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见的作业讲评课的教学模式为教师主导下的讲解,在笔者的实践探索下,还积极尝试了以下两种作业讲评的模式。
一、 主体自悟式
所谓主体自悟式是指学生在作业后,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估,明确自己的问题之处,根据已有知识基础进行思考、判断、修改,同时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会产生疑问,对自己不能很好把握的练习有了一定的把握,对自己平时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个自我反省、深刻自悟的过程,这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检测,学生主体自悟也是一种有效的作业讲评模式。
案例:每每学生拿到我批改后的作业,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符号,很快便能找到错误所在,三下五除二,订正完后交老师了事。这样做的好处是订正环节所费时间可相对缩短,整个教学流程可以加快推进。这样做的问题是学生主动性不够,缺少自我检查的环节,对所犯错误印象不深,主体自悟性不够。总认为订正是老师的事情,没有自我意识。因此,我改变批改习惯,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模糊一些,偷懒一些。在批阅应用题时我常有意识地偷一下懒,不再那么清晰地标明错误,只是在做错的题目后面打个问号,告诉学生这道题有问题,然后发下去让学生自行订正。那时候,我就在旁边观察学生,我发现学生比任何时候都认真,先读题,检查数据和方法是否正确,再检查每一步计算是否正确,再看单位名称和答句,原来匆匆完成的订正,现在不得不静下心来面对。
也许这样的讲评淡化了老师的作用,好象教师是偷了懒,好象是批改的符号太模糊了。但这个时间的“多”可以换来学生以后作业错误的“少”,这个教师的“偷懒”可以换来学生的“勤勉”,这个批改的“模糊”可以换来学生思维的“清晰”,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检查、静心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到学生真正面对一次次考试的时候,教师便不用再担心学生不会检查题目了。
二、群体合作式
新课程中提倡合作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适用于新课教学,在作业讲评课中依然适用。所谓“群体合作式”是指学生并非处于各自孤立状态,学习不只属于学生的个体行为,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探讨,在争论中解决自己原有的问题疑惑,也在争论中产生新的问题和疑惑。通过合作讨论,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合作的评估,学生中旧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更能产生一些普遍的问题。而这正是我们讲评作业的目的,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盲点,真正达到通过作业讲评来对我们平时的教学进行查漏补缺的效果。让学生开展互助协作,使班级形成友好的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作业講评的乐趣,提高作业讲评的实效,增加班级不同层面的同学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在同组异质的小组中得到帮助和提高。
(1)个体自主参与,启发思考。作业分发后要求学生自主整理自己作业中的易错题、难题以及分享题。同时教师根据作业情况提出若干问题与需要重点交流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对作业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知识点有更清晰的了解。
(2)小组合作交流,质疑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以组长为核心,让学生对作业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提交自己的易错题、难题以及分享题。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尝试错因分析、帮助学困生解决部分难题,初步分享多种解题方法与策略,接着小组长收集整理,提交典型易错题以及共同难题。允许不同的组有不同的收集整理的方法,可以按知识点整理分类的、可以按题型分类的、可以按难易程度分类的,也允许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汇报。
(3)组间交流共享,探究解疑。由各组选派一名代表组成讲师团上台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问,在帮助同学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展示自我风采。在组织汇报中,教师要注意用心倾听,结合小组提交的实际问题,教师从预设题中筛选出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和有侧重点地组织师生进行合作交流,解决难题、寻找错因。并注意与做题情况分析统计数据进行对比联系,从信息反馈中准备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讲评的实效性。
(4)课后编题延伸,提高能力。学生订正错误和编制新习题的过程,是消化评讲内容,突破重、难点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主动拓宽学习的一条重要渠道。当学生能够编制出同类试题时,他们不仅解决了原来的困惑,而且拓宽了视野,能从更高层次来审视和把握相关知识,拓展了应用能力。
总之,无论哪一种讲评模式都应以学生为本,根据班内学生实际而定,一般低年级适合教师讲评为主,中高年级可以以主体自悟式和群体互助式相结合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学习的能力。
