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佩弦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毋庸置疑的脍炙人口的散文,也是中学教材里一篇经久不衰的名篇。但教参及众多解读者对文章情感脉络解读趋于简单化,皆认为是从不宁静到寻求宁静,获得短暂宁静,尔后又回归现实,其间是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笔者认为,作者沿着荷塘获得的喜悦是断断续续的,处于悲愁与喜悦的不断斗争中,悲愁与喜悦也就交替呈现,行文中常见作者努力挣扎的痕迹。
要把握这种情感,首先要准确解读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颇”字的意义,“颇”字符合语境的古意有“稍微、略微”及“非常”两意,现代汉语中符合语境的只有“很、相当地”一意,在这篇现代散文里,理应取“很、相当地”。这一点很关键,作者这几天心里是“相当的不宁静”,虽然不至于愤怒,因为作者是“中和主义者”,但至少因某种非小事而致作者内心有着深深的悲痛和愁苦。不少读者认为作者是带着“淡淡的愁”去荷塘的,实为不当。
因而,作者踏上去荷塘的小煤屑路,虽尽力放下心中悲愁而体会散步的愉悦,但笔下的小路仍是“曲折的”、“幽僻的”、“阴森森的”、“寂寞的”,“有些怕人”,“月关也还是淡淡的”,是灰暗的色调,悲愁之情仍占着绝对优势。于是作者尽力去寻求愉悦,想象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尽力的从中寻找美好的一面。
面对荷塘,“弥望的”是“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的“田田的叶子”,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的“零星的点缀着的白花”,还有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有“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的荷波,还有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在她们的衬托下,“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是令人迷醉的月下的荷塘,字里行间是作者获得的暂时的喜悦,但淡雅之境表现出作者的这种喜悦只能是淡淡的,毕竟刚才还是“颇不宁静”的心情,怎能如孩子般转眼将悲愁和痛苦彻底抛到九霄云外呢?这是悲愁与愉悦斗争后中和、愉悦稍占上风的结果。
抬眼荷塘上面,是“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淡淡月光,是“薄薄的”“浮起”的“青雾”,“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鲜嫩,整个荷塘“像笼着轻纱的梦”,因为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本是缺憾,但作者却要找出他的优点来,——“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隔了树照过来”,落下“如鬼一般”的“黑影”,因为杨柳的阻隔,“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这样阴暗的寂寞的景,作者还是去找她的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从这种有着缺陷的的地方找出安慰了,足见作者与悲愁的痛苦斗争。
荷塘四周,被“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围住,只有“几段空隙”漏下月光,树色也是“阴阴的”,远山也“隐隐约约的”,树缝里的路灯光也是“没精打采的”,还是接着上文,淡淡的景体现出淡淡的喜和淡淡的愁;本来接着找到快乐了——树上、水里传来阵阵热闹的蝉声和蛙声,但却带给了作者痛苦——“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跌回到了痛苦的现实中。
出门散步为排解悲愁,可散步未毕而悲愁已至,怎么办呢?于是作者努力地并非偶然的寻找愉悦,想到了江南采莲的旧俗的热闹场面:明朗的夏日,成群结队的妖艳少男少女们,来到凉风习习一碧千里的荷塘边,荡着小舟缓缓在荷叶中移动,阵阵微风缕缕清香,唱着艳歌的少男少女,隔船的相爱的人递送着秋波……作者沉浸在这个热闹而风流的季节,从愉悦程度来说,不亚于乃至超过上文从荷香月色中体会到的,可惜是在悲愁中努力挣扎的结果,尤为见怜。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又一次回到现实,悲愁仍难解。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采莲的句子,这是描写江南采莲场景的。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几句曲子呢?表面看是由清华园荷塘的荷叶荷花联想到的,实则是对家乡的思念。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五岁定居扬州,写作本文时在清华大学任教,所以作者算是江南人。人生总在不顺和悲苦中思乡,足见此时作者的悲愁和无奈。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没办法,还是回到了悲愁的现实中。
行文的情感,于悲愁中不断努力地挣扎,寻求暂时的愉悦,每次短暂愉悦的获得,都是努力寻找的结果,令读者悲悯。而整个过程,无数次的悲愁出现,又通过挣扎,屡次获得暂时的喜悦,怎能一个“不宁静——宁静——不宁静”笼统概说文章的情感脉络?同时,获得的淡淡喜悦中,闪现着愁苦的身影,喜悦和愁苦是相伴而行,只不过有时喜悦的身影明显些,有时愁苦的身影明显些。
