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课例及点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qing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日益得到重视。“对话型”阅读教学“主要应该指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以及读者之间(包括老师)就文本解读展开的对话”,因而所有对话展开都首先要建立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文本是对话的承载体。而我们的教学中,常常只是浮于表面的让学生寻找文本确定的含义的与文本对话,忽略了对文本潜在内涵的理解,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的“只是在与文本露出海面的岛屿部分对话,而忽略了海面下还有它更为深广的内涵”,忽略了对话最关键的应该是对“文本这个潜藏着巨大可解释性的主体本身用心的深层次的倾听,倾听文本向我们说了什么”。《金岳霖先生》是一个叙事散文文本,让学生去了解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不困难;但它又是一个“带背景”的特殊文本,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汪曾祺先生描绘抗战这一特定时期金岳霖先生独特的精神面貌的深层用意却是一个难点。当然,我们教师可以毫不费力的从参考资料中攫取相关背景直接介绍给学生,但是我们学生的每一次阅读并不是都有许多参考资料都放在手边或有老师为他们搜集相关资料的。一旦他们独立面对一个与此类似的文本,如何去真正读懂文本呢?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寻找到与文本对话的途径,方能让他们在独立阅读时,能迁移运用,从而跨越此类文本阅读存在的鸿沟。对《金岳霖先生》一文的教学,我设想以直面文本的方式,深入与文本对话,从而带动其他类似的“带背景”的叙事文本的阅读。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根据以上设计思想,我对《金岳霖先生》一文采用如下教学法:
  1.信息概括法:速读全文,从写人角度筛选信息,概括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培养筛选与概括能力。
  2.赏析讨论法:每一个个体面对同一个文本,都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与自己独到的理解,那么引导学生讨论、赏析自己对文本的一处或某处是至关重要的,这既能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捍卫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又能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实现合作学习。
  3.比较分析法:文本的语言表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典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但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很难真正感受到作家语言表达的精妙所在,而一旦有不同表达的与之比照,那么文本语言的精妙及其对作者情感传达所起的作用就会显现。因而,教学时采用删除、替换、调序等形式来对原文语言进行变异、比较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1.赏文章在趣味性写人记事的特点,体味汪曾祺亲切热情幽默滑稽的漫画笔法。
  2.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线索。
  3.结合语境分析重点语句的深意。
  (四)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设计
  1.课堂问题设计
  (1)金岳霖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说明:初步把握文本的表层信息,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激活阅读思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2)有哪一处或几处对金先生描写给你印象最深?把你的欣赏分析对同学们说一说。
  (设计说明:遵循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有人说,汪曾祺先生是一个善于在文章中创造“闲美”的人,即很多文字看似与文章主体内容无关甚至赘余,本文中有这样的文字吗?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说明:在整体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寻找文本依据,理解“闲笔”的作用,深入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4)文章开头有“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一句,请同学们与下列语句比较,是否表意相同?
  ①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中很有趣的一位。
  ②西南联大有许多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很有趣的一位。
  或者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习惯来表达,如以下提问:
  开头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叫你写,你会怎么写?
  (设计说明:让学生能在比较中体悟出细微情感差别,从而修正、提高自己的语感)
  2.作业布置
  (1)用文中的细节描写笔法来写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物。
  (2)阅读汪曾祺作品《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课堂实录
  师:金岳霖先生是谁?是个怎样的人?在预习基础上用一个词来描述。
  生1:西南联大的教授有趣的人。
  生2:是教逻辑的。
  师:这个人怎样有趣?哪些事写了他有趣?请同学们再次阅读全文。
  学生看课文
  生3:衣着打扮有趣,经常穿那么一件衣服。
  生4:生活中充满了童真。
  生5:去王府井坐三轮车的情形。
  生6:在讲学的时候,突然停下来,抓跳蚤。
  生7:举一个形象例子来回答林国达的提问。
  生8:斗鸡,与孩子比水果的大小也很有趣。
  师小结:有趣体现在生活上,衣着上,以及工作上。
  师:汪老是散文大家,名家写名人就写这么一些事情,这样一种写法,你在读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意外的地方?这些地方出彩不出彩,如果出彩的话,你认为出彩在哪里?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组先交流讨论。
  生9:这样写是有点令人意外,但是从小方面我觉得更能突出人物的特点。
  生10:抓跳蚤这个情节我觉得很意外又很出彩。他是一个大学问家,却在众人面前做这种事,我觉得可爱。
  师:同学们觉得金先生这样仅仅是可爱吗?
