料。鉴于商务英语教学是特定商务语境下的英语语言教学。它强调特殊语境下,运用商务词汇和术语进行特种语言交流。因此,那么教师在组织商务英语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教材的语言材料,还可以收集教材外的反映真实的商务情景的语言材料,同时可以以这些商务情景为主线,开展各种业务和语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教授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顾名思义,即教师应向学生综合教授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而不应将各部分孤立开来教学。鉴于商务英语强调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和写作技能,还要重视学生的听说技能。商务英语教师应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通过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视听素材,如英美电影片段、跨文化商务交际片段等,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模仿观看内容和场景,使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3.3教学内容
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中有关教学内容的策略包括增强文化意识和确保社会关联性。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与商务活动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商业交际的能力。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商务文化知识的缺乏经常会引起文化障碍,造成文化冲突。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外语运用能力,而且必须了解、熟悉异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及商业价值观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只有把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把商务文化介入和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除传授必要的语言和商务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的商务文化。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而应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建立商务关系、合作、访问、宴请等社会商务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学生提高语言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相关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及商业价值观的了解,培养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加跨文化意识。
3.4教学互动
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极为重视有意义的教学互动,该框架中与教学互动有关的策略有三条:学习机会最大化、促进协商式互动、认识错配最小化。
商务英语教学是特定商务语境下的英语语言教学。它强调特殊语境下,运用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报告等,以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例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模拟商务洽谈会,在学习贸易实务,如询问、答复、报价、还盘、样品、代理等内容时,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部分小组作为买方,另一部分作为卖方。买卖双方通过不断询问、答复、报价还盘、看样后,有意向性的买方和卖方可以坐下来,进行正式商务洽谈。在进行商务洽谈前,各小组可以在组长的组织下,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拟定说明书,制定洽谈策略等。再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织模拟商品展销会。在准备展销会时,要求各组学生对市场进行调研,包括商品的包装、价格、市场等。要求他们制定营销策略,制作英文标语、广告、样品、说明书、价格表等,并练习推销,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设计各种产品的图片、英文资料,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实现英语学习与商业实践的结合。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了解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教师可以收集真实的典型商业案例,并就案例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让各学生分成小组,阅读案例,认真思考,并就有关问题展开讨论,然后综合全组成员的意见和观点,撰写案例报告,并对报告进行陈述。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从真实、生动的事例中学到有关商贸业务等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除了以上的互动活动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同时又具备跨文化商务知识的涉外商务人才,因此教师应该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异国的文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及商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并在课堂上作报告,向同学介绍他们的研究结果。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各国文化的了解。提高教学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自由、灵活地发起、引领课堂话语,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还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商交流。
此外,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就教学计划、授课内容和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协商,并做出相应调整,尽量减少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目标、计划和授课方式、内容上可能存在的不同认识,避免这种认识错配减弱教学效果。
4.结语
“后方法”语言教学观倡导对教师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回归,主张构建一个适应具体教学情景的教学实践者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借鉴这一思想有益于商务英语教学体系的完善。教师作为自己教学行为的计划者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促进者,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经常就教学计划、授课内容和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协商,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技巧,并结合具体教学环节,构建适应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 B.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2001,(35):537-560.
[2]Kumaravadivelu B.Beyond Methods:Macro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
[3]Kumaravadivelu B.Understanding Language Teaching:From Method to Postmethod[M]. 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4]周季鸣,吕敏,李桂东,孙经济,陈娜.从方法到后方法我们到底还有多远?——宁沪杭六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调查[J].外语界,2008,(5):52-59.
[5]邓志辉.教师赋权增能与后方法视野下的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8,(5):60-63.
关键词: 后方法 宏观策略框架 商务英语教学
1.引言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经济贸易交流也越来越多。商务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开始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需要大量谙熟商务领域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对英语教学,尤其是商务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借鉴“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就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商务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2.“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的三个参数和“宏观策略框架”
Kumaravadivelu在他的《后方法教学法》一文中具体提出了后方法的理论思想。他将教学法界定为一个宽泛的概念, 不但包括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材料、大纲目标、评价措施,还涉及影响外语教学的广泛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经历(邓志辉,2008)。同时,Kumaravadivelu构建了“宏观策略框架”(the Macrostrategies Framework),该框架在外语教学尤其是EFL教学中影响深远。根据Kumaravadivelu,“后方法”教学法包含了三大重要参数:特殊性(particularity)、实用性(practicality)和可能性(possibility)(Kumaravadivelu,2006)。
特殊性要求“任何相关的语言教学,应当关注植根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特殊教学环境,以及在特定环境中追求特殊教学目标的教师和学生”(Kumaravadivelu,2001)。它特别强调教师作为自己教学行为的计划者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促进者,应该加深对当地的语言、社会文化和政治特性的了解,认识到“特定的教师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大环境和特定的组织小环境下,为了某些特定的目标而教授一批特定的学生”(Kumaravadivelu,2001),从而不断发展适应特定环境和当地情况的教学理论和实践。
实用性强调教师应当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教学理论,再将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只被看作是教学理论的实践者,他们不仅实践理论,同时也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理论。只有产生于教学实践中的理论,才具备真正的实用性。
Kumaravadivelu还提出了“可能性”参数。他认为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各自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背景,不同的过往经验和经历,这些因素将会对教学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理论和方法需要适应具体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以上三个参数相互交织、相互作用。Kumaravadivelu据此创建了一个连贯的宏观策略框架,该框架包括十条宏观策略,他们分别是“学习机会最大化”、“认识错配最小化”、“促进协商式互动”、“提高学生自主性”、“培养语言意识”、“激活直觉启发式教学”、“语言输入语境化”、“综合教授各项语言技能”、“确保社会关联性”和“提升文化意识”共十条宏观策略。
每个宏观策略之下,Kumaravadivelu又列举了一些小的微观策略用以指导教学课堂中的具体操作。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是开放式的,它鼓励教师设计、实践符合当地教学环境的各种微观策略,对课堂教学实践具现实指导意义。
3.“后方法”思想借鉴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3.1教学目标