一、 主体自悟式
所谓主体自悟式是指学生在作业后,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估,明确自己的问题之处,根据已有知识基础进行思考、判断、修改,同时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会产生疑问,对自己不能很好把握的练习有了一定的把握,对自己平时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个自我反省、深刻自悟的过程,这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检测,学生主体自悟也是一种有效的作业讲评模式。
案例:每每学生拿到我批改后的作业,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符号,很快便能找到错误所在,三下五除二,订正完后交老师了事。这样做的好处是订正环节所费时间可相对缩短,整个教学流程可以加快推进。这样做的问题是学生主动性不够,缺少自我检查的环节,对所犯错误印象不深,主体自悟性不够。总认为订正是老师的事情,没有自我意识。因此,我改变批改习惯,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模糊一些,偷懒一些。在批阅应用题时我常有意识地偷一下懒,不再那么清晰地标明错误,只是在做错的题目后面打个问号,告诉学生这道题有问题,然后发下去让学生自行订正。那时候,我就在旁边观察学生,我发现学生比任何时候都认真,先读题,检查数据和方法是否正确,再检查每一步计算是否正确,再看单位名称和答句,原来匆匆完成的订正,现在不得不静下心来面对。
也许这样的讲评淡化了老师的作用,好象教师是偷了懒,好象是批改的符号太模糊了。但这个时间的“多”可以换来学生以后作业错误的“少”,这个教师的“偷懒”可以换来学生的“勤勉”,这个批改的“模糊”可以换来学生思维的“清晰”,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检查、静心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到学生真正面对一次次考试的时候,教师便不用再担心学生不会检查题目了。
二、群体合作式
新课程中提倡合作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适用于新课教学,在作业讲评课中依然适用。所谓“群体合作式”是指学生并非处于各自孤立状态,学习不只属于学生的个体行为,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探讨,在争论中解决自己原有的问题疑惑,也在争论中产生新的问题和疑惑。通过合作讨论,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合作的评估,学生中旧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更能产生一些普遍的问题。而这正是我们讲评作业的目的,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盲点,真正达到通过作业讲评来对我们平时的教学进行查漏补缺的效果。让学生开展互助协作,使班级形成友好的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作业講评的乐趣,提高作业讲评的实效,增加班级不同层面的同学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在同组异质的小组中得到帮助和提高。
(1)个体自主参与,启发思考。作业分发后要求学生自主整理自己作业中的易错题、难题以及分享题。同时教师根据作业情况提出若干问题与需要重点交流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对作业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知识点有更清晰的了解。
(2)小组合作交流,质疑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以组长为核心,让学生对作业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提交自己的易错题、难题以及分享题。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尝试错因分析、帮助学困生解决部分难题,初步分享多种解题方法与策略,接着小组长收集整理,提交典型易错题以及共同难题。允许不同的组有不同的收集整理的方法,可以按知识点整理分类的、可以按题型分类的、可以按难易程度分类的,也允许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汇报。
(3)组间交流共享,探究解疑。由各组选派一名代表组成讲师团上台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问,在帮助同学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展示自我风采。在组织汇报中,教师要注意用心倾听,结合小组提交的实际问题,教师从预设题中筛选出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和有侧重点地组织师生进行合作交流,解决难题、寻找错因。并注意与做题情况分析统计数据进行对比联系,从信息反馈中准备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讲评的实效性。
(4)课后编题延伸,提高能力。学生订正错误和编制新习题的过程,是消化评讲内容,突破重、难点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主动拓宽学习的一条重要渠道。当学生能够编制出同类试题时,他们不仅解决了原来的困惑,而且拓宽了视野,能从更高层次来审视和把握相关知识,拓展了应用能力。
总之,无论哪一种讲评模式都应以学生为本,根据班内学生实际而定,一般低年级适合教师讲评为主,中高年级可以以主体自悟式和群体互助式相结合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