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即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初步智力培养,是唤醒学生自我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學习习惯、构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勇于实践、敢于质疑的黄金时期。根据小学生心理、年龄发展特点以及知识习得规律,“养成教育”应运而生。本文将详细阐述,我校是如何通过“教学”和“德育”两个维度落实“养成教育”,实现“五育并举”。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道德风尚;思维习惯
一、概念界定
养成教育,即是通过行为引导、习惯训练、语言输入、思维培养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卫生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它着眼于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并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升华”为创新能力。
二、实施背景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整洁健康的生活习惯、礼貌大方的交往习惯,培养学生具有高度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乐观自信、友爱宽容、勤于实践、志存高远的现代公民,是附小师生探寻教育本真的必然选择。
基于这样的追求,笔者在2019年提出希望学校践行“养成教育”,关注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以期为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贡献一份力量。
现从“教学”和“德育”两个维度浅谈我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情况。
三、实施路径
(一)扎实课堂常规,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我校在教育教学中着眼于“养成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细化教学管理制度,落实课堂常规养成,构建教学范式,优化课程结构等措施,推进学校养成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1.细化教学管理制度,落实课堂常规养成
我校将“教学工作常规”“教学管理常规”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规范,高标准、严要求,节节落实,形成了有序、扎实的工作闭环。我校在落实“两个常规”的基础上,制定《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课堂常规细则》,具体关注学生的课前准备、上课礼仪、倾听习惯、朗读习惯、表达习惯、讨论习惯、书写习惯、精神面貌、下课礼仪等9个方面。
2.构建课堂教学范式,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养成
学校通过加强对课堂研究,将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作为学校品质课堂研究的增长点。学校初步探索出以学生活动、合作、分享为显性特征的“三维四环”课堂教学新范式,通过“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
“三维四环”课堂教学范式
3.优化校本课程结构,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我校围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办学理念,以“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优秀公民赋能”为育人目标,五育并举,不断优化校本课程结构,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如,道法科组的教师们关注学生爱国意识养成,根据社会热点,结合学习强国的线上资源,开设爱国主义课程。信息科组教师开设的“创客教室”系列课程,关注附小学生创客艺术实践能力以及科技创新意识的养成。“阳光体育”课程,每天一小时起步的早操、晨跑、跳绳,特色队篮球、羽毛球等训练,定期的竞技对抗赛,培养的不仅是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更唤醒了学生的团结意识和拼搏精神。
4.注重榜样示范,强化学生习惯养成
我校实施“日检查,周小结,月评价,期考核”制度,每一次及时反馈和总结评比除了鼓励的成分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树立榜样,示范带动更多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每天巡堂结果及时告知班级,每周行政巡查及时反馈给全校,开展课堂常规展示的系列活动,评选出课堂常规管理优秀教师及优秀班级,全校展示,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坚持立德树人,树立学生良好道德风尚,全面培育适应未来发展的优秀公民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哲人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培养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礼仪教育,唤醒知书达理好少年
在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养成上,我校积极推进“礼貌 礼仪 礼节”三礼教育,引导每位学生成为文明有礼的附小人。如,学校“晨礼队”和各班的“礼仪小天使”利用上学和课间时间,在互相问好的同时,检查学生们的衣着是否整齐,是否佩戴红领巾,敬礼姿势是否标准等。
2.值日班干队伍建设,培养自主管理之能
“入班即静,入座即学”,我校借助班干部与值日生队伍的力量,助力学生在校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不仅将班级自主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班级中,更将自主管理延伸到各个班级考核中。比如,校园卫生的检查打分、学生纪律的检查打分、文明礼仪的监督、爱眼操参与率等。各项分数的统计反馈都将作为班级考核的项目,并每周开展文明班级、班级之星评选活动。
值日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会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3.书记思政课,关注以“公民意识”为核心的大全民素质观养成
