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游戏改编电影”是指取材或改编自电子游戏的真人版电影或卡通CG化电影,是一种跨媒体之间的文本转化的电影改编方式。进入21世纪后,电子游戏改编电影迎来了一轮高潮,大量成功的游戏作品相继被改编成为电影,游戏与电影的相互渗透日趋密切。在这股热潮中,该类型电影的数量大幅度增长、游戏来源多样化、改编区域扩大化、影片画面奇观化以及改编技巧成熟化,不断地进行对自身的类型建构。虽然目前电子游戏改编电影还未成熟,但其代表了游戏与电影两者跨界融合最早的趋势和特点。纵观整个游戏改编电影的发展历程,其实质是电影与游戏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互动的过程。
关键词:电子游戏;电影;改编;新世纪;特点
“电子游戏改编电影”是指取材或改编自电子游戏的真人版电影或卡通CG化电影,是一种跨媒体之间的文本转化的电影改编方式。电子游戏于上个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之时,已经有电影制作人尝试着将电子游戏与电影相融合。但是,20世纪大多数都是凭借着游戏本身的名声来吸引游戏受众的抱着侥幸心理的作品,内容幼稚且制作粗糙,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
进入21世纪后,电子游戏改编电影迎来了快速发展期。2001年电影版《古墓丽影》惊艳登场,在拿下接近3亿美元的票房后,该类型电影可以说真正跃入了大众视线。在这十几年间,电子游戏改编电影迎来了一股热潮,大量成功的游戏作品相继被改编成为电影,呈现出与上世纪截然不同的现象与特点。
一、数量大幅度增长
上世纪从80年代到2000年,总共只有8部电子游戏改编为电影,分别为《匕首:刺杀游戏》(1982)、《线索》(1985)、《超级马里奥兄弟》(1993)、《街头霸王》(1994)、《双截龙》(1994)、《魔宫帝国》(1995)、《魔宫帝国2》(1997)和《铁翼司令》(1999)。新世纪后爆发性增长,短短十几年间已上映的共有43部,未来2年内将要上映的也有近10部。同时,系列电影的开发成为常态,一半以上的该类电影选择制作续集,如知名的《古墓丽影》系列、《生化危机》系列、《寂静岭》系列等。
二、游戏种类多样化
首先,作为被改编源头的游戏类型更丰富。20世纪大部分属于动作游戏或格斗游戏,而到了新世纪,角色扮演、战争模拟、动作冒险、竞速、射击、牌桌、模拟等类型都加入到被改编的行列中来。其次,被改编的游戏横跨多个平台。新世纪后,被改编的游戏类型从家用机、街机、PC扩展到掌机、手游、桌游,从单机游戏扩展到网络游戏。比如,《愤怒的小鸟》(2016)改编自风靡世界的同名手游,《超级战舰》(2012)桌游改编自孩之宝同名畅销战棋游戏“战舰攻防战”,而《魔兽世界》(2016)则改编自鼎鼎大名的同名网游。
三、改编区域扩大化
美国与一样具有电子游戏领域优势的日本、韩国不同,它具备电影工业上的绝对领先优势,其最早将“电子游戏改编电影”容纳入电影工业中进行持续的开发。因此,20世纪进行电子游戏改编电影的地区以美国为主。而到了新世纪,在欧洲、日本、韩国等电影业界里,“电子游戏改编”也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英国、德国、法国等与美国频繁合作,合拍了《古墓丽影》系列、《生化危机》系列等大量电影;日本不仅参与合拍,也单独改编了《最终幻想》、《如龙》、《逆转裁判》等影片。而我国在电视剧上已经存在着“电子游戏改编”的作品,如《仙剑奇侠传》系列、《轩辕剑》系列等,近几年也与国际接轨,赶上了这股潮流,比如《龙之谷之破晓奇兵》(2014,网游)、《神魔》(华谊兄弟,2015,手游)、《三国杀》(丰隆影业,2015,桌游)。
四、影片画面奇观化
电影技术发展历史中,有声电影的出现、彩色胶片的使用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进入电影制作领域,无疑是对电影这门艺术形式影响最为巨大的三件事,其中第三件事和电子游戏改编片联系最为紧密。上世纪一些该类型影片开始使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如在《双截龙》中出现的影子恶魔,《龙与地下城》以及《银河飞将》己使用了相当程度的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参与制作。而新世纪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古墓丽影》和《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的特技制作中己经普遍使用三维虚拟形象制作与二维绘图相结合的手段,不仅绘制一些规模宏大的远景、全景镜头,如《古墓丽影》中高棉热带雨林中的古代神庙。并且终于在影片《最终幻想:灵魂深处》中出现了比较成熟的人物形象,这部影片首次采用全CG技术,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创造虚拟演员全部代替真人演出的剧情长片。因此,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使电子游戏改编电影普遍呈现出奇观化的视觉体验。
五、改编技巧成熟化
