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伤的建构与思考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gri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个人和群体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就发生了。”①但文化创伤的重点不仅限于造成创伤的事件本身,而在于将创伤意义进行社会文化的建构,扩大其影响力,从而实现集体认同。本文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为例,浅析文化创伤的建构目的和意义,并对文化创伤的建构过程及建构成效进行思考。
  关键词:文化创伤 《金陵十三钗》 社会建构  最终目的
  《金陵十三钗》是由张艺谋执导的一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在南京的一所教堂里,教会女学生、风尘女子、中国军人以及外国人等不同身份地位的普通人在危难之时放下个人生死的感人故事。电影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作为背景,以恢弘的场面与动人的情节和细节再现这段无法忘却的时代创伤。
  一、文化创伤的建构尝试
  文化创伤的群体维度,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不同受难者的个人创伤因具备同一性而达成一致,二是受难者和受众之间实现了创伤的共鸣。近年来,大众对南京大屠杀此类事件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有关这一事件的各类作品层出不穷。电影建构起受众群体与苦难者的联系,使得公众能够广泛参与到他人的痛苦中,由此可以扩大社会公众对苦难创伤的认知和同情范围。《金陵十三钗》这部作品深刻揭露出在大屠杀阴影下每一个小人物的无力与恐惧,当危险来临时,不同群体不同立场的人们在共同的艰难创伤面前达成一致,入殓师约翰换上神父的衣服留下来保护无辜的女孩们、玉墨等十三钗乔装替女学生赴宴、陈乔治乔装成女孩与十三钗一同赴宴等等。影片中,同样的创伤遭遇让原本并无交集的人打破立场和偏见的壁垒,创伤就变成了保持团结的纽带。当然,个人的文化创伤因与他人的文化创伤具备同一性而获得实现社会团结的共鸣,并不意味着牺牲个人创伤的特殊性。十三钗之一的玉墨,上过教会学校的她是班上英语最好的一个,少女时期就被迫接了自己的第一个客人,从此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教会学生之一书娟,与其他女学生一样,小小年纪就看到了国家危难,徘徊在生死存亡之间;书娟父亲认为自己救不了别人,只能选择沦为汉奸实现自救,这也使书娟受到同伴的排挤……与南京大屠杀这一创伤对比,个人创伤的特殊性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都能因其共性而统一于大屠杀的宏观前提下。制作方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与时代契合的思维眼光,用一个故事将南京大屠杀事件改编成生动具体的影像画面,以社会文化的形式传达给大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成了大屠杀受难者的缩影,此种形式使大众在观影时,对受难者的苦难尽可能做到感同身受。在这个过程中,受众群体与受难者进行了精神层面的沟通,群体创伤意识得以唤醒,受众与受难者之间实现了精神团结。
  不仅影视作品对南京大屠杀进行创伤叙事,国家层面也付诸行动。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该决议的通过,恰好说明我们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各类纪念活动也在逐步开展。文化创伤的建构是一种群体性行为,因此在建构过程中要通过集体性手段才能取得成效。国家公祭日的发布就是通过一种集体自上而下的方式,各类纪念活动均是集体活动。集体认同的实现要靠集体手段,纪念活动、场所,以及在网络平台发布纪念动态等,都是受众群体培养创伤意识,反思创伤与苦难的途径,在建构文化创伤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文化创伤的建构目的
  文化创伤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事实,更是一种自觉建构的、带有群体维度的社会文化属性。而文化创伤所带来的集体认同,并非依托创伤事件本身,则是通过创伤的社会化过程得以实现。
  文化创伤的建构目的,是为了实现集体创伤认同。文化创伤并非单一的具体的创伤表象,而是一种带有群体性记忆的重大受难经验。“文化创伤形成的关键在于社会舆论对伤害性事件的讲述和解读, 如果公共媒介对伤害性事件的宣称, 对集体成员的内心造成了震撼, 那么文化创伤也就在这个集体内被建构了出来。”②文化创伤的建构是为了通过认知苦难和创伤,让受难者的创伤记忆成为受众的创伤记忆,使受难者和受众成为一体,二者也具备了共同的精神体验。若要实现受难者与受众之间的创伤“交流”,就要将创伤进行社会文化的建构。创伤作为一种属性,与事件的开展并不完全同步,创伤性质对多数人而言属于事后的建构,因此建构文化创伤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具备灵动、鲜活、具体等艺术特点,因此也成为创伤传播的介质之一。影片《金陵十三钗》通过影像画面再现当时受苦受难的南京城,向受众群体传达出南京大屠杀这一创伤信号,而受众则通过观影过程接收这一创伤信号。在这个过程中,创伤以文化的形式在逐步建构,受众群体也在逐渐实现集体认同,但集体认同并非局限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内,要想实现完全意义上的集体认同还需做出其他努力。
  文化创伤不仅是个人和民族的创伤记忆,而应当是全人类共有的受难经验。“但是经过了 60 年后,对于“南京大屠杀”(rape of Nanking)的纪念,从来没有超出中国的区域范围,而且最终几乎没有超过南京本身的范围。”①文化创伤非地域性的社会活动,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因此,其建构范围也不应受到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建构文化创伤的意义应惠及全人类,使之成为全人类的记忆遗产。建构文化创伤的目的也并非牢记苦难与仇恨,而是在全人类之中实现精神层面的共鸣,为世界保留下历史真相,让人类的历史记忆时刻保持唤醒状态,从创伤中得到新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三、文化创伤的建构思考
  “建构文化创伤的目的不仅在于搞清楚文化创伤的根源,而且更主要的是指出后灾难、后创伤时代的人类应该怎么办。”③无论是创伤时代的受难者还是后创伤时代的新人类,都应该意识到,创伤本身不是目的,救赎才是最终实践。在影片《金陵十三钗》中,玉墨以及其他秦淮姐妹不忍见女学生自尽,提出替她们去赴宴的做法;约翰原本是一个爱钱如命的酒鬼,但最终留下来作为神父保护众人;书娟父亲虽然是汉奸,但心系女儿,为女孩们逃跑提供了帮助。影片中每一个微小的受难者个体都实现了灵魂的洗礼和救赎,在大屠杀的绝境之中,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散发出人性的高尚光辉,为国家创伤做出贡献,为个人创伤找到升华。通过影片的形式,观影群众则在无形中与上世纪的那群受难者站到了一起,逐步感受从文化创伤到集体认同的过程,文化创伤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成了刻在大众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其他文献
