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三“思”

来源 :巴蜀史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onne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农历庚子,除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裹挟着凛冽的寒风席卷大江南北;顷刻间,火树银花、寂然飘落,车水马龙、一夜冰封……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彼时冬日,今已花期。今天,在战“疫”形势积极向好的关键时刻,仰望这一段史诗般壮阔激越的恢弘篇章,我们以历史与思想之名,同样铭记的,还有那些疲乏的眼神、困顿的身躯、清冷的街道、空寂的厂区,乃至,那些曾经熟悉却随风远逝的身影……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或许,唯有问诸世事、叩及心灵,方能为这一段依然发烫的记忆解读出富有深度的声音……
  我们,当需冥思并拥抱“国”与“家”的血脉凝聚。
  “国(),邦也。”“家(),居也。”易中天曾说,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那么,一部中华文明的成长史,更是千年一脉的家国情怀相生相成、相濡相护的辩证史。
  但时移世易,盛世之下,溺陷小我、淡于家国之事数有闻及,忧少年难当中国之强、“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之虑亦似非危言;俟此抗“疫”之战铭心刻骨、动地惊天,始知民族之精魄傲然高耸,家国之大义从未黯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疫情防控的艰难时刻,无庙堂与江湖之异,无政商与军民之别,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多少逆行者挥别家人,迎风负雪、星夜驰援;多少志愿者走出家门,面对党旗国旗,立下铿锵誓言……阴霾中,“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呼喊如春雷动天,刹那间卷过无数街巷里弄、阡陌柴扉;静夜里,千万户家庭用赤诚点亮盏盏明灯,只为驱散扑面的寒冷与黑暗,为祖国传递一份暖暖的守候和脉脉的祈愿!一念,终生;一诺,永远——在没有硝烟的战斗里,正是温润而饱满的家国大爱,汇聚成沉甸甸的期望和力量,抚平了所有被病毒肆虐的伤口,成为春寒料峭里最温暖的语言……
  今天,我们依然会为每一回豪迈的集结与出征热血沸腾,依然会因每一次慷慨的相逢与别离泪湿衣衫……国,何曾是遥远的符号;家,不会有孤独的篱藩。山川静好、江河不废,家国一体、国泰民安,这亘古不变的血脉承诺,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古老文明的精神密钥,历风霜堪比金坚。
  我们,当需反思并警醒“序”与“续”的因果逻辑。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四方上下之“宇”,古往今来之“宙”,皆存不可乖违之“序”。格物致知、天人同一,所谓良序,无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皈依。夫显者,乃纷纭世界之章法;而其隐者,则存于道德人心,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明荣辱、知进退,心有所止、行不逾矩,方可昭彰出超越时代与自然的持续张力……
  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市场至上的话语场域,有多少乖张之事,让规矩扭曲了尺度;有多少饕餮之徒,让怜悯丧失了温度;有多少龌龊之举,让善念黯淡了色彩;有多少暴戾之人,让敬畏消解了力度……良序破碎,祸其不远;“序”之有失,何以为“续”?
  疫情,是一面镜子,让一切鼓噪流言、居间渔利的丑陋现出原形;灾难,更是一记警钟,拷问着良序解构所扰动的喧嚣与危机。“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若任唯利成为默契、私欲窃据中心,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背负始作俑的原罪与责罚。所以,当疫情不期而至,当痛厄如影随形,我们还亟需俯身垂手、求诸本心,反思一切既往的不堪与愧疚,不再让餐桌沾满血腥、不再让贪婪迷糊心智,不再让托付承受伤害、不再让善举失去尊严,拒绝因利欲之争无情撕裂良序的诸般蒙昧,善待自然界共沐于阳光之下的所有生命,让本次战“疫”的代价与牺牲,拂拭一切蒙蔽了纯净的尘埃,重构人、社会、自然和乐醇美的共同家园。如此,可笙歌稽首、愿景永续……
  我们,当需深思并回答“值”与“至”的终极命题。
  我是谁?从何而来?向何处去?这是关于生命本质的三个哲学命题。但一场战“疫”的宏大演绎,却足以力证“我”的终极意义其实与空间无关,所有的过往与将来,都只追随于价值的召唤而散发出亘久的魅力。
  在那些激情燃烧的诗篇中,我们定格下这些让人欷歔不已、泪流满面的瞬间:武汉天河,齐鲁和华西两支医疗援助队时隔近百年再次相遇、共赴烽火;浙江绍兴,3岁男童与护士彼此躬身、默默致意,再现百年前广济医院的感人一幕……世纪凝眸、轮回无限,唯沉淀在岁月长河中的美丽与坚贞初衷未改、千锤百炼——这是对大爱无疆的无言升华,这是对人生价值的由衷礼赞。生命的价值,从不抽象,正如灾难用刚硬的线条,将千千万万临危受命、主动请缨、耄耋白首、九零青春,雕塑成逆流而上的英雄群像和挺拔脊梁……在最危急关头,无数平凡勇毅的义无反顾和挺身而出,让“坐而论道”的所谓终极思考苍白失色,让生命的价值因至于臻境而光芒四射,让英雄主义和先锋精神点燃了所有希望的炬火,召唤出绚丽夺目的春日朝阳……
  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奉献,是奉献者的纪念碑。大爱至诚、真情至性,唯其崇高,方得壮美;唯其牺牲,更显高贵——这,便是“值”与“至”的宏大辩证!
