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小书童,承载的不单单是肩上书籍的重量,还有来自地域、文化的差异等等。
跨境学童有三种情况:一是港人跨境工作、生活,其子女在港就读的儿童;二是父母一方为港人,另一方为内地人,其子女在港就读的“单非”儿童;三是父母双方均为内地人,其子女出生在香港的“双非”就读儿童。
跨境学童的历史渊源,应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特区,其经济建设和发展使得深港两地往来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港人跨境工作、生活在深圳,其子女跨境返港读书就是早期出现的跨境儿童上学的现象。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香港同内地的经济与文化的交往越来越紧密,跨境婚姻数量剧增,家住深圳或周边地区去香港读书的跨境学童,20年内从几百人累计突破了20万人。这是改革开放后,新经济时代催生起的跨境学童大军。2013年深圳边检数据显示,该学年有6001名学生在福田口岸登记跨境读书。有专家说,未来还会呈现每年30%的增长,但这个增长幅度,或因2012年香港实施了双非孕妇赴港生育零配额的政策得以缓解,大概同时也缓解了双非孕妇赴港产子对香港的医疗、教育和其他服务造成的压力。关于“压力”一说,多有争议,但笔者想说,这对于六七年后,可能的双非跨境学童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跨境学童的辛苦,不仅是早起晚睡、排队过关这么简单,小小书童,承载的不单单是肩上书籍的重量,还有来自地域、文化的差异等等。
实际上,随着跨境学童队伍的不断扩大,深港两地也悄然派生出相关产业,诸如接送学童往返口岸的保姆公司、保姆车队,针对跨境学童而成立的培训机构和咨询公司等等,还有相关产业的创业者和就业人员,包括英语、粤语和繁体字培训教师,以及保姆、司机等等。
Eli本该是早期的跨境学童,但与大多数跨境学童不一样的是,他从小就生活在香港,在从未脱离过香港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中,从幼时的完全融入,让他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让Eli充满自信。
发源于梧桐山的深圳河,流经深圳市区与香港北区,这是一条被定为香港与中国大陆的边界河流。罗湖桥横跨于深圳河上,从罗湖桥经罗湖海关便是香港,一桥之隔的两地中国学生,在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长。
繁体字、英语、以及粤语授课,是香港特色;而桥这边的小娃娃们从识字那天起就开始认知简化字了,近20年来,内地双语幼儿园多起来,纯不纯正,是另外一说,只是听不懂粤语,也是“新客家”孩子的一大难题。
在许多跨境学童中,从赴香港面试的那一天起,差距就有了。但不管怎样,出生地与未来决定了跨境学童不得不每天往返于深港两地,不得不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排队过关,下午4点返深后,多数学童还不得不继续在培训机构里补习,晚上9点左右回到家,玩耍的时间大概也没有了。就这样,小小读书郞,劳心劳力地洗洗也就睡了。
Eli,香港出生,今年26岁,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是深圳人。
说起来,Eli本该是早期的跨境学童,但与大多数跨境学童不一样的是,从小就生活在香港的Eli,没有跨境读书的经历,在从未脱离过香港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中,从幼时的完全融入,让他在文化、生活,包括对繁体字的认知,对粤语、英语的掌握等都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让Eli充满自信。
上大学期间,Eli开始关注到这样一个事实,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使跨境学童与香港本地学童在同类事物的认知方面存有差异,也还因为许多跨境学童在繁体字、粤语、英语等语言方面的“先天不足”,直接影响到他们在香港的学习进度与接受程度,当然跨境学童中不乏有天资聪颖的孩子,但他们毕竟承受了太多的学习之重。
深圳目前有2所港人子弟学校,实行以英语、普通话为主要教学语言、常识科用粤语教学;简体字教学为主,重视繁体字的阅读和认识,以顺应香港“两文三语”教学体制。除此之外,还有3个学校开设国际班,主要招收港澳籍学童。且不说教材与教学质量,只要看一下每年在各口岸登记跨境读书学童的数量,就知道以此缓解跨境求学的压力并不容易,何况有些家长更愿意选择让孩子跨境读书。这种选择,不外乎更看重孩子对香港的早期“融入”。
看懂了这一点的Eli,在大三下半学期,让自己也成为了跨境读书的学生。所不同的是,他的跨境读书是为了在深圳创立港式培训机构,尚未毕业的他,一边体验辛苦的跨境读书日子,一边在深圳的培训机构里,对跨境学童进行“融入”式的培训和补习工作。
跨境学童早晚奔波于深港两地,放学返深后,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甚至还要搭上周六、周日。充裕的睡眠和与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对跨境的孩子们来说,有点像奢侈品。
9岁的Andy,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跨境“双非”学生,父母是生意人,平时无暇辅导儿子的家庭作业,每天只能由保姆送到罗湖口岸,放学返深后,再由保姆从口岸送至Eli的培训学校,一直到晚上9:30,再由保姆接回家。
