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形态分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ko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成都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出发,以文殊坊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文殊坊的空间形态、场所精神以及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期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新和传统空间形态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文殊坊
  历史文化街区做为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重要历史地段,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在城市空间形态日益均质化、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今天,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空间形态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这不仅可以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与更新提供物质空间形态的支持,更能够在社会和文化层面激活城市记忆,塑造文化特色,延续城市文脉。
  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高度强调了对城市特定历史文化的重视,对我们城市规划问题提出“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面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的要求。”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研究,显得十分有意义。
  一、成都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内许多文物和历史街区先后遭到了破坏和损毁,使得这座拥有2300余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日趋失去她的历史风韵和文化基因。
  在经过粗放式建设发展的阵痛期后,成都市政府遇到了城市建设的瓶颈,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学习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结合成都城市历史与发展的基础上,在2003版的总体规划中确立了由城市格局保护、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和传统文化保护这四个层级所组成的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二、文殊坊概况
  (一)历史沿革
  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集资重建,称文殊院。该片区除文殊院外,还汇聚了五岳宫、爱道堂、金沙庵、白云寺、楞庆庵等众多宫庙,成为宗教活动的昌盛之区。
  依托于文殊院而形成的文殊坊历史街区,围绕宫院寺庙经清初以来逐渐形成了商住混合的发展模式,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方面树立了良好的范例与形象。
  (二)区位环境
  文殊坊历史街区位于成都市中心,依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殊院(5.73hm2),形成东到北大街、草市街,南至白家塘街、通顺桥街,西至人民中路,北至大安西路的历史街区, 锦江从地块北面穿过,总规划面积33.25hm2。文殊坊片区充分发挥地块宗教文化特色、以川西院落街坊为载体,形成了以佛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的都市人文休闲空间,文殊坊汇集古玩字画、四川美食,娱乐表演于一炉,成为成都市旅游休闲街区之一。
  三、文殊坊空间形态分析
  (一)图底理论分析
  图底关系理论研究的是建筑实体的图和作为开场空间的底之间的相互关系。
  1.以建筑实体为图
  区域内的肌理形态更为细致丰富、紧凑完整,体量较小,建筑组合形式也更为丰富,而区域以外所呈现的肌理形态略为破碎,尺度大小不均,组合形式单一。
  文殊院作为整个街区的视觉高潮和重点,采用半封闭半围合的形制,形成了中心分散式的空间。建筑排列整齊划一,容积率较大,整个空间集开敞与封闭于一体,反映出了四川地区独特的街道空间形制。
  2.以空间虚体为图
  区域内开敞空间形成完整的流线体系,空间层次更为丰富,而区域外的空间形态单一,无明显空间层次。
  区域内街区肌理呈现出较为匀质的状态,实体与虚体关系完整并可以被感知,空间网络井然有序,延续并保护了文殊院的整体空间秩序。更重要的是,以九街十庙的规模和“街、院、巷”的建筑空间格局,提高了空间的可识别性。
  (二)连接理论分析
  连接理论认为运动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效率比限定室外空间的格局更重要。
  文殊坊街区的交通流动空间分为两个等级:主道路和次级路。主道路人车混行,次级道路为行人通行。主道路呈网格状分布,主要连接不同的空间功能区,与外部道路在空间上进行联通;次级道路相互渗透,营造良好的线性序列和步行空间,两个层次形成了文殊坊中主要的交通流线系统。
  (三)场所理论分析
  场所理论的倡导者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这包括历史和时间要素在内的文脉的回应,增强了新的设计与现状条件之间的适应性,在场所理论中使用者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视觉感受和个人对相关公共环境的驾驭,与空间的水平围合和连结的原则同等重要。
  文殊坊的街道和院落空间渲染出强烈的宗教氛围,并且在选色用色方面定下了庄重的基调,创造出具有人文特色的“城市净地”。从色彩取样中可以看出,文殊坊街道空间主要以深色调为主,清灰瓦、朱红墙、深棕柱栏,给人以沉稳肃穆之感,营造庄严神圣的宗教空间氛围。
  (四)D/H分析
  芦原义信在研究街道空间认为,街道宽度(D)与两侧建筑物高度((H)的比例D/H,对人的心理及城市景观都有重要意义。当进行外部空间布局时,可能为各个空间带来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应当向心性地调整空间秩序的方法。为此,就应当注意街道的布置。
  在调研范围内,我们将主道路(文殊院街、五岳宫街、酱园公所街、白云寺街)和街巷路(金马巷、东岳巷、中岳巷、西岳巷、文殊院巷等)分成两类进行比较。通过实地调研测绘,计算出文殊坊街区内街道的D/H及其所属感知级别,总结出主道路的D/H≈2.0-2.5,街巷路的D/H≈0.5-0.6。
  纵观成都其他传统街道的比值通常在1:1上下,与文殊坊的数据相比,显得较大。在文殊坊的白云寺街、头福街和五岳宫街等主要街道上,传统街道的内聚力很弱,这个结果将更大程度上减少行人的注意力和感知力。而在街巷上的行人在步入街道环境当中,可以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街道所赋予他的归属感和内聚感。
  四、结语
  本文从城市空间形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文殊坊空间形态的合理性。文殊坊延续了传统历史街区所具有的空间形态构成,在无形的空间序列和秩序上,做到了整体合一,为当下街道的设计与规划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同时,充分挖掘地域文脉特色、营造佛禅文化氛围、激活城市人文基因与历史记忆,实现了空间的场所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培刚.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15-12-23.
