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电影市场上,环保主题影片成为主打:《2012》、《阿凡达》……人们在追求着光影效果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冰川融化的今天,海啸、地震、雪灾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让人们“不得不”必须正视自然对人类发出的警告。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让“低碳”(低二氧化碳排放)成为2010年的热门词语。可以说,这一届被称为“决定人类命运”的气候大会,整个过程都贯穿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激烈斗争。但此次会议并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也没有规定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具体减排目标。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一次“虎头蛇尾的失败会议”,但如果从长远看,此次峰会起码让我们看到全世界对于“低碳、环保”的空前关注,中国政府更是加大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
在政府提倡“低碳生活”的同时,用DV记录的气候影像也开始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一个影视类型。
从渤海结冰看气候影像
提起气候影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行业影像”跟我有什么关系?除了出差或者赶上变天时会格外关注一下气象预报,天气甚至气候影像和自己的生活似乎没什么联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环境从来没有分开过。比如今年春天北方几场异常的降雪,以及春雪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都是气候影像工作者关注的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气候影像的记录工作都是由各气象局下属的传媒机构制作,而谈到中国气象行业中最大的传媒机构,应属中国气象局直属的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以下简称“华风集团”)。
2010年又是一个寒冷的开始。由于受持续低温寒潮天气影响,1月上旬,中国渤海、黄海海域遭遇近30年来最严重的海冰冰情。华风集团专题部很快派人到当地了解情况,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灾害绝对不是一个个体现象,它有着复杂的背景。”专题部经理、高级编辑李如彬介绍说,“我们除了记录灾害现场,也要更多记录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环境、动物、植物的影响。要知道这个世界,人与环境是永远分不开的。”这次渤海结冰,面积达到几万平方公里,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达到上百公里。在辽东湾从事油气开发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不得不关闭了一些油田。显然,渤海海冰将对其能源开采和海运业造成严重影响,而渤海也是连接秦皇岛、天津和大连之间煤炭等资源轮船运输的航道。
2009年,纪录片《驻马店蚁患·2009》获四川电视节“金熊猫”亚洲制作奖提名。由于自然灾害发生地的环境特殊性,尽管华风集团有先进的广播级设备,但在极端情况下,拍摄人员需要借助小型DV的便利和灵活进行影像记录。“如果某地有塌方现象,我们的编导前去拍摄时,只能用小DV。在那种环境下,人都不好走,何况带大机器呢!”近十年来,华风集团拍摄有关中国自然灾害的纪录片成片300余部,仅2009年一年就拍摄了将近100个灾害案。
除了记录灾害案例,华风集团也制作了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普纪录片,如关于气候变化问题最新进展以及中国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实施积极举措的系列节目《气候变化》系列。
气候变化是自然灾害呈现的一个背景,专家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因为经济发展、人口稠密,面对自然灾害,现代社会中的人类会更加脆弱。”李如彬说:“我们记录下这些案例,就是为了给人们以警示。”
跑在气候变化之前
作为中国最大的行业传媒机构,华风集团为业内称道的专业性更多展示在国内重大气象报道上。在华风集团制作部的一面墙上,挂满了他们在“追风”、“追沙”行动中的工作照。其中有一组“追沙”的照片真实且让人敬佩。
2006年4月,华风集团为了提高公众防范沙尘灾害的意识和了解沙尘天气知识,追踪报道沙尘暴现象,成立“四月追沙纪实”报道小组。小组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进行了为期9天的追踪,现场大量珍贵的素材制作成专题片,该专题片在青海卫视播出时,创造了自卫视开播以来自制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此报道小组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灾害性天气报道队伍”。
“职责要求我们要经常出现在极端天气状况的第一线,所以也要求我们对自己使用的拍摄设备做最好的防护。这类“追沙活动”,虽然对设备做了必要的保护,但是细小的沙粒仍然有可能对设备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在必须完成拍摄报道任务的前提下,对设备这种近似‘破坏性使用’做更全面的防护。”华风集团制作部主管刘凯介绍,“追沙小组的所有成员和设备都需要全副武装,小DV被保鲜膜包了一层又一层,广播级摄像机更是用摄像机保温罩裹了个严实。”
在重大灾害气象媒体服务方面,比如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期间,华风集团及时派出报道组奔赴现场报道,制作大量直播节目和各类气象应急节目。单说2008年汶川地震,天气状况与救援工作生死相连,华风集团气象频道报道组第一时间进入灾区。正因为有了专业的气象报道,灾区群众生活、救灾物资运输和灾区卫生防疫等所需的气象服务及时得到反映,也为抗震救灾抢得了不少时间。
在奥运气象媒体服务方面,华风集团利用海事卫星系统并派出专业队伍,结合珠峰特有的旗云天气现象,进行奥运火炬珠峰登顶的整个过程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7分圣火登顶成功,首次点亮了这个世界最高峰。华风集团在顺利完成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之后,将实地拍摄的素材进行电视化处理,这些专业性的气候信息也成为各大电视台经典的气候节目。另外,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天气状况也成为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华风集团制作的所有直播节目,时长及播出频次都创历史之最;奥运期间节目还首次增加手语播报,创新服务形式,被新华社、央视国际、经济日报等十多家媒体报道。
