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性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空间,使我们的课堂更充实、更有效。为此,提出了六种新的教学方式:课题式、自学式、讨论式、讲解式、练习式、讲座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师;教学方式;创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教师的教学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课堂上还像以前篇篇掰开揉碎的“保姆式”、“填鸭式”进行教学,就很难完成新教材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式,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性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空间,使我们的课堂更充实、更有效。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六种教学方式,这六种教学方式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
一、课题式
在我国,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大家还比较生疏,目前很少有人采用,但它是极有前途的一种教学方式。
‘ 这种方式,也称作“探究式学习”,“研究学习”,“任务式教学”。具体做法一般是确定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设计解决此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写出论文,并解决这个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实际上这是把培养研究生的思路用到基础教育中,或者说把每一个学生当科学家来培养,让每个学生早早地找到研究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感觉。课题式的学习方式还有一个好处是,避免了直接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枯燥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实际上反而提高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效率。可见”双基”教学也并不是只有传统的“按部就班,日积月累”一条路可走,用课题的方式学习“双基”,也是一条可行之路。
二、自学式
在未来的教学方式中,如果说课题式是最新颖的,那么自学式可能就是最重要的。现在的教学方式的主流还是“我说你听”,当教学方式的主流变成“你学我帮”(以自学为主)的时候,就可以说,素质教育已经走进课堂了。
其实课题式的学习也是自学。自学式学习中的“自学”与课题式学习中的“自学””区别就在于,自学式学习所学的题目是课内的,而课题式学习的题目常常是课外的、生活中的。自学式学习并不是撒手让学生自己看课本,教师需要给出一定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连串的系统的小任务,安排给小组或者个人去完成。所以,可以说自学式的学习其实也是一种课题式学习,只不过其课题是课内的、题目相对比较小、综合性较差、不跨学科而已。教师除了安排任务之外,还要给学生提供资料信息,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找相关资料,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在整个自学过程中随时加以辅导和指点,但是绝对不做从头讲到尾的事情。自学式的学习,要求教师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低限度,只说学生想问的东西。自学式的教学方式,其学习成果可以是小论文,可以是电脑课件,也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作业。自学必须有适当的办法检验学习结果,不能放任自流。
采用自学式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教师不要以为自己不讲,学生就不会,不要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学生。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不是知识的源泉,在信息时代,学生完全可能在许多方面知道得比教师多。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只是一个学习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
自学教学法古已有之,许多教师都曾使用,也有许多经验。但是我们这里说的自学和一般老师心目中的自学是有区别的。一般老师心目中的自学是,教材不动,教学目标(按教参规定)不动,只是把原来教师要讲的东西下放给学生自己看书而已,教师几乎没有策划和创新的任务。这是不够的。我们所说的自学式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策划能力,因为教师给学生确定的学习任务并不等于传统的教学参考资料规定的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什么“知识点”,不是一课一课考虑问题,而是从一个单元,一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教材整体出发,可能打乱教材原来的顺序,重新组织和编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新的切人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根据课本自己在重编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演绎,再也不是简单的教师照本宣科了。而学生也绝不是仅仅看课本,他们要检索许多资料,课本只不过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文献之一而已,课本的独裁地位不存在了。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课题式教学法还是自学式教学法,前提都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师没有创新能力,没有策划能力,单纯做一个执行者,这样的时代要结束了。
三、讨论式
讨论式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需要讨论再讨论,不需要讨论就不要讨论。就是说,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最好事先不要定得太死,有时候可以临时决定组织讨论,有时候可以取消事先准备的讨论,全看学生有没有需要,讨论有没有实效。
(2)有不同意见再讨论,没有不同意见就不要讨论。有不同的意见,才需要交流。讨论是为了听到不同的声音,以便互相启发,若众口一词,那就不是讨论,而变成表态了。教师发现学生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或不同思路的时候,组织讨论,效果较好,意见的反差越大,越容易激起学生兴趣。若大家看法相似,组织讨论,实际上就不能提供多少新信息,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如干点别的。