  “多难以固邦国,殷忧以启圣明”。斯庚子一“疫”,更为中华文明浩瀚征途再绘悲壮与卓绝之底色。当痛苦洗礼希望,当灾难磨砺光明,我们理当珍藏每一次睿智的蛰伏和领悟,守家國情怀扬民族之灵魂,循善规良序张社会之根本,弘价值高标抵人生之至境。如此,自天地无恙、春和景明;如此,则精神不老、文明永恒!
其他文献
丈夫到法院同妻子离婚。  法官问他:“你为什么要同她离婚?”  “是这样。我得到两张去泰国度假的机票。我立刻给妻子打电话,问她愿不愿意同我一起去?”  “她不愿去?”  “不,她高兴地大喊大叫,说她愿意,还一再向我表示感谢。”  “那……”  “可是她最后又问,您是哪一位?”  (董行荐)    拒绝求婚的后果    女:“你看到旁边坐着的那个男人了吗?”男:“嗯。看到了。”  女:“自从五年前我
期刊
家里装修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一句堪称经典的话:只要你喜欢的风格,不要在意别人的意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的家在我的眼里依旧时尚。  永不过时有点儿夸张,在许多年里都是你的最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你只需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与此同时,不可或缺的是深刻了解自己的需要。  1,舒适感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需要的一种感觉,它是家装时的首选元素。  2,在五彩缤纷的时装流行色中,白色是永远的经典;在光的世界里,
期刊
2002年秋天,从山西技工学校毕业的刘萍投奔在深圳开商店的朋友王霞。王霞经营日杂用品,开店之初生意还不错,收入比她以前打工高。但不久之后,她的店附近又开了几家日杂店,竞争非常激烈,王霞的生意每况愈下,到刘萍去投奔她时,已入不敷出。  刘萍白天出去找工作,晚上就帮王霞照看店铺。店子冷冷清清。晚上更是无人光顾。刘萍就建议王霞到了晚上把电视机搬到店门口,并摆些碟子。王霞采纳了她的建议。这一招立刻见效,附
期刊
花心的父亲    30年前张爱珍与丈夫刘顺光结婚时,刘顺光是天津郊县一家机械厂的工人。穷得丁当响的他在一间工棚里娶了张爱珍,并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刘民。  张爱珍相貌平常。但勤劳质朴。刘顾光看中的就是她能持家。  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相继出世后。刘家的经济状况更加窘迫。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张爱珍用她独到的眼光看中了汽车修理这一行。在她的建议下,刘顺光租了临街的一间房子,开了个汽车修理铺。刚创业时,
期刊
1,选择卫生巾时,应选择信誉有保证厂家的产品。检查外包装上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号、防伪标志、保质期等。  2,不应因为选用了吸力强的产品而长时间使用同一片卫生巾,这会导致细菌的滋生。最好每两个小时更换一次。  3,如果你的皮肤比较敏感,应慎用药物卫生巾,以防过敏;在干爽网面与棉质网面中应尽量选用后者,因为它更柔软舒适,对皮肤的刺激比较小:有人会对卫生巾中的香精过敏,应避免选用有香味的卫生巾。有过敏感觉
期刊
指导教师/杜学忠  原来不喜欢坐公共汽车,小时候一坐就晕车。长大了以后呢,常常坐错车。在考大学的节骨眼儿上就坐错了,没赶上考试,结果考砸了。我那时候想:再也不坐公共汽车了。没想到来中国以后我还得坐公共汽车。  有一天,来中国后一直照顾我的一位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来我家吧,骑自行车来的话路太远,坐公共汽车来吧。”听了老师的话,我慌了,脸也吓白了,老师不知道我的心情,还说:“你来中国一年了,一定没有
期刊
患者:“大夫,我带的钱不多。您别给我开太多的药。”  大夫:“你带了多少钱?”  病人:“我只带了200元钱。”  大夫:“你回家要是打车需要多少钱?”病人:“10元。”  大夫:“那我给你开190元的药吧!”  (和合荐)    这是什么地方    苏菲喜欢开快车。  有一次,她出了车祸。一个小时后她从昏迷中醒来。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27号。”护士说。  苏菲赶紧问:“监狱,还是病
期刊
主料:嫩牛肉200克、土豆两个  辅料:酱油、料酒、咖喱粉、盐、葱花、姜末、淀粉制法:将牛肉切丝,用淀粉、酱油、料酒抓匀浸泡。土豆洗净,去皮切丝,再用开水冒一下,捞出控水。炒锅中倒油,放入葱花、姜末炝锅。然后将牛肉丝下锅煸炒几下,再把土豆丝倒入,翻炒的同时放入酱油、盐及咖喱粉,把火加大。再翻炒几下,即可出锅。特点:饭菜佳品。    拦胡萝卜丝    主料:胡萝卜400克、嫩姜1块、大棵香菜(芜荽)
期刊
川渝地方志部门签订协议敲定6项合作  6 月19 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在重庆召开座谈会,签署《深化川渝地方志工作合作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将在构建协作机制、推进项目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开展学术交流等六大方面深入合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方志贡献、提供“志力”支持。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川渝地方志工作创新协作机制,研究联合开展事关川渝两
期刊
德国的学生是很少请客的。年后的一天,我正给国内的亲戚朋友准备礼物。忽然接到Olga的电话。说请我和男友明天去一家西班牙餐馆吃饭。Olga是我语言班的同学。她的男友Rodf是一位帅气的德国男孩。中国的除夕夜,我曾邀请了一帮朋友在我们的住处吃饭。其中就有他俩。她对我做的中国菜赞不绝口。还说有机会的话请我品尝西班牙美食。当时我只当是客套话,没想到隔了一个星期,她真的打来了电话。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十一点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