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艇之父”邓三瑞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l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6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发布讣告,“中国潜艇之父”邓三瑞于9月15日13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91岁。
   作为中国第一艘常规动力试验潜艇、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的总设计师,邓三瑞“一生为船、为海、为国防”。
   在国家海权觉醒的上世纪中期,毛主席亲自下令:“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以邓三瑞为代表的船舶设计师,正是毛主席说这句话的底气之一。
   1956年,邓三瑞参与制定了全国科技十二年发展规划的潜艇规划;1958年,他领导主持新中国第一艘试验潜艇的设计与研制;1959年,他领导主持我国潜艇首次自行设计的技术设计工作,其后担任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设计总体顾问,是我国潜艇事业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从“小半拉子”到船舶专家
   1929年,邓三瑞生于北京,但中学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在他的青少年时期,恰好遇到了战乱的年代。
   他说:“(在南京读书)原本来说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可惜当时恰逢国共兵戎相见的关键时刻,所以生活上、学习上都很不安定。”
   不过即使在炮火声的陪伴下读书,邓三瑞依然考上了上海国立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前身),成为天之骄子。
   1949年上海解放之后,邓三瑞来到了交大就读造船系,从此一生与船结缘。
   当时,新中国对各个行业的人才都求贤若渴,周总理更是亲自批示将4年制的本科学习缩短为3年。
   邓三瑞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大三时毅然参军。后来,他被分配到当时中国造船技术水平最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海军学校继续学习。
   等到1953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成立后,他便北上做了一名海军工程系的教员。
   当时,新中国在许多领域都属于刚起步阶段,要求“全员学习”。据邓三瑞回忆,当时连大学里的教员都要不停地学习、进修、提高。
   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永远地学习,永远有前进的空间”。
   1956年,中央要制订十二年科学规划,邓三瑞被军方选中参与了规划的制定。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规划,因为正是这次规划,确定了中国要建造自己的水面舰艇、核潜艇和原子弹。
   但是在回忆起这次规划制定的过程时,邓三瑞谦虚地说:“当时我军衔只是中尉,在华罗庚、梁思成等大专家面前属于‘小半拉子’。”
   其实,当时的邓三瑞已经是国内出色的船舶专家。不久之后,国家便给予他一项重任。
  
   挫败的教训
   上世纪50年代,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是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
   1954年6月,人民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宣告诞生。然而,此时服役的潜艇没有一艘是国产的。
   但与此同时,世界主流国家的潜艇装备却在迅猛发展。
   美国早在1951年8月就开工建造第一艘核动力试验潜艇“舡鱼号”,另一艘核动力试验潜艇“海狼”号也已在1957年编入大西洋舰队。
   到了1958年,法国DCNS集团开始研制可畏级战略核潜艇,苏联也已经在“列宁”号破冰船上使用了核动力装置,并开始建造核潜艇……
   同年,中国的潜艇事业才刚刚起步。
   1958年初,还是哈军工一名青年教师的邓三瑞准备被派到苏联留学。在他正为俄语感到头疼时,却忽然接到了一个通知。
   那一天,海军工程系科主任冯捷来到单身宿舍,把午休的他推醒,急切地说:“海军有任务,你来主抓,出国的事以后再说吧。”
   原来在那之前不久,中国军方决定开始自主研发潜艇与核潜艇。而这个重担,就落在了邓三瑞等一批新中国船舶专家身上。
   回忆接到任务时的心情,多年之后的邓三瑞依然激动:“我当时是哈军工海军工程系舰艇设计教研室主任,上尉军衔,根正苗红的共产党员,能接受这样一个任务自然也是深感自豪。”
   很快,他开始带领舰艇设计第二期学员的4个组进行毕业设计,目标就是攻克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滴型”潜艇。
   设计草图出来之后,邓三瑞由当时哈军工院长陈赓大将陪同,一起向海军司令部修造部副部长薛宗华做了汇报。
   与此同时,邓三瑞的同事们也在争分夺秒地根据草图进行实验。1958年11月底,032-1实验潜艇建造完成,并拉到旅顺下水实验。可惜的是,因为技术还有瑕疵,再加上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032-1的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
   后来接受采访时,邓三瑞这样回顾了032-1实验潜艇的命运:
   “由于困难太多,实在搞不下去了,海军于1958年底决定暂停项目。我很坦然地说,‘停就停了吧’。”
   最后,这艘失败的032-1潜艇被卖了废铁。
  
   “中国潜艇之父”
   据邓三瑞自己回忆,032-1项目的失败其实属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通过那次研发,有关部门和组织理顺了科研队伍的人员构成,为几个潜艇研究单位和大学的潜艇研究专业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032-1项目的失败,也让相关研究人员走出了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下狂热的“唯心主义”状态。国家对于潜艇技术的研究,也终于进入了正轨。
   到了1959年,国家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已经有了较为齐备的工业基础和众多高校科研力量。
   邓三瑞曾回忆道:“当时哈军工海军工程系是按照舰船上的5个部门分类设置的5科。与造船专业配套的声呐、内燃机、电机专业都被我们吸纳进来。”
   經过一年的实验与研究,1959年底,由邓三瑞领导主持建造的新中国第一艘常规动力试验潜艇终于成功进行了水面、水下航行试验!
