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电视台记者张默是救灾前线媒体工作者中的一员,在雅安震区采访的日子里,他亲身经历的几个小故事,让人动容。
突发事件直播报道,是最考验主持人、记者综合能力的,也是所有新闻从业者最想往上冲的时候。从7·21特大自然灾害直播,到北京市卫生局H7N9首次发布会直播,张默说:“不知道怎么了,过去一年的突发事件都赶上了,不过不确定性最多的直播报道,就是芦山70级强烈地震直播。”
当叫还在上海做上海国际车展直播的张默,得知芦山强烈地震后,直接向他的领导——新闻直播科科长胡阳请示,直接去前线。一个小时后,胡阳、张默和摄像龚飞立即回住处收拾东西,就这样,三人直接带着直播设备奔赴震中芦山。 在不确定性最多的地震报道中“催熟”
作为80后的主持人,张默没有经历过灾难,也没有地震的概念,他只知道灾区肯定会余震不断,也深知一切都不确定,更来不及给在北欧旅游的父母报个信。下了飞机,张默就开始出镜连线报道,不经意间成为北京电视台传回视频画面报道的第一路记者,而这只是张默采制的近60篇稿件和连线中的第一个。当天晚上10点多,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到达震中芦山县城,顾不上感受灾区的境况,直接是一段接一段的出镜报道,张默回忆,当晚他们采制了十多条报道,几乎一夜未眠,只是在车上闭了会儿眼,就算是闭眼,几个人也在嘟囔着下面的报道安排,就像是攒HP值以备第二天采访用。因为刚刚发生地震的灾区处处、时时都是新闻点、信息点,谁也舍不得闭眼,谁都想下车再多采几条,让外面的观众多了解一点灾区。张默说,在震中很多同事像范奕、颜葵、涂艳是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报道的资深职业记者,面对灾难报道,自己几乎是一张白纸,一切都“蒙”着来,更没奢望自己能做得怎样,可能正是这样的平常心,最后得到领导的表扬,同事的认可,而更多的是在灾难中得到成长和锻炼。因为一切都不确定,你不确定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不确定你马上会接到何种任务,不确定采制的片子是否能成功传回,不确定灾难怎样发展,不确定……
一个都不能少
不确定的,还有感动。地震报道第四天,震中下起了小到中雨,这对灾区救援极其不利。于是,张默和摄像龚飞穿过因山体滑坡而采取交通管制的道路,回到受灾严重的清仁乡采访,看看降雨对山区的影响,采访中,无意遇到了七一仁嘉学校的老师,挨家挨户统计学生。于是,张默跟随这位老师采访,老师说:“我们班有位同学已经遇难了……”接着老师哽咽了,抽泣着说:“这个孩子特别可爱,学习成绩特别好……”由此泪水不止,采访也暂停了。面对灾难,这些感动是一样的,当时第一感觉是一定要把这种感动传递出去,于是张默把这篇报道命名为《一个都不能少》,在当天《北京新闻》播发了。
善良的芦山受灾群众
4月20日从上海飞往成都的航班上,一位叫张康燕的乘客在默默流泪,了解得知她是芦山县清仁乡的受灾群众家属,她的侄子在地震中被砸死了。当时,灾区已经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于是她搭着我们的采访车从成都回到了家里。第四天,张默回访受灾群众张康燕家时,张康燕指着已经垮塌的二层位置说:“我的侄子就是早上八点睡觉时,在这里被砸死的,孩子本来就没有妈妈,很可冷……”张康燕,搭车回家后第一晚是在“坟墓”里睡着的,地震刚刚发生还没来得及搬运尸体,遇难的小侄子就“睡”她身边。张默说,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光是听到就足以感受到灾难的残酷,也决心为受灾群众多做点事情。然而,整下、采访过程中,这位雅安姑娘一直在说:“谢谢你们。再往山上走,受灾更严重,不过很危险,你们一定要保重,要小心!”姑娘及家人担心记者安全,还执意带记者上山,知道记者几天都在吃饼干度日,还打算把家里的鸭肉送给记者。之后,他们把车上的所有食品送给了张康燕一家,摄像龚飞把自己的羽绒服也捐给她。现在,张康燕已经回到上海继续工作,而他们已经成为了朋友。张默说,地震报道的第二天、第三天,就不断有受灾群众给武警官兵、救援人员、媒体记者送煮鸡蛋、矿泉水,是那种使劲往你手里塞,到最后真的不好意思拒绝。得到台里命令撤回成都,山路上,不断有小朋友和群众举着“谢谢你们”的牌子,见到路过的车辆就齐声喊:“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张默说,每当这时都会减慢车速、招手,说实话,舍不得离开芦山,也舍不得离开这些受灾群众,他们的家园没有了,亲人也可能没有了,一切要从头来,但是他们懂得感恩,更让人有一种特别的感动,这种情感交流是最宝贵的。
