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te51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7-01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以人为本”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样,活动中的情节多变,学生的角色也常变换,因而需要提供多种发展个性的机会和场合。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学校体育作为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最佳手段,进而明确地把发展学生个性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
  一、当前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存在问题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后天生活环境、接受教育、个人努力程度等的不同,因而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一)智力因素差异
  智力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五大基本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有的人学东西学得快;有的人则忘得快;一般来说,智力差异一部分来自先天遗传,一部分来自后天生活环境。先天遗传的智力水平人们之间相差不大,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主要是由后天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程度所造成的。人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智力特点不同,2.智力的性别表现不同。
  (二)非智力因素差异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是指那些除了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外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情绪、动机、兴趣、意志等。其中,情商是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内容,人们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商差异,2.兴趣差异,3.理想差异。
  二、解决体育教学中个性发展缺陷问题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仅涉及到社会发展、教育部门政策制定、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等宏观层面,而且也涉及到教师教学思维、教学课堂组织、教学方法等微观层面。解决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缺陷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学校和学生四者立足本职、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一)突破传统思维,创造教学环境,发展学生个性
  体育本是一门热血学科,学生在体育课上应当是主动积极,生龙活虎的。然而,我们现实的体育却显得严肃沉静、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无味等现象。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果一堂体育课学生没有规规矩矩地站好,没有认认真真地听老师的,而是乱成一片,那肯定是老师控制不好,不认真,“放羊”等等。于是,多数体育教师也只能按照传统的观念一步一步地教,内容卡住不放,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学中,我们只有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改革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现代学校体育健身性、娱乐性、开放性等特征,才能创造适合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
  (二)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2.健身性原则,3.娱乐性原则,4.选择性原则。
  (三)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课堂方法
  1.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选择能充分展示自我的内容
  在平常的教学中,一般都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参书等教学资料。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合理使用教材,而是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借鉴教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更多地选择具有浓厚地方特色,能满足学生趣味的教材内容,使学生练习积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有自由展示空间,充分表现自我,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教师把学生引导“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把学生带“活”,教师思想要开放,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看过许多如正大综艺一类的综合性节目时,节目于知识、趣味、参与为一体。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能取用此类的模式,教学语言亲切,有感染力,充满激情;课堂组织依据课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形式;教师在课的组织形式上要创新。这也是把学生导“活”的前提。如、耐久跑是一项很难教学的内容,教师可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跑的练习,运用设计情境,利用“故事”串联,采用练歇息的形式,既达到目的,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能力,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加强教师的自我完善
  在学校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平易近人的作风,较高的业务能力,还是健壮的体魄、优美的姿势以及自己具有的特有个性,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多方面自我完善过程。
  4.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个性形成有机结合
  要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人性的人才,不能轻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远大的理想,明确的奋斗方向是学生成才的精神力量,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态度之上,作为体育教师,应善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体坛精英为国争光的高尚品质,从思想上培养其坚韧、顽强、富于拼搏的精神。
  5.根据学校体育内容和学校客观条件优化体育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校体育,其内容具有严格的规定性,而学生不一定喜欢,就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与个人兴趣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科学地选择手段和方法,以此来端正和强化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从兴趣和爱好方面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倾向。如体育教学科学地运用兴趣教学法,程序教学法,个人参照标准教学法和自选练习等。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兴趣建立活动小组、组织观摩教学或单项比赛以及教师用高尚社会品德影响教育学生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体育环境,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充分发挥。
  (四) 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把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研究引向深入,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要体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活”而不“险”。2.注意“活”而不“乱”,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行动而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活”而不“乱”。3.注意“活”而不“放”。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体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与技能及健美的体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表率作用。学校体育中发展学生个性是我国体育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当前我国全方位改革中既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又是全面完成学校体育的需要保证,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挤扩支盘灌注桩作为一种新型深基础,在适宜土层条件下可取代目前工程上使用最多的预制桩、钻孔灌注桩以及大直径桩墩基础。不仅可以作为承载桩,也可作为支盘桩、抗拔桩和承受
【摘 要】初中教学中,数学课程是重点组成成分之一。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是初中数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初中生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从提升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入手,才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正确解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初中数学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教学中的
在分析当前发电企业培训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发电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对发电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活动 科学文化 主渠道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6-01  兴趣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兴趣是隐藏在学生心灵里的老师,是启发学生心理的“内驱力”,是迈进学习乐园的向导,是成功的催化剂,是青少年成材的重要心理因素。为此,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品质,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和健康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许多学生并不十分喜欢上体育课,其原
目的对比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入院的60例股骨手术老年患者。采用随机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本文就如果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我国500kV超高压送电线路总体运行水平在世界上较为先进,线路综台跳闸率的平均值相对较低,维护水平也较高,但也有一些地区线路跳闸率较高。输电线路维护水平较低。本文对超高
[摘要]  人才和劳动者的素质,最主要的就是思想政治素质,也就是德育素质。所以,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夯实他们的德育基础至关重要。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教学生 如何做人  【中图分类号】G633.96  当今教育已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当今的中学生思维活跃,理想、信念不稳定,容易极端。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