Andy刚来培训学校时,按年龄被安排在大班,由于他学习不主动,做功课又慢,上课和补习时也常常走神,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英语考试始终停留在20分左右。
学生Eli看着着急,也为他的进度担心,便干脆自己“单挑”,对他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和补习。
许多跨境学童,从早上6点多起床开始,到中午1个小时的午饭时间,再到下午3点多放学后,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乘车返回和过关,来到培训点已经是下午4点多。有时也会因某个学童,把证件忘在了学校,只能是一车学童们等在关口,这样的时间就不好预算了。幸好培训学校时间灵活,早到早补习,晚来晚补习,总之,当天的家庭作业一定要在培训学校里完成。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有时学童连作业都忘记在学校里了,这样一来,作业当然无法完成了。
Eli说,像Andy这样的跨境学童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主要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睡眠时间。所以,每天从口岸来到补习班后,他都要趴在课桌上小睡30分钟,有时,甚至睡上一个小时后,才会再有精神在补习老师的指点下完成作业。 而Eli也更希望能给足他一个休息和缓冲时间,但也因此,他每次回家的时间就会更晚,一般的学生晚上八九点就走了,而Andy会拖到晚上9点半,甚至更晚。
Irene,七岁,父母均为深圳置业的港人。跨境读书已经两年多了,虽然在香港也有亲戚,但父母还是决定把女儿带在身边。
每天早上爸爸叫醒女儿时,都要一哄再哄,才能让Irene停止不愿起床的哭声,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洗漱、吃早点后,爸爸亲自开车把女儿送到关口,交给保姆公司,并一再叮嘱拿好证件。下午妈妈会准时在关口接女儿后直接送到培训学校,然后迅速赶回家,做好饭菜送到培训学校,等女儿吃完后拿着碗碟回家,晚上8点半再来接女儿。虽然培训学校里也提供晚餐,但妈妈还是要给女儿开小灶。当然,这也因为Irene家与培训学校是近距离,这非常关键。
跨境学童早晚奔波于深港两地,放学返深后,还要在各种培训机构或者是个性类的兴趣班里度过几小时,甚至还要搭上周六、周日。如此说来,充裕的睡眠和与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对许多跨境读书的孩子们来说,有点像奢侈品。
但小小读书郞们,毕竟是孩子,好忘好玩天性好奇,因为好奇,所以对香港、对校园和新同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像小Irene,虽然每天都用不愿起床的哭声抗议,但她一旦投入其中,早起的奔波与辛劳也随之忘却,开心和快乐,就是这样来得自然、简单。
对于大多数跨境学童父母们来说,更希望孩子接受港式教育,再辛苦也厚望孩子们有过硬的技能傍身,长大后才会有更好的未来。除此之外,由于忙于工作和生意的跨境学童父母,也都把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寄希望于在补习班里完成。
Eli充满自信地表示,他的事业就在跨境学童的培训机构里,而将来自己的孩子也会是跨境学童,像大数跨境学童那样,早上排队过关香港上学,晚上在深圳进行“融入”式的培训。
今年30岁的Eli,与他同时期的跨境同学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首先是生活环境的不同,这大概造就了他的自信与成长。更有意思的是,从大学期间他就开始关注有同样经历和不同经历的跨境学童,并最终选择了创业和服务于他们。香港学校里有来自两种不同的生源,多少也会因文化背景与成长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摩擦。有些香港本地生会笑“双非”同学听不懂粤语,或拿跨境学童不纯正的英语发音开玩笑,小同学间的不开心会闹出孩子们些小矛盾,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跨境学童因怕说错话,而不敢与同学交流,胆小,甚至有可能产生自卑心理。
这是Eli最担心的问题。在Eli看来,由于文化背景造成的差异,认知与认同需要过程,人从一个环境到一个新的环境,都要过“融入”这道关。对于跨境学童来说,不是笨鸟也要先飞。
Eli的培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尝试为“先天不足”输血,而这种输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努力在培训机构里,不仅引导跨境学童如何完成课堂作业,也不仅仅是双语和繁体字的认知上,而更多的则是香港常识性的知识,像地铁位于全港各区,而轻铁是属于新界的交通工具,还有电车等等。这种“融入”式的培训和“输血”,是他在理解了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对一些孩子的成长起决定性因素而做出的努力。
在深圳,Eli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培训机构,有专门针对包括双非、单非、住内地港人子女的跨境学童的师资。Eli还充满自信地表示,他的事业就在跨境学童的培训机构里,而将来自己的孩子也会是跨境学童,像大多数跨境学童那样,早上排队过关香港上学,晚上在深圳进行“融入”式的培训。
