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梦
博士,教授。现任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编委,首都师范大学讲座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家庭暴力和婚姻冲突,拐卖妇女,女性自杀问题等
“社会工作人才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这份职业的重要性在未来还会更加凸显。”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刘梦教授在采访一开始就如此强调。
【总量目标】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背景链接】
2006年,“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被提出。同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出台。根据该规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需求分析】
中国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在社会福利、救助、社区建设、社区矫正、扶危济困等各个领域,我们都能看到一群职业人的身影,很多人称他们为“社会工作者”,但刘梦却不赞同。她认为,这部分群体可以称为社会服务提供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
根据中组部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定义,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理论研究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员。这其中的核心,也就是刘梦一直强调的专业化、职业化,也是此次《纲要》在涉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时,所进行的一个界定。
所谓“专业化”,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指受过专业训练,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了一定的职业资格,能够在专业价值观和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社会服务。所谓“职业化”,则是对行业的要求,是对于社会职业分工分化出来的群体的约定俗成的职业规范或水准。
刘梦认为,尽管社会服务提供者众多,现有岗位缺口也不大,但中国并未形成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新的社会工作岗位的产生,对于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会持续“求贤若渴”,大量正在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也亟需进行专业化升级改造。
历经挑战方得真经
刘梦介绍说,中国的社会工作者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必须过四关。
首先是专业关。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最核心的区别就是价值观和技能,社会工作人才有扎实的专业价值观,例如关注服务对象的尊严、人性化等等;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技能,懂得如何去看待、理解并分析处理各种社会问题。
其次是能力关。理论分析、研究和实务,三项能力缺一不可。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工作是舶来品,从业者还必须懂得在中国本土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自己的知识为老百姓服务。还有一个是课堂内外的差异,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去理解和适应。
第三是积累关。在成长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训练中,并不以通过了社会工作资格考试为唯一内容,更重要的是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以及经验的积累,否则肯定会出现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缺失。
第四是心理关。社会工作人才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最早是从大学专业发展起来的。据统计,因为找不到对口的工作,1988~2003年之间培养的8万名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基本全部流失。2003年以后,这一情况逐年好转,以中华女子学院为例,社会工作专业流失学生比例为10%~20%,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东南沿海等地的社会服务机构。但尽管如此,社会对社会工作的接纳程度依然不高,这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导致社工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偏低、待遇偏低,即使毕业不流失也有可能在工作岗位上流失,例如仅去年一年北京的社会工作者就流失了50%。除了社会工作从业者本身的修炼以外,刘梦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多注重引导,例如建立义工制度,完善社会工作评价制度、岗位设置等,培育一个适合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软环境。
博士,教授。现任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编委,首都师范大学讲座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家庭暴力和婚姻冲突,拐卖妇女,女性自杀问题等
“社会工作人才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这份职业的重要性在未来还会更加凸显。”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刘梦教授在采访一开始就如此强调。
【总量目标】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背景链接】
2006年,“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被提出。同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出台。根据该规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需求分析】
中国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在社会福利、救助、社区建设、社区矫正、扶危济困等各个领域,我们都能看到一群职业人的身影,很多人称他们为“社会工作者”,但刘梦却不赞同。她认为,这部分群体可以称为社会服务提供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
根据中组部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定义,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理论研究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员。这其中的核心,也就是刘梦一直强调的专业化、职业化,也是此次《纲要》在涉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时,所进行的一个界定。
所谓“专业化”,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指受过专业训练,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了一定的职业资格,能够在专业价值观和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社会服务。所谓“职业化”,则是对行业的要求,是对于社会职业分工分化出来的群体的约定俗成的职业规范或水准。
刘梦认为,尽管社会服务提供者众多,现有岗位缺口也不大,但中国并未形成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新的社会工作岗位的产生,对于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会持续“求贤若渴”,大量正在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也亟需进行专业化升级改造。
历经挑战方得真经
刘梦介绍说,中国的社会工作者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必须过四关。
首先是专业关。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最核心的区别就是价值观和技能,社会工作人才有扎实的专业价值观,例如关注服务对象的尊严、人性化等等;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技能,懂得如何去看待、理解并分析处理各种社会问题。
其次是能力关。理论分析、研究和实务,三项能力缺一不可。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工作是舶来品,从业者还必须懂得在中国本土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自己的知识为老百姓服务。还有一个是课堂内外的差异,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去理解和适应。
第三是积累关。在成长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训练中,并不以通过了社会工作资格考试为唯一内容,更重要的是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以及经验的积累,否则肯定会出现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缺失。
第四是心理关。社会工作人才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最早是从大学专业发展起来的。据统计,因为找不到对口的工作,1988~2003年之间培养的8万名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基本全部流失。2003年以后,这一情况逐年好转,以中华女子学院为例,社会工作专业流失学生比例为10%~20%,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东南沿海等地的社会服务机构。但尽管如此,社会对社会工作的接纳程度依然不高,这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导致社工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偏低、待遇偏低,即使毕业不流失也有可能在工作岗位上流失,例如仅去年一年北京的社会工作者就流失了50%。除了社会工作从业者本身的修炼以外,刘梦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多注重引导,例如建立义工制度,完善社会工作评价制度、岗位设置等,培育一个适合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