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之中滋味长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一个地方,我最先熟络起来的,必是“阿姨”。上学那会,经常在校报忙碌,一位管卫生的欧阳阿姨,每次看到我坐下来歇息,都会拎着开水壶过来跟我聊天:有没有好好吃饭,考试有没有过。旁人开玩笑:阿姨好偏心。
  欧阳阿姨说:她是懂礼的好孩子,每天都逗我笑,总是谢谢不离口。
  后来阿姨喜得孙儿,名字是我取的。
  工作了,单位有个阿姨跟妈妈同岁,每次发东西,都给我多发。虽然不过是抽纸等不起眼的小东西,但那份被长辈呵护着的温暖,一直记得。
  后来,我一个人北上打拼,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刚开始觉得很孤单,出门遇见同单元的阿姨,招呼我:“煮了粥,一起吃。”吃就不用了,不过這声招呼,好温暖。
  小区外面长长一溜小店,最多的是卖菜的。刚开始,也没有什么规律,走到哪家便在哪家买。
  有次在其中一家买豆腐皮,店主一边算账一边问:“准备怎么吃?”
  我说:“这个还能怎么吃,青椒豆腐皮呗。”
  店主于是耐心讲解青椒怎么切,豆腐皮怎么切,怎么炒,我一下给逗乐了:“到你们家买菜还有培训做菜的福利啊!”
  店主憨憨挠头笑:“我以前是厨师,所以总忍不住教人做菜。”
  后来,渐渐习惯性地只去他们家。他们是河南来的两口子,喜欢吃面食。等到混熟了,他们会给我留自己做的包子、馒头、烩面等。刚开始我有点不好意思,大嫂说:“吃吧,反正喂你跟喂猫差不多。”他们喜欢喂猫,那只猫后来一看到我就叫,知道抢食的来了。
  吃着吃着,我就开始献计献策了:“真好吃,其实你们可以考虑扩大经营,既卖菜又卖馒头包子什么的。反正都在这做生意了,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夫妻俩一合计,还真听进去了,把旁边的店面也一起租下来,请了两个人,正式卖起各种面食。
  其实我很少做饭,每次买菜也买不了多少,实在算不得大客户,面对他们的热情,总有些过意不去,有时就算不买菜,也会晃过去坐坐,聊聊天。
  有一回,买菜的时候听到他们商量要回老家一趟,读初中的儿子放暑假了,得回去看看。我没有吱声,第二天买了一堆文具,买菜的时候,悄悄放下,怕他们不好意思收,更怕自己不好意思给。其实这些实在算不得什么,就是想着给孩子买点什么。
  后来又是出差又是加班好一通忙,等到再去时,大嫂已经从老家回来了,一见到我,拉着不撒手:“你可来了,我从家里给你带了吃的,再不给你,就要放坏了。”说着就一个劲往我手上塞。虽然是些很普通的土特产,但那一刻,鼻子有些酸酸的。独自一个人在外地生活,最渴望又最怕面对的,其实就是一些点滴的温暖吧。
  决定离开北京的时候,我跟他们讲了,两个人听完都闷闷地不吱声。我说家里还有一些锅碗瓢盆、电扇之类的小东西,要不都拿过来。他们说好。
  隔了几天再去,大嫂抹眼泪了:“还以为你已经走了,五年了,我们真舍不得你啊!”