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备已在很多电视台普遍采用,高清晰度电视技术也进入了实用阶段。华风集团更是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目前,华风集团拥有4个标清演播室,1个高清演播室,1个高标清演播室,1个综艺演播室(同时也是高标清演播室)。为了和电视台播出器材统一,集团制作部除了采用专业设备采编气候记录之外,还大量使用Panasonic AJ-HPX2100MC、AJ-HPM110MC、BT-LH1700MC等高清设备。
“华风的电视技术一直紧密地与气象服务相结合,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保持领先的影视科技水平是华风未来发展的坚实后盾。”华风集团副总经理宁凯峰介绍说。当然,支撑这些影视技术改造的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他认为,“先进的科技手段背后是先进的发展意识,只有领先的科技手段布局,才会使发展的脚步前进得更快。”
后哥本哈根时代
中国在行动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就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与我们自身统一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到吃饭用的一次性筷子、纸杯;大到对空调温度的调试、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控制,甚至吃肉与否都对气候至关重要。
回顾十年来中国气候影像的记录和发展,我们也看到中国人在环境意识上的逐渐改变。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华风集团依托多年来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像记录与传播上的专业优势,为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提供了一部纪录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这部纪录片让更多人注意到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诚意和努力。
“每一个灾害都不是单独形成的。”又想起李如彬的话:“人是离不开自然的,我们就生活在其中。人和自然不应该是斗争的,应该是和谐。”
气候的变化让人不仅想起中国一千五百多年前《魏书·乐志》中所记载的:“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一滴的改变都可能影响整个气候。
作为21世纪的人类,我们能否承担起当下对环境的爱护,对气候的关注?我想,拍摄气候影像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可以,拿起我们的DV,用影像记录周围的环境。多一点对生活、对地球的关注;气候的改善,现在从你这里就可以做到。
在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冰川融化的今天,海啸、地震、雪灾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让人们“不得不”必须正视自然对人类发出的警告。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让“低碳”(低二氧化碳排放)成为2010年的热门词语。可以说,这一届被称为“决定人类命运”的气候大会,整个过程都贯穿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激烈斗争。但此次会议并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也没有规定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具体减排目标。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一次“虎头蛇尾的失败会议”,但如果从长远看,此次峰会起码让我们看到全世界对于“低碳、环保”的空前关注,中国政府更是加大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
在政府提倡“低碳生活”的同时,用DV记录的气候影像也开始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一个影视类型。
从渤海结冰看气候影像
提起气候影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行业影像”跟我有什么关系?除了出差或者赶上变天时会格外关注一下气象预报,天气甚至气候影像和自己的生活似乎没什么联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环境从来没有分开过。比如今年春天北方几场异常的降雪,以及春雪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都是气候影像工作者关注的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气候影像的记录工作都是由各气象局下属的传媒机构制作,而谈到中国气象行业中最大的传媒机构,应属中国气象局直属的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以下简称“华风集团”)。
2010年又是一个寒冷的开始。由于受持续低温寒潮天气影响,1月上旬,中国渤海、黄海海域遭遇近30年来最严重的海冰冰情。华风集团专题部很快派人到当地了解情况,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灾害绝对不是一个个体现象,它有着复杂的背景。”专题部经理、高级编辑李如彬介绍说,“我们除了记录灾害现场,也要更多记录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环境、动物、植物的影响。要知道这个世界,人与环境是永远分不开的。”这次渤海结冰,面积达到几万平方公里,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达到上百公里。在辽东湾从事油气开发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不得不关闭了一些油田。显然,渤海海冰将对其能源开采和海运业造成严重影响,而渤海也是连接秦皇岛、天津和大连之间煤炭等资源轮船运输的航道。
