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的班级管理应该实行动态管理才能适应学校学分制的管理,才能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需要,本文就大学班级动态管理和相应的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探讨,提出了建设以同学尊师重教,互助互爱的班级凝集力为核心,以大学生成才设计为导向,以多渠道交流沟通,多种大学生学习成才模式为影响力的班级动态引导管理系统。
【关键词】班级 动态管理 柔性管理 主流文化 分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07-02
大学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稳定和有序性,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各种素质的养成,是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又是学校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成效的最终交汇落脚点。
根据近年来大学生的生源分化愈趋明显,个性化发展要求愈趋突出,就业压力愈趋增大的状况,以及高校实行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学校教学资源的相对分散性和稀缺性的实际,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应该走动态管理的道路,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作为高校管理的基本单元的班级管理应该成为学校动态管理规划体系中的实施者和积极开拓创新者。我们在05园林班的日常管理中做了一些尝试,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和大家交流。
1 班级动态管理的概念
班级是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努力方向。但日制大学生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年青人,具有思想不成熟,性格不稳定,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等特点。
笔者认为,在大学班级管理上实行动态管理,就是在学校统一的学生管理体系中,落实学校、学院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举措的同时,建设以同学尊师重教,互助互爱的班级凝集力为核心,以大学生成才发展为导向,以多渠道交流沟通,多种大学生学习成才模式为影响力的柔性动态型开放式引导管理系统,指导思想是同学靠成才设计的牵引“走得出去”,靠班级温暖的凝集力“走得回来”,是一个集体“向心力”和“驱张力”的辩证结合。
在这一系统中首先是建设班级的共性主流文化,需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个性强,互助性差,集体意识弱化,对传统教育易逆反的心理特点,改变说教式,压制型的“囚笼”式刚性管理,转变为柔性动态型的开放式管理,需要班主任下功夫多到同学中间调研,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引导,尊重个性,充分调动每个个体的最大修养含量,采取他们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分阶段逐步渗透传统教育。其中形成班级的温暖,营造积极向上,讲求品位的共同追求的学风和精神面貌是首当其冲在大学一年级就应该花大力气完成的,它是直接影响到以后班级是否有吸引力,班级管理能否实际实施的关键因素。其次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要体现因材施教,分层面解决好各个“圈子”的同学的问题,既要努力消除同学之间的小集团化的分化,又要加于分流引导,努力形成整个班级具有不同的素养培养、不同的发展节奏、不同的追求的“差异”相互交流影响的局面,能很好地利用青少年的同步心理,积极扶持主流文化,引导次流文化,缩小最终消除逆主流文化,把管理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同学之间攀比争上流的自制力,逐步达到提高全班同学素质的目的。同时更要注意有“自闭”倾向的个别同学的“入流”管理,通过加强同宿舍内同学之间互助关爱的基础文明教育,以及设立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助对子和建立班主任的咨询机制等工作来达到。
2 班级动态的层次管理系统的构建
根据学校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班级内同学的学习步调不一致,班级活动难于经常开展的情况,我们把班级管理重心下放到宿舍,构建了由班主任、班委、宿舍舍长会、班会四个层次组成的层次管理系统:班主任主要负责大的决策、分阶段引导和同学的个别咨询辅导;班委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班级社团的扶持和监管、班级文化建设、同学的动态关心和了解、班级活动和外联;宿舍舍长会负责传达、讨论各宿舍需要学习的内容和管理事项,重大议题在开班会前的统一思想的预案的宣传准备,以及及时交流沟通了解各宿舍的状况;班会不适合经常开,主要负责班级大的事项的传达和讨论,不能统一的事项交由班委进一步调查、宣传或先交宿舍舍长会讨论和宣传。
其中班委的建立和管理是整个管理的关键,班委的设立可适当地庞大,便于减轻班干部的压力,有利于内部的竞争机制和班主任的信息多渠道,班委又设立两个亚层次,第一亚层次是班长、团支部书记、副班长、副书记层次,由五人组成班委的核心亚层,采取分工负责制,副班长兼委员的督察;第二亚层次是委员,重心放在学习、宣传、文艺、体育,负责培植班级社团、相关活动知识的推广普及和组织活动。
在班委的层次管理运行正常后,导入动态管理的机制,建立班委轮流查宿舍的值周机制,了解各宿舍同学近况和收集同学的意见;针对同学住得比较分散的情况,就近组建“虚拟宿舍”,全班所有同学按4-8人的“虚拟宿舍”归建编制管理;各栋宿舍设立了应急突发事件的负责人;班委内部要流动,各委员之间分阶段互换,副班长(副书记)要轮换作委员督察,改善班委中的薄弱环节。