(3)有真问题再讨论,没有真问题别讨论。所谓真问题,指的是学生确实不明白而且想弄明白的问题,他发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不是为了讨老师的喜欢或者应付考试。也就是说,真问题是学生自主发出的问题,而不是教师布置的问题。当然,如果教师布置的问题恰好是学生想知道的,那更好,那说明教师教学水平高,了解学生。若做不到这一点,教师在讨论时宁可在一定程度上“跟着学生跑”,让学生议论他们真感兴趣的问题,只要离题不太远就可以。有时候即使离题远了,教师也不要急于刹车,因为这种讨论虽然不会立即带来本章本节的具体收获,但是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利,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所谓真问题,还包括教师自己的问题。我讲公开课的时候,就曾经把自己确实有疑问的地方开诚布公的向学生提出,而且请教学生,学生很兴奋。效果非常好;但我这不是故作谦虚,我只是觉得我也是个学习者,心有所触,自然发问,如此而已。通常,讨论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式。在课题式的教学中,自学式的教学中,讲解式的教学中,遇到比较集中的问题,都可以用讨论的办法加以解决。
四、讲解式
前面谈到的课题式、自学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有些教学内容,非讲不可,还有些内容,虽然用课题、自学、讨论的方法也可以解决,但是不经济,时间不允许,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出马,使出“我讲你听”的看家本领,这也是必 要的。讲解法是十八般兵器中的一种,废除不掉的。现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之所以备受指责,主要要是因为用得太多,太滥,太单调,太机械了。
讲解式教学方法,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少用讲解法,实在需要用时,要惜话如金。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势力和人人都有的表现欲、宣泄欲使教师普遍都有说话的冲动和爱好,有人甚至到了不说就痛苦的地步。必须用巨大的闸门挡住这种可敬的冲动,把讲解法压缩到最低限度,能不讲尽量不讲,能少说一句,绝不多说一句。到达此种境界,才算是真正懂得了讲解法。
(2)讲解应该是教师的发言,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注入。教师的讲解不应采取教训学生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做一个平等发言者,与学生交流的态度。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应该是娓娓道出自己的学习心得,而不是发射知识炸弹。
(3)讲解应该展示教师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思考的结果。教师在讲解时,应该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过程,包括成功与失误,都告诉学生。教师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的真实面目展现给学生,不要装作全知全能修成正果的样子。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正在学习的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效果最好。
(4)讲解不一定求其系统。只讲最需要讲的地方。以为只有教师讲得系统,学生的知识才会系统,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甚至是一种自我安慰。不是说学生的知识不要系统,系统是很必要的,但是这种系统应该是通过多种学习方法获取信息,最后整合而成的,绝不是弄一个现成的系统一下子移植到学生脑子里去的。把学生的耳朵当成唯一的信息接受器,把教师的嘴当成唯一的信息源,是很可笑的,这势必导致教师没完没了地讲下去。系统不系统,不看教师的讲解,而要看学生脑子里知识的实际状况。
(5)讲解时必须注意学生表情。如果多数学生目光已经黯淡,注意力已经分散,教师就应该停止讲解,不管他此时兴致多么高,也不管正讲到多么重要的地方,因为再往下讲就只不过是教师自己的抒情而已,属于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了。教师必须把学生最想知道的东西,趁学生眼睛发亮的时候赶快说完,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吸收。 讲解的方式可以穿插在课题式、自学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中间进行,也可以单独上讲解课,这要视情况而定。
现在的老师总是埋怨学生不注意听讲,其实教师们在听报告的时候,注意的程度常常并不比学生高明,有时还要差一些。有人说这证明教师素质不高,我说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人能认真地听陈词滥调,没有人能坚持听自己不懂的话,没有人爱听和自己生活不贴边的东西。因此,教师在非讲不可的时候,也一定要不要忘记学生是有情感的活人,不是录音机,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讲解的正面作用,避免它的负面作用。
五、练习式
以上四种教学方式(课题式,自学式,讨论式,讲解式)全加在一起,也还是有漏洞,
主要漏洞是,基础知识是否落实心中没底。所以,我们必须想出个办法,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而练习则是较为可行的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好办法,即除了平日适当留基础知识作业以外,用专门的时间,系统完整地做练习,把基础知识落实下来。这种做法有“题海战术”、应试主义的嫌疑,但我觉得是必要的。落实基础知识,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不是外加的东西,应试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有考试就有应试,谁不搞谁至少要吃眼前亏。把应试练习放到恰当的位置上,就不是应试主义了。反之,不重视应试,一味冒进,考不出好成绩,反而会逼得你在更大的规模上回头搞应试,那倒真成了应试主义了。
有课题式,自学式,讨论式,讲解式几种教学方式为前提,学生的知识背景应该是比较丰厚的,做起练习来,跟原来所谓”精讲多练”的办法相比,情绪应该更好,效率也应该更高。
六、讲座式
