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能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引领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遨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教学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 知识生长点 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9-02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老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1]。一个好的问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学习的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但想使提问能真正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却还需要在一些细节上下功夫。
  1.在“导入”中趣引
  问题在导入新课阶段提出,能够快速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想活跃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步入学习的最佳境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在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这节课时,引用《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通过播放守株待兔的动画片断:师:“农夫的这种行为成为笑话流传到今天,为什么人们要笑话他的这种行为呢?”生:“不一定会有兔子撞死。”师:“也就是说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那么要是发生的可能性大呢?那不是很好吗?每天都有兔子吃。”生笑:“因为这种发生的可能性比不发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引出随机事件,激发起学生学习了解随机事件知识的欲望,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知识的生长点”处延伸
  从知识的生长点,通过新旧关联、架设桥梁、延伸提问,引导学生把自己以往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延伸到现在所遇到的问题中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利于开放思路,丰富想象力,使新知识的种子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根发芽”越长越大。如教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运算时,可引导学生类比根式的除法:即在作根式除法时,分子分母都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从而使分母实数化。进而得到简便的操作方法:先把两个复数相除写成分数形式,然后把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使分母“实数化”最后再化简,使知识从学生的思想当中流淌出来。
  3.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层递
  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巧妙地设计问题,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和宽广方向发展,并且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踢开这块学习的绊脚石,让学生在享受排疑解难的成功感的同时,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如画指数函数的图像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画一般的指数函数图像——遇到困难——转为取特殊的指数函数画图像——取哪几个特殊的指数函数画图像——为什么取这几个指数函数画图像——以后怎样画指数函数的图像等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通过不断追问、反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4.在“巩固”中激发
  知识巩固阶段是学生潜能发挥的最佳环节,此时有效利用提问,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让学生在不断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如基本不等式练习中,已知x>0,则函数y=x+■有最____值为____。学生应用时,容易疏忽定理使用的条件,盲目套用致解題失误,可设计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已知x<0,则函数y=x+■有最____值为____;问题2:已知x>2,则函数y=x+■有最____值为____;问题3:设x,y为正数,求(x+y)■+■的最小值____。学生在解答以上问题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成果进行正误辨析,以加深对定理应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等”的理解,促进了思维深刻。
  5、在“总结”中拓展
  在总结中提问,充分让学生总结,给学生思维驰骋的广阔空间,使他们的思维从知识的“聚宝盆”中快速精炼的自我完善,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中,面临生活中的不定事件,我们应如何决策?请从知识、方法、道理三方面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师生共同得出:知识:
  方法:通过大量重复实验用频率估计概率;道理:随机性中包含稳定性,不确定性蕴含规律性,使学生体会概率的实际应用价值。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个教学助手,根据学生思维实际情况,创设一个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境,及时为学生添设思想阶梯,提供研讨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动机,为学生进行数学思维铺路搭桥。从而让学生用各自的语言交流数学知识,用个性的思维表达数学理念,用个性的方法暴露解题思路,让学生说个人理解,体会主见 、异见和创见,真正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 严永金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琐碎、细致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提高认识、深入其中,根据学情不断总结出有效的工作方法。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笔者提出以“七重七抓”为主线,加强师生素质提升和能力建设,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七重七抓 学生管理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85-02  高等职
期刊
【摘要】以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制药应用型示范专业为例,阐述了示范专业建设的可行性,探讨了示范专业建设的内容,为示范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示范专业 中药制药专业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广东省创新强校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37-01  我国已明确提出“中医走向世界”的口号,而中药产品作为我国在医药出口的主力军,亦肩
期刊
【摘要】本文以辽宁科技大学特色课程《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地处三线城市的二本院校在师生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设计类课程的课堂效率问题,提出了在课堂上采用教与学交叉、学与验交叉的特色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辅导效率大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教学效果。  【关键词】设计类课程 课堂效率 教学改革 在地化 考核方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后评估实施现状,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现状,分析目前我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 质量工程 后评估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类)《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机制探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5GX
期刊
【摘要】本文以“教育部提出部分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为背景,以会计专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学生能力培养教育在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为关注点,以西安外事学院会计专业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为例,提出对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教学改革  【课题】“案例教学法在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3B02。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大众对于知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那么作为研究生这个群体来说,更是各大高校,乃至国家政府都极度重视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单单是背负了自己的未来,更背负了国家的未来。对研究生这样一个重要的群体来说,他们的教育管理更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话题。而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不能一味追求传统的模式,需要用一个创新的维度,即知识管理的模式来进行管理。  【关键词】研究生 教育 创新 知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3-01  孔子有弟子三千,或如颜回般地安贫乐道,或如子路般地直率勇猛,又或如子夏般地文采斐然。种种性格,种种专长,种种处境,孔子总能随遇而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他跟学生那种“沂水春风”般地平等和谐,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着实让人向往。在这里,课堂是老师的课堂,还是学生的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13-01  在校园阵地,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师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教师能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从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根据我校学生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42-01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学科,感受文字之美,言语之美,作者流淌在文字中的心灵之美,即语文之美,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追求語文之美,教出语文味儿,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皆美的文章,写了秋天缤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不断推行,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并不仅仅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语文方面的知识,更加要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就是说将通过语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想要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在师生关系、教学形式、教学策略上进行改善,活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每一位学生更好地进行发展,使他们能够快乐学习、健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