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为例在复习课中尝试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的教学设计。围绕课程目标设计启发性情境,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探质疑、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展示及点评、新情境中运用拓展,探索过程中落实科学思维。
关键词 教学设计科学思维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C633. 91
文献标志码B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基本要素。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到来之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笔者围绕“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课的设计进行探讨。
1 设计思路
科学思维的培育需要具体的教学情境,只有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探究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合适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能够被运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并推动实践发展才是“活的知识”。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学生要像科学家发现知识那样,学会质疑、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自主地推出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情境,不再完全受制于文本(教材和教参),引导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思考。根据高三年级复习课中知识结构共建的特点,以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相关的实验设计为例,探讨教学流程(图1)。
2 教学过程
2.1 创设情境、自探质疑
在一轮复习教材《必修2.遗传与变异
关键词 教学设计科学思维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C633. 91
文献标志码B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基本要素。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到来之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笔者围绕“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课的设计进行探讨。
1 设计思路
科学思维的培育需要具体的教学情境,只有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探究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合适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能够被运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并推动实践发展才是“活的知识”。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学生要像科学家发现知识那样,学会质疑、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自主地推出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情境,不再完全受制于文本(教材和教参),引导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思考。根据高三年级复习课中知识结构共建的特点,以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相关的实验设计为例,探讨教学流程(图1)。
2 教学过程
2.1 创设情境、自探质疑
在一轮复习教材《必修2.遗传与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