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fe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说明文的教学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在进行说明文教学的时候,适当的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接下来,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详细探讨一下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字:初中语文 说明文 教学方法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具体阐述事物的原理或者特征的文体,在初中于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但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们大都偏爱记述文、散文,讨厌学习说明文,很多老师也反应学习说明文太枯燥、乏味。下面分析一下,如何提高说明文的艺术特色,进一步提高初中说明文的教学方法。
  一、选好突破口,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
  现阶段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说,在进行初中语文说明文的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积极的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也可以看到说明文的闪光点和有趣之处。从而可以产生极大的积极性,投入到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去。比如说,在学习《中国的石拱桥》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在大屏幕上呈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学生们这一座座巧夺天工的石桥吸引了,在欣赏这些图片的时候,老师提问学生四个小拱与大拱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学生们就纷纷的回答:在大拱的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拱,或者是大拱的顶部分别有两个小拱……这时候学生急切的想知道确切的答案是什么。这时候老师就让学生们翻开课本进行仔细阅读,体会一下“肩”与“各有”这两个字的准确性。老师要逐渐的改变抽象性的教学方法,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一个突破口,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会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采用直观教具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
  初中说明文的题材内容,不仅包括宏观的世界还包括微观的世界。有一部分比较的抽象、难以理解。所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从感性知识开始入手,然后采用直观教具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传统的说明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老师要不断的创造具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们能够利用听觉、视觉等途径进行感知。在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的同时,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欲望。比如说,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一节课时,老师可以事先把八种云的挂图挂在黑板上。让学生们通过课文中对云彩的描述,来对这八种云彩图对号入座。这样学生们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来。
  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包括实物、录音、教学片段或者视频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呈现出事物的具体形态,从而可以让学生们一目了然的了解到事物的特征,然后更加具体的了解到课文中的知识。通过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达到生动性与直观性的统一。
  三、通过体验说明文语言的美学特征,来激发学生们的审美欲
  说明文的语言很美,但是往往被掩盖在它的实用性与科学性之下。所以说,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该体会到说明文的语言之美。说明文的语言有生动、准确、通俗、周密、富有情趣、形象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它的语言之美归结为四个特点:智性之美、简洁之美、明晰之美、通俗之美。用这四种美学特征作为指引,与学生们一起品味、体验说明文的语文,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审美情趣。
  说明文说明的事物或者现象,大都是人们不容易亲眼看到的。所以,理解起来比较的困难。这就是要老师们能够巧妙的把深奥的知识通俗化,把陌生的知识亲近化。比如说,宇宙、银河、太阳系都是非常遥远和神秘的,单纯的从学生的认识角度来出发比较的困难和抽象。比如说,在学习“宇宙里有些什么”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文,并且找出说明地球、太阳、银河关系的句子,通过“美丽的环”、“铁饼形状”、“套在地球上”这些语言的描写,学生就会特别同意的将深奥、陌生、遥远的银河系跟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此的贴近,如此的熟悉,一抬头就可以在在茫茫的夜色中找到它,完全的体现出了说明文的语言通俗之美。
  在学习“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一节课的时候。在课文一开始,老师就要抓住“雄伟壮丽”这个从特点。文章的命题、取材,以及局部与整体的处理上,都紧紧的围绕这个中心点,逻辑清晰、富于变化、条理分明,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从整体上把握人民大会堂的特征,思路清晰、语言简洁。
  四、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比较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辨识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跟认识事物是一样的,只有在相互的比较和联系之中,才可以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将比较的方法引入到初中说明文的课堂中去,将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同时比较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们积极地思考,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说明文的“比较教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向的比较。把相似的事物、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们认清事物之间的差别,从而更好的把握好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事物发言的一般规律。还有一种是多向的比较,也就是说从多个层面、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老师应该善于创设各种条件,揭示出比较的鲜明点。通过多方面的比较,来提高学生们的思路。通过对不同的说明文的写作方法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对于说明文的学习和掌握。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结构的特点,从四个大的方面:选好突破口,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采用直观教具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通过体验说明文语言的美学特征,来激发学生们的审美欲;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比较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辨识能力和观察能力,详细论述了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孙少旭.说明义异体比较教学法探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宋茜.浅谈中学语文中说明文之教学方法-快乐作文
  [3].杨旭.以读为主提取信息扎实训练——谈说明文的教学方法-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其他文献
在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时期,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要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让学生们喜爱的好教师,必须遵循四项教育基本原则:一是对学生亲和友善,二是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三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四是虚心学习,锐意改革。这也可以称之谓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四件法宝。  一、亲切善待孩子们——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满怀爱心,亲和友善,亲切地善待全体孩子,做到对每一
摘要:情境朗读教学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为核心,以注重情感体验,把各自独立的认知与情感两个过程统一与教学活动中,好比嫁接的优良品种,它的甘甜在于它会给语文课堂带来生气,带来欢乐,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劣势。促进了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情境教学 情感体验 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串讲串问,忽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言,领悟
我刚开始做老师时,愿望并不高,仅仅是,一定要努力工作,千万不能误人子弟。为实现这个愿望,我就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努力了解学生,尽量结合实际情况探寻既适合学生学习又符合自身工作条件的教育教学方法,多年的实践可以说明,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三十多年过去了,学生们都成长起来了,他们各有发展,有不少人成功成才,有所成就,都很不错的。我从学生们的成长中观照到了自己工作的成效,感觉自己的愿望可以说基本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