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学习语言的基础在于词汇,包括词汇的丰富程度及使用是否恰当。针对4~5岁处于丰富积累词汇关键期的幼儿,我们要运用各种有利教育资源和途径帮助幼儿,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词汇教育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多感官教育”和游戏等方式来达到丰富幼儿词汇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学;词汇
词汇是语言活动最小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单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量掌握得多少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水平,丰富幼儿的词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怎样发展词汇的教育价值并将新学词汇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当中呢?我具体采用了经验结合法、学习迁移法、举一反三法等有效方法贯穿幼儿教育中。由此来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发展幼儿的语言,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经验结合法
经验结合法,主要是将幼儿的所见所闻运用新学词汇进行描绘,举一反三。这种方法主要体现在量词和形容词上。如《礼物》,我以谈话导入活动:
“你们以前收到过礼物吗,谁送给你的,是什么礼物,你的心情怎样?”
“你有没有给别人送过礼物?如果别人喜欢你送的礼物,你的心情怎样?如果别人不喜欢你送的礼物,你的心情又会怎样?”
通过对幼儿收礼物、送礼物经验的提取,在交流中丰富幼儿词汇,激发幼儿对“礼物”这个话题的兴趣。读本画面上的形象是静止的,而好奇、好动、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要幼儿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看图、去思考是难以做到的。在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把静的内容化为动的情境,让幼儿进入角色。如学一学故事中所涉及的动作、表情,模仿故事中的各种声音等。在《礼物》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猴子蹲着身体,伸长手臂,龇着牙的动作。“看看小猴子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这一问题积极调动了孩子们的表演欲望,有的孩子蹲在地上把两只手臂伸得很长很长,有的孩子瞪大眼睛,露出咬得紧紧的白牙……孩子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表演才能,使幼儿将静态的画面理解与动态的体验表达相结合。又如,当幼儿说到狮子的凶猛时,我顺势引导他们学一学狮子的叫声,做一做狮子的动作,“狮子的是怎样吼叫的,谁来学学它威风的样子?”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词汇和短语的印象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表达兴趣,而且还为幼儿搭建了想说、愿说的平台,使幼儿学会了从不同方面考虑问题并运用所学词汇进行表达。
二、学习迁移法
学习迁移法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得的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这种方法主要是名词体现得比较明显一些,如读本《淘气的小猫》中“淘气”一词,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幼儿感知词义,他们知道并体会“淘气”是很顽皮的一件事情,就自然地受到小猫的感染而兴奋起来。当教师请幼儿说一说你们都做过什么淘气的事情呢,孩子们会结合已有经验说出许多好听的句子来。如:“老师,我家的小狗特淘气”“罗序言也很淘气,天天钻在桌子底下”“妈妈天天说我是个小淘气”还应注重对幼儿情感的激发和迁移,有些以情感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故事,幼儿的情绪往往也会不停地变化,时而安静,时而兴奋,时而伤感,时而喜悦。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幼儿的这种情感变化,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体验角色的心情、感受。