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宏观策略有两条: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和提高语言意识。Kumaravadivelu认为,后方法教学法是一个以教师自主性为核心的三维系统(邓志辉,2008)。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师一方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传授商务知识。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梯式”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影响或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可以鼓励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Kumaravadivelu提出下列措施能够促进学习者自主性(Kumaravadivelu,2006):
(1)鼓励学生学会深入调查,使他们理解语言作为意识形态服务于既得利益者的方式;
(2)要求学生通过日记或者札记反思自我发展,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周围社会的关系;
(3)帮助学生形成互助式学习团体,从中寻求自我意识和自我提高;
(4)提供体会,让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将课题和材料带到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借鉴这些措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语言意识的提高,主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向他们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对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各国之间商业往来的增加,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更新,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的商务语言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提高他们的语言意识。
此外,商务英语教师个性的发挥也是学生改变学习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热情活泼、博学多才等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3.2教学方式
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中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宏观策略有三条:激活直觉启发式教学、语言输入语境化和综合教授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
激活直觉启发式教学是指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语言材料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为教育教学的革新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作为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丰富的商务英语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让学生从语言材料中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便捷的多媒体网络不仅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语言和最新的商务信息,还能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提升商务技能。
语言知识语境化,指使用真实生活中的交际材料教授语言,而不是使用教材编写者空想出来的脱离实际的语言材料。鉴于商务英语教学是特定商务语境下的英语语言教学。它强调特殊语境下,运用商务词汇和术语进行特种语言交流。因此,那么教师在组织商务英语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教材的语言材料,还可以收集教材外的反映真实的商务情景的语言材料,同时可以以这些商务情景为主线,开展各种业务和语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教授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顾名思义,即教师应向学生综合教授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而不应将各部分孤立开来教学。鉴于商务英语强调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和写作技能,还要重视学生的听说技能。商务英语教师应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通过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视听素材,如英美电影片段、跨文化商务交际片段等,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模仿观看内容和场景,使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3.3教学内容
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中有关教学内容的策略包括增强文化意识和确保社会关联性。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与商务活动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商业交际的能力。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商务文化知识的缺乏经常会引起文化障碍,造成文化冲突。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外语运用能力,而且必须了解、熟悉异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及商业价值观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只有把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把商务文化介入和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除传授必要的语言和商务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的商务文化。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而应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建立商务关系、合作、访问、宴请等社会商务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学生提高语言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相关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及商业价值观的了解,培养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加跨文化意识。
3.4教学互动
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极为重视有意义的教学互动,该框架中与教学互动有关的策略有三条:学习机会最大化、促进协商式互动、认识错配最小化。
商务英语教学是特定商务语境下的英语语言教学。它强调特殊语境下,运用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报告等,以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例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模拟商务洽谈会,在学习贸易实务,如询问、答复、报价、还盘、样品、代理等内容时,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部分小组作为买方,另一部分作为卖方。买卖双方通过不断询问、答复、报价还盘、看样后,有意向性的买方和卖方可以坐下来,进行正式商务洽谈。在进行商务洽谈前,各小组可以在组长的组织下,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拟定说明书,制定洽谈策略等。再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织模拟商品展销会。在准备展销会时,要求各组学生对市场进行调研,包括商品的包装、价格、市场等。要求他们制定营销策略,制作英文标语、广告、样品、说明书、价格表等,并练习推销,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设计各种产品的图片、英文资料,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实现英语学习与商业实践的结合。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了解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教师可以收集真实的典型商业案例,并就案例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让各学生分成小组,阅读案例,认真思考,并就有关问题展开讨论,然后综合全组成员的意见和观点,撰写案例报告,并对报告进行陈述。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从真实、生动的事例中学到有关商贸业务等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除了以上的互动活动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同时又具备跨文化商务知识的涉外商务人才,因此教师应该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异国的文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及商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并在课堂上作报告,向同学介绍他们的研究结果。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各国文化的了解。提高教学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自由、灵活地发起、引领课堂话语,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还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商交流。
此外,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就教学计划、授课内容和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协商,并做出相应调整,尽量减少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目标、计划和授课方式、内容上可能存在的不同认识,避免这种认识错配减弱教学效果。
4.结语
“后方法”语言教学观倡导对教师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回归,主张构建一个适应具体教学情景的教学实践者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借鉴这一思想有益于商务英语教学体系的完善。教师作为自己教学行为的计划者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促进者,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经常就教学计划、授课内容和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协商,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技巧,并结合具体教学环节,构建适应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 B.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2001,(35):537-560.
[2]Kumaravadivelu B.Beyond Methods:Macro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
[3]Kumaravadivelu B.Understanding Language Teaching:From Method to Postmethod[M]. 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4]周季鸣,吕敏,李桂东,孙经济,陈娜.从方法到后方法我们到底还有多远?——宁沪杭六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调查[J].外语界,2008,(5):52-59.
[5]邓志辉.教师赋权增能与后方法视野下的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8,(5):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