   1971年,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常规潜艇下水。3年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服役。
   后来,很多人都称邓三瑞为“中国潜艇之父”。但对于这个称号,他并不认同:“我不是什么‘中国潜艇之父’,我认为叫个‘先驱者’还可以。”
   谦虚是邓三瑞始终如一的美德,而这种美德也让他始终保持着进步,为祖国发展做出了更多贡献。
   1984年,他被联合国聘为海军军备竞赛研究专家组专家,与人合著的《海军军备竞赛》一书被联合国出版。
   淡泊名利的他,用报酬为学生们购买了大量原版海军和船舶工业的专业书籍,余下的5000美元,也悉数交给了学校。
   20世纪90年代初,他又开辟了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研究方向,并领导研究了我国第一台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工作。
  
   他是“火花”也是“春风”
   邓三瑞是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他的“教师应当是火花,应当是春风”的思想感染了很多人,他的“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教学理念受到很多人推崇。
   他学术造诣精深,知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
   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先后讲授过“潜艇结构”“潜艇设计学”“系统工程”等多门课程,为国家培养了许多船舶工程、海洋工程、系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2011年,深受师生爱戴和尊敬的他,在哈工程校园里给学生上完了最后一堂党课,完成了“培养后继人才”这一国家交给他的最后一项任务。
   2017年,83级校友毕业30周年返校,83-712班校友向母校捐赠陈赓院长和邓三瑞教授的肖像画,邓三瑞上台接受捐赠。
   “半导体材料原本是砂石,但知识让它成了资源。这些要由教育来解决。教育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是邓三瑞教授在哈工程终身荣誉教授颁奖仪式上的精彩发言。
   沧桑变幻人不老,福荫后辈永安康。从1953成立的哈军工,到如今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邓三瑞教授始终坚守在这个军工大院里。
   邓三瑞的一生,是与国家军工自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生。他用传奇的人生践行了哈工程的那句校训:
   “大工至善,大学至真。”
其他文献
我们来认识一个很有味道的职业——恶臭嗅辨师。   据浙江生态环境厅介绍,2014年-2018年期间,浙江全省恶臭嗅辨师一共发证468人。其中,男嗅辨师262人,占56%;女嗅辨师206人,占44%,以年轻人为主。   闻臭识空气,嗅辨师也被称为“闻臭师”。正是因为“闻臭师”们围着臭气转,不断与污染环境的“恶臭分子”做斗争,才换来更加洁净的空气。   为什么需要这个工种?   专业机器只能测
《包法利夫人》是我经常读的一本书,平时就很关注对于爱玛命运的不同论述。比如,著名作家王安忆认为:爱玛能嫁给包法利简直是一种“福分”,这是一个老实、呆笨、心底淳厚、少见识但尽职守责的孩子,有多少乡村医生是用这样的坯子做成!他们巡游乡间,会的就那么几手,却包治百病。有治不好的,也不见怪,因为有上帝召唤做后盾呢!而医生的品格就是见证。像爱玛这样一个乡下地主的女儿,与好名声的包法利医生结婚,已是她的福分。
很多人劝酒的时候就说:“没事,适度饮酒有助于身体健康。”有时候我劝他们少喝点酒,很多人就会反驳我,我老爷子喝了一辈子白酒,还不是活到了100岁?我要说,这还真是老爷子基因好。   老爷子身上有两个防止酒精损害身体的法宝——乙醛脱氢酶和DNA损伤修复蛋白。   简单说没有这两个东西的人喝酒致癌的风险大幅上升。这两个东西因人而异。喝酒脸红的就是缺第一个法宝,没有乙醛脱氢酶,喝酒立刻脸红。这意味着,
