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始终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工程中,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科学育人为核心、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学生需求为根本、以整合联动为依托、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不断为国家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具有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推动育人机制的科学发展和创新改革。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是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发展同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的精神动力。我校在育人工作中把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在国情社情教育中引导毕业生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蕴含的发展机遇;在就业形势教育中引导毕业生科学理性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自觉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奉献祖国建设结合起来;学校专门出台了《北京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意见》,开通了“西部基层就业咨询热线”,推出“走近北大优秀毕业生系列报道”、“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榜样系列报道;邀请吴奇修、莫锋、陈丽娟等在基层工作的优秀校友返校座谈;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基层西部就业毕业生提供岗前培训;校领导亲自为这部分毕业生送行等,帮助毕业生树立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长效性就业观念。
●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批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我校努力建立符合国情校情的、多样化和全方位的本科教育体系,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方针指导下,探索以宽厚培养为特点的元培模式,改变按专业招生的办法,而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从按专业组织教学向按院系(或学科大类)组织教学转变,实现低年级的通识教育和高年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利用学校具有自行设置本科专业的审批权,在一些社会需求面大、需要多学科知识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设置新的本科专业;同时降低必修学分,改革课程管理模式,推行双学位和辅修制度,设立暑期学校,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开展海外学生交换和联合培养项目,构建多方面的海外交流平台,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一次海外学习经历;扩大科研训练,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上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校园社团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形成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良好格局。
研究生教育方面,北京大学秉承“创新是灵魂、质量是关键”的培养理念。调整学制并按学术型、应用型和专业学位等进行分类培养,不断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邀请高水平专家开展学术报告和讲座,重点资助建设一批研究生学位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形成“国家-学校-学院-导师”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学术交流机制,积极推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交流、英文项目、国际会议资助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和配套政策;在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水平和全国优博推荐工作方面加强力度,最终提高研究生整体和全面质量。
●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围绕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我校重视发掘利用包括学校、政府相关部门、企业、教育专家、校友、社会热心人士等的各方力量,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指导。如开展“青年创业大讲堂”和“多元化创业新路线”等一系列讲座、沙龙,平均每月1场,每年10余场;邀请唐骏、俞敏洪、李开复等知名创业人士进行创业辅导报告,与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联合主办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解析和实务指导”讲座;学校设立了君政基金、泰兆基金、校长基金,专门资助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探索;与葛兰素史克等著名企业合作举办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成果孵化帮助;设立“河合创业基金”,每年为5支团队提供总计约10万人民币的基金资助。我校学生关注创业、参与创业的热情高涨,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现已连续举办十年,每年有近千人参加。学生创业领域和方向更趋多元化,不仅理工科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一些文科生也表现出浓厚的创业热情。
●以教育客观规律为出发点,实现育人机制的科学发展
我校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理论研究等多种形式,已经初步建立健全了专业化、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体系,覆盖到学生入学、求学、毕业及毕业后的全过程。
此外,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校人才培养和配置工作科学化的基础。一方面强调“因材施教”,以学生群体差异为出发点,全面调查逐一了解每位毕业生的工作意向和困难疑惑,特别对党员骨干、意向去西部、意向去城乡基层、意向自主创业、家庭经济困难、有就业障碍、少数民族等几类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登记,建立个人动态档案库。另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学校以“开展一次全面排查、进行一次深入谈话、提供一次就业信息、实施一次组织推荐、报销一次求职费用”为内容的“五个一”帮扶措施,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和有就业障碍的毕业生特别的关爱,以就业暖人心,促进每位学生在北大都能生动活泼地发展。
为弥补团体性学生职业辅导在个性化和针对性方面的不足,我校创新性地打造了学生职业发展导师、学生生涯发展辅导师和学生职业发展志愿者三支力量,通过在不同范围上开展“一对一”的咨询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上遇到的问题。
●以就业调查研究为突破口,推进育人机制的创新改革
育人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我校建立了用人单位、毕业校友和在校学生三方需求和评价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定期通过座谈、电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最新变化和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同时,我校借用经济学中的“蓝海战略”概念,注意发掘中西部和重点单位潜在岗位,大力拓展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多元分布。学校针对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东三省、京津塘等地区展开成系统、分批次、有规模的就业调研,积极借助“省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平台,先后与广西、重庆等西部地区达成专项合作协议,与沈阳、无锡等地方建立了学生就业见习基地。
为提升工作内涵与科学水平,我校与国内外多家职业咨询类机构合作或独立编辑出版了多部职业生涯指导书籍,承担了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多项研究课题。我们将这些数据与理论及时应用到对学生进行的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中,反馈到学校招生、教学、培养等环节,实现了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为整体育人机制的创新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
