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目前逆全球化涌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我国为了应对新的国际贸易环境,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重要的战略目标。用自由贸易区的优势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促进中国对外贸易领域的进步和发展,转变中国新的贸易发展方式。本文主要分析海南自贸区(港)对中国经济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与升级的影响,分析了自贸区的建设促进了中国进口和出口的发展,并对海南自贸区(港)的发展前景提出建议。
关键词:自贸区;对外贸易;海南自贸区(港)
一、引言
海南经济特区庆祝大会于2018年4月13日在海南省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第一个自贸区在2013年开始建设,即上海自贸区,于当年9月挂牌成立,在那时起,中国经济新试验田的序幕就拉开了。党的十八大时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党的十九大时进一步明确地指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海南作为全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南海是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的聚集地,是亚洲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海南作为南海的核心区域,可以说是中心中的中心;海南有着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海南属于热带,光、热、水能源充足,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有利于构建新型产业结构,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业带百业”,海南旅游业的繁荣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省金融机构每年外币存储金额稳步上涨,更是吸引大批公司落地海南省,为当地居民创收致富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方面,2017年海南省进出口总值702.37亿元。不仅如此,支持海南岛建设成为自贸区,是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决策和规划。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二、海南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1.贸易总额
海南主要出口成品油、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天然气和纺织品,这五类商品高达海南出口比重的75%。国家政策对海南自贸区的政策倾斜日益明显,逐步扩大开放措施,包括: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类开放措施(原禁止外资进入的或需要中方控股的,调整为取消外资准入限制或取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放宽类开放措施(原规定外方股比较少的,调整为允许外方提升股比至一定额度,部分领域允许外方控股)、允许类开放措施(原禁止外资进入的,调整为允许外资投资)等一系列措施。这有利于外资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中外合作贸易与货物出口贸易总量的剧增。
(1) 服务贸易
2018年,海南省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6.6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以来,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海南自贸区建设的发展,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人才支持等鼓励了海南发展的决心,海南的对外贸易总量呈现上升趋势,外贸总量增速加快。2018年进出口总额大于2017年的进出口总额,这离不开国家设立自贸区的事实,从图中展现出总量逐年上涨的趋势,同时可以直观地看出海南自贸区进口大于出口,证明了海南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对海南省的进口贸易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 货物贸易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自贸区的成立,海南自贸区在国际的对外贸易领域中的发展迅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是评估国际贸易现状的重要指标之一。
2009年至2015年,6年间增长幅度近50个点,出口额达到135.75亿美元,进口额97.95亿美元。海南省整体上看,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并且在全球货物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2.海南自贸区主要贸易伙伴
海南出口商品的国家相对集中,缺少多元化,比如对德国主要出口太阳能光伏产品,如果该国设置贸易壁垒,那海南将面临巨大损失。
2020年,海南对外贸易伙伴涉及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对欧日英贸易大幅增长,东盟、欧盟和美国仍为前三大贸易伙伴。
三、海南自贸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促进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近些年,我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日益提升,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优势逐日减弱,我国想保持制造大国乃至达到制造强国的目标不仅要应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更要应对其他各国的竞争压力,就必须要找到新的突破口。自贸区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外贸水平的重要指标,海南自贸区作为我国自贸区的重中之重自然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改进、发展,海南自贸区从区到港极大地简化了复杂繁琐的贸易程序,推动了外贸发展的新景象。切实转变对外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对外贸易从依靠数量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益转变,海南自贸区把健康产业作为海南自贸试验区优先发展产业,建成后将为整个园区提供行政服务、会展仓储等服务。海南自贸区信息园区、物流园区发展迅速。
2.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良好的经济形态能够满足一个地区对服务的需求,进而影响服务业的发展,为服务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海南省的主导产业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它凭借高增加、低成本的特性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因此而发生变化。2018年,海南省的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5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海南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的优势显著,海南岛是中国的战略要塞和交通要道,同时拥有数条国际航线。热带季风气候使海南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生物资源,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企业投资,2018年全年过境人次同比增长12.9%。
海南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极大地提升了海南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地位,使更多的人关注海南,无论是国内其他地区游客还是外国友人。吸引大量的人来就业,也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办厂,带动海南GDP的拉升,同时给海南的本地居民带来就业机会甚至是致富机遇,在这样的机遇下受到国家政策的帮扶,构建更加美好的生活,也可以展现出我们大国的情怀和气度。自贸区成立紧接着的就是购物免税,随着购物免税、59个国家免签这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地点燃了国外游客到海南消费的热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一业兴带百业,拉动海南经济的增长,增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总量。 四、海南自贸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专业人才资源短缺
