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发展阶段,他们的认知因素容易与情感因素不协调。情感态度包含动机等影响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Skehan提出:“只要给予动机,任何人都能学好一种语言。”(Skehan,1959:104)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中最有影响的和最具能动力的因素之一,也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旨在对沿海农村地区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成因进行分析,从而采用相应的对策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分类
学习动机是发动和维持某种学习行为并使其朝向一定的目标的一系列因素。早期研究把语言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若学习外语是为了实际需要如就业就是工具型动机。若仅是因为对该语言及所在的文化社团感兴趣,向往与之融为一体,就是融合型动机。从学习动机产生的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指学习者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产生浓厚兴趣,如好奇心强,喜欢挑战,能在学习中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外在动机则来自于如为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或同伴的赏识等外界影响。两种动机都促进语言学习,但内在动机持续时间较长,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也更深远。
二、学习动机的缺失及成因:
在沿海农村地区,呈现多数学生缺乏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而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也都不强的现象。导致动机缺失的主要因素有:
外部因素:
1.忙于工作的家长们平时难以抽出时间关心照顾孩子的生活与学习,还处在初中阶段对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同学就表现为放任自流,怠于学业;2.由于受自身文化背景影响,多数家庭对子女在学习方面的表现期望值较低,缺乏与学校及任课老师的主动交流,而较低的期望值不利于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动机;3.部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容易受经济相对弱势地位影响,削弱了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教育效果;4.因地处偏僻及有效师资相对不足等,部分学生小学阶段的基础不够扎实,使得以小学为起点的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增加。
内部因素:
1.英语学科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记忆活动。又要跟接踵而来的遗忘作斗争。因未及时复习导致的记忆量累加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2.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口头表达上有羞涩、怕受人耻笑等心理负担。
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
从教师角度: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可行的阶段性目标。长远目标有必要,但设立明确可行的阶段性目标才可能使学生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内部动机。
2.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要尝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模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如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讨论、竞赛、英语幽默、绕口令、谚语、谜语等,采取灵活多样的情景教学,营造尽可能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有趣、快乐的氛围中感知语言材料、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自然提高。
3.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失败和困难。研究表明,把成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学生动机较低,而把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的同学其动机强度较高。理想的归因是把成功归结为个人能力和努力。这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失败和困难,对激发其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
4.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在短短的上课时间内顾及每一位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设定目标,慢慢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学生会逐渐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起内在学习动机。
5.增强自身教育魅力,给予学生积极期望。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个人教育魅力,并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同过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会吸引学生对教师人格魅力的仰慕,再通过施以学生积极的期望,就会让学生在得到教师肯定、赏识、赞许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学校角度:
1.营造学校英语学习氛围。如教室内张贴英语日常用语、名言警句,学校板报栏内张贴学生英语手抄报、学生作文,学校广播站播放英语歌曲,开办英语角等。学校也可定期举办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歌唱比赛、英语小故事比赛等,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学习应用英语,学生自然兴趣浓厚,动机增强。
2.加強家校联系。学校可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学校活动等,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使家长们及时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及儿女学校表现情况,并做好孩子在家学习时的监督及管理。
3.加强班风校风建设。班风校风建设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很大。如果班级纪律严明、团结合作、奋发向上,就会引导学生形成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的学习风气,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沿海地区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成因既有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其需求、动机、学习方法等相关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保持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
[2] 陈平文.归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3] 王松美.论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激励模式.[J]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分类
学习动机是发动和维持某种学习行为并使其朝向一定的目标的一系列因素。早期研究把语言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若学习外语是为了实际需要如就业就是工具型动机。若仅是因为对该语言及所在的文化社团感兴趣,向往与之融为一体,就是融合型动机。从学习动机产生的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指学习者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产生浓厚兴趣,如好奇心强,喜欢挑战,能在学习中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外在动机则来自于如为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或同伴的赏识等外界影响。两种动机都促进语言学习,但内在动机持续时间较长,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也更深远。
二、学习动机的缺失及成因:
在沿海农村地区,呈现多数学生缺乏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而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也都不强的现象。导致动机缺失的主要因素有:
外部因素:
1.忙于工作的家长们平时难以抽出时间关心照顾孩子的生活与学习,还处在初中阶段对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同学就表现为放任自流,怠于学业;2.由于受自身文化背景影响,多数家庭对子女在学习方面的表现期望值较低,缺乏与学校及任课老师的主动交流,而较低的期望值不利于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动机;3.部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容易受经济相对弱势地位影响,削弱了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教育效果;4.因地处偏僻及有效师资相对不足等,部分学生小学阶段的基础不够扎实,使得以小学为起点的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增加。
内部因素:
1.英语学科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记忆活动。又要跟接踵而来的遗忘作斗争。因未及时复习导致的记忆量累加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2.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口头表达上有羞涩、怕受人耻笑等心理负担。
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
从教师角度: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可行的阶段性目标。长远目标有必要,但设立明确可行的阶段性目标才可能使学生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内部动机。
2.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要尝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模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如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讨论、竞赛、英语幽默、绕口令、谚语、谜语等,采取灵活多样的情景教学,营造尽可能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有趣、快乐的氛围中感知语言材料、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自然提高。
3.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失败和困难。研究表明,把成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学生动机较低,而把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的同学其动机强度较高。理想的归因是把成功归结为个人能力和努力。这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失败和困难,对激发其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
4.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在短短的上课时间内顾及每一位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设定目标,慢慢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学生会逐渐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起内在学习动机。
5.增强自身教育魅力,给予学生积极期望。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个人教育魅力,并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同过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会吸引学生对教师人格魅力的仰慕,再通过施以学生积极的期望,就会让学生在得到教师肯定、赏识、赞许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学校角度:
1.营造学校英语学习氛围。如教室内张贴英语日常用语、名言警句,学校板报栏内张贴学生英语手抄报、学生作文,学校广播站播放英语歌曲,开办英语角等。学校也可定期举办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歌唱比赛、英语小故事比赛等,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学习应用英语,学生自然兴趣浓厚,动机增强。
2.加強家校联系。学校可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学校活动等,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使家长们及时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及儿女学校表现情况,并做好孩子在家学习时的监督及管理。
3.加强班风校风建设。班风校风建设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很大。如果班级纪律严明、团结合作、奋发向上,就会引导学生形成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的学习风气,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沿海地区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成因既有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其需求、动机、学习方法等相关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保持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
[2] 陈平文.归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3] 王松美.论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激励模式.[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