我校每月根据当今社会热点、新时代新思想的宏伟背景,结合深圳精神与生动实践、身边模范人物优秀事迹、积极引入教育资源,不断创新“书记思政课”的授课形式和方法,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班会课、师生大会等集体性场合,每月开展一次聚焦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书记思政课。如,疫情期间,笔者为学生上的题为《看深圳、说变化、赞成就、见行动》的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胸怀祈盼国泰民安的赤子之心。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道德风尚;思维习惯
一、概念界定
养成教育,即是通过行为引导、习惯训练、语言输入、思维培养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卫生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它着眼于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并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升华”为创新能力。
二、实施背景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整洁健康的生活习惯、礼貌大方的交往习惯,培养学生具有高度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乐观自信、友爱宽容、勤于实践、志存高远的现代公民,是附小师生探寻教育本真的必然选择。
基于这样的追求,笔者在2019年提出希望学校践行“养成教育”,关注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以期为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贡献一份力量。
现从“教学”和“德育”两个维度浅谈我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情况。
三、实施路径
(一)扎实课堂常规,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我校在教育教学中着眼于“养成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细化教学管理制度,落实课堂常规养成,构建教学范式,优化课程结构等措施,推进学校养成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1.细化教学管理制度,落实课堂常规养成
我校将“教学工作常规”“教学管理常规”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规范,高标准、严要求,节节落实,形成了有序、扎实的工作闭环。我校在落实“两个常规”的基础上,制定《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课堂常规细则》,具体关注学生的课前准备、上课礼仪、倾听习惯、朗读习惯、表达习惯、讨论习惯、书写习惯、精神面貌、下课礼仪等9个方面。
2.构建课堂教学范式,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养成
学校通过加强对课堂研究,将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作为学校品质课堂研究的增长点。学校初步探索出以学生活动、合作、分享为显性特征的“三维四环”课堂教学新范式,通过“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
“三维四环”课堂教学范式
3.优化校本课程结构,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我校围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办学理念,以“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优秀公民赋能”为育人目标,五育并举,不断优化校本课程结构,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如,道法科组的教师们关注学生爱国意识养成,根据社会热点,结合学习强国的线上资源,开设爱国主义课程。信息科组教师开设的“创客教室”系列课程,关注附小学生创客艺术实践能力以及科技创新意识的养成。“阳光体育”课程,每天一小时起步的早操、晨跑、跳绳,特色队篮球、羽毛球等训练,定期的竞技对抗赛,培养的不仅是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更唤醒了学生的团结意识和拼搏精神。
4.注重榜样示范,强化学生习惯养成
我校实施“日检查,周小结,月评价,期考核”制度,每一次及时反馈和总结评比除了鼓励的成分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树立榜样,示范带动更多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每天巡堂结果及时告知班级,每周行政巡查及时反馈给全校,开展课堂常规展示的系列活动,评选出课堂常规管理优秀教师及优秀班级,全校展示,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坚持立德树人,树立学生良好道德风尚,全面培育适应未来发展的优秀公民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哲人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培养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礼仪教育,唤醒知书达理好少年
在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养成上,我校积极推进“礼貌 礼仪 礼节”三礼教育,引导每位学生成为文明有礼的附小人。如,学校“晨礼队”和各班的“礼仪小天使”利用上学和课间时间,在互相问好的同时,检查学生们的衣着是否整齐,是否佩戴红领巾,敬礼姿势是否标准等。
2.值日班干队伍建设,培养自主管理之能
“入班即静,入座即学”,我校借助班干部与值日生队伍的力量,助力学生在校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不仅将班级自主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班级中,更将自主管理延伸到各个班级考核中。比如,校园卫生的检查打分、学生纪律的检查打分、文明礼仪的监督、爱眼操参与率等。各项分数的统计反馈都将作为班级考核的项目,并每周开展文明班级、班级之星评选活动。
值日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会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3.书记思政课,关注以“公民意识”为核心的大全民素质观养成
我校每月根据当今社会热点、新时代新思想的宏伟背景,结合深圳精神与生动实践、身边模范人物优秀事迹、积极引入教育资源,不断创新“书记思政课”的授课形式和方法,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班会课、师生大会等集体性场合,每月开展一次聚焦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书记思政课。如,疫情期间,笔者为学生上的题为《看深圳、说变化、赞成就、见行动》的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胸怀祈盼国泰民安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