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整合—拓展”复习方式优化高三复习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叙述了“整合——拓展”复习方式可以保证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广度。“整合——拓展”复习方式包括:小组合作,梳理出微生物学内容;整合内容,确定研究维度;分类处理,各个击破;反思研究过程。
  关键词 微生物 高三复习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引言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涉及到动物学、植物学、细胞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内容,关于微生物的有关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则比较分散,导致学生对微生物学内容的学科结构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缺乏对微生物学知识的完整把握,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对“微生物学”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帮助学生获得微生物学的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梳理出微生物学内容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中有关微生物的内容。然后各小组呈现成果,教师将小组总结梳理的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再由各小组补充完善(表1)。
  3 整合内容,确定研究维度
  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表格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维度划分。要确定研究维度,学生必须对微生物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有助于他们统领微生物学的全部内容,同时培养归纳和概括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认识到对某一事物的可以沿着“是什么(本体论)”“为什么(认识论)”“怎么样(方法论)”顺序进行认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呈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修正,最终得到比较全面的维度划分(图1):(1) 微生物分类及结构;(2) 微生物的代谢;(3) 微生物的增殖;(4) 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5) 微生物存在的意义。
  3 分类处理,各个击破
  5个研究维度中,微生物分类及结构、微生物的代谢和微生物的增殖3个维度的内容,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可以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来。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总归纳结,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概念图,由其他小组评价并完善、补充,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概念图。
  3.1 微生物分类及结构(图2)
  对于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酵母菌、真菌、霉菌和蓝细菌的结构,从共同点和区别氏个方面分析。学生不难发现,这几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壁,但是细胞壁组成存在差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植物的细胞壁一起分析。通过比较,学生对微生物的特有结构更加明晰。
  3.2 微生物的代谢(图3)
  关于微生物的代谢,教材中对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代谢过程叙述较多,学生能够将这两种微生物的呼吸类型迁移到其他微生物,但是对于不含线粒体的原核生物的需氧呼吸场所存在迷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做适当解释,从而使学生明确原核生物需氧呼吸的场所是在质膜。学生对于缺乏叶绿体的蓝细菌的光合作用也存在迷惑,教师可以适当拓展: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并具有相应的酶,可以帮助蓝细菌完成光合作用,其光反应的场所就是其含有光合色素的质膜。通过这样的拓展和说明可以消除学生的概念漏洞,丰富其知识背景。
  3.3 微生物的增殖(图4)
  学生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关键是要理解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然后播放噬菌体繁殖的动画的顺序,帮助学生明确此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其他病毒是否也是这样繁殖的,从而引出逆转录病毒。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病毒的繁殖方式,增加对不同病毒各自特点的认识。
  对于逆转录病毒,教师可以呈现HIV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过程的动画,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人类DNA上的过程。这样的基因重组过程可以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相联系,教师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一条链被水解,另一条进入R型肺炎双球菌,这条单链DNA会与R菌肺炎双球菌核染色体的同源区队配对形成一小段杂合DNA区段,R型肺炎双球菌进行染色体复制,于是杂合区也得到复制,最终R型菌转化出S型肺炎双球菌(实为具有荚膜的R型菌)。然后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说明和解释。学生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一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知识缺失对学生思维成长不利。教师通过提供材料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明确肺炎双球菌这种自然状态就可以发生基因重组的具体机制,从而帮助学生丰富知识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基因工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前后联系的能力。
  概念图提供了需要关注的主要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联系和扩展,形成知识间的更为广泛联系,构建起更为复杂的关联。
  3.4 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利用大肠杆菌研究DNA复制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然后,让学生结合每一个具体的实验过程思考并总结:选择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有哪些?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实验材料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繁殖快、操作方便、成本低等角度,总结出选择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生物学上还有那些常用实验材料?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总结生物学中常用实验材料及其对应的实验。这样的关联式延伸可以帮助学生对高中阶段的实验材料形成整体认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材料的选择对于生物实验的重要性。
  3.5 微生物存在的意义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回答微生物存在的意义有哪些,然后提示学生将这些意义进行整理归类,引导学生从3个角度认识微生物存在的意义:物质循环角度;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对人类的研究价值角度。
  通过角度划分,学生可以更为清晰的明确思考角度,保证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4 反思研究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微生物学的整个研究过程,总结如何进行知识的联系和整合,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得失,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与他人分享。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经历过的研究过程,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体验。
  5 结束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三复习应然的价值取向,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科整合式复习可以覆盖微生物学在高中阶段的全部内容,实现了复习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并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拓展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指向。“整合——拓展”式复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关于微生物学的整体概念框架,并对以往存在的迷惑的方面在相应的知识拓展中得到了解决,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小红,黄志坚.把握整体性教学原则 优化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J].生物学教学.2015,(4):34-35.
  [2]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健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科学探究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科学探究的实质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是科学思维发展和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培养生命观念与社会责任
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在多边形中求角的大小的主要依据之一,为充分展示其重要性,下面就请左老师结合课本习题稍作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文件编号:1003—7586(2010)04—0037—03  摘 要 从生物家庭小实验课题的选择、常见家庭小实验、实验材料和准备、实验的组织和实施、总结和评价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进行家庭小实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价值。  关键词 生物家庭小实验 实验组织 生物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9t  文献标识码B    减负政策推行后,学生在校时间明显缩短,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学也发生了
从算术数到有理数是从小学进入初中后数的第一次扩充,正确理解有理数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其运算法则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各种考试的热点,在各种考试中,常见考点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数轴实现了数与形的结合,使数与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形的内在联系,并由此成为数形结合的基础,因此,数轴不仅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也是我们学习有理数及其他知识的工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有一次,苏格兰数学家莱格福德陪他儿子一起玩彩色积木的游戏,或许是玩累了,也或许是有意的安排,过了一会儿,莱格福德就站在一边,看儿子随意玩耍,当儿子从玩具盒中拿出红、蓝、黄三种积木各两块,随意排成一排时,莱格福德突然眼前一亮,大叫一声“停”,把儿子吓了一跳。
你还在题海战术中挣扎吗?你所了解的数学题目是什么样的呢?你是否希望学习数学能像学习语文一样轻松呢?现在,刘东升老师将为你开启一扇学习数学的全新之门。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解释这一现象.首先,我们准备工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聚焦大概念、重要概念和具体概念,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可见概念教学仍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学生学习是主动参与的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活动,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以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