多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和输送上成果斐然,为国家、社会、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超过七成以上的签约毕业生能够到国家重点行业与领域、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建功立业,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逐年增长,其中2009年到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比2008年增长了30%,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行业分布进一步多元化,毕业生就业结构日趋合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超过了85%,各单位普遍反映北大毕业生知识面开阔、工作创新能力强,有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很快成长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以上成果的取得依赖于我校矢志不渝地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明确目标,依赖于与时俱进地开展“创新科学育人机制”的探索实践。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等多次以刊发简报的形式对我校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介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对我校就业工作进行专门报道。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是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发展同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的精神动力。我校在育人工作中把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在国情社情教育中引导毕业生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蕴含的发展机遇;在就业形势教育中引导毕业生科学理性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自觉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奉献祖国建设结合起来;学校专门出台了《北京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意见》,开通了“西部基层就业咨询热线”,推出“走近北大优秀毕业生系列报道”、“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榜样系列报道;邀请吴奇修、莫锋、陈丽娟等在基层工作的优秀校友返校座谈;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基层西部就业毕业生提供岗前培训;校领导亲自为这部分毕业生送行等,帮助毕业生树立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长效性就业观念。
●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批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我校努力建立符合国情校情的、多样化和全方位的本科教育体系,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方针指导下,探索以宽厚培养为特点的元培模式,改变按专业招生的办法,而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从按专业组织教学向按院系(或学科大类)组织教学转变,实现低年级的通识教育和高年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利用学校具有自行设置本科专业的审批权,在一些社会需求面大、需要多学科知识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设置新的本科专业;同时降低必修学分,改革课程管理模式,推行双学位和辅修制度,设立暑期学校,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开展海外学生交换和联合培养项目,构建多方面的海外交流平台,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一次海外学习经历;扩大科研训练,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上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校园社团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形成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良好格局。
研究生教育方面,北京大学秉承“创新是灵魂、质量是关键”的培养理念。调整学制并按学术型、应用型和专业学位等进行分类培养,不断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邀请高水平专家开展学术报告和讲座,重点资助建设一批研究生学位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形成“国家-学校-学院-导师”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学术交流机制,积极推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交流、英文项目、国际会议资助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和配套政策;在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水平和全国优博推荐工作方面加强力度,最终提高研究生整体和全面质量。
●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围绕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我校重视发掘利用包括学校、政府相关部门、企业、教育专家、校友、社会热心人士等的各方力量,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指导。如开展“青年创业大讲堂”和“多元化创业新路线”等一系列讲座、沙龙,平均每月1场,每年10余场;邀请唐骏、俞敏洪、李开复等知名创业人士进行创业辅导报告,与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联合主办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解析和实务指导”讲座;学校设立了君政基金、泰兆基金、校长基金,专门资助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探索;与葛兰素史克等著名企业合作举办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成果孵化帮助;设立“河合创业基金”,每年为5支团队提供总计约10万人民币的基金资助。我校学生关注创业、参与创业的热情高涨,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现已连续举办十年,每年有近千人参加。学生创业领域和方向更趋多元化,不仅理工科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一些文科生也表现出浓厚的创业热情。
●以教育客观规律为出发点,实现育人机制的科学发展
我校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理论研究等多种形式,已经初步建立健全了专业化、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体系,覆盖到学生入学、求学、毕业及毕业后的全过程。
此外,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校人才培养和配置工作科学化的基础。一方面强调“因材施教”,以学生群体差异为出发点,全面调查逐一了解每位毕业生的工作意向和困难疑惑,特别对党员骨干、意向去西部、意向去城乡基层、意向自主创业、家庭经济困难、有就业障碍、少数民族等几类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登记,建立个人动态档案库。另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学校以“开展一次全面排查、进行一次深入谈话、提供一次就业信息、实施一次组织推荐、报销一次求职费用”为内容的“五个一”帮扶措施,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和有就业障碍的毕业生特别的关爱,以就业暖人心,促进每位学生在北大都能生动活泼地发展。
为弥补团体性学生职业辅导在个性化和针对性方面的不足,我校创新性地打造了学生职业发展导师、学生生涯发展辅导师和学生职业发展志愿者三支力量,通过在不同范围上开展“一对一”的咨询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上遇到的问题。
●以就业调查研究为突破口,推进育人机制的创新改革
育人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我校建立了用人单位、毕业校友和在校学生三方需求和评价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定期通过座谈、电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最新变化和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同时,我校借用经济学中的“蓝海战略”概念,注意发掘中西部和重点单位潜在岗位,大力拓展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多元分布。学校针对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东三省、京津塘等地区展开成系统、分批次、有规模的就业调研,积极借助“省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平台,先后与广西、重庆等西部地区达成专项合作协议,与沈阳、无锡等地方建立了学生就业见习基地。
为提升工作内涵与科学水平,我校与国内外多家职业咨询类机构合作或独立编辑出版了多部职业生涯指导书籍,承担了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多项研究课题。我们将这些数据与理论及时应用到对学生进行的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中,反馈到学校招生、教学、培养等环节,实现了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为整体育人机制的创新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
多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和输送上成果斐然,为国家、社会、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超过七成以上的签约毕业生能够到国家重点行业与领域、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建功立业,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逐年增长,其中2009年到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比2008年增长了30%,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行业分布进一步多元化,毕业生就业结构日趋合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超过了85%,各单位普遍反映北大毕业生知识面开阔、工作创新能力强,有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很快成长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以上成果的取得依赖于我校矢志不渝地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明确目标,依赖于与时俱进地开展“创新科学育人机制”的探索实践。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等多次以刊发简报的形式对我校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介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对我校就业工作进行专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