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6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浙江代表团驻地,记者如约见到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季强。
刚从会场走出的胡季强,标志性的笑容更显轻松,还透着几分欣喜与自豪。
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到浙江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会上,胡季强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产业链扶贫机制》为题作了发言,汪洋高度赞赏并颇有兴趣地向胡季强提问、交流。
在接受采访时,胡季强也从康恩贝参与的扶贫攻坚行动聊开了。
与副总理现场互动
“没想到,我的发言获得汪洋副总理的高度赞赏。”胡季强说。
汪洋与会,胡季强作为现场发言的代表之一,主要介绍了康恩贝参与产业链扶贫的情况,同时针对产业链扶贫提出了建议。
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革命老区河北阜平县贫困农村,他站在一个农户的灶台边,动情地说:“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我国的全面小康。”胡季强说,“这一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我影响很大。”
“我想,我是一个民营企业家,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产业链扶贫既是义利兼有的善举,也是发展良策,更是感恩报恩。”胡季强在发言中说。
胡季强还介绍,近3年来,康恩贝在浙江中西部和云南、江西、青海等地,利用丘陵、坡地、低产地,累计流转、租用近20万亩地,投入近15亿元,用于整地、建水利设施、购置农机、培育种苗、耕种管理及产地加工厂建设等,种植了“浙八味”、银杏叶用林等30多种药材。
种植基地周边有近2万户生活困难的农民由此受益,每年每户可以增加收入1万~5万元不等,部分在外的青壮年农民工也纷纷回乡为基地打工,产业扶贫效果明显。
“尽管我们自己因投入较大、周期长,直到去年才开始有经营性利润,但看到老乡们家家户户盖新房、置家电甚至开摩托车、汽车,特别是看到农村留守儿童、老人脸上的幸福笑容,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胡季强说,“总理报告的‘十二五’全国脱贫一亿人中,也包含了我们康恩贝的一份贡献。”
在胡季强发言过程中,汪洋问:“你们是否有种植基地周边的贫困人口具体数据?你们有没有对贫困人口设档建卡?”
“一些贫困农民往往缺乏劳动能力或技能,不区别对待,可能并不一定能真正帮到贫困人口。”汪洋说,“建议你们和当地政府合作,把这件好事做好。你们能否通过股份制,让贫困农户用土地使用权入股,国家也可以拨专款给农户入股,通过优先股等方式,让农户通过分红获取稳定收入。你们可以积极尝试!”
胡季强说:“我回去后,一定认真落实好汪副总理的指示!”
会议结束后,汪洋与胡季强握手,并表达了关切之情:“你不但审议发言好,工作也做得好,希望你回去后把企业和产业链扶贫工作做得更好,到时给我写信,给我一个总结材料。”胡季强也邀请汪洋有机会到浙江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的万亩银杏“浙八味”生态中药基地视察。
反哺康恩贝“老家”
胡季强向汪洋推荐的万亩银杏“浙八味”生态中药基地,位于兰溪市水亭畲族乡金印行政村盖竹里自然村,原先是个偏僻的穷山坳。
作为康恩贝的“老家”,从2012年起,胡季强反哺兰溪,担任盖竹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立志将这里打造成“浙江银杏第一村”。3年多过去了,该村人均收入从6000元提高到1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3万元增加到30多万元,村里“4600以下”低收入户全面脱贫,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雏形初显。到目前为止,兰溪基地面积已发展到8000亩,全部种植银杏和“浙八味”中药材。
“根据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要求浙商‘跳出浙冮、发展浙江’的精神,自2003年开始,我们通过收购兼并,在江西、云南、贵州、内蒙古等省区的老少边穷地区建立了10多个药品食品企业。”
胡季强说,生产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健康食品都要用到大量中药材。“过去我们都是从药材市场采购,不但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价格波动很大。自2005年,我们根据当时国家建立GAP药源基地的要求,开始在浙江中西部、云南、江西、青海等地发展药材种植基地。”
“我们发现,通过药企在经济落后农村进行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中药材,既可以确保优质、绿色、无污染的原料,又可以让当地农民就业,加上我们按年支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几年后周边的农民纷纷脱贫致富了。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减少或杜绝了野生药材乱采乱挖,产生明显生态效益。”胡季强说,“从种植到提取都在基地,废渣再回农田。我们在云南的7个地市州都有这样的基地,总面积已经达到10多万亩。”
脱贫致富三条建议
胡季强说,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至关重要。在胡季强看来,产业链扶贫的关键是“能否建立造血机制”。
胡季强通过康恩贝在经济落后的农村进行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中药材的实践证明,产业链扶贫是一个很好的脱贫模式,完全符合五大发展理念。“如果全国有成千上万个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都来参与这件事,就能解决一大部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问题。”
对此,胡季强在发言中还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
一是制订产业链扶贫专项计划,引导企业参与扶贫。由于农业设施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大,希望国务院及工信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制订产业链扶贫专项计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鼓励政策,引导、支持企业以产业链延伸方式,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
二是制定工业企业产业链扶贫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优先支持上述相关企业直接融资、建立产业引导基金、投资基金,优先支持农业开发贷款。
三是希望卫计、社保、食药监管等部门将国务院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消除目前存在于各级有关部门在医保目录及支付、招标采购、医院用药限制、新药评审等方面各种不利于中药产业发展或歧视中医药的政策。