跨境学童有三种情况:一是港人跨境工作、生活,其子女在港就读的儿童;二是父母一方为港人,另一方为内地人,其子女在港就读的“单非”儿童;三是父母双方均为内地人,其子女出生在香港的“双非”就读儿童。
跨境学童的历史渊源,应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特区,其经济建设和发展使得深港两地往来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港人跨境工作、生活在深圳,其子女跨境返港读书就是早期出现的跨境儿童上学的现象。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香港同内地的经济与文化的交往越来越紧密,跨境婚姻数量剧增,家住深圳或周边地区去香港读书的跨境学童,20年内从几百人累计突破了20万人。这是改革开放后,新经济时代催生起的跨境学童大军。2013年深圳边检数据显示,该学年有6001名学生在福田口岸登记跨境读书。有专家说,未来还会呈现每年30%的增长,但这个增长幅度,或因2012年香港实施了双非孕妇赴港生育零配额的政策得以缓解,大概同时也缓解了双非孕妇赴港产子对香港的医疗、教育和其他服务造成的压力。关于“压力”一说,多有争议,但笔者想说,这对于六七年后,可能的双非跨境学童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跨境学童的辛苦,不仅是早起晚睡、排队过关这么简单,小小书童,承载的不单单是肩上书籍的重量,还有来自地域、文化的差异等等。
实际上,随着跨境学童队伍的不断扩大,深港两地也悄然派生出相关产业,诸如接送学童往返口岸的保姆公司、保姆车队,针对跨境学童而成立的培训机构和咨询公司等等,还有相关产业的创业者和就业人员,包括英语、粤语和繁体字培训教师,以及保姆、司机等等。
Eli本该是早期的跨境学童,但与大多数跨境学童不一样的是,他从小就生活在香港,在从未脱离过香港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中,从幼时的完全融入,让他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让Eli充满自信。
发源于梧桐山的深圳河,流经深圳市区与香港北区,这是一条被定为香港与中国大陆的边界河流。罗湖桥横跨于深圳河上,从罗湖桥经罗湖海关便是香港,一桥之隔的两地中国学生,在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长。
繁体字、英语、以及粤语授课,是香港特色;而桥这边的小娃娃们从识字那天起就开始认知简化字了,近20年来,内地双语幼儿园多起来,纯不纯正,是另外一说,只是听不懂粤语,也是“新客家”孩子的一大难题。
在许多跨境学童中,从赴香港面试的那一天起,差距就有了。但不管怎样,出生地与未来决定了跨境学童不得不每天往返于深港两地,不得不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排队过关,下午4点返深后,多数学童还不得不继续在培训机构里补习,晚上9点左右回到家,玩耍的时间大概也没有了。就这样,小小读书郞,劳心劳力地洗洗也就睡了。
Eli,香港出生,今年26岁,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是深圳人。
说起来,Eli本该是早期的跨境学童,但与大多数跨境学童不一样的是,从小就生活在香港的Eli,没有跨境读书的经历,在从未脱离过香港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中,从幼时的完全融入,让他在文化、生活,包括对繁体字的认知,对粤语、英语的掌握等都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让Eli充满自信。
上大学期间,Eli开始关注到这样一个事实,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使跨境学童与香港本地学童在同类事物的认知方面存有差异,也还因为许多跨境学童在繁体字、粤语、英语等语言方面的“先天不足”,直接影响到他们在香港的学习进度与接受程度,当然跨境学童中不乏有天资聪颖的孩子,但他们毕竟承受了太多的学习之重。
深圳目前有2所港人子弟学校,实行以英语、普通话为主要教学语言、常识科用粤语教学;简体字教学为主,重视繁体字的阅读和认识,以顺应香港“两文三语”教学体制。除此之外,还有3个学校开设国际班,主要招收港澳籍学童。且不说教材与教学质量,只要看一下每年在各口岸登记跨境读书学童的数量,就知道以此缓解跨境求学的压力并不容易,何况有些家长更愿意选择让孩子跨境读书。这种选择,不外乎更看重孩子对香港的早期“融入”。
看懂了这一点的Eli,在大三下半学期,让自己也成为了跨境读书的学生。所不同的是,他的跨境读书是为了在深圳创立港式培训机构,尚未毕业的他,一边体验辛苦的跨境读书日子,一边在深圳的培训机构里,对跨境学童进行“融入”式的培训和补习工作。
跨境学童早晚奔波于深港两地,放学返深后,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甚至还要搭上周六、周日。充裕的睡眠和与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对跨境的孩子们来说,有点像奢侈品。
9岁的Andy,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跨境“双非”学生,父母是生意人,平时无暇辅导儿子的家庭作业,每天只能由保姆送到罗湖口岸,放学返深后,再由保姆从口岸送至Eli的培训学校,一直到晚上9:30,再由保姆接回家。
