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弱”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的共识。也是在这个时代,知识与科技的联系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因此,关注教育,关注教育中的科技,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精神既是当代教育的神圣使命,同时也是国家新一轮课改中无法回避,也绝对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笔者日常教学活动中,探讨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技教育;科学精神;李约瑟难题
要在历史的教育教学中贯彻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我以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思想意识上首先就必须要树立一个对科技教育和科学精神的认识。熟悉中国古代科技的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说:“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对于这个疑问,自李约瑟提出之后,中国人一直在探寻,在深思。后来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更将这个疑问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其实,如果我们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而广之,“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当代中国我们又该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等等一系列问题便会油然而生。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世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科技的时代,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不可否认,在这个时代,人才早已成为立国强国的关键。因为只有掌握了现代科技的高素质人才,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那么,怎么去培养掌握现代科技的高素质人才呢?
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和科技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不俗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科技距离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资源的大国,我们拥有全世界无可匹敌的最大的潜在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如何将这种潜在的人才和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科技,挤身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以为通过对历史的叩问,同时追寻近现代欧美国家科技发展的足迹,我们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的教育,尤其是科技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遍观欧美诸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在近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他们的成功,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科学精神往往比前者其实更为重要。以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两人为例,他们的学生时代要么非常短暂,甚至很难说受到了多少学校教育,要么在当时的老师看来,他们也不是那么优秀,但偏偏是他们最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如果我们深入地进行一番探究,厘清其结论是不难的。除了我们熟知的影响这些伟大人物的天赋、恒心和毅力,以及个人无法改变的历史时代等诸多因素之外,恐怕最重要的莫过于科学的精神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科学精神成就了他们的伟大。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一般来说,科学精神应包括这样一些一些特征: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理性精神、求实和求真的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协作精神、民主和开放的精神、实践精神、怀疑与批评精神等等。
然而,在一个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国家,说到科学精神的培养只能是勉为其难了。幸而,今天我国的教育在不断的改革,科技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
作为新课改的老师们,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首先必须要对科学精神有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学校教育的最大成功之处,不在于它交给了学生什么,而在于学生走出学校之后还留下了什么。因此,作为21世纪的教师,在课堂上,我们除了交给学生知识性的东西之外,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培养我们的学生科学的精神。
科学精神的培养从来都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样也不是空洞干癟的说教,而是有理有据的。在爱迪生的身上、在爱因斯坦的身上、在钱学森的身上,在众多科学大家的身上,无不迸射出科学精神的光芒;而他们在科学道路上前行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的对科学精神的践行。
笔者以川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中“发明大王——爱迪生”这一子目的学习为例。如果我们仅仅将爱迪生一生的成就简单罗列,最后他被人称为“发明大王”和“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将这些东西让学生记忆,从掌握知识的角度看似乎是足够了,但是,如果我们的老师仅仅满足于此,那就失之于粗陋了。其实,在我看来,爱迪生的成就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却是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的挖掘往往更加重视。重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我们的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以科学的精神。这样的教学,不是虚幻与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血有肉,有理有据的论证和启迪。
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占领世界科技高地,是中华民族走向强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动力之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或许只是微末的,但我始终坚信,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从量变。这正如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科学精神的培养上奉献出微末的力量,那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培养的孩子们不但有着科学的知识,更是有着科学精神滋养出来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何苗. 中学历史教学与科学精神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 鲍坚勇.中学历史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8(09):137-138.
关键词:科技教育;科学精神;李约瑟难题
要在历史的教育教学中贯彻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我以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思想意识上首先就必须要树立一个对科技教育和科学精神的认识。熟悉中国古代科技的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说:“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对于这个疑问,自李约瑟提出之后,中国人一直在探寻,在深思。后来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更将这个疑问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其实,如果我们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而广之,“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当代中国我们又该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等等一系列问题便会油然而生。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世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科技的时代,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不可否认,在这个时代,人才早已成为立国强国的关键。因为只有掌握了现代科技的高素质人才,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那么,怎么去培养掌握现代科技的高素质人才呢?
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和科技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不俗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科技距离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资源的大国,我们拥有全世界无可匹敌的最大的潜在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如何将这种潜在的人才和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科技,挤身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以为通过对历史的叩问,同时追寻近现代欧美国家科技发展的足迹,我们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的教育,尤其是科技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遍观欧美诸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在近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他们的成功,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科学精神往往比前者其实更为重要。以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两人为例,他们的学生时代要么非常短暂,甚至很难说受到了多少学校教育,要么在当时的老师看来,他们也不是那么优秀,但偏偏是他们最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如果我们深入地进行一番探究,厘清其结论是不难的。除了我们熟知的影响这些伟大人物的天赋、恒心和毅力,以及个人无法改变的历史时代等诸多因素之外,恐怕最重要的莫过于科学的精神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科学精神成就了他们的伟大。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一般来说,科学精神应包括这样一些一些特征: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理性精神、求实和求真的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协作精神、民主和开放的精神、实践精神、怀疑与批评精神等等。
然而,在一个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国家,说到科学精神的培养只能是勉为其难了。幸而,今天我国的教育在不断的改革,科技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
作为新课改的老师们,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首先必须要对科学精神有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学校教育的最大成功之处,不在于它交给了学生什么,而在于学生走出学校之后还留下了什么。因此,作为21世纪的教师,在课堂上,我们除了交给学生知识性的东西之外,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培养我们的学生科学的精神。
科学精神的培养从来都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样也不是空洞干癟的说教,而是有理有据的。在爱迪生的身上、在爱因斯坦的身上、在钱学森的身上,在众多科学大家的身上,无不迸射出科学精神的光芒;而他们在科学道路上前行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的对科学精神的践行。
笔者以川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中“发明大王——爱迪生”这一子目的学习为例。如果我们仅仅将爱迪生一生的成就简单罗列,最后他被人称为“发明大王”和“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将这些东西让学生记忆,从掌握知识的角度看似乎是足够了,但是,如果我们的老师仅仅满足于此,那就失之于粗陋了。其实,在我看来,爱迪生的成就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却是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的挖掘往往更加重视。重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我们的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以科学的精神。这样的教学,不是虚幻与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血有肉,有理有据的论证和启迪。
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占领世界科技高地,是中华民族走向强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动力之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或许只是微末的,但我始终坚信,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从量变。这正如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科学精神的培养上奉献出微末的力量,那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培养的孩子们不但有着科学的知识,更是有着科学精神滋养出来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何苗. 中学历史教学与科学精神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 鲍坚勇.中学历史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8(09):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