记者在行动
在一线,张默和他的同事不仅时刻记录着,也在参与救助。4月21日凌晨两点,在受灾安置点采访时,他们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原来是受灾群众的孩子没奶粉吃正在哭闹,孩子的母亲只能在帐篷外哄孩子。于是,张默、龚飞马上播发了这条信息并持续追踪。之后,北京电视台协调爱心企业从成都等地调配奶粉,送至芦山体育馆受灾群众的安置点,成都前线指挥部的王毅还协调购买了婴幼儿奶粉,托同事送到芦山。张默说,其实在一线采访最耗体力的,出镜报道是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是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比如从成都来的奶粉车不认路,他就必须在电话里耐心指引,并且引导受灾群众根据轻重缓急逐一领取,等到开机准备报道了,嗓子已经喊哑了。
团队的力量
随着越来越多同事的报到、集合,震中芦山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灾难中,同事间更像是兄弟姐妹。张默说,现在让他回忆地震直播过程的事情,真的很困难。震中芦山只有三、四路记者,但台里做的是地震全天大直播,震中每天的报道量巨大,其次,每天都坐着、寓在采访车里睡,实际睡眠也就两三个小时,醒来就采访,所以白天、黑夜、日期在记忆里已经不清了。他开玩笑说,第三天,头发里头油、发眉、尘土、雨水混在一起,轻轻一抓,就立起来,发胶都省了。4月20日当晚在芦山,胡阳、张默一组最先见到的是随后赶到的颜葵、张虎一组记者,张默说,从来没感觉葵姐这么亲切,整个团队有种相依为命的感觉。几天里,大家同甘共苦,预想到的困难如期而至。在一线的直播科科长胡阳,第二天声音就喑哑了,只能靠他喊,才能听到他说话。连续几天,习惯了不洗澡,不刷牙洗脸,靠车上的几袋饼干充饥的生活,习惯了余震不断。张默说,生活、工作条件已经比想象的要好了,大家根本顾不上这些,每天着急的是在信号弱的情况下,怎么传回新闻,地震这种突发选题,怎么能保证效率又做好,把选题抓住,将信息和感动传递出去。而在微信群眺跃的微信中,同时还感受着后方台长、总编辑、主任的时刻关注,那一刻大家的心在一起,这就是团5人。
突发事件直播报道,是最考验主持人、记者综合能力的,也是所有新闻从业者最想往上冲的时候。从7·21特大自然灾害直播,到北京市卫生局H7N9首次发布会直播,张默说:“不知道怎么了,过去一年的突发事件都赶上了,不过不确定性最多的直播报道,就是芦山70级强烈地震直播。”
当叫还在上海做上海国际车展直播的张默,得知芦山强烈地震后,直接向他的领导——新闻直播科科长胡阳请示,直接去前线。一个小时后,胡阳、张默和摄像龚飞立即回住处收拾东西,就这样,三人直接带着直播设备奔赴震中芦山。 在不确定性最多的地震报道中“催熟”
作为80后的主持人,张默没有经历过灾难,也没有地震的概念,他只知道灾区肯定会余震不断,也深知一切都不确定,更来不及给在北欧旅游的父母报个信。下了飞机,张默就开始出镜连线报道,不经意间成为北京电视台传回视频画面报道的第一路记者,而这只是张默采制的近60篇稿件和连线中的第一个。当天晚上10点多,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到达震中芦山县城,顾不上感受灾区的境况,直接是一段接一段的出镜报道,张默回忆,当晚他们采制了十多条报道,几乎一夜未眠,只是在车上闭了会儿眼,就算是闭眼,几个人也在嘟囔着下面的报道安排,就像是攒HP值以备第二天采访用。因为刚刚发生地震的灾区处处、时时都是新闻点、信息点,谁也舍不得闭眼,谁都想下车再多采几条,让外面的观众多了解一点灾区。张默说,在震中很多同事像范奕、颜葵、涂艳是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报道的资深职业记者,面对灾难报道,自己几乎是一张白纸,一切都“蒙”着来,更没奢望自己能做得怎样,可能正是这样的平常心,最后得到领导的表扬,同事的认可,而更多的是在灾难中得到成长和锻炼。因为一切都不确定,你不确定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不确定你马上会接到何种任务,不确定采制的片子是否能成功传回,不确定灾难怎样发展,不确定……
一个都不能少