作者单位:贵阳市乌当区乌当中学。
笔者认为,作者沿着荷塘获得的喜悦是断断续续的,处于悲愁与喜悦的不断斗争中,悲愁与喜悦也就交替呈现,行文中常见作者努力挣扎的痕迹。
要把握这种情感,首先要准确解读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颇”字的意义,“颇”字符合语境的古意有“稍微、略微”及“非常”两意,现代汉语中符合语境的只有“很、相当地”一意,在这篇现代散文里,理应取“很、相当地”。这一点很关键,作者这几天心里是“相当的不宁静”,虽然不至于愤怒,因为作者是“中和主义者”,但至少因某种非小事而致作者内心有着深深的悲痛和愁苦。不少读者认为作者是带着“淡淡的愁”去荷塘的,实为不当。
因而,作者踏上去荷塘的小煤屑路,虽尽力放下心中悲愁而体会散步的愉悦,但笔下的小路仍是“曲折的”、“幽僻的”、“阴森森的”、“寂寞的”,“有些怕人”,“月关也还是淡淡的”,是灰暗的色调,悲愁之情仍占着绝对优势。于是作者尽力去寻求愉悦,想象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尽力的从中寻找美好的一面。
面对荷塘,“弥望的”是“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的“田田的叶子”,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的“零星的点缀着的白花”,还有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有“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的荷波,还有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在她们的衬托下,“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是令人迷醉的月下的荷塘,字里行间是作者获得的暂时的喜悦,但淡雅之境表现出作者的这种喜悦只能是淡淡的,毕竟刚才还是“颇不宁静”的心情,怎能如孩子般转眼将悲愁和痛苦彻底抛到九霄云外呢?这是悲愁与愉悦斗争后中和、愉悦稍占上风的结果。
抬眼荷塘上面,是“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淡淡月光,是“薄薄的”“浮起”的“青雾”,“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鲜嫩,整个荷塘“像笼着轻纱的梦”,因为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本是缺憾,但作者却要找出他的优点来,——“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隔了树照过来”,落下“如鬼一般”的“黑影”,因为杨柳的阻隔,“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这样阴暗的寂寞的景,作者还是去找她的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从这种有着缺陷的的地方找出安慰了,足见作者与悲愁的痛苦斗争。
荷塘四周,被“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围住,只有“几段空隙”漏下月光,树色也是“阴阴的”,远山也“隐隐约约的”,树缝里的路灯光也是“没精打采的”,还是接着上文,淡淡的景体现出淡淡的喜和淡淡的愁;本来接着找到快乐了——树上、水里传来阵阵热闹的蝉声和蛙声,但却带给了作者痛苦——“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跌回到了痛苦的现实中。
出门散步为排解悲愁,可散步未毕而悲愁已至,怎么办呢?于是作者努力地并非偶然的寻找愉悦,想到了江南采莲的旧俗的热闹场面:明朗的夏日,成群结队的妖艳少男少女们,来到凉风习习一碧千里的荷塘边,荡着小舟缓缓在荷叶中移动,阵阵微风缕缕清香,唱着艳歌的少男少女,隔船的相爱的人递送着秋波……作者沉浸在这个热闹而风流的季节,从愉悦程度来说,不亚于乃至超过上文从荷香月色中体会到的,可惜是在悲愁中努力挣扎的结果,尤为见怜。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又一次回到现实,悲愁仍难解。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采莲的句子,这是描写江南采莲场景的。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几句曲子呢?表面看是由清华园荷塘的荷叶荷花联想到的,实则是对家乡的思念。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五岁定居扬州,写作本文时在清华大学任教,所以作者算是江南人。人生总在不顺和悲苦中思乡,足见此时作者的悲愁和无奈。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没办法,还是回到了悲愁的现实中。
行文的情感,于悲愁中不断努力地挣扎,寻求暂时的愉悦,每次短暂愉悦的获得,都是努力寻找的结果,令读者悲悯。而整个过程,无数次的悲愁出现,又通过挣扎,屡次获得暂时的喜悦,怎能一个“不宁静——宁静——不宁静”笼统概说文章的情感脉络?同时,获得的淡淡喜悦中,闪现着愁苦的身影,喜悦和愁苦是相伴而行,只不过有时喜悦的身影明显些,有时愁苦的身影明显些。
作者单位:贵阳市乌当区乌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