早期电影改编源头的游戏种类大都属于以动作体验为主,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的类型。这种情况看似为改编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但实际难度几乎等于重新构思一部电影剧本。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不同改编策略的不断尝试和改编经验的不断积累,创作人员对各项电影元素(改编策略、叙事技巧和拍摄手法)的运用越来越纯熟,《生化危机》系列便是其中的代表。电影《生化危机》相比以往在改编上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在同一故事环境之下创造了一个新的角色——艾丽丝。从第二部《生化危机:灭绝》开始,电影的故事开始脱离游戏剧情的束缚,开始进入另外一种故事情节。到了第三部《生化危机:启示录》,一部分游戏主角作为配角出现在电影中,这让原本的游戏受众在观看影片时产生不同于游戏的感受。《生化危机》系列的叙事方式恰恰还原了同名视频游戏的解谜特点,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性,以改编内容的“独立”换来了对改编源头的本质“忠实”。因此,《生化危机》系列收获了商业与口碑上的较好成绩,成为了此类影片中票房最高、集数最多、寿命最长的系列。
总之,从新世纪电子游戏改编电影呈现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该类电影正在不断的总结之前失败经验,努力完善自我。尽管目前电子游戏改编电影还未成熟,改编的形式相对简单,也还没有像漫画改编电影那样完成了对自己的类型建构,但并不能就此否定其作用,因为改编是两者跨界融合最早的趋势和特点。纵观整个游戏改编电影的发展历程,其实质是电影与游戏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互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孙祺舜主编.电子游戏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美]托马斯·沙茨著,冯欣译.好莱坞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何志钧.电子游戏与当代电影的审美新变[J].当代电影.2008,09
[4]李延祺.电影的新思路——视屏游戏改编影片的历史与启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
[5]孙祺舜.跨界、融合、互动——从电影《生化危机》系列,浅谈游戏改编电影[D].上海戏剧学院.2009
作者简介:徐文哲,男,1991-02-01,浙江湖州人,现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艺术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
关键词:电子游戏;电影;改编;新世纪;特点
“电子游戏改编电影”是指取材或改编自电子游戏的真人版电影或卡通CG化电影,是一种跨媒体之间的文本转化的电影改编方式。电子游戏于上个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之时,已经有电影制作人尝试着将电子游戏与电影相融合。但是,20世纪大多数都是凭借着游戏本身的名声来吸引游戏受众的抱着侥幸心理的作品,内容幼稚且制作粗糙,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
进入21世纪后,电子游戏改编电影迎来了快速发展期。2001年电影版《古墓丽影》惊艳登场,在拿下接近3亿美元的票房后,该类型电影可以说真正跃入了大众视线。在这十几年间,电子游戏改编电影迎来了一股热潮,大量成功的游戏作品相继被改编成为电影,呈现出与上世纪截然不同的现象与特点。
一、数量大幅度增长
上世纪从80年代到2000年,总共只有8部电子游戏改编为电影,分别为《匕首:刺杀游戏》(1982)、《线索》(1985)、《超级马里奥兄弟》(1993)、《街头霸王》(1994)、《双截龙》(1994)、《魔宫帝国》(1995)、《魔宫帝国2》(1997)和《铁翼司令》(1999)。新世纪后爆发性增长,短短十几年间已上映的共有43部,未来2年内将要上映的也有近10部。同时,系列电影的开发成为常态,一半以上的该类电影选择制作续集,如知名的《古墓丽影》系列、《生化危机》系列、《寂静岭》系列等。
二、游戏种类多样化
首先,作为被改编源头的游戏类型更丰富。20世纪大部分属于动作游戏或格斗游戏,而到了新世纪,角色扮演、战争模拟、动作冒险、竞速、射击、牌桌、模拟等类型都加入到被改编的行列中来。其次,被改编的游戏横跨多个平台。新世纪后,被改编的游戏类型从家用机、街机、PC扩展到掌机、手游、桌游,从单机游戏扩展到网络游戏。比如,《愤怒的小鸟》(2016)改编自风靡世界的同名手游,《超级战舰》(2012)桌游改编自孩之宝同名畅销战棋游戏“战舰攻防战”,而《魔兽世界》(2016)则改编自鼎鼎大名的同名网游。
三、改编区域扩大化