一般说来,有以上五种教学方式,或者有类似的一些教学方式,就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了。为什么还要提出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呢?这主要是为了更加开放地利用教育资源,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专家级、甚至大师级的教师讲课,避免老听一个教师讲课的局限性,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增加兴趣。具体做法是上大课,至少是一个年级集中起来,听报告。报告人最好不是本校教师,而是请来的本学科的专家。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北宋欧阳修曾言: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我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反思,必将使我们的学生更快乐,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使我们的教育更成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师;教学方式;创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教师的教学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课堂上还像以前篇篇掰开揉碎的“保姆式”、“填鸭式”进行教学,就很难完成新教材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式,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性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空间,使我们的课堂更充实、更有效。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六种教学方式,这六种教学方式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
一、课题式
在我国,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大家还比较生疏,目前很少有人采用,但它是极有前途的一种教学方式。
‘ 这种方式,也称作“探究式学习”,“研究学习”,“任务式教学”。具体做法一般是确定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设计解决此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写出论文,并解决这个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实际上这是把培养研究生的思路用到基础教育中,或者说把每一个学生当科学家来培养,让每个学生早早地找到研究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感觉。课题式的学习方式还有一个好处是,避免了直接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枯燥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实际上反而提高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效率。可见”双基”教学也并不是只有传统的“按部就班,日积月累”一条路可走,用课题的方式学习“双基”,也是一条可行之路。
二、自学式
在未来的教学方式中,如果说课题式是最新颖的,那么自学式可能就是最重要的。现在的教学方式的主流还是“我说你听”,当教学方式的主流变成“你学我帮”(以自学为主)的时候,就可以说,素质教育已经走进课堂了。
其实课题式的学习也是自学。自学式学习中的“自学”与课题式学习中的“自学””区别就在于,自学式学习所学的题目是课内的,而课题式学习的题目常常是课外的、生活中的。自学式学习并不是撒手让学生自己看课本,教师需要给出一定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连串的系统的小任务,安排给小组或者个人去完成。所以,可以说自学式的学习其实也是一种课题式学习,只不过其课题是课内的、题目相对比较小、综合性较差、不跨学科而已。教师除了安排任务之外,还要给学生提供资料信息,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找相关资料,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在整个自学过程中随时加以辅导和指点,但是绝对不做从头讲到尾的事情。自学式的学习,要求教师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低限度,只说学生想问的东西。自学式的教学方式,其学习成果可以是小论文,可以是电脑课件,也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作业。自学必须有适当的办法检验学习结果,不能放任自流。
采用自学式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教师不要以为自己不讲,学生就不会,不要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学生。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不是知识的源泉,在信息时代,学生完全可能在许多方面知道得比教师多。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只是一个学习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
自学教学法古已有之,许多教师都曾使用,也有许多经验。但是我们这里说的自学和一般老师心目中的自学是有区别的。一般老师心目中的自学是,教材不动,教学目标(按教参规定)不动,只是把原来教师要讲的东西下放给学生自己看书而已,教师几乎没有策划和创新的任务。这是不够的。我们所说的自学式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策划能力,因为教师给学生确定的学习任务并不等于传统的教学参考资料规定的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什么“知识点”,不是一课一课考虑问题,而是从一个单元,一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教材整体出发,可能打乱教材原来的顺序,重新组织和编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新的切人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根据课本自己在重编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演绎,再也不是简单的教师照本宣科了。而学生也绝不是仅仅看课本,他们要检索许多资料,课本只不过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文献之一而已,课本的独裁地位不存在了。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课题式教学法还是自学式教学法,前提都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师没有创新能力,没有策划能力,单纯做一个执行者,这样的时代要结束了。
三、讨论式
讨论式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需要讨论再讨论,不需要讨论就不要讨论。就是说,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最好事先不要定得太死,有时候可以临时决定组织讨论,有时候可以取消事先准备的讨论,全看学生有没有需要,讨论有没有实效。
(2)有不同意见再讨论,没有不同意见就不要讨论。有不同的意见,才需要交流。讨论是为了听到不同的声音,以便互相启发,若众口一词,那就不是讨论,而变成表态了。教师发现学生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或不同思路的时候,组织讨论,效果较好,意见的反差越大,越容易激起学生兴趣。若大家看法相似,组织讨论,实际上就不能提供多少新信息,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如干点别的。