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去想角色之所想,说角色之所说。这样,就很容易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如《礼物》:“小猴子给狮子送礼物时干嘛这样轻手轻脚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那是狮子王,小猴子很怕它”“小猴子担心狮子不喜欢它的礼物,怕狮子吃掉它”“狮子脾气不好,小猴子不敢惹它生气”这样的提问引导让幼儿体验到小猴子对百兽之王狮子的恭敬,以及对和礼物不被狮子喜欢的担心。“小猴子在包装礼物时用了什么好办法?为什么它要这样包装礼物?”这一下孩子们说开了:“送给长颈鹿的礼物是长长的、有花纹的,看起来和很像长颈鹿的脖子”“送给老虎的礼物是大大的、有竖条纹的”“送给狮子的礼物有漂亮的卷卷花”从而让幼儿知道小猴子是一个非常细心、贴心的送礼人,它很爱它的朋友们,使故事主题得到升华。由此可见,迁移学习法使幼儿在运用词汇发展语言表达力的同时,还能将优良品德教育融会其中呢。
三、举一反三法
这是指依据原有词汇范例,填换内容从而表达新的意思。这种方法运用得较普遍,主要体现在副词上,如:《我的影子》中关于介词“……比……”的句子,我将“……比……”的句子进行提炼帮助幼儿练习,掌握要领后,幼儿在理解了要两个、两个进行对比后就会举一反三了。于是“我的头发比她长”“爸爸的个比妈妈高”“我的鞋子比万泉灵大”等好听的句子就会应运而生了。针对这些说明不仅增加了幼儿的词汇量而且对思维的加工概括也十分明显,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相辅相成中得到有效促进。
四、融会贯通法
这种发法是在以上三种方法的基础上将经验和思维进行了扩展和升华,使语言得到有效发展。即幼儿领会一词义的同时发散思维找到同类的表达方法,使之做到融会贯通并使经验得到提升。主要体现在叠词上,如:在文学作品中接触到“绿油油”一词时,启发幼儿:“绿色可以用绿油油说得更好听,那么红色应当怎样说呢?”引导幼儿说出红彤彤,以此类推,代表颜色还有金灿灿、黄橙橙、白茫茫、黑乎乎等等。
教师引导儿童对生活中的事物用学过的形容词进行修饰,如利用图片和食物等教具充分让幼儿理解色彩形容词和事物的关系后,便说出了“红通通的小脸蛋,黄橙橙的橘子、金灿灿的太阳、白茫茫的雪以及黑乎乎的小脏手”等丰富优美的词汇。当幼儿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后,教师就引导其顺其自然地应用到实践当中,发挥教师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由此可见,用触类旁通丰富幼儿词汇的方法,不管是幼儿的语言还是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总之,丰富的词汇有利于幼儿语言和思维良好的发展,更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和要求,从而更好地与人交流。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在人们眼中通常都是个活泼开朗、讨人喜欢的聪明的孩子。所以,以教育的机智紧紧把握每个可以教育的时机,让孩子得到提高,让孩子能够成功与人交往,帮助孩子窜起一个能说会道的花环,让聪明之花、开朗之花、活泼之花……开满孩子的心田。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凤凰中心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教学;词汇
词汇是语言活动最小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单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量掌握得多少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水平,丰富幼儿的词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怎样发展词汇的教育价值并将新学词汇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当中呢?我具体采用了经验结合法、学习迁移法、举一反三法等有效方法贯穿幼儿教育中。由此来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发展幼儿的语言,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经验结合法
经验结合法,主要是将幼儿的所见所闻运用新学词汇进行描绘,举一反三。这种方法主要体现在量词和形容词上。如《礼物》,我以谈话导入活动:
“你们以前收到过礼物吗,谁送给你的,是什么礼物,你的心情怎样?”
“你有没有给别人送过礼物?如果别人喜欢你送的礼物,你的心情怎样?如果别人不喜欢你送的礼物,你的心情又会怎样?”