3 班级主流文化建设的实践
3.1 班级日常文化。订阅了班级报纸、期刊,组建了篮球队、足球队、辩论队,举办了交谊舞扫盲班,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培养集体荣誉感。
3.2 成才引导。在新生入学后,以班主任为主讲,进行大学生学习方法、大学学习任务阶段划分、大学生的成才模式、就业市场动态等讲座,积极引导同学做大学阶段的成才设计与大学规划,鼓励同学们选择多社会实践,多了解人才市场的动态,多方位素质培养的学习模式,培养就业风险预测的意识和观念。
大学一年级完成了由中学学习方法向大学学习方法的转轨和大学时光的分阶段规划,明确了大学学习以人才市场的要求为导向,立体型人才为成才模式,快节奏个性化发展为要求的发展思路。
3.3 班规、班风、班徽、班歌的确立。制定包含班风基调在内的班规,确立了“互助,真诚,追求,品位”的班风,同时结合专业素养培养的需要,在全班征集班徽图案,发动同学进行班歌创作,促进了艺术素养的大交流,增进了同学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4 班级日志的创办。面对无固定教室的现状,创办了班级日志作为流动的班级墙报,由专门的编委管理,适时评比。逐步发展为四个版本:宿舍版,各宿舍轮流一周出一期;社团版,各个班级社团轮流一周出一期;编委版,由编委出,宣传班级主流文化;共青版,宣传党团知识。
既起到了班级内部文化宣传、信息交流沟通的作用,又结合专业素养培养的需要,训练了同学们版面设计、绘画、手工、写作、书法等能力。
3.5 班级的温暖文化建设。在两个学年的实践中,班级的温暖主要通过节假日的集体活动、班委慰问生重病的同学和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和个别咨询辅导等工作来实现,组织了中秋晚会,元宵节煮汤圆,五一节包饺子以及端午节发粽子,慰问了二十多位生病同学,及时处理了7起突发性事件,个别帮助辅导了同学60多人次,大大增强了班级对同学的吸引力、同学对班级的自豪感和热爱和同学对班主任的信赖,也提高了班级的知名度。
3.6 建立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建立了适合同学年龄特点的含班主任在内的同学录网页和QQ群;适时组织宿舍篮球赛等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4 班级分流文化的引导
对待班级的自然分流不能压制和漠视不理,合理的分流要扶持,积极引导,发挥其辐射作用,不合理的分流,要采取通过扶持积极正向主流来逐个分化引导的办法来消除,所以对待班级的自然分流的最好的办法是分流文化引导。
4.1 班级社团。班级社团不同于学校社团,不追求规模和层次,它是班级分流文化引导的重要举措,可以让更多的同学锻炼沟通组织能力,为学生干部储备人才,同时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分别组织起来团体学习,还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吸引外班同学加入,在班级营造起百花齐放、互教互学、有品位、讲追求的班级氛围,开阔同学的视野,培养多方面的素养,提高全班同学的整体素质,还可以替代班级活动,发挥出更容易组织活动的优势。
先后组建了现代舞社团、发展速度论坛、考研社团、书法协会、美术摄影兴趣小组、CAD学习小组等班级社团,丰富了班级活动。
4.2 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培养一支肯干又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同时训练他们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活动策划能力、板报的排版编排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使班委的工作有吸引力,成为特殊的锻炼平台,起到班主任的好助手和同学们的“领头羊”的作用。
4.3 贫困生层次的管理。设一名副班长负责贫困生的管理,处理好助学金的评定、勤工助学的推荐工作,同时创造条件培训这些同学的素质,帮助这部分同学树立自信心,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5 动态学习的激励机制的建立
在班级倡导突破学校教学计划限制的动态学习模式,延伸教学课堂,面向现代素质培养展开课余学习,多面向社会就业要求,及早面向未来就业状态,引导同学们多社会实践,指导勤工助学;鼓励同学走出去,多参加社会培训;借助学校的综合测评的激励平台,设置班级附加分,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学院、学校以及省级的比赛。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素质,又锻炼了社会能力,成熟了就业应对的心理承受力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丁云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理工作思路与模式的转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4(7).
[2] 姜红梅.班级动态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2).
[3] 陈登科.高职院校班级动态管理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4] 刘胜.班级动态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4,(12).
[5] 赵华民.2004浅谈班级动态管理模式[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2,(8).
[6] 顾薇.略论柔性管理—大学班级管理新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6).
[7] 陈乃铺.班级多层次管理模式的探讨[J].网络科技时代,2008,(4):32-33.
[8] 冯国东.“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教师,2008,(4):62-63.