Andy刚来培训学校时,按年龄被安排在大班,由于他学习不主动,做功课又慢,上课和补习时也常常走神,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英语考试始终停留在20分左右。
学生Eli看着着急,也为他的进度担心,便干脆自己“单挑”,对他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和补习。
许多跨境学童,从早上6点多起床开始,到中午1个小时的午饭时间,再到下午3点多放学后,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乘车返回和过关,来到培训点已经是下午4点多。有时也会因某个学童,把证件忘在了学校,只能是一车学童们等在关口,这样的时间就不好预算了。幸好培训学校时间灵活,早到早补习,晚来晚补习,总之,当天的家庭作业一定要在培训学校里完成。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有时学童连作业都忘记在学校里了,这样一来,作业当然无法完成了。
Eli说,像Andy这样的跨境学童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主要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睡眠时间。所以,每天从口岸来到补习班后,他都要趴在课桌上小睡30分钟,有时,甚至睡上一个小时后,才会再有精神在补习老师的指点下完成作业。 而Eli也更希望能给足他一个休息和缓冲时间,但也因此,他每次回家的时间就会更晚,一般的学生晚上八九点就走了,而Andy会拖到晚上9点半,甚至更晚。
Irene,七岁,父母均为深圳置业的港人。跨境读书已经两年多了,虽然在香港也有亲戚,但父母还是决定把女儿带在身边。
每天早上爸爸叫醒女儿时,都要一哄再哄,才能让Irene停止不愿起床的哭声,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洗漱、吃早点后,爸爸亲自开车把女儿送到关口,交给保姆公司,并一再叮嘱拿好证件。下午妈妈会准时在关口接女儿后直接送到培训学校,然后迅速赶回家,做好饭菜送到培训学校,等女儿吃完后拿着碗碟回家,晚上8点半再来接女儿。虽然培训学校里也提供晚餐,但妈妈还是要给女儿开小灶。当然,这也因为Irene家与培训学校是近距离,这非常关键。
跨境学童早晚奔波于深港两地,放学返深后,还要在各种培训机构或者是个性类的兴趣班里度过几小时,甚至还要搭上周六、周日。如此说来,充裕的睡眠和与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对许多跨境读书的孩子们来说,有点像奢侈品。
但小小读书郞们,毕竟是孩子,好忘好玩天性好奇,因为好奇,所以对香港、对校园和新同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像小Irene,虽然每天都用不愿起床的哭声抗议,但她一旦投入其中,早起的奔波与辛劳也随之忘却,开心和快乐,就是这样来得自然、简单。
对于大多数跨境学童父母们来说,更希望孩子接受港式教育,再辛苦也厚望孩子们有过硬的技能傍身,长大后才会有更好的未来。除此之外,由于忙于工作和生意的跨境学童父母,也都把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寄希望于在补习班里完成。
Eli充满自信地表示,他的事业就在跨境学童的培训机构里,而将来自己的孩子也会是跨境学童,像大数跨境学童那样,早上排队过关香港上学,晚上在深圳进行“融入”式的培训。
今年30岁的Eli,与他同时期的跨境同学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首先是生活环境的不同,这大概造就了他的自信与成长。更有意思的是,从大学期间他就开始关注有同样经历和不同经历的跨境学童,并最终选择了创业和服务于他们。香港学校里有来自两种不同的生源,多少也会因文化背景与成长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摩擦。有些香港本地生会笑“双非”同学听不懂粤语,或拿跨境学童不纯正的英语发音开玩笑,小同学间的不开心会闹出孩子们些小矛盾,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跨境学童因怕说错话,而不敢与同学交流,胆小,甚至有可能产生自卑心理。
这是Eli最担心的问题。在Eli看来,由于文化背景造成的差异,认知与认同需要过程,人从一个环境到一个新的环境,都要过“融入”这道关。对于跨境学童来说,不是笨鸟也要先飞。
Eli的培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尝试为“先天不足”输血,而这种输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努力在培训机构里,不仅引导跨境学童如何完成课堂作业,也不仅仅是双语和繁体字的认知上,而更多的则是香港常识性的知识,像地铁位于全港各区,而轻铁是属于新界的交通工具,还有电车等等。这种“融入”式的培训和“输血”,是他在理解了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对一些孩子的成长起决定性因素而做出的努力。
在深圳,Eli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培训机构,有专门针对包括双非、单非、住内地港人子女的跨境学童的师资。Eli还充满自信地表示,他的事业就在跨境学童的培训机构里,而将来自己的孩子也会是跨境学童,像大多数跨境学童那样,早上排队过关香港上学,晚上在深圳进行“融入”式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