  生11:率真,不拘小节。
  生12:“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段突兀地插入,但却可以看出金先生待人情感很真。   师:情感真还可以从文章哪里看出?
  生13:替林徽音死后过生日,对朋友也真。
  师:金先生爱慕林徽因,林徽因嫁给梁思成之后,金先生终生未娶,与他们比邻而居。
  师:还有你们觉得意外有出彩的地方吗?
  生14:第8段,从学生王浩身上看出他教学成就之高。
  生15:跟小朋友比水果的大小,大人一般不和小孩玩。
  师:你从这件事中看出金先生怎样的为人?
  生15:比较热爱生活。
  师:与小孩玩的人就是热爱生活吗?逻辑上能成立吗?
  (生有疑难)
  师引导:我们改一下,去掉“到处”“就”“再”这几个词,有什么不一样?
  生16:这几个词没有的话,金先生把孩子的游戏很当一回事的意味就传达不出来了。有这些词正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师:我们来齐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觉得你们有把金先生对生活热爱的那种感情读出来了吗?
  生17:好像还没有。我觉得“到处”“就”“再”这几个词应该强调,要重读。
  师:那你能不能范读一下。
  生17范读。
  师:很好,我们再来齐读一次。
  生再次齐读。
  师:金岳霖先生有趣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他率真、重情、尽职、热爱生活、学术过人等美好的品质。可以说,金岳霖先生的形象刻画得如此成功,让我们一看就能记住他,就忘不了他,这得力于作者的细致刻画,或许你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让你们记忆如此深刻的文字,就是文学上所谓的细节描写。至此,我们已经很好地把握了人物以及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师:那么,同学们对本文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8:第2段,为什么要写其他几个人的衣着?
  师:大家一齐“他身材相当高大……”
  生齐读。
  师:谁能来回答刚才这个同学的疑问?
  生19:应该是用这些人来衬托金先生的与众不同。
  生20:我觉得这些人都很与众不同,他们都生活艰苦,却仍旧执着于自己的学问与理想追求。
  生21:我觉得这里是交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生活条件很差,即使是新校舍的一条路,都还是土路。这个环境的交代,更突显了教授们在艰苦条件下执着追求的美好品质。
  生22:闻一多可以大骂蒋介石,我觉得还反映了西南联大思想的校风。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读出文字背后的丰富的内涵来,这才是真正把书读活了,希望大家都能像他们一样去读书,去思考。
  师:文章有金岳霖先生这个“点”带出了西南联大这个“面”,用金先生来折射西南联大的教授的人文精神。像第二段这样的文字,我们称之为“闲笔”,它们看似与文章无关,却又统一于文章的情感,产生一种“闲美”,深化文章的主旨,汪先生就是一位以“闲美”著称的大家。本文中还有很多闲笔,同学们课后要好好再去评读。
  师:其实,文章还在多处向我们暗示了汪先生其实是在写西南联大,是对西南联大众多教授的一种追忆。同学们能找着相关的文字吗?
  生23:结尾一段说,西南联大的许多教授都要有人好好写一些,说明作者实际上不仅怀念金先生,也怀念西南联大及那些教授。
  生24:开头一句也是在表达对西南联大教授们的怀念。
  师:你能对这句话分析一下,它是如何在写怀念的是整个西南联大吗?