通过对幼儿收礼物、送礼物经验的提取,在交流中丰富幼儿词汇,激发幼儿对“礼物”这个话题的兴趣。读本画面上的形象是静止的,而好奇、好动、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要幼儿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看图、去思考是难以做到的。在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把静的内容化为动的情境,让幼儿进入角色。如学一学故事中所涉及的动作、表情,模仿故事中的各种声音等。在《礼物》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猴子蹲着身体,伸长手臂,龇着牙的动作。“看看小猴子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这一问题积极调动了孩子们的表演欲望,有的孩子蹲在地上把两只手臂伸得很长很长,有的孩子瞪大眼睛,露出咬得紧紧的白牙……孩子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表演才能,使幼儿将静态的画面理解与动态的体验表达相结合。又如,当幼儿说到狮子的凶猛时,我顺势引导他们学一学狮子的叫声,做一做狮子的动作,“狮子的是怎样吼叫的,谁来学学它威风的样子?”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词汇和短语的印象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表达兴趣,而且还为幼儿搭建了想说、愿说的平台,使幼儿学会了从不同方面考虑问题并运用所学词汇进行表达。
二、学习迁移法
学习迁移法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得的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这种方法主要是名词体现得比较明显一些,如读本《淘气的小猫》中“淘气”一词,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幼儿感知词义,他们知道并体会“淘气”是很顽皮的一件事情,就自然地受到小猫的感染而兴奋起来。当教师请幼儿说一说你们都做过什么淘气的事情呢,孩子们会结合已有经验说出许多好听的句子来。如:“老师,我家的小狗特淘气”“罗序言也很淘气,天天钻在桌子底下”“妈妈天天说我是个小淘气”还应注重对幼儿情感的激发和迁移,有些以情感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故事,幼儿的情绪往往也会不停地变化,时而安静,时而兴奋,时而伤感,时而喜悦。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幼儿的这种情感变化,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体验角色的心情、感受。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去想角色之所想,说角色之所说。这样,就很容易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如《礼物》:“小猴子给狮子送礼物时干嘛这样轻手轻脚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那是狮子王,小猴子很怕它”“小猴子担心狮子不喜欢它的礼物,怕狮子吃掉它”“狮子脾气不好,小猴子不敢惹它生气”这样的提问引导让幼儿体验到小猴子对百兽之王狮子的恭敬,以及对和礼物不被狮子喜欢的担心。“小猴子在包装礼物时用了什么好办法?为什么它要这样包装礼物?”这一下孩子们说开了:“送给长颈鹿的礼物是长长的、有花纹的,看起来和很像长颈鹿的脖子”“送给老虎的礼物是大大的、有竖条纹的”“送给狮子的礼物有漂亮的卷卷花”从而让幼儿知道小猴子是一个非常细心、贴心的送礼人,它很爱它的朋友们,使故事主题得到升华。由此可见,迁移学习法使幼儿在运用词汇发展语言表达力的同时,还能将优良品德教育融会其中呢。
三、举一反三法
这是指依据原有词汇范例,填换内容从而表达新的意思。这种方法运用得较普遍,主要体现在副词上,如:《我的影子》中关于介词“……比……”的句子,我将“……比……”的句子进行提炼帮助幼儿练习,掌握要领后,幼儿在理解了要两个、两个进行对比后就会举一反三了。于是“我的头发比她长”“爸爸的个比妈妈高”“我的鞋子比万泉灵大”等好听的句子就会应运而生了。针对这些说明不仅增加了幼儿的词汇量而且对思维的加工概括也十分明显,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相辅相成中得到有效促进。
四、融会贯通法
这种发法是在以上三种方法的基础上将经验和思维进行了扩展和升华,使语言得到有效发展。即幼儿领会一词义的同时发散思维找到同类的表达方法,使之做到融会贯通并使经验得到提升。主要体现在叠词上,如:在文学作品中接触到“绿油油”一词时,启发幼儿:“绿色可以用绿油油说得更好听,那么红色应当怎样说呢?”引导幼儿说出红彤彤,以此类推,代表颜色还有金灿灿、黄橙橙、白茫茫、黑乎乎等等。
教师引导儿童对生活中的事物用学过的形容词进行修饰,如利用图片和食物等教具充分让幼儿理解色彩形容词和事物的关系后,便说出了“红通通的小脸蛋,黄橙橙的橘子、金灿灿的太阳、白茫茫的雪以及黑乎乎的小脏手”等丰富优美的词汇。当幼儿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后,教师就引导其顺其自然地应用到实践当中,发挥教师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由此可见,用触类旁通丰富幼儿词汇的方法,不管是幼儿的语言还是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总之,丰富的词汇有利于幼儿语言和思维良好的发展,更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和要求,从而更好地与人交流。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在人们眼中通常都是个活泼开朗、讨人喜欢的聪明的孩子。所以,以教育的机智紧紧把握每个可以教育的时机,让孩子得到提高,让孩子能够成功与人交往,帮助孩子窜起一个能说会道的花环,让聪明之花、开朗之花、活泼之花……开满孩子的心田。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凤凰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