美国与一样具有电子游戏领域优势的日本、韩国不同,它具备电影工业上的绝对领先优势,其最早将“电子游戏改编电影”容纳入电影工业中进行持续的开发。因此,20世纪进行电子游戏改编电影的地区以美国为主。而到了新世纪,在欧洲、日本、韩国等电影业界里,“电子游戏改编”也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英国、德国、法国等与美国频繁合作,合拍了《古墓丽影》系列、《生化危机》系列等大量电影;日本不仅参与合拍,也单独改编了《最终幻想》、《如龙》、《逆转裁判》等影片。而我国在电视剧上已经存在着“电子游戏改编”的作品,如《仙剑奇侠传》系列、《轩辕剑》系列等,近几年也与国际接轨,赶上了这股潮流,比如《龙之谷之破晓奇兵》(2014,网游)、《神魔》(华谊兄弟,2015,手游)、《三国杀》(丰隆影业,2015,桌游)。
四、影片画面奇观化
电影技术发展历史中,有声电影的出现、彩色胶片的使用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进入电影制作领域,无疑是对电影这门艺术形式影响最为巨大的三件事,其中第三件事和电子游戏改编片联系最为紧密。上世纪一些该类型影片开始使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如在《双截龙》中出现的影子恶魔,《龙与地下城》以及《银河飞将》己使用了相当程度的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参与制作。而新世纪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古墓丽影》和《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的特技制作中己经普遍使用三维虚拟形象制作与二维绘图相结合的手段,不仅绘制一些规模宏大的远景、全景镜头,如《古墓丽影》中高棉热带雨林中的古代神庙。并且终于在影片《最终幻想:灵魂深处》中出现了比较成熟的人物形象,这部影片首次采用全CG技术,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创造虚拟演员全部代替真人演出的剧情长片。因此,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使电子游戏改编电影普遍呈现出奇观化的视觉体验。
五、改编技巧成熟化
早期电影改编源头的游戏种类大都属于以动作体验为主,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的类型。这种情况看似为改编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但实际难度几乎等于重新构思一部电影剧本。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不同改编策略的不断尝试和改编经验的不断积累,创作人员对各项电影元素(改编策略、叙事技巧和拍摄手法)的运用越来越纯熟,《生化危机》系列便是其中的代表。电影《生化危机》相比以往在改编上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在同一故事环境之下创造了一个新的角色——艾丽丝。从第二部《生化危机:灭绝》开始,电影的故事开始脱离游戏剧情的束缚,开始进入另外一种故事情节。到了第三部《生化危机:启示录》,一部分游戏主角作为配角出现在电影中,这让原本的游戏受众在观看影片时产生不同于游戏的感受。《生化危机》系列的叙事方式恰恰还原了同名视频游戏的解谜特点,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性,以改编内容的“独立”换来了对改编源头的本质“忠实”。因此,《生化危机》系列收获了商业与口碑上的较好成绩,成为了此类影片中票房最高、集数最多、寿命最长的系列。
总之,从新世纪电子游戏改编电影呈现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该类电影正在不断的总结之前失败经验,努力完善自我。尽管目前电子游戏改编电影还未成熟,改编的形式相对简单,也还没有像漫画改编电影那样完成了对自己的类型建构,但并不能就此否定其作用,因为改编是两者跨界融合最早的趋势和特点。纵观整个游戏改编电影的发展历程,其实质是电影与游戏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互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孙祺舜主编.电子游戏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美]托马斯·沙茨著,冯欣译.好莱坞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何志钧.电子游戏与当代电影的审美新变[J].当代电影.2008,09
[4]李延祺.电影的新思路——视屏游戏改编影片的历史与启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
[5]孙祺舜.跨界、融合、互动——从电影《生化危机》系列,浅谈游戏改编电影[D].上海戏剧学院.2009
作者简介:徐文哲,男,1991-02-01,浙江湖州人,现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艺术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