不确定的,还有感动。地震报道第四天,震中下起了小到中雨,这对灾区救援极其不利。于是,张默和摄像龚飞穿过因山体滑坡而采取交通管制的道路,回到受灾严重的清仁乡采访,看看降雨对山区的影响,采访中,无意遇到了七一仁嘉学校的老师,挨家挨户统计学生。于是,张默跟随这位老师采访,老师说:“我们班有位同学已经遇难了……”接着老师哽咽了,抽泣着说:“这个孩子特别可爱,学习成绩特别好……”由此泪水不止,采访也暂停了。面对灾难,这些感动是一样的,当时第一感觉是一定要把这种感动传递出去,于是张默把这篇报道命名为《一个都不能少》,在当天《北京新闻》播发了。
善良的芦山受灾群众
4月20日从上海飞往成都的航班上,一位叫张康燕的乘客在默默流泪,了解得知她是芦山县清仁乡的受灾群众家属,她的侄子在地震中被砸死了。当时,灾区已经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于是她搭着我们的采访车从成都回到了家里。第四天,张默回访受灾群众张康燕家时,张康燕指着已经垮塌的二层位置说:“我的侄子就是早上八点睡觉时,在这里被砸死的,孩子本来就没有妈妈,很可冷……”张康燕,搭车回家后第一晚是在“坟墓”里睡着的,地震刚刚发生还没来得及搬运尸体,遇难的小侄子就“睡”她身边。张默说,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光是听到就足以感受到灾难的残酷,也决心为受灾群众多做点事情。然而,整下、采访过程中,这位雅安姑娘一直在说:“谢谢你们。再往山上走,受灾更严重,不过很危险,你们一定要保重,要小心!”姑娘及家人担心记者安全,还执意带记者上山,知道记者几天都在吃饼干度日,还打算把家里的鸭肉送给记者。之后,他们把车上的所有食品送给了张康燕一家,摄像龚飞把自己的羽绒服也捐给她。现在,张康燕已经回到上海继续工作,而他们已经成为了朋友。张默说,地震报道的第二天、第三天,就不断有受灾群众给武警官兵、救援人员、媒体记者送煮鸡蛋、矿泉水,是那种使劲往你手里塞,到最后真的不好意思拒绝。得到台里命令撤回成都,山路上,不断有小朋友和群众举着“谢谢你们”的牌子,见到路过的车辆就齐声喊:“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张默说,每当这时都会减慢车速、招手,说实话,舍不得离开芦山,也舍不得离开这些受灾群众,他们的家园没有了,亲人也可能没有了,一切要从头来,但是他们懂得感恩,更让人有一种特别的感动,这种情感交流是最宝贵的。
记者在行动
在一线,张默和他的同事不仅时刻记录着,也在参与救助。4月21日凌晨两点,在受灾安置点采访时,他们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原来是受灾群众的孩子没奶粉吃正在哭闹,孩子的母亲只能在帐篷外哄孩子。于是,张默、龚飞马上播发了这条信息并持续追踪。之后,北京电视台协调爱心企业从成都等地调配奶粉,送至芦山体育馆受灾群众的安置点,成都前线指挥部的王毅还协调购买了婴幼儿奶粉,托同事送到芦山。张默说,其实在一线采访最耗体力的,出镜报道是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是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比如从成都来的奶粉车不认路,他就必须在电话里耐心指引,并且引导受灾群众根据轻重缓急逐一领取,等到开机准备报道了,嗓子已经喊哑了。
团队的力量
随着越来越多同事的报到、集合,震中芦山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灾难中,同事间更像是兄弟姐妹。张默说,现在让他回忆地震直播过程的事情,真的很困难。震中芦山只有三、四路记者,但台里做的是地震全天大直播,震中每天的报道量巨大,其次,每天都坐着、寓在采访车里睡,实际睡眠也就两三个小时,醒来就采访,所以白天、黑夜、日期在记忆里已经不清了。他开玩笑说,第三天,头发里头油、发眉、尘土、雨水混在一起,轻轻一抓,就立起来,发胶都省了。4月20日当晚在芦山,胡阳、张默一组最先见到的是随后赶到的颜葵、张虎一组记者,张默说,从来没感觉葵姐这么亲切,整个团队有种相依为命的感觉。几天里,大家同甘共苦,预想到的困难如期而至。在一线的直播科科长胡阳,第二天声音就喑哑了,只能靠他喊,才能听到他说话。连续几天,习惯了不洗澡,不刷牙洗脸,靠车上的几袋饼干充饥的生活,习惯了余震不断。张默说,生活、工作条件已经比想象的要好了,大家根本顾不上这些,每天着急的是在信号弱的情况下,怎么传回新闻,地震这种突发选题,怎么能保证效率又做好,把选题抓住,将信息和感动传递出去。而在微信群眺跃的微信中,同时还感受着后方台长、总编辑、主任的时刻关注,那一刻大家的心在一起,这就是团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