  生有疑难。
  师:我们不妨来比较两个句子。
  师ppt展示:
  原句: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
  改句:
  1.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中很有趣的一位。
  2.西南联大有许多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很有趣的一位。
  生讨论。
  生25:这两句用字与原句差不多,但语序不同,强调的重点都是金岳霖先生一个人很有趣,而原句确是强调所有教授都有趣,金先生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师:大家的语言是典范,如何表达情感服务的,所以我们要多琢磨、推敲,方能体悟文字背后的深意。正是一“词”一“言”总关情。
  教学反思
  (一)对话“要尊重文本的性质”
  如果教学时仅仅从外貌、教学、生活、性情等方面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然后总结出金先生是一个“有趣”或热爱生活的人,再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语言的品味,归结出写法上的细节之美,这样的阅读未尝不可,但对《金岳霖先生》这样一篇带着时代相关特征的具有历史性背景的文本,这样的文本对话解读未免流于浅表,是无视汪先生的文本精髓,是对文本性质的不尊重。这样势必难以真正达成与文本的对话。孙绍振先生在《如是解读作品》一文中曾说到:“对一切对象的研究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把它放到历史环境里去。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做出深刻的分析,光是从今天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所以,要对《金岳霖先生》这一文本的解读做到尊重文本性质,就必须把它放到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方能达成真正的、深刻的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此类文章,要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都应尊重这类文本的性质。
  (二)对话教学要以提高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能力为目标
  教师要抓住文本中能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关键处,巧妙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既保证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从文本中自己感受归纳出作者的情思,又能提升他们的对话能力,能迁移到其他的文本对话中。如对于《金岳霖先生》一课中多处闲笔的理解,以及结尾一段的作用,正是学生容易忽视的“不注意处”,教师启发性的引导学生去从“不注意处”到“注意”的对话,就是给他们理解的机会,真正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引导受教育者成长提升。   (三)要引领学生以课文的言语去修正、提升自己的语感
  对于一篇优秀的言语作品来说,语言表达的形式总是具体而又独特的,使学生对这具体而又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有所领悟有所体验从而广化、深化、美化他的语感,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本文的开头一句初读的感受是金岳霖先生是有趣的人,但是通过与学生自己表达句子的比较,发现作者并不仅仅是在写金岳霖先生,文章一下笔就已经传达了作者对西南联大及那里的教授们的崇拜。这种情感的传达就在于汪曾祺先生所用语句形式的不一般,这也正是大家之作在细微处的匠心独具,它能修正、丰富我们读者的语感模式最终提升语感,所以字字不宜忽视。而运用增删、改换的形式与原句加以比较是一种很好的培养语感的手段。
  课例点评
  这一板块“一花一世界”中主要是写人。所以,这一板块学习时主要注意作者凸显人物个性的方法,注意恰当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时所起到的作用,本堂课能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教学重点,逐步引导学生自觉地去留意细节,老师能把鉴赏的方法渗透在过程中,让学生在具体分析中体悟鉴赏的要领,体会细节描写的美,懂得如何去鉴赏细节,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所以,本节课既遵循了新课改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又明确了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的内涵,努力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细微之美。
  本节课努力引导学生与文本真正对话,老师本人做到了准确把握文本,所以在设计问题上,做到了简练、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而又有开放度。诱导学生思考,精研细读,教学重点突出,因而学生便能畅所欲言,能很好地找到金岳霖先生的特点,在师生的互动对话中学生全面地把握了人物形象,进而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文本;同时为学生理解作者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高妙手法作了很好的铺垫。整堂内容丰富而不臃肿。老师没有跟着学生跑,课堂处于柔性的掌控之中。老师关键处的引导和点拨我觉得都比较恰当,充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敢于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课堂气氛活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本文属于“一花一世界”板块,老师上课能紧扣板块目标,适时引导学生。本文其实就是由金先生这个点折射出西南联大这个面,对文本的解读比较深刻。金岳霖是著名的逻辑学大师,作者汪曾祺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就是这种感情真诚的流露的见证。老师教学时,非常注重从文本出发,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沉潜涵泳,从而解决了时代距离所造成的阅读障碍,让学生从文本中自然地了解时代背景,感悟真情,发掘伟大,让学生体会作者真正的情感不在于写怎样怀念金先生一个人,而在于写出了对特定时代、特定空间、特殊的一群人的精神、人格的追怀和崇敬。同时,教师这种努力培养学生在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语句中养成咀嚼涵泳的阅读习惯的教学意识,也为整个专题的教学与阅读作了很好地示范。教学中,教师能审视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汪曾祺先生语言的美进行充分体悟,其中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处理开头一句话,效果很好,既不抽象分析,又培养了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本单元所选四篇散文均为写人记事的佳作,有老师本节课引导,相信对学生阅读其它几篇文章将有许多方法上的启示。