海南产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呈现出明显低下的情况,21世纪国际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故而人才因素占据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地位。2019年上海共39所本科院校着重培养现代化人才,扶持一批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基地,高度重视核心人才、高技能人才,为上海自贸区提供人才资源供给。海南共有21所高校,其中仅有7所为本科院校,教学科目与专业较单一。新型的服务贸易需要的是跨领域、跨行业特点的人才,甚至是掌握多种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正是海南当前人才培养的盲点。海南的人才匮乏和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海南的“学历论,资历论”的传统狭义人才理念;人才引進政策主要为补贴、住房等传统措施,无法做到真正地吸引人才流入,流入以后无法进行培训真正地留住人才,久而久之反而会使得人才流失加剧。
2.航空业发展受限
想要促进对外贸易提升,必然不能固步自封,为联系国外企业投资合作,一定要密切联系。海南地处中国最南端,四面环海,这样一座具有特殊价值的岛屿,进出岛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航空运输。虽然也有铁路运输、陆路运输作为辅助,但是远远不能满足进出岛的需求,并且海南省在2018年为维护岛上的生态环境,严格限制省外机动车进入,在此背景下,航空运输面临着更大的客货运压力。在成立海南自贸区后,海南的进出口流动量更是剧增,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基本上都是超负荷运行,为了满足客货运需求量,机场在不断扩建完善,但是时间必定不会很短。并且海南的空域资源不足,空域是飞机运行的环境,空域资源是中国非常宝贵的资源,要想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需求,科学合理的空域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依靠现在的接待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海南对外贸易的发展。
3.商务服务能力不完善,货运方式落后
如今,随着自贸区的发展,我国海南自贸区(港)逐步提升商贸物流的发展,但是仍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货运方式单一仍为传统的铁路运输或陆路运输,成本高速度慢,另外大型的零售企业数量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务服务的发展。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海南自贸区由于刚刚投入建设,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物流节点群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协调导致了整体的效率低下,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海南的地理位置特殊,高速公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导致道路衔接度不高,无法做到路与路之间相互连接,严重影响了海南的旅游业发展和运输业的发展。水路运输方面,海南的港口数量不能完全满足对运输量的需求,深水泊位较少,无法全部投入水路运输使用,极大地限制了港口的实际价值。
五、结论与建议
经过研究分析,海南自贸区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自贸区的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协调,海南省的贸易发展与服务贸易存在一定关系,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海南自贸区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南自贸区的发展。海南对外贸易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对外贸易的发展逐步协调和海南现代物流的发展,协调程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海南自贸区与国际贸易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服务贸易优化结构升级
促进传统服务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利用地理位置优势,着重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客的满意度;研究开发新型服务产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创新力;海南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对交通运输和电商物流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完善客货运能力的输运体系,提高技术水平和承载能力。
发挥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建设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平台,目前国际企业进入亚太地区,首先考虑的是新加坡或中国香港,但是进入内地市场,海南比中国香港、新加坡更加具有优势,相对于北京、上海,海南有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这一方面更有机会超过北京、上海。
2.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能提高市场透明度,加深经济一体化程度,为海南的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参考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打破服务业的市场垄断,提高负面清单的透明度、可操作性,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借鉴国际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总部型企业制定对应的财政扶持计划,例如新加坡的AOT、AIT计划。吸引外资进驻海南省投资设厂,政府对其进行财政补贴和扶持,简化项目审批和规则豁免,营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优化免税,吸引游客消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3.创新内外联动发展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仅是加工贸易合作,大力发展境外园区,优化产业链布局;海南要打造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开放窗口,可以帮助当地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建设国内企业走向世界最便捷的自由港。第一步面向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帮助内地企业打开东南亚市场,先是东南亚,接着面向国际市场,内地企业一旦想走向世界,第一时间就会以海南为跳板。相比中国香港、新加坡,国内企业更熟悉的是海南,如果我们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企业到此落地,效果绝对是可以赶超这两地的。
4.加强现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人才是一项关键性因素,要想留得住人才,政策扶持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提供人才在医疗、教育、住房等基础建设方面的政策红利,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人才培养方面,深化校企协同发展,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发展,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海南国际贸易输送创新型、科技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雪净.基于自贸区建设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海南为例[J].特区经济,2019(12).
[2]陈丽云,吴爽,陈颖君.海南发展转口贸易的SWOT分析[J].现代商业,2019(23):58-59.
