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262-01
作为一名护士,除了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及护德修养。一个具有高尚护德修养的护士在职业道德的支配下,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即使在无人监督独自工作中,也会从内心深处自觉监督和防止自己不符合护德的思想和行为的出现,即具有“慎独”的精神,有宽广的胸怀,有博大的爱心。
1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
为了适应各类病人的护理需要,作为一名护士应具备的主要心里素质(1)热爱护理专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国际护士守责规定护士的基本职责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这就是护理工作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搞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它也是对护士各项心理素质要求的出发点。(2)应有良好的语言修养:语言是护士与病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利用这一工具来提高护理质量,以利于病人的康复。护士与病人交往时态度诚恳,语言文明,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释,不可出语伤人,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创伤。(3)应有广泛的兴趣:由于病人来自五湖四海,兴趣个不相同,为了适应各类病人的心理需要,在治疗中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从病人的语言中了解病人的兴趣,充分利用病人的兴趣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调节和控制病人的紧张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4)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病人病情变化,瞬息万变,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需要培养,除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T、P、R、BP)外,还应观察病人的行为、语言及躯体动作的变化,以便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与机体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在繁忙的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使工作井然有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实行安全护理,将护理差错或事故绝于萌芽中。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 了解患者的心理:当一个健康人成为病人后,心理活动中从认知、情绪、性格、行为 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最常见的有:(1)焦虑心理:表现为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心;(2)猜忌心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暗示和缺乏根据的对疾病的猜测,总担心被误诊和病情恶化,对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特别挑剔,心境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有的转化为悲观和抑郁,不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3)期待心理:表现为患病后期待得到认真的诊治和护理,期待着早日恢复健康,这时候,我们应该主动热情地以诚挚温和的态度与病人及家属接触,向他们作入院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探视与陪护制度、休息制度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从而进行双向交流。
2.2 要有宽广的胸怀,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弗洛论斯o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备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人在生病时心情比较坏,一些难听的话随时可以听到,爱发脾气,对医护人员有不信任的情况,这时候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施以爱心,不与病人计较,要善于观察,了解病人,经常巡视病房,建立于患者一家人的思想,对病人的不适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使病人从心理上、身体上得到一种安全感,排除心理障碍。
2.3 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在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占主导地位,所以在改善护患关系、加强护患关系、加强护患沟通中,同样负有主要责任,护理人员要充分重视双方沟通的重要性,要怀着高度的责任心,把疾病的诊疗情况先向病人说清楚,交流信息,努力把以往的护患关系由主动-被动型向新型的指导-合作型發展。语言尽量通俗易懂,少用专业术语,多用换位思考,对疾病的预后要有充分的估计,包括发生意外的概率,让病人有所了解,不能只说预后好的一面,而不说治疗有失败的可能等。护患沟通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护士应自尊、自爱、自信、严于律己,对病人亲切、有礼、宽以待人、做事一丝不苟、机智果断,对同事平易近人,和睦相处,这样才能赢得病人和同事的尊重与关怀。
作为一名护士,除了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及护德修养。一个具有高尚护德修养的护士在职业道德的支配下,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即使在无人监督独自工作中,也会从内心深处自觉监督和防止自己不符合护德的思想和行为的出现,即具有“慎独”的精神,有宽广的胸怀,有博大的爱心。
1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
为了适应各类病人的护理需要,作为一名护士应具备的主要心里素质(1)热爱护理专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国际护士守责规定护士的基本职责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这就是护理工作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搞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它也是对护士各项心理素质要求的出发点。(2)应有良好的语言修养:语言是护士与病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利用这一工具来提高护理质量,以利于病人的康复。护士与病人交往时态度诚恳,语言文明,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释,不可出语伤人,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创伤。(3)应有广泛的兴趣:由于病人来自五湖四海,兴趣个不相同,为了适应各类病人的心理需要,在治疗中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从病人的语言中了解病人的兴趣,充分利用病人的兴趣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调节和控制病人的紧张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4)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病人病情变化,瞬息万变,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需要培养,除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T、P、R、BP)外,还应观察病人的行为、语言及躯体动作的变化,以便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与机体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在繁忙的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使工作井然有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实行安全护理,将护理差错或事故绝于萌芽中。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 了解患者的心理:当一个健康人成为病人后,心理活动中从认知、情绪、性格、行为 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最常见的有:(1)焦虑心理:表现为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心;(2)猜忌心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暗示和缺乏根据的对疾病的猜测,总担心被误诊和病情恶化,对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特别挑剔,心境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有的转化为悲观和抑郁,不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3)期待心理:表现为患病后期待得到认真的诊治和护理,期待着早日恢复健康,这时候,我们应该主动热情地以诚挚温和的态度与病人及家属接触,向他们作入院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探视与陪护制度、休息制度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从而进行双向交流。
2.2 要有宽广的胸怀,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弗洛论斯o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备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人在生病时心情比较坏,一些难听的话随时可以听到,爱发脾气,对医护人员有不信任的情况,这时候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施以爱心,不与病人计较,要善于观察,了解病人,经常巡视病房,建立于患者一家人的思想,对病人的不适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使病人从心理上、身体上得到一种安全感,排除心理障碍。
2.3 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在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占主导地位,所以在改善护患关系、加强护患关系、加强护患沟通中,同样负有主要责任,护理人员要充分重视双方沟通的重要性,要怀着高度的责任心,把疾病的诊疗情况先向病人说清楚,交流信息,努力把以往的护患关系由主动-被动型向新型的指导-合作型發展。语言尽量通俗易懂,少用专业术语,多用换位思考,对疾病的预后要有充分的估计,包括发生意外的概率,让病人有所了解,不能只说预后好的一面,而不说治疗有失败的可能等。护患沟通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护士应自尊、自爱、自信、严于律己,对病人亲切、有礼、宽以待人、做事一丝不苟、机智果断,对同事平易近人,和睦相处,这样才能赢得病人和同事的尊重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