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脑出血患者,均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按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护理干预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人,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若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是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小骨窗开颅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可有效解除颅内压迫,缓解患者的症状[1]。为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对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82例脑出血患者,入组标准[2]: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发病时间在72h以内;均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症者;血管畸形及颅内动脉瘤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0~78岁,平均(56.8±2.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1~78岁,平均(57.9±2.5)岁。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进行小骨窗开颅手术,麻醉后,根据CT检查结果,以距离血肿中心最近处作长约4cm切口,纵行切开头皮,使用小乳突撑开器,使颅骨充分暴露,并用电钻钻孔,直至扩大直径3cm,使用硬脑膜脑穿针穿刺血肿区,电凝切开大脑皮层并逐渐进入血肿腔,从中间开始使用吸引器抽吸血肿内液体,吸引器压力不宜过大,避免脑组织损伤而引起再出血。止血后,血肿腔使用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并置入引流管,于术后24h~72h拔除。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严格按手术操作规程进行。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颅内血肿清除情况,详细做好记录。②加强引流管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并详细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质等,定时更换引流袋,避免发生感染。③并发症的预防,脑出血患者极易引发消化道溃疡、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此时护理期间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活动,对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可促进排痰;同时遵医嘱合理用药,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喂养。④健康教育,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尽早练习发音,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被动活动及下床主动活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优: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良: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部分恢复,生活能自理;中: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丧失行走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差:治疗后患者呈植物生存状态或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详细整理本组收集结果,选取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有效率单位为(%),比较经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明显,被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出血是由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引起脑微小动脉破裂,对局部脑组织产生冲击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种状态,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脑出血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其并发症发生率及致残率仍居高不下,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小骨窗开颅手术是现阶段直接脑出血的主要缩短,可促进患者康复,即使高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也可完成手术,且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好。但由于脑出血患者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因患者活动量减少,进食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极易出现便秘症状。加上长期卧床可导致肌张力减退,静脉回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4]。因此,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方案,加强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健康教育等,可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5]。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姜玉荣,李学新,冯萍等.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57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113.D
[2]冯艳琴,黄敏,叶宝霞等.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血肿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28(1):95-96.
[3]陈丹,董俊峰,应敏娟等.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临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878-2879.
[4]张绍政,朱春风,李言飞等.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20-21.
[5]倪红.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治疗护理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8):142-143.
【关键词】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护理干预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人,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若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是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小骨窗开颅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可有效解除颅内压迫,缓解患者的症状[1]。为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对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82例脑出血患者,入组标准[2]: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发病时间在72h以内;均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症者;血管畸形及颅内动脉瘤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0~78岁,平均(56.8±2.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1~78岁,平均(57.9±2.5)岁。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进行小骨窗开颅手术,麻醉后,根据CT检查结果,以距离血肿中心最近处作长约4cm切口,纵行切开头皮,使用小乳突撑开器,使颅骨充分暴露,并用电钻钻孔,直至扩大直径3cm,使用硬脑膜脑穿针穿刺血肿区,电凝切开大脑皮层并逐渐进入血肿腔,从中间开始使用吸引器抽吸血肿内液体,吸引器压力不宜过大,避免脑组织损伤而引起再出血。止血后,血肿腔使用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并置入引流管,于术后24h~72h拔除。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严格按手术操作规程进行。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颅内血肿清除情况,详细做好记录。②加强引流管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并详细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质等,定时更换引流袋,避免发生感染。③并发症的预防,脑出血患者极易引发消化道溃疡、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此时护理期间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活动,对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可促进排痰;同时遵医嘱合理用药,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喂养。④健康教育,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尽早练习发音,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被动活动及下床主动活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优: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良: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部分恢复,生活能自理;中: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丧失行走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差:治疗后患者呈植物生存状态或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详细整理本组收集结果,选取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有效率单位为(%),比较经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明显,被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出血是由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引起脑微小动脉破裂,对局部脑组织产生冲击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种状态,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脑出血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其并发症发生率及致残率仍居高不下,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小骨窗开颅手术是现阶段直接脑出血的主要缩短,可促进患者康复,即使高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也可完成手术,且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好。但由于脑出血患者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因患者活动量减少,进食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极易出现便秘症状。加上长期卧床可导致肌张力减退,静脉回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4]。因此,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方案,加强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健康教育等,可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5]。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姜玉荣,李学新,冯萍等.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57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113.D
[2]冯艳琴,黄敏,叶宝霞等.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血肿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28(1):95-96.
[3]陈丹,董俊峰,应敏娟等.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临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878-2879.
[4]张绍政,朱春风,李言飞等.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20-21.
[5]倪红.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治疗护理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8):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