  作者单位:浙江永嘉中学;浙江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其他文献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呢?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
一、学情分析:高三作文优势明显  高三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我认为高三学生作文较高中一二年级时优势明显,它表现在:1.学生思想更成熟,文章的认识更深刻,更厚重。高三学生又大了一岁,基本上少了高一、二的幼稚,而高考的迫近,更催化了他们成熟。他们向往大学,肯为自己的前途思考,眼光更会关注一些社会的国家的大事,而且认识分析问题更理性。这肯定会反映到文章中。“没有思想的文章就没有灵魂”,从思想积淀这一点上
史铁生曾说:“我也曾喜欢体育,喜欢足球、篮球、田径、爬山,喜欢到荒野里去看野兽……”但是,最终却只能“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踢路边上的石子的感觉……”。“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史铁生曾深陷于对命运的绝望中。他说,“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  幸运的是,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他邂逅了地坛这座古园。十五年后,当史铁生再次驶出地坛时,在他的脸上人们竟再也看不到绝
新课改追求的目标之一是有效学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科学高效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问题设计恰好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可以在教学中尝试。  就本质而言,探究式教学就是创设一种研究的情境,教师不是直接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引领学生自主地学习掌握有关知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更看重的是学生探究学习
汉语时量补语是外国留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也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一个重点。时量补语是数量补语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时量补语是用来表达动作或状态持续时间的。但是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要准确理解时量补语的意义、用法以及位置,并非易事。尤其是时量补语的位置,更是令很多外国留学生迷惑不解。当动词后不带宾语时,时量补语很容易掌握,只须将它放在动词后就可以了。例如:我休息了五天。当动词后面带上宾语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中考前一段时间学生进入最为关键的复习迎考期,学习气氛空前紧张,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这段时间却常有学生反映,复习后期虽然自己比以前更加用功,但不见成效,提高甚少。甚至觉得所学知识越来越模糊,原来记住的东西也不再清晰,最严重的是感觉所学知识突然消失,大脑一片空白。这被称做学习上的“高原反应”。这与长跑运动中的“极点现象”很相似。长跑训练时,跑了几圈以后我们会出现呼吸困难,胸口发闷,腿如灌铅,动作失调等症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而由于文科学科本身难以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的特点,加上长期以来教学方法的落后,许多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恐惧以及厌烦心理。本文主要讨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体实践方法,以期能够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的知识,提高学
【摘 要】品读《长恨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唐明皇这个七尺男儿的铁骨柔情。从白香山的《长恨歌》,我体会到了一个身为帝王的男人情感的波澜起伏。本文从四个阶段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长恨歌 情感 唐玄宗  历来人们对《长恨歌》这首诗的主题有不同的看法,有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批判,也有对唐杨爱情的歌颂。再读《长恨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唐明皇这个七尺男儿的铁骨柔情。  年过半百的唐明皇,政治上应该是失败的,可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过:“真正的对话就是与虚伪的斗争。只有呼喊真实、打破虚伪,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在课改进入深化阶段之后,人们对于高中语文对话教学中曾备受称赞的所谓“活跃”、“热烈”等现象,进行了反思,形式固然重要,而学习与推广不应只停留于表面,要深入内在探究本质,理顺思路,由内而外地作内容到形式的阐发,才能告别虚假的、形式的对话,还语文课堂以真实。真正的对话,从浅层次来说,要成对地说话,即课堂
课堂教学中,开头一般都有一个简介作者及背景的步骤。传统的作法是学生看注释,教师再补充。新课改后的做法是课前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课堂上师生再进行对话。但这两种形式大多流于浅表,往往是知识的补充,可以称为“走近作者”;只是走近,当然难窥全貌,更不可能走进作者的心灵。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对于教学中的这一步,基本都是如此,似乎成了定式。听多了,也就乏味了;更可怕的是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