(3)有真问题再讨论,没有真问题别讨论。所谓真问题,指的是学生确实不明白而且想弄明白的问题,他发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不是为了讨老师的喜欢或者应付考试。也就是说,真问题是学生自主发出的问题,而不是教师布置的问题。当然,如果教师布置的问题恰好是学生想知道的,那更好,那说明教师教学水平高,了解学生。若做不到这一点,教师在讨论时宁可在一定程度上“跟着学生跑”,让学生议论他们真感兴趣的问题,只要离题不太远就可以。有时候即使离题远了,教师也不要急于刹车,因为这种讨论虽然不会立即带来本章本节的具体收获,但是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利,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所谓真问题,还包括教师自己的问题。我讲公开课的时候,就曾经把自己确实有疑问的地方开诚布公的向学生提出,而且请教学生,学生很兴奋。效果非常好;但我这不是故作谦虚,我只是觉得我也是个学习者,心有所触,自然发问,如此而已。通常,讨论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式。在课题式的教学中,自学式的教学中,讲解式的教学中,遇到比较集中的问题,都可以用讨论的办法加以解决。
四、讲解式
前面谈到的课题式、自学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有些教学内容,非讲不可,还有些内容,虽然用课题、自学、讨论的方法也可以解决,但是不经济,时间不允许,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出马,使出“我讲你听”的看家本领,这也是必 要的。讲解法是十八般兵器中的一种,废除不掉的。现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之所以备受指责,主要要是因为用得太多,太滥,太单调,太机械了。
讲解式教学方法,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少用讲解法,实在需要用时,要惜话如金。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势力和人人都有的表现欲、宣泄欲使教师普遍都有说话的冲动和爱好,有人甚至到了不说就痛苦的地步。必须用巨大的闸门挡住这种可敬的冲动,把讲解法压缩到最低限度,能不讲尽量不讲,能少说一句,绝不多说一句。到达此种境界,才算是真正懂得了讲解法。
(2)讲解应该是教师的发言,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注入。教师的讲解不应采取教训学生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做一个平等发言者,与学生交流的态度。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应该是娓娓道出自己的学习心得,而不是发射知识炸弹。
(3)讲解应该展示教师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思考的结果。教师在讲解时,应该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过程,包括成功与失误,都告诉学生。教师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的真实面目展现给学生,不要装作全知全能修成正果的样子。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正在学习的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效果最好。
(4)讲解不一定求其系统。只讲最需要讲的地方。以为只有教师讲得系统,学生的知识才会系统,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甚至是一种自我安慰。不是说学生的知识不要系统,系统是很必要的,但是这种系统应该是通过多种学习方法获取信息,最后整合而成的,绝不是弄一个现成的系统一下子移植到学生脑子里去的。把学生的耳朵当成唯一的信息接受器,把教师的嘴当成唯一的信息源,是很可笑的,这势必导致教师没完没了地讲下去。系统不系统,不看教师的讲解,而要看学生脑子里知识的实际状况。
(5)讲解时必须注意学生表情。如果多数学生目光已经黯淡,注意力已经分散,教师就应该停止讲解,不管他此时兴致多么高,也不管正讲到多么重要的地方,因为再往下讲就只不过是教师自己的抒情而已,属于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了。教师必须把学生最想知道的东西,趁学生眼睛发亮的时候赶快说完,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吸收。 讲解的方式可以穿插在课题式、自学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中间进行,也可以单独上讲解课,这要视情况而定。
现在的老师总是埋怨学生不注意听讲,其实教师们在听报告的时候,注意的程度常常并不比学生高明,有时还要差一些。有人说这证明教师素质不高,我说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人能认真地听陈词滥调,没有人能坚持听自己不懂的话,没有人爱听和自己生活不贴边的东西。因此,教师在非讲不可的时候,也一定要不要忘记学生是有情感的活人,不是录音机,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讲解的正面作用,避免它的负面作用。
五、练习式
以上四种教学方式(课题式,自学式,讨论式,讲解式)全加在一起,也还是有漏洞,
主要漏洞是,基础知识是否落实心中没底。所以,我们必须想出个办法,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而练习则是较为可行的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好办法,即除了平日适当留基础知识作业以外,用专门的时间,系统完整地做练习,把基础知识落实下来。这种做法有“题海战术”、应试主义的嫌疑,但我觉得是必要的。落实基础知识,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不是外加的东西,应试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有考试就有应试,谁不搞谁至少要吃眼前亏。把应试练习放到恰当的位置上,就不是应试主义了。反之,不重视应试,一味冒进,考不出好成绩,反而会逼得你在更大的规模上回头搞应试,那倒真成了应试主义了。
有课题式,自学式,讨论式,讲解式几种教学方式为前提,学生的知识背景应该是比较丰厚的,做起练习来,跟原来所谓”精讲多练”的办法相比,情绪应该更好,效率也应该更高。
六、讲座式
一般说来,有以上五种教学方式,或者有类似的一些教学方式,就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了。为什么还要提出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呢?这主要是为了更加开放地利用教育资源,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专家级、甚至大师级的教师讲课,避免老听一个教师讲课的局限性,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增加兴趣。具体做法是上大课,至少是一个年级集中起来,听报告。报告人最好不是本校教师,而是请来的本学科的专家。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北宋欧阳修曾言: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我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反思,必将使我们的学生更快乐,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使我们的教育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