[9] 顾飞宇.班集体建设操作系统初探[J].班主任.2008,(1):6-8.
[10] 常静,王绪.班主任教研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8,(4):64-68.
【关键词】班级 动态管理 柔性管理 主流文化 分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07-02
大学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稳定和有序性,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各种素质的养成,是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又是学校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成效的最终交汇落脚点。
根据近年来大学生的生源分化愈趋明显,个性化发展要求愈趋突出,就业压力愈趋增大的状况,以及高校实行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学校教学资源的相对分散性和稀缺性的实际,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应该走动态管理的道路,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作为高校管理的基本单元的班级管理应该成为学校动态管理规划体系中的实施者和积极开拓创新者。我们在05园林班的日常管理中做了一些尝试,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和大家交流。
1 班级动态管理的概念
班级是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努力方向。但日制大学生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年青人,具有思想不成熟,性格不稳定,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等特点。
笔者认为,在大学班级管理上实行动态管理,就是在学校统一的学生管理体系中,落实学校、学院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举措的同时,建设以同学尊师重教,互助互爱的班级凝集力为核心,以大学生成才发展为导向,以多渠道交流沟通,多种大学生学习成才模式为影响力的柔性动态型开放式引导管理系统,指导思想是同学靠成才设计的牵引“走得出去”,靠班级温暖的凝集力“走得回来”,是一个集体“向心力”和“驱张力”的辩证结合。
在这一系统中首先是建设班级的共性主流文化,需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个性强,互助性差,集体意识弱化,对传统教育易逆反的心理特点,改变说教式,压制型的“囚笼”式刚性管理,转变为柔性动态型的开放式管理,需要班主任下功夫多到同学中间调研,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引导,尊重个性,充分调动每个个体的最大修养含量,采取他们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分阶段逐步渗透传统教育。其中形成班级的温暖,营造积极向上,讲求品位的共同追求的学风和精神面貌是首当其冲在大学一年级就应该花大力气完成的,它是直接影响到以后班级是否有吸引力,班级管理能否实际实施的关键因素。其次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要体现因材施教,分层面解决好各个“圈子”的同学的问题,既要努力消除同学之间的小集团化的分化,又要加于分流引导,努力形成整个班级具有不同的素养培养、不同的发展节奏、不同的追求的“差异”相互交流影响的局面,能很好地利用青少年的同步心理,积极扶持主流文化,引导次流文化,缩小最终消除逆主流文化,把管理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同学之间攀比争上流的自制力,逐步达到提高全班同学素质的目的。同时更要注意有“自闭”倾向的个别同学的“入流”管理,通过加强同宿舍内同学之间互助关爱的基础文明教育,以及设立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助对子和建立班主任的咨询机制等工作来达到。
2 班级动态的层次管理系统的构建
根据学校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班级内同学的学习步调不一致,班级活动难于经常开展的情况,我们把班级管理重心下放到宿舍,构建了由班主任、班委、宿舍舍长会、班会四个层次组成的层次管理系统:班主任主要负责大的决策、分阶段引导和同学的个别咨询辅导;班委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班级社团的扶持和监管、班级文化建设、同学的动态关心和了解、班级活动和外联;宿舍舍长会负责传达、讨论各宿舍需要学习的内容和管理事项,重大议题在开班会前的统一思想的预案的宣传准备,以及及时交流沟通了解各宿舍的状况;班会不适合经常开,主要负责班级大的事项的传达和讨论,不能统一的事项交由班委进一步调查、宣传或先交宿舍舍长会讨论和宣传。
其中班委的建立和管理是整个管理的关键,班委的设立可适当地庞大,便于减轻班干部的压力,有利于内部的竞争机制和班主任的信息多渠道,班委又设立两个亚层次,第一亚层次是班长、团支部书记、副班长、副书记层次,由五人组成班委的核心亚层,采取分工负责制,副班长兼委员的督察;第二亚层次是委员,重心放在学习、宣传、文艺、体育,负责培植班级社团、相关活动知识的推广普及和组织活动。
在班委的层次管理运行正常后,导入动态管理的机制,建立班委轮流查宿舍的值周机制,了解各宿舍同学近况和收集同学的意见;针对同学住得比较分散的情况,就近组建“虚拟宿舍”,全班所有同学按4-8人的“虚拟宿舍”归建编制管理;各栋宿舍设立了应急突发事件的负责人;班委内部要流动,各委员之间分阶段互换,副班长(副书记)要轮换作委员督察,改善班委中的薄弱环节。
3 班级主流文化建设的实践
3.1 班级日常文化。订阅了班级报纸、期刊,组建了篮球队、足球队、辩论队,举办了交谊舞扫盲班,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培养集体荣誉感。