[3]周祥羽.“一带一路”背景下自贸区的茶业经济发展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08):80.
[4]胡婉雪.浅析自贸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上海自贸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7.
关键词:自贸区;对外贸易;海南自贸区(港)
一、引言
海南经济特区庆祝大会于2018年4月13日在海南省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第一个自贸区在2013年开始建设,即上海自贸区,于当年9月挂牌成立,在那时起,中国经济新试验田的序幕就拉开了。党的十八大时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党的十九大时进一步明确地指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海南作为全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南海是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的聚集地,是亚洲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海南作为南海的核心区域,可以说是中心中的中心;海南有着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海南属于热带,光、热、水能源充足,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有利于构建新型产业结构,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业带百业”,海南旅游业的繁荣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省金融机构每年外币存储金额稳步上涨,更是吸引大批公司落地海南省,为当地居民创收致富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方面,2017年海南省进出口总值702.37亿元。不仅如此,支持海南岛建设成为自贸区,是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决策和规划。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二、海南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1.贸易总额
海南主要出口成品油、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天然气和纺织品,这五类商品高达海南出口比重的75%。国家政策对海南自贸区的政策倾斜日益明显,逐步扩大开放措施,包括: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类开放措施(原禁止外资进入的或需要中方控股的,调整为取消外资准入限制或取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放宽类开放措施(原规定外方股比较少的,调整为允许外方提升股比至一定额度,部分领域允许外方控股)、允许类开放措施(原禁止外资进入的,调整为允许外资投资)等一系列措施。这有利于外资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中外合作贸易与货物出口贸易总量的剧增。
(1) 服务贸易
2018年,海南省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6.6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以来,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海南自贸区建设的发展,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人才支持等鼓励了海南发展的决心,海南的对外贸易总量呈现上升趋势,外贸总量增速加快。2018年进出口总额大于2017年的进出口总额,这离不开国家设立自贸区的事实,从图中展现出总量逐年上涨的趋势,同时可以直观地看出海南自贸区进口大于出口,证明了海南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对海南省的进口贸易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 货物贸易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自贸区的成立,海南自贸区在国际的对外贸易领域中的发展迅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是评估国际贸易现状的重要指标之一。
2009年至2015年,6年间增长幅度近50个点,出口额达到135.75亿美元,进口额97.95亿美元。海南省整体上看,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并且在全球货物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2.海南自贸区主要贸易伙伴
海南出口商品的国家相对集中,缺少多元化,比如对德国主要出口太阳能光伏产品,如果该国设置贸易壁垒,那海南将面临巨大损失。
2020年,海南对外贸易伙伴涉及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对欧日英贸易大幅增长,东盟、欧盟和美国仍为前三大贸易伙伴。
三、海南自贸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促进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近些年,我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日益提升,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优势逐日减弱,我国想保持制造大国乃至达到制造强国的目标不仅要应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更要应对其他各国的竞争压力,就必须要找到新的突破口。自贸区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外贸水平的重要指标,海南自贸区作为我国自贸区的重中之重自然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改进、发展,海南自贸区从区到港极大地简化了复杂繁琐的贸易程序,推动了外贸发展的新景象。切实转变对外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对外贸易从依靠数量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益转变,海南自贸区把健康产业作为海南自贸试验区优先发展产业,建成后将为整个园区提供行政服务、会展仓储等服务。海南自贸区信息园区、物流园区发展迅速。
2.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良好的经济形态能够满足一个地区对服务的需求,进而影响服务业的发展,为服务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海南省的主导产业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它凭借高增加、低成本的特性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因此而发生变化。2018年,海南省的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5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海南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的优势显著,海南岛是中国的战略要塞和交通要道,同时拥有数条国际航线。热带季风气候使海南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生物资源,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企业投资,2018年全年过境人次同比增长12.9%。
海南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极大地提升了海南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地位,使更多的人关注海南,无论是国内其他地区游客还是外国友人。吸引大量的人来就业,也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办厂,带动海南GDP的拉升,同时给海南的本地居民带来就业机会甚至是致富机遇,在这样的机遇下受到国家政策的帮扶,构建更加美好的生活,也可以展现出我们大国的情怀和气度。自贸区成立紧接着的就是购物免税,随着购物免税、59个国家免签这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地点燃了国外游客到海南消费的热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一业兴带百业,拉动海南经济的增长,增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总量。 四、海南自贸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专业人才资源短缺