2月18日,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单位缴费的政策一出,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有了这些政策,应对疫情我们更有信心了!”   “这次阶段性的减免社保缴费,是我们应对疫情这一突发事件所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历史上的第一次。”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说,我们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纾解企业的困难,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   具体措施包括免、减、缓三项:   免,即2~6
在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夫妻花费650万美元送女儿进“斯坦福大学”一事被美国媒体曝光后,赵涛一家及步长制药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赵涛在步长制药官网发表声明称,女儿留学资金与步长制药无关,对公司财务状况不构成任何影响,但舆论对步长制药的质疑仍在继续。   赵氏家族去年以320亿元位居胡润百富榜82位   步长制药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16年11月18日登陆A股,实际控制人赵涛
诸葛亮入伙   《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是草根化人物,他们的影响,不在士林,而在江湖。诸葛亮入伙,其实跟落草差不多,但他看好刘备的皇室门票,有了这张皇室门票,就有机会夺取荆州和益州,这是天下最后一块大蛋糕了。他隐居隆中,就惦着向这块蛋糕下手,他也需要一个合作伙伴,刚好刘备来了。他知道刘备是个流寇,也在觊觎荆州,于是,两人联手。   在诸葛亮看来,有皇室门票,就能叫开荆、益大门,还有可能将它们
救命药   2018年2月1日,王清伟的父亲被确诊胃癌晚期,病情恶化。   王清伟想尽力挽回父亲的生命,除了入院治疗,他每天在网上查找与胃癌相关的资料,加入各种病友家属群,寻找新的治疗途径。但王清伟没让家人参与进来,他说:“群里都是和咱爸一样的病,你们看了更难受。”   和病友家属的交流中,王清伟第一次听说了“卡博替尼”。这种由美国Exelixis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的多靶点广谱抗癌药,疗效不错
“我是束昱辉,我从不在困难中倒下。相反,这些困难正是我成功的奠基石!”   随着2019年11月14日被正式提起公诉,束昱辉和他的权健这回真的要倒下了。      大忽悠的诞生   2000年初,欠了一屁股赌债的束必和只身一人从老家江苏盐城跑到天津。   那天晚上,他蹲在天津火车站边上看火车来来去去,口袋里还剩两块四毛钱。可他一点儿也不觉得慌。摸着兜里揣着的秘方,他觉得自己一定能干一番大
在智利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一具化石标本从未被贴上分类标签。2011年,它被人从南极带回,长约28厘米,宽约18厘米,有点像泄了气的足球。   过去近十年,科学家对确认这具化石的来历一直没什么头绪。   无独有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马克·诺雷尔也有一个十几年都没解开的难题。   2005年,他与同事在蒙古南部发现了一些原角龙蛋化石,这些蛋的内部有幼龙的骨骼雏形,但没人能解释为何蛋
明景泰元年(1450年),年事已高的南京户部尚书魏骥上书请求致仕,刚登基的明代宗朱祁钰同意了。这是魏骥第三次以老辞官,终得偿所愿,告老还乡。   致仕,通常情况下也就是现今人们说的退休,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到周朝。《礼记》记载,周朝“大夫七十而致仕”。这一年龄限制基本沿用了数千年,魏骥生活的明代也大抵如此。明朝初建时,明太祖朱元璋就规定,“凡内外大小官员年七十者,听令致仕,其有特旨选用者,不拘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