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红色遗址集中、精神内涵丰富、传承效果突出等特点,涵盖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阶段,尤以红岩精神、抗战精神著称。
发挥资源集中与价值突出的双重优势
重庆红色文化资源集中,从历史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且時间跨度较长;从遗址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从基地建设来看,主要集中在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重庆现存抗战遗址395处,是全国保存抗战遗址数量最多的城市。这些遗址涵盖了外事机构、军事建筑、名人故(旧)居等多个类别,主要集中在“一岛”(渝中半岛)、“三山”(歌乐山、南山、缙云山)、“三坝”(沙坪坝、江津白沙坝、北碚夏坝),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军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主要以红岩村、周公馆、桂园、白公馆、渣滓洞、松林坡、歌乐山烈士陵园为代表,展现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优秀党员群体和革命志士相忍为国的崇高思想境界、言行一致的坚定理想信念,以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浩然革命正气。
以抗战精神、红岩精神为代表的重庆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突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须充分发挥重庆红色文化资源集中与价值突出的双重优势。一是采用体验式、情景式的教育形式,增强党史学习的说服力。与其他地域相比,重庆的抗战遗址分布集中,便于组织现场教学,能够增强党史学习的直观感受、塑造抗战历史的“立体感”,为佐证理论学习内容提供充分的说服力。二是深入挖掘抗战大后方独特的抗战精神、红岩精神,增强党史学习的持久力。抗战大后方具有团结与斗争相互交织、“虎穴”与“大染缸”环境共同影响的典型特征。红岩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又与延安精神交相辉映,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这些精神财富,找准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产生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增强党史学习的持久力。
发挥系统研究和故事讲述的结合优势
重庆是一座见证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英雄城市。大革命时期,重庆有以杨闇公、赵世炎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坚守信念、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庆有以川陕革命根据地城口苏维埃政权、酉阳南腰界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作为党中央派驻在重庆的秘密代表机关,开辟了党在南方国统区的统战工作、军事工作、群众工作、文化工作、党建工作,培育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解放战争时期,牺牲于歌乐山的革命英烈用生命传承了红岩精神,留下了血和泪的嘱托——“狱中八条”。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深挖重庆红色文化资源,扩大重庆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发挥系统研究和故事讲述的结合优势。一是系统研究要注重政治性和专业性。重庆红色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包含红色遗址、红色器物、红色人物、红色纪念建筑、红色文献、红色故事、红色文艺创作等,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专业性,我们要发挥党史党建、文物考古、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系统研究优势,避免表象化、碎片化。二是故事讲述要注重准确性和生动性。重庆红色故事丰富,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群众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首先,要注重红色故事的准确讲述,避免过于演绎,出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情况;其次,要“用心用情”地讲述红色故事,注重情感融入、语言艺术和形式创新,增强讲述的生动性和活泼性。
发挥文化传承与机制保障的协同优势
红色文化资源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即不断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彰显当前时代的特色精神。重庆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极强的传承性,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逐渐形成了响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线”精神,以及顾全大局、舍己为公、万众一心、艰苦创业的三峡移民精神。这其中,自大革命时期重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深深信仰,对民族精神的坚定传承,对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信心,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向往。
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体现久久为功的学习效用,必须发挥文化传承与机制保障的协同优势。一是找准重庆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红色基因揭示了重庆红色精神孕育、发展的独特优势,就是乐于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惧牺牲的英勇无畏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协作精神,顽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二是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机制。注重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重庆红色文化资源来看,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既注重利用一切形式开展苏共党史、中共党史学习,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和革命气节教育,也重视加强组织建设、纪律建设,纯洁党的组织。因此,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机制,既能从制度上保障重庆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教育功能,也能有效提升重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地位。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讲师、历史学博士)
发挥资源集中与价值突出的双重优势
重庆红色文化资源集中,从历史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且時间跨度较长;从遗址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从基地建设来看,主要集中在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重庆现存抗战遗址395处,是全国保存抗战遗址数量最多的城市。这些遗址涵盖了外事机构、军事建筑、名人故(旧)居等多个类别,主要集中在“一岛”(渝中半岛)、“三山”(歌乐山、南山、缙云山)、“三坝”(沙坪坝、江津白沙坝、北碚夏坝),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军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主要以红岩村、周公馆、桂园、白公馆、渣滓洞、松林坡、歌乐山烈士陵园为代表,展现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优秀党员群体和革命志士相忍为国的崇高思想境界、言行一致的坚定理想信念,以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浩然革命正气。
以抗战精神、红岩精神为代表的重庆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突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须充分发挥重庆红色文化资源集中与价值突出的双重优势。一是采用体验式、情景式的教育形式,增强党史学习的说服力。与其他地域相比,重庆的抗战遗址分布集中,便于组织现场教学,能够增强党史学习的直观感受、塑造抗战历史的“立体感”,为佐证理论学习内容提供充分的说服力。二是深入挖掘抗战大后方独特的抗战精神、红岩精神,增强党史学习的持久力。抗战大后方具有团结与斗争相互交织、“虎穴”与“大染缸”环境共同影响的典型特征。红岩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又与延安精神交相辉映,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这些精神财富,找准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产生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增强党史学习的持久力。
发挥系统研究和故事讲述的结合优势
重庆是一座见证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英雄城市。大革命时期,重庆有以杨闇公、赵世炎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坚守信念、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庆有以川陕革命根据地城口苏维埃政权、酉阳南腰界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作为党中央派驻在重庆的秘密代表机关,开辟了党在南方国统区的统战工作、军事工作、群众工作、文化工作、党建工作,培育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解放战争时期,牺牲于歌乐山的革命英烈用生命传承了红岩精神,留下了血和泪的嘱托——“狱中八条”。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深挖重庆红色文化资源,扩大重庆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发挥系统研究和故事讲述的结合优势。一是系统研究要注重政治性和专业性。重庆红色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包含红色遗址、红色器物、红色人物、红色纪念建筑、红色文献、红色故事、红色文艺创作等,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专业性,我们要发挥党史党建、文物考古、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系统研究优势,避免表象化、碎片化。二是故事讲述要注重准确性和生动性。重庆红色故事丰富,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群众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首先,要注重红色故事的准确讲述,避免过于演绎,出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情况;其次,要“用心用情”地讲述红色故事,注重情感融入、语言艺术和形式创新,增强讲述的生动性和活泼性。
发挥文化传承与机制保障的协同优势
红色文化资源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即不断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彰显当前时代的特色精神。重庆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极强的传承性,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逐渐形成了响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线”精神,以及顾全大局、舍己为公、万众一心、艰苦创业的三峡移民精神。这其中,自大革命时期重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深深信仰,对民族精神的坚定传承,对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信心,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向往。
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体现久久为功的学习效用,必须发挥文化传承与机制保障的协同优势。一是找准重庆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红色基因揭示了重庆红色精神孕育、发展的独特优势,就是乐于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惧牺牲的英勇无畏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协作精神,顽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二是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机制。注重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重庆红色文化资源来看,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既注重利用一切形式开展苏共党史、中共党史学习,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和革命气节教育,也重视加强组织建设、纪律建设,纯洁党的组织。因此,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机制,既能从制度上保障重庆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教育功能,也能有效提升重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地位。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讲师、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