海南产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呈现出明显低下的情况,21世纪国际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故而人才因素占据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地位。2019年上海共39所本科院校着重培养现代化人才,扶持一批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基地,高度重视核心人才、高技能人才,为上海自贸区提供人才资源供给。海南共有21所高校,其中仅有7所为本科院校,教学科目与专业较单一。新型的服务贸易需要的是跨领域、跨行业特点的人才,甚至是掌握多种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正是海南当前人才培养的盲点。海南的人才匮乏和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海南的“学历论,资历论”的传统狭义人才理念;人才引進政策主要为补贴、住房等传统措施,无法做到真正地吸引人才流入,流入以后无法进行培训真正地留住人才,久而久之反而会使得人才流失加剧。
2.航空业发展受限
想要促进对外贸易提升,必然不能固步自封,为联系国外企业投资合作,一定要密切联系。海南地处中国最南端,四面环海,这样一座具有特殊价值的岛屿,进出岛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航空运输。虽然也有铁路运输、陆路运输作为辅助,但是远远不能满足进出岛的需求,并且海南省在2018年为维护岛上的生态环境,严格限制省外机动车进入,在此背景下,航空运输面临着更大的客货运压力。在成立海南自贸区后,海南的进出口流动量更是剧增,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基本上都是超负荷运行,为了满足客货运需求量,机场在不断扩建完善,但是时间必定不会很短。并且海南的空域资源不足,空域是飞机运行的环境,空域资源是中国非常宝贵的资源,要想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需求,科学合理的空域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依靠现在的接待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海南对外贸易的发展。
3.商务服务能力不完善,货运方式落后
如今,随着自贸区的发展,我国海南自贸区(港)逐步提升商贸物流的发展,但是仍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货运方式单一仍为传统的铁路运输或陆路运输,成本高速度慢,另外大型的零售企业数量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务服务的发展。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海南自贸区由于刚刚投入建设,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物流节点群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协调导致了整体的效率低下,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海南的地理位置特殊,高速公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导致道路衔接度不高,无法做到路与路之间相互连接,严重影响了海南的旅游业发展和运输业的发展。水路运输方面,海南的港口数量不能完全满足对运输量的需求,深水泊位较少,无法全部投入水路运输使用,极大地限制了港口的实际价值。
五、结论与建议
经过研究分析,海南自贸区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自贸区的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协调,海南省的贸易发展与服务贸易存在一定关系,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海南自贸区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南自贸区的发展。海南对外贸易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对外贸易的发展逐步协调和海南现代物流的发展,协调程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海南自贸区与国际贸易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服务贸易优化结构升级
促进传统服务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利用地理位置优势,着重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客的满意度;研究开发新型服务产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创新力;海南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对交通运输和电商物流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完善客货运能力的输运体系,提高技术水平和承载能力。
发挥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建设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平台,目前国际企业进入亚太地区,首先考虑的是新加坡或中国香港,但是进入内地市场,海南比中国香港、新加坡更加具有优势,相对于北京、上海,海南有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这一方面更有机会超过北京、上海。
2.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能提高市场透明度,加深经济一体化程度,为海南的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参考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打破服务业的市场垄断,提高负面清单的透明度、可操作性,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借鉴国际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总部型企业制定对应的财政扶持计划,例如新加坡的AOT、AIT计划。吸引外资进驻海南省投资设厂,政府对其进行财政补贴和扶持,简化项目审批和规则豁免,营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优化免税,吸引游客消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3.创新内外联动发展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仅是加工贸易合作,大力发展境外园区,优化产业链布局;海南要打造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开放窗口,可以帮助当地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建设国内企业走向世界最便捷的自由港。第一步面向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帮助内地企业打开东南亚市场,先是东南亚,接着面向国际市场,内地企业一旦想走向世界,第一时间就会以海南为跳板。相比中国香港、新加坡,国内企业更熟悉的是海南,如果我们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企业到此落地,效果绝对是可以赶超这两地的。
4.加强现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人才是一项关键性因素,要想留得住人才,政策扶持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提供人才在医疗、教育、住房等基础建设方面的政策红利,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人才培养方面,深化校企协同发展,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发展,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海南国际贸易输送创新型、科技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雪净.基于自贸区建设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海南为例[J].特区经济,2019(12).
[2]陈丽云,吴爽,陈颖君.海南发展转口贸易的SWOT分析[J].现代商业,2019(23):58-59.
[3]周祥羽.“一带一路”背景下自贸区的茶业经济发展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08):80.
[4]胡婉雪.浅析自贸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上海自贸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