2009年,纪录片《驻马店蚁患·2009》获四川电视节“金熊猫”亚洲制作奖提名。由于自然灾害发生地的环境特殊性,尽管华风集团有先进的广播级设备,但在极端情况下,拍摄人员需要借助小型DV的便利和灵活进行影像记录。“如果某地有塌方现象,我们的编导前去拍摄时,只能用小DV。在那种环境下,人都不好走,何况带大机器呢!”近十年来,华风集团拍摄有关中国自然灾害的纪录片成片300余部,仅2009年一年就拍摄了将近100个灾害案。
除了记录灾害案例,华风集团也制作了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普纪录片,如关于气候变化问题最新进展以及中国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实施积极举措的系列节目《气候变化》系列。
气候变化是自然灾害呈现的一个背景,专家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因为经济发展、人口稠密,面对自然灾害,现代社会中的人类会更加脆弱。”李如彬说:“我们记录下这些案例,就是为了给人们以警示。”
跑在气候变化之前
作为中国最大的行业传媒机构,华风集团为业内称道的专业性更多展示在国内重大气象报道上。在华风集团制作部的一面墙上,挂满了他们在“追风”、“追沙”行动中的工作照。其中有一组“追沙”的照片真实且让人敬佩。
2006年4月,华风集团为了提高公众防范沙尘灾害的意识和了解沙尘天气知识,追踪报道沙尘暴现象,成立“四月追沙纪实”报道小组。小组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进行了为期9天的追踪,现场大量珍贵的素材制作成专题片,该专题片在青海卫视播出时,创造了自卫视开播以来自制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此报道小组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灾害性天气报道队伍”。
“职责要求我们要经常出现在极端天气状况的第一线,所以也要求我们对自己使用的拍摄设备做最好的防护。这类“追沙活动”,虽然对设备做了必要的保护,但是细小的沙粒仍然有可能对设备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在必须完成拍摄报道任务的前提下,对设备这种近似‘破坏性使用’做更全面的防护。”华风集团制作部主管刘凯介绍,“追沙小组的所有成员和设备都需要全副武装,小DV被保鲜膜包了一层又一层,广播级摄像机更是用摄像机保温罩裹了个严实。”
在重大灾害气象媒体服务方面,比如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期间,华风集团及时派出报道组奔赴现场报道,制作大量直播节目和各类气象应急节目。单说2008年汶川地震,天气状况与救援工作生死相连,华风集团气象频道报道组第一时间进入灾区。正因为有了专业的气象报道,灾区群众生活、救灾物资运输和灾区卫生防疫等所需的气象服务及时得到反映,也为抗震救灾抢得了不少时间。
在奥运气象媒体服务方面,华风集团利用海事卫星系统并派出专业队伍,结合珠峰特有的旗云天气现象,进行奥运火炬珠峰登顶的整个过程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7分圣火登顶成功,首次点亮了这个世界最高峰。华风集团在顺利完成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之后,将实地拍摄的素材进行电视化处理,这些专业性的气候信息也成为各大电视台经典的气候节目。另外,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天气状况也成为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华风集团制作的所有直播节目,时长及播出频次都创历史之最;奥运期间节目还首次增加手语播报,创新服务形式,被新华社、央视国际、经济日报等十多家媒体报道。
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备已在很多电视台普遍采用,高清晰度电视技术也进入了实用阶段。华风集团更是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目前,华风集团拥有4个标清演播室,1个高清演播室,1个高标清演播室,1个综艺演播室(同时也是高标清演播室)。为了和电视台播出器材统一,集团制作部除了采用专业设备采编气候记录之外,还大量使用Panasonic AJ-HPX2100MC、AJ-HPM110MC、BT-LH1700MC等高清设备。
“华风的电视技术一直紧密地与气象服务相结合,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保持领先的影视科技水平是华风未来发展的坚实后盾。”华风集团副总经理宁凯峰介绍说。当然,支撑这些影视技术改造的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他认为,“先进的科技手段背后是先进的发展意识,只有领先的科技手段布局,才会使发展的脚步前进得更快。”
后哥本哈根时代
中国在行动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就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与我们自身统一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到吃饭用的一次性筷子、纸杯;大到对空调温度的调试、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控制,甚至吃肉与否都对气候至关重要。
回顾十年来中国气候影像的记录和发展,我们也看到中国人在环境意识上的逐渐改变。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华风集团依托多年来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像记录与传播上的专业优势,为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提供了一部纪录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这部纪录片让更多人注意到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诚意和努力。
“每一个灾害都不是单独形成的。”又想起李如彬的话:“人是离不开自然的,我们就生活在其中。人和自然不应该是斗争的,应该是和谐。”
气候的变化让人不仅想起中国一千五百多年前《魏书·乐志》中所记载的:“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一滴的改变都可能影响整个气候。
作为21世纪的人类,我们能否承担起当下对环境的爱护,对气候的关注?我想,拍摄气候影像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可以,拿起我们的DV,用影像记录周围的环境。多一点对生活、对地球的关注;气候的改善,现在从你这里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