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想帮帮你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教书生涯中的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了,但是露璐的故事依然能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露璐是个很内向的女孩子,她刚转到我们这个班的时候我没怎么注意她,是她的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篇作文里没有任何华丽的词汇,文章朴实得就像她那个人一样,不细心体会,你不会发现她的心思细腻,甚至不会认为那是篇好文章。我是因为这篇作文而走近她的——一个很羞涩的女孩子。在征求她的同意后,我在全班读了这篇作文,读着读着,我哭了,泪水不听使唤地顺着面颊流下来。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对爸爸的爱,仿佛看到了为全家生存劳累而奔波的父亲。作文里这样写道:“我们一家人全靠爸爸的奔波而生活着,爸爸心里很苦但是从来不说,有一次我听到了爸爸和一个叔叔的谈话,让我对爸爸有了更多的了解……”
  因为这篇作文,我开始关注这个沉闷的孩子,上课时我时常会关注她脸上是否有灿烂的笑容,能否听得懂,好让她快快尽早融入这个班级。
  对露璐的真正了解源于另一篇作业。有一天没有什么语文作业可布置,于是灵机一动,我想到了写一封信。我很想走近孩子的心灵,还有点自私的想法是想听听孩子们对我的看法。然而就是这样一次普通的作业,却深深刺痛了我的心。露璐写了一封给奶奶的信,信里这样写道:“奶奶,我现在只有上语文课的时候才快乐,我的心里有85%是对您的思念,15%是悲痛……我觉得亲情和友谊最珍贵,只有您和我的心是相通的 …… ”当我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不再是泪水涟涟而是心情沉重。一个10岁的孩子,怎么有那么多痛苦,难道童年的快乐与她无关吗?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立即和她做了一次面对面的交谈。从谈话中,我知道了她来自四川一个农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对奶奶的感情比对爸爸和妈妈还深,转到我们学校来半年了,没有回去,非常想奶奶,说着说着,她哭了。我安慰她,并答应帮助她实现暑假回家看奶奶的心愿。告诉她让自己快乐的办法:你每天走在上学的路上,看到蓝蓝的天,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走进校园,看到同学和老师的笑脸,难道不感觉到快乐吗?在她离开我办公室的时候,我顺便告诉她,让他爸爸到学校来一趟。
  第二天,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来到我的面前,他就是露璐的父亲,如果不是因为她对她爸爸的介绍,我真的无法将眼前这个斯文的男子当作露璐的父亲。我把孩子写给爸爸和写给奶奶的信都给他看了,看得出他拿着本子的手在颤抖,其实我的心也在颤抖。那是因为我去拿作文本的时候,又发现露璐在本上的留言:老师,您一定要说服我爸爸,让我回去看奶奶。我的心里话对谁也没有说,只是您一个人知道,我是把您当作知心朋友才告诉您的。最后,她害怕她爸爸没有时间来学校,还留下了他爸爸的电话。我和他爸爸之间的谈话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从露璐的作文谈到她的性格,最后我给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这个孩子非常懂事,但是有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忧伤和早熟,希望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二是家长对生活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希望你们能昂扬地面对生活。临走的时候,露璐的爸爸答应我,一定满足孩子的愿望,暑假让孩子回去看奶奶。
  又过了一天,我来到教室里,照例打开了孩子的作业本,令人欣慰的是看到露璐的本子上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郑老师:谢谢您给了我快乐!我看了露璐一眼,她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那是我和她之间的秘密,是一个美好的愿望。露璐仅是无数打工子弟中的一个,毕竟帮助她实现看奶奶的愿望并不是很难,我在找她父亲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准备,那就是我愿意尽全力帮助她。
  从这个教育案例中,我感受很深,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否应该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特别是打工子弟的孩子,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包袱,来到了这个不属于他们的城市,他们的孩子也自然成了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是我始终认为这些孩子过于早熟,他们承受着本不该他们承受的责任,背负着他们不应该过早背负的沉重。我在想:这群特殊孩子的身上有着城市里孩子所没有的成熟,所没有的沉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缺少城市里孩子的那种快乐,那种轻松,我们何不走近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诉说,帮助他们找到童年的快乐?教会他们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我们何不利用这样的教育资源,让城市里和农村的孩子感受同一片蓝天,感受童年的美好,我想这才是我们教育的魅力所在!是我们育人的根本所在!
  (作者通联:443600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柔性管理已成为时代管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我们现代管理的重要方面。而柔性管理在校园管理中的应用对校园管理的优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两个方面。  【关键词】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 校园管理 教师管理 学生管理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管理的实际操作方面,人们也一直在追寻一种能够将管理的效果发挥到最优的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走进了课堂,霎时间,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但是,细细回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期刊
现阶段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例如作文难写,古文难读,阅读理解难做等。诚然,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认识偏差,都是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教学观念传统,缺乏新意,未能领悟语文人文美的内涵,所以使得语文课教学的路子走不宽。如何打破这一沉闷局面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陶渊明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突出了采菊人的心境——乐我。保持心境之
期刊
新课标的实施,为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教师不能不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转变教育观念,革新教法,摒弃过去的“抄写式”“机械式”“工厂化”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我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从而能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因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记忆、掌握,还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由于学生缺乏直接经验,加之历史教材所表述的很多都远离现代生活,难以被观察到,这为学生的感知增添了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材的可视性,为学生感观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素材。所以在教学中将历史图片引入课堂,是非常有利于历史教育教学的。图片具有传达历史信息的功能,而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接受要比
期刊
小学数学考试要突破过于注重“双基”的传统评价模式,从单一的笔试,引入口试、实践性测试、操作性测试等多种形式。试卷命题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双基”考查关注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很大的分量。对数学“双基”的考查要注重结合有关实
期刊
初三学生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之把兴趣转化成乐趣,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长时间的求知欲。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  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
期刊
试卷评讲课在巩固内在知识、反馈教学信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就如何上好试卷评讲课谈一点体会。  一.课前研读试卷,充分备课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备内容、备方法、备学生。1.及时批改试卷,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弄清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失分情况,了解他们的整体水平,分析普遍性错误和典型性错误,并分析错误原因,以便我们
期刊
简单地说,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中的节点表示某一领域内的各个概念,连线则表示节点概念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概念图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要素之一。目前生物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集中表现在将其作为学习策略、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设计方法等方面,而针对概念图强大的教学评价功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相对较少。本文结合实例,阐述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概念图进行评价。  1 .概念图评价
期刊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