  [2]《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
  [3]周向频,唐静云.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锦里、宽窄巷子、文殊坊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05):107-112.
  [4]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子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在西汉有重要地位,西汉质朴生动的雕塑马别具特色,通过对霍去病墓前石刻马、杨家湾陶俑马军阵、茂陵鎏金铜马的审美浅析来品味西汉马的时代韵味,从而引发当代雕塑创作思考。  关键词:西汉;雕塑马;时代  西汉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独树一帜,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其特有的形式,独特的语言值得千百年后的我们研究学习,对我们当今雕塑创作也有很多借鉴意义。  西汉雕塑中马造型是非常有表现性的。马是与
期刊
摘 要:在旅游产业中湘西苗绣作为苗族文化的代表符号,在经历了国家主导文化、现代文明的冲击后,在商业利益的追逐中迷失了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旅游文化生态建设中,传统手工艺价值观出现回归思潮,苗族人积极寻求湘西苗绣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对话中,重建民族文化認同。  关键词:湘西苗绣;手工艺;价值观;文化认同  苗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苗绣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承形式被誉为“穿在身上的
期刊
摘 要:地处广西桂林生态自然景区的愚自乐园是一座以当代雕塑为主的地景艺术公园。如今,它安置于酒店度假村中成为景观装置艺术,建筑与空间艺术的结合起到了调节的作用,现在的愚自乐园是城市的避难所,给参观者一个舒适的空间并给我们建造了物质与精神上的保护屏障。这样的一个原创性的经验独立于白天景象展开了空间的另一种维度。  关键词:生态;雕塑装置;虚实;意境;东西方文化融合  愚自乐园本是一座具有艺术特色的景
期刊
摘 要:项目制不仅是一种行政体系的技术治理手段,也是国家体制衍生出的一种实践性的制度形式,而在实践中,作为实践主体的基层政府会根据自身的科层地位和地方利益而进行包装、变通、共谋项目和钓鱼工程来进行项目执行和项目制定。项目制作在治理体系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并会继续运用,但是其衍生出的系统风险更值得关注,这种技术性和风险性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视角。  关键词:项目制;基层政府;政府
期刊
摘 要:在梳理人类学的空间转向的基础上,探讨在中国的城市中,马拉松运动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运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对马拉松运动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理解在高度都市化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其在这种新的情境下已经产生了新的意义和内涵。  关键词:空间;社会空间;马拉松;都市化  传统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一直置于时间之上,人类学家们所关注的是
期刊
摘 要:通过实际的观展经验,体会展示设计中主题演绎性的实际效果,现在的展馆的展示形式有所转变,通过场景、展品等多方位的综合使得参观者的观感效果更为丰富多样,加深参观的视觉效果和展品的展示信息的传达。作为展示专业的学生需要将课堂知识进行实践,这样才能得出真切的实践体验。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展示;主题;演绎性  2015年10月10日,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
期刊
作者简介:  柯宇丹(1981—),女,惠州学院服装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服装设计教学工作。
期刊
雕塑作为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也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1908年在奥地利沃尔道夫附近一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一块非本地的、带有红赭色彩的颗粒石灰石雕刻女性雕像,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雕塑作品,距今25000年左右。城市公共雕塑艺术作为雕塑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区别于放置在美术馆、画廊、博物馆等小型封闭空间的架上雕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人类社会出现城市之后的产物。  装饰城市空间的
期刊
摘 要: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不能一味只求“为设计而设计”而忽略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设计切忌雷同化、肤浅化的现象出现,这样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城市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意味,更让往来的人群感受到每个城市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从内而外的散发其独特韵味。以丰县汉皇祖陵的设计为例,分析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景观设计;地域文化;特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
期刊
摘 要: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这四种艺术中,人们都会认为音乐与舞蹈相通,绘画与雕塑相连,而舞蹈与雕塑之间的关系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其实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雕塑作品经常给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家的创作以启示,很多舞蹈编导家们越来越重视对雕塑的研究,从雕塑中寻求创作素材,启发创作灵感,创作出众多经典的舞蹈作品,甚至创作出了新的舞种。同样,舞蹈作为一种用人物肢体语言来表现情感的艺术,也经常被运用在雕塑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