  是啊,一晃五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有次和同事说起,她很不理解:“你说说,为什么能和这一家子走得这么亲近?”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跟这一家人在一起,很放松,很自在,很温暖。
  生活中,那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带给了我们平凡的小温暖。我喜欢用物理学定律来解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情感的作用也是相互的。你我萍水相逢,不吝温柔以待。
  沐心语:IT行业品牌架构师,现居武汉。业余写文,今日头条专栏作者。
  编辑    沈不言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回想我的半生,父亲到底对我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少?影响了什么?  青少年时期,我对父亲一直是存有抵触情绪的。究其原因,一是父母分居八年——父亲在北京,母亲在东北乡下,我在母亲身边长大,父爱有所缺失;一是这种缺失造成的一个“关键事件”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因为预考成绩不佳,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父亲一再催促我复读,而我对复读深感无望,断然拒绝。此事导致以后我们父子之间交流很少,彼此在心理上有意
期刊
提起童年,你会想起什么? 花棉袄里的一针一线,藏着奶奶满满的疼爱;墙院里的方寸之地,是欢乐的“百草园”;屋前院后的芦苇荡,飘荡着最烂漫的欢笑;一生中,最简单快乐的时光是童年。  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時候,整个世界都是彩色的,生活就像天上的彩虹和乐园的城堡一样,多彩而欢乐。  童年的我们,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在我们眼里,一切都是好玩的,非得玩到大汗淋漓,才肯像个泥鳅一样溜回家。  童年的我们,没有手机
期刊
一  我出生时,满天星辰将它们最后一缕浊气溶解在榆树的露水里,被温暖的晨光揉进我的梦。从此,我失去了平平淡淡度过此生的资格。  二  在我的梦中,戈德里山谷的美远不及它真实的模样。梦中的玫瑰不再吐露鲜红的芬芳;阳光流进戈德里山谷时失去炽热的温度,穿进我的梦里就失去了暖黄的颜色。孩子们晒着苍白的太阳,读着课本上古老的句子,话一出口就成了静谧的风,飘去了。  我的梦没有斑斓缤纷的色彩,只有一帧帧令人难
期刊
于德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协副主席。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小说选刊》《诗刊》《散文》《散文选刊》《儿童文学》《小小说选刊》等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零点开始》,长篇随笔《我和端端》,散文集《自然笔记》,散文诗集《渡口集》,短篇小说集《少年菊花刀》,小小说集《杭州路十号》等六十余部。曾获第三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冰心图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有作品被译介到日
期刊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汪国真说,你要活得快乐些,就只能活得简单些;你要活得辉煌些,就只能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就只能活得平凡些。是的,在一定程度上,平凡也是人生中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有着一头倔强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像一面镜子能映出当时社会丑恶,手握一支敢于针砭时弊的钢笔――是鲁迅。对鲁迅,很多人一直有着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印象。  但
期刊
孩子们,提及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你们会想起哪首诗?  我猜,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想起那首打小就会背的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就让大家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粮食。作者李绅也凭借《悯农》系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诗名中的“悯”字有“怜悯、同情”的意思,我将它理解为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悲悯之心。
期刊
麦子黄了,大地再也不像大地了,它得到了鼓舞,精气神一下子提升上来了。在田垄与田垄之间,在村落与村落之间,在风车与风车、槐树与槐树之间,绵延不断的麦田与六月的阳光交相辉映,到处洋溢的都是耀眼的金光。太阳在天上,但六月的麦田更像太阳,密密匝匝的麦芒宛如千丝万缕的阳光。阳光普照,大地一片灿烂,壮丽而又辉煌。这是苏北的大地,没有高的山,深的水,它平平整整,一望无际,同时也就一览无余。麦田里没有风,有的只是
期刊
“我与文学的故事”主题征文发布以来,编辑部收到很多读者的投稿。父亲买的书为年幼的杨超艺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的大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杨超艺与文学的故事。  “归来是诗,离去成词,且笑风尘不敢造次。”我偶然瞥过,一下喜欢上这句话,不仅因为它的美,还因为它所包含的文学气息。回看我走过的路,归来离去风雨参差,穿插着一段段文字插曲。  父亲读大学时买了许多书,泛黄的书页氤氲着墨香和岁月的气息,为年幼的我
期刊
2168年6月z市中心医院  “杨博士,您确定要这么做吗?这毕竟是第一次尝试,成功率不会超过30%,您身份特殊……”  “不用说了,为了科学和人类的进步,我就算牺牲了也值得。”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躺在手术台上看着询问他的医生说。他的身上插满了大大小小的针管,密密麻麻的线缠紧他的身子,四周来来往往检查仪器的医生都是全国著名的手术专家,他们或在重大的手术中担任过主治医师,或在著名报刊中发表过论文。他们的名
期刊
在苏中乡下,吃饭意味着某种仪式。饭桌上,偶尔左手不捧碗,我妈会隔着桌子伸过筷子来打手,说不打不长记性。有时五指朝上捧碗,也要挨一通说,这叫五指巴天,是不尊重上天。碗洗后得用抹布擦净,一只只反扣好,筷子得两根摆得一样齐。喝粥不能发出呼啦声,喝汤头不可埋到碗里,吸面条脖子不要仰得鼻孔眼朝天,筷子不得捅得饭碗“嗵嗵”响。对于让人活下去的东西,村子里的人有种天然的崇敬。我妈说,吃饭没吃相出息不会大,宁可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