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报的母亲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初中,常见母亲做完家务,她就拿着父亲从学校带回的报刊和杂志,一个字一个字认真看起来,有时遇到不认得的字,就问我父亲,我父亲见她看书报,心里高兴,很耐心教她读音,并解释这字的多个意思,父亲不在身边,就问我。
  我问父亲,妈妈怎认得字的?她小时候上过学?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笑,这原因你去问你妈。
  有一回,我下了课,从学校回到家,母亲正看一封信。
  我问妈,这信是谁来的?
  妈说,你大姨父写来的,你姨妈患病了,我真想去看看,可路途太远,去不了。
  我说,妈,那你写封信去。
  母亲点点头,便要了我的笔和信纸,扑在桌上一笔一划认真写起来。写着写着有些字她写不上来,就对我说,不经常握笔,字也忘记写。
  我说,妈,我在你身边,不会的字问我吧。
  她摇摇头。然后她自己找来她看過的那些报刊杂志,在那里寻找她要写的字。她说,这样她就对这字印象深刻,就记住这些不会写的字。
  后来我参加工作,那时没手机,就向家里写信,母亲常读到我的信,有时父亲忙,母亲动笔写信给我。母亲的字虽写得歪歪扭扭,文句不很通顺,但基本能表达她的意思。
  有一回我带女友回家,一踏进家门,见母亲正埋头看一张报纸,我叫她一声,母亲抬头见我喜出望外,拉着我女友的手说,你读了不少书吧?女友笑笑点点头。
  母亲说,读了书好,能看我儿子的信。
  母亲的话一下让我想起父亲一直没告诉我,母亲当年不愿上夜校参加文化扫盲,后又主动参加,并学习很努力的原因。
  母亲笑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你还没出生的事情,有一回,邮递员送一封信到我家,我拆开一看,见里面有几张纸,写得密密麻麻,我看半天,很多字不认得,里面还有一张小照,是一姑娘照片。我当时就想,一定是哪个狐狸精看上你爸,还寄照片,这姑娘一定认为我不认得字,所以才这样大胆。
  我问母亲,哪后来呢?
  母亲说,那封信我给了你父亲,我要你父亲当面读给我听,你父亲不读,要我看。
  我向他发脾气,他才读了那封信,我才知道,那姑娘原是夜校扫盲班你爸的学生,比你爸小五岁,喜欢你爸。
  我又问母亲,后来呢?
  母亲说,有我在你爸敢吗?从那次起,我下决心上夜校参加文化扫盲。后来我不怕了,我认得字,也能写简单的信,不怕有姑娘喜欢你爸。
  母亲的话笑得我前仰后合。母亲问我,笑什么?
  我说,笑你很爱我爸。妈,你知道吗?这叫爱情的力量,要是没那封姑娘写给我爸的信,你可能还是文盲。
  母亲没吱声,然后还是点着头。
  父母亲早已作古,但母亲喜欢看书报的情景,还常浮现在我脑海里。
其他文献
红鳍东方、鲻鱼、鲥鱼、黄鲫、鲚鱼、烂船钉、沙丁鱼、龙头虾潺、白斑星鲨、双髻鱼、扁鲨、犁头鳐……  【一】  茶山浦是个环山绕海的好地方,县城里来的那些画家都将这里当成了写生的绝佳去处,李抱石就是其中的一位。  据当地一位教私塾的老先生讲,李抱石还是晚清著名画家吴昌硕的关门弟子呢。辛亥革命爆发后,正在京城一家报社当画工的李抱石为避战火,拖儿带口逃回老家舟山,在一位熟识的乡绅介绍下进了当地一家小报馆,
2014年9月,入秋了,哈尔滨的天气却还是炎热,传说中的秋老虎真不是吃素的,大学刚毕业的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了,说来惭愧,上大学除了毕业证,什么证都没拿到手,大二回家时爸妈还催着让我赶紧考个英语四级什么的,现在已经觉得我烂泥扶不上墙,能顺利毕业已经是天赐的造化了。  我受不了回家爸妈无止境的唠叨,还有深夜的搓麻声,哗啦哗啦的心都躁了,我申请搬出来自己住,爸妈也没拦着。我在离家3
直线运动中的常见图象有x-y图象、x-t图象、v-t图象、a-t图象,但在考试当中经常出现几种“另类”图象,如v2-x图象、x-v图象、1v-x图象、a-x图象等.不管图象是常见的还是“另类”的,求解这类问题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根据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推导出相关变量之间的函数表达式,结合图象注意分析图象的截矩、斜率、面积、拐点的物理意义,达到数形结合.
那年我7岁,正是不识愁滋味的年纪,被妈妈送回乡下奶奶家。逢初冬时节,乡间一片萧寂景象,我心里的失落可想而知。可妈妈有她的理由,爸爸在部队长年不回家,她既要照顾我,还要挣钱养家,偏赶上老胃病犯了,便把我送回老家住一段时间。  从家出发,绕过一片水塘,再穿过竹林,就是村小学。奶奶年岁大了,她说,送到学校去,让老师给看着点。第二天早上,我便被送去学校。  说是学校,不过是两排破房子围成的一个简陋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