“中药是中华民族瑰宝,产业链机制又有很好的扶贫、生态效益。”胡季强说,“我要把产业链扶贫当成后半辈子的主要事业来做。”
刚从会场走出的胡季强,标志性的笑容更显轻松,还透着几分欣喜与自豪。
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到浙江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会上,胡季强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产业链扶贫机制》为题作了发言,汪洋高度赞赏并颇有兴趣地向胡季强提问、交流。
在接受采访时,胡季强也从康恩贝参与的扶贫攻坚行动聊开了。
与副总理现场互动
“没想到,我的发言获得汪洋副总理的高度赞赏。”胡季强说。
汪洋与会,胡季强作为现场发言的代表之一,主要介绍了康恩贝参与产业链扶贫的情况,同时针对产业链扶贫提出了建议。
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革命老区河北阜平县贫困农村,他站在一个农户的灶台边,动情地说:“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我国的全面小康。”胡季强说,“这一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我影响很大。”
“我想,我是一个民营企业家,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产业链扶贫既是义利兼有的善举,也是发展良策,更是感恩报恩。”胡季强在发言中说。
胡季强还介绍,近3年来,康恩贝在浙江中西部和云南、江西、青海等地,利用丘陵、坡地、低产地,累计流转、租用近20万亩地,投入近15亿元,用于整地、建水利设施、购置农机、培育种苗、耕种管理及产地加工厂建设等,种植了“浙八味”、银杏叶用林等30多种药材。
种植基地周边有近2万户生活困难的农民由此受益,每年每户可以增加收入1万~5万元不等,部分在外的青壮年农民工也纷纷回乡为基地打工,产业扶贫效果明显。
“尽管我们自己因投入较大、周期长,直到去年才开始有经营性利润,但看到老乡们家家户户盖新房、置家电甚至开摩托车、汽车,特别是看到农村留守儿童、老人脸上的幸福笑容,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胡季强说,“总理报告的‘十二五’全国脱贫一亿人中,也包含了我们康恩贝的一份贡献。”
在胡季强发言过程中,汪洋问:“你们是否有种植基地周边的贫困人口具体数据?你们有没有对贫困人口设档建卡?”
“一些贫困农民往往缺乏劳动能力或技能,不区别对待,可能并不一定能真正帮到贫困人口。”汪洋说,“建议你们和当地政府合作,把这件好事做好。你们能否通过股份制,让贫困农户用土地使用权入股,国家也可以拨专款给农户入股,通过优先股等方式,让农户通过分红获取稳定收入。你们可以积极尝试!”
胡季强说:“我回去后,一定认真落实好汪副总理的指示!”
会议结束后,汪洋与胡季强握手,并表达了关切之情:“你不但审议发言好,工作也做得好,希望你回去后把企业和产业链扶贫工作做得更好,到时给我写信,给我一个总结材料。”胡季强也邀请汪洋有机会到浙江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的万亩银杏“浙八味”生态中药基地视察。
反哺康恩贝“老家”
胡季强向汪洋推荐的万亩银杏“浙八味”生态中药基地,位于兰溪市水亭畲族乡金印行政村盖竹里自然村,原先是个偏僻的穷山坳。
作为康恩贝的“老家”,从2012年起,胡季强反哺兰溪,担任盖竹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立志将这里打造成“浙江银杏第一村”。3年多过去了,该村人均收入从6000元提高到1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3万元增加到30多万元,村里“4600以下”低收入户全面脱贫,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雏形初显。到目前为止,兰溪基地面积已发展到8000亩,全部种植银杏和“浙八味”中药材。
“根据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要求浙商‘跳出浙冮、发展浙江’的精神,自2003年开始,我们通过收购兼并,在江西、云南、贵州、内蒙古等省区的老少边穷地区建立了10多个药品食品企业。”
胡季强说,生产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健康食品都要用到大量中药材。“过去我们都是从药材市场采购,不但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价格波动很大。自2005年,我们根据当时国家建立GAP药源基地的要求,开始在浙江中西部、云南、江西、青海等地发展药材种植基地。”
“我们发现,通过药企在经济落后农村进行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中药材,既可以确保优质、绿色、无污染的原料,又可以让当地农民就业,加上我们按年支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几年后周边的农民纷纷脱贫致富了。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减少或杜绝了野生药材乱采乱挖,产生明显生态效益。”胡季强说,“从种植到提取都在基地,废渣再回农田。我们在云南的7个地市州都有这样的基地,总面积已经达到10多万亩。”
脱贫致富三条建议
胡季强说,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至关重要。在胡季强看来,产业链扶贫的关键是“能否建立造血机制”。
胡季强通过康恩贝在经济落后的农村进行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中药材的实践证明,产业链扶贫是一个很好的脱贫模式,完全符合五大发展理念。“如果全国有成千上万个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都来参与这件事,就能解决一大部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问题。”
对此,胡季强在发言中还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
一是制订产业链扶贫专项计划,引导企业参与扶贫。由于农业设施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大,希望国务院及工信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制订产业链扶贫专项计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鼓励政策,引导、支持企业以产业链延伸方式,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
二是制定工业企业产业链扶贫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优先支持上述相关企业直接融资、建立产业引导基金、投资基金,优先支持农业开发贷款。
三是希望卫计、社保、食药监管等部门将国务院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消除目前存在于各级有关部门在医保目录及支付、招标采购、医院用药限制、新药评审等方面各种不利于中药产业发展或歧视中医药的政策。
“中药是中华民族瑰宝,产业链机制又有很好的扶贫、生态效益。”胡季强说,“我要把产业链扶贫当成后半辈子的主要事业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