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著名的英国女作家,家喻户晓的短篇小说大师。她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19岁到英国,开始文学创作生涯。她的小说往往讲述生活中的平凡的小事,携着女性细腻的情感,以敏锐的笔触挖掘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布里尔小姐》是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作品。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她却能通过这些细微之处,揭露出人生的欢乐与悲凉,使读者深刻感受到社会的冷酷以及布里尔小姐的边缘地位。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AntConc和LancsBox,选取49部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著作,共6417579个词作为参照语料库,与莫里森的《宠儿》进行比较,生成主题词表和共现语义网络图表,进行数字人文分析。发现“树”作为小说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对《宠儿》的主题建构有着重要作用,人与树之间存在同构关系。《宠儿》中的黑人就像一棵棵树,树是他们的伙伴物种,见证着奴隶制的罪恶,同时树也安慰、治愈着黑人,呼唤着他们
期刊
摘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之一。她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英美女性文学批评有着重大的影响,对美国女性文学史的建立,女性解放运动的方向等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女性主
期刊
摘要:随着电影产业日渐崛起,作为宣传“急先锋”的电影海报在设计风格也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之中。特别是在引入国外优秀电影时,本土的海报设计师都会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一些二次创作,巧妙地融入本民族文化元素,以求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本文主要以中韩两国对于引进电影海报的本土化创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究两国在电影海报本土化设计上
期刊
摘要:苏童的短篇小说《霍乱》是当代文学中一个优秀的瘟疫书写文本,与其他小说中的瘟疫书写不同,值得单独研究。内容上,它故事新颖,借由瘟疫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关于人的社会问题,蕴含丰富的主题;形式上,它风格幽默,叙事客观冷静,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关键词:苏童;《霍乱》;瘟疫书写  古今中外有许多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瘟疫(即短期内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进行过文学书写。一般我们只注意到其中影响力最
期刊
摘要:随着积极响应新课改中“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要求,应用于写作教学的课程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影视资源以契合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文学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优势在众多资源中脱颖而出,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并将影视资源多处运用到教学中。而最近如火如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就对写作教学具有很好的范例作用和启示价值。  关键词:影视资源 写作教学 《觉醒年代》  鲁迅先生曾言“用活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四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鲁迅作品现实主义精神的‘重写’现象”作为切入口,审视解放区文学的“重写”范畴与改写区间,回溯其隐藏的等级秩序暗流,从这条路径进入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据此来尝试对解放区复杂的文学现场进行抽丝剥茧,观察鲁迅现实主义精神衍生的流变状态,来勘察其中潜藏的阶级秩序和标本意义,另一方面对学界阐释“改写鲁迅”等延安文学现象的原有框架和理论视野进行质疑,最后本文试图在此基
期刊
虽然已经很久不回家乡了,但是有时候梦里还会梦到,梦到那条窄窄的巷子,梦到夏天时一群人坐到路边扇着扇子乘凉,梦到爷爷奶奶在我们放学回家后忙碌的身影……这里的一切一切就像有魔力一样,永远记忆深刻地存在脑海里,滋养着我的心灵。最美是故乡,难忘的景色、难忘的人、难忘的事。  与城市的钢筋水泥相比,家乡是随处可见的绿树,一望无垠的耕地,蜿蜒的小路……小时候就爱徜徉其中,撒欢似的跑着,感受着风的温度,呼吸着青
期刊
摘要:朱生豪除了最为人所熟知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的身份外,他其实也是一个作家,并且著作颇多,大致包括诗歌、散文、随笔等几大部分。并且,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这与他深厚的国学根基也是分不开的。而他自幼身世凄惨,又身处战乱年间,32岁时便因病去世。 所以本文试图在基于较为新颖的文学史料下,用创伤理论把朱生豪各时期的创作串联起来,再细读文本加以分析和深化研究。  关键词:朱生豪;文学创作;
期刊
摘要:雨果是颇受王安忆推崇的作家,从《长恨歌》到《巴黎圣母院》,可见很多创作上的相似之处。一方面,本文将从建筑书写的角度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建筑书写之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及历史与文化建构的意义,从对建筑的解读中探寻表现手法和创作思想;另一方面,两部作品都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和人道主义思想,抒发自我的情感,表达对生命的关怀。  关键词:《长恨歌》;《巴黎圣母院》;建筑;浪漫主义;人道主义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