3.2 成才引导。在新生入学后,以班主任为主讲,进行大学生学习方法、大学学习任务阶段划分、大学生的成才模式、就业市场动态等讲座,积极引导同学做大学阶段的成才设计与大学规划,鼓励同学们选择多社会实践,多了解人才市场的动态,多方位素质培养的学习模式,培养就业风险预测的意识和观念。
大学一年级完成了由中学学习方法向大学学习方法的转轨和大学时光的分阶段规划,明确了大学学习以人才市场的要求为导向,立体型人才为成才模式,快节奏个性化发展为要求的发展思路。
3.3 班规、班风、班徽、班歌的确立。制定包含班风基调在内的班规,确立了“互助,真诚,追求,品位”的班风,同时结合专业素养培养的需要,在全班征集班徽图案,发动同学进行班歌创作,促进了艺术素养的大交流,增进了同学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4 班级日志的创办。面对无固定教室的现状,创办了班级日志作为流动的班级墙报,由专门的编委管理,适时评比。逐步发展为四个版本:宿舍版,各宿舍轮流一周出一期;社团版,各个班级社团轮流一周出一期;编委版,由编委出,宣传班级主流文化;共青版,宣传党团知识。
既起到了班级内部文化宣传、信息交流沟通的作用,又结合专业素养培养的需要,训练了同学们版面设计、绘画、手工、写作、书法等能力。
3.5 班级的温暖文化建设。在两个学年的实践中,班级的温暖主要通过节假日的集体活动、班委慰问生重病的同学和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和个别咨询辅导等工作来实现,组织了中秋晚会,元宵节煮汤圆,五一节包饺子以及端午节发粽子,慰问了二十多位生病同学,及时处理了7起突发性事件,个别帮助辅导了同学60多人次,大大增强了班级对同学的吸引力、同学对班级的自豪感和热爱和同学对班主任的信赖,也提高了班级的知名度。
3.6 建立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建立了适合同学年龄特点的含班主任在内的同学录网页和QQ群;适时组织宿舍篮球赛等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4 班级分流文化的引导
对待班级的自然分流不能压制和漠视不理,合理的分流要扶持,积极引导,发挥其辐射作用,不合理的分流,要采取通过扶持积极正向主流来逐个分化引导的办法来消除,所以对待班级的自然分流的最好的办法是分流文化引导。
4.1 班级社团。班级社团不同于学校社团,不追求规模和层次,它是班级分流文化引导的重要举措,可以让更多的同学锻炼沟通组织能力,为学生干部储备人才,同时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分别组织起来团体学习,还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吸引外班同学加入,在班级营造起百花齐放、互教互学、有品位、讲追求的班级氛围,开阔同学的视野,培养多方面的素养,提高全班同学的整体素质,还可以替代班级活动,发挥出更容易组织活动的优势。
先后组建了现代舞社团、发展速度论坛、考研社团、书法协会、美术摄影兴趣小组、CAD学习小组等班级社团,丰富了班级活动。
4.2 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培养一支肯干又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同时训练他们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活动策划能力、板报的排版编排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使班委的工作有吸引力,成为特殊的锻炼平台,起到班主任的好助手和同学们的“领头羊”的作用。
4.3 贫困生层次的管理。设一名副班长负责贫困生的管理,处理好助学金的评定、勤工助学的推荐工作,同时创造条件培训这些同学的素质,帮助这部分同学树立自信心,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5 动态学习的激励机制的建立
在班级倡导突破学校教学计划限制的动态学习模式,延伸教学课堂,面向现代素质培养展开课余学习,多面向社会就业要求,及早面向未来就业状态,引导同学们多社会实践,指导勤工助学;鼓励同学走出去,多参加社会培训;借助学校的综合测评的激励平台,设置班级附加分,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学院、学校以及省级的比赛。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素质,又锻炼了社会能力,成熟了就业应对的心理承受力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丁云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理工作思路与模式的转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4(7).
[2] 姜红梅.班级动态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2).
[3] 陈登科.高职院校班级动态管理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4] 刘胜.班级动态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4,(12).
[5] 赵华民.2004浅谈班级动态管理模式[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2,(8).
[6] 顾薇.略论柔性管理—大学班级管理新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6).
[7] 陈乃铺.班级多层次管理模式的探讨[J].网络科技时代,2008,(4):32-33.
[8] 冯国东.“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教师,2008,(4):62-63.
[9] 顾飞宇.班集体建设操作系统初探[J].班主任.2008,(1):6-8.
[10] 常静,王绪.班主任教研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8,(4):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