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注生长抑素中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1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种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注生长抑素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121例胆胰系统疾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输注注射用生长抑素的老年(≥65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单双数分组,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进行左侧前臂静脉穿刺,对照组进行左侧手背静脉穿刺。比较2组患者留置针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及舒适度。

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为(2.95 ± 0.65)d,对照组为(2.06 ± 0.75)d;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6.39%(10/61),对照组为30.00%(18/60);观察组舒适度为83.61%(51/61),对照组为65.00%(3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2,χ2=4.910、9.35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6.88%(53/61)、88.33%(5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5,P>0.05)。

结论

临床上行ERCP术的老年患者,输注生长抑素时使用左侧前臂静脉留置针具有一定优势,可延长留置时间,降低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作为穿刺首选。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经胸、腹放置纵隔管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并进行护理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08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部组和腹部组各5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食管癌根治治疗,术后分别经胸、腹放置纵隔引流管。比较2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总引流量、拔管前后换药次数、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
塑性指数IP在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影响粘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因此在做此试验时应把握准确,提高它的精确度,以便满足工程上的需要。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体验,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不但使患者精神痛苦,生活质量下降,长期延绵不断的疼痛还
交替传译笔记的作用在于,在记录时帮助译员集中精力,在使用笔记时为其做提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译员在英汉交替传译笔记训练初期往往将精力过多集中在笔记上,忽视了信息的分析和
科技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现代英语的一个重要语域变体。任何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英语也在发展变化,其重要表现是文体上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