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数字化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于信息数量的剧增,信息的获取渠道也开始变得更为多样化,大部分的县(市)级公共图书馆也开始由最初的传统工作模式逐渐向着创新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环境上也逐步从封闭的模式向着信息共享的模式下迈进。目前县级图书馆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以基层受众为主,怎样走向发展和创新的道路,也是当前县级图书馆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运行现状;问题对策;创新服务
图书馆是精神粮仓,承担着思想教育、知识服务、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丰富人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多种社会职能。而各地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则关系着最基层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也对当地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整个市民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管理不好、资金不足,必将制约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今年本人专门走访调研了我县图书馆的管理与运行情况,发现了发展瓶颈,管理缺陷和投入不足等问题。现本人就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现状和如何加大建设规模、增加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等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今后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帮助。
一、县级公共图书馆运行现状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由地方政府主办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因数量众多,联系群众面广,且在图书馆服务和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日益提高,文化事业也蒸蒸日上,各地省、市政府和各地高校的图书馆相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然而作为先进文化传播非常重要阵地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却面临着地域发展非常不平衡的状况。经济落后地区的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资金不足、馆舍老化、资源不足、设施简陋、服务单调、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直接导致人气不旺的现状,已成为制约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本人了解到我县的公共图书馆,每天接待读者只有二三十人,最多的时候也就才三四十人,每年办理借书证的群众不到300人。读者主要以退休老人和附近市民人员为主,年轻人很少,学生更少。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冷清现状急需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滞后,人气渐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经费不足,设施简陋,读书环境差,藏书更新速度慢,部分书架无书、管理人员束手无策,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据走访了解,我县公共图书馆始建于1978年,2013年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二级图书馆。1999年建成2351平方米的新大楼,位于县城区中心位置。2018年5月14日,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公布,我县图书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馆内藏书约9万册,年增2500余册图书,征订报刊220种,拥有持证读者2000余人,电子图书近20万册,盲文图书5000册。按国际标准,平均2万人中就应该有1所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2册。由此可见,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极大制约。县级图书馆一旦经费充足,图书发行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保证经费充足是应对当前县级公共图书馆危机的关键,不断增长财力成为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解决县级图书馆发展问题
(一)争取财政加大财政投入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经费来源仍然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公共图书馆是一项消费型的公共事业,从购书费、业务费、运行费、管理费、装饰装修和增加设备费、人员工资福利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来维持。然而目前的情况是,担负着全国80%以上人口服务面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其财政拨款总额只占全国各级图书馆的30%左右,其中新增藏书购置费只占全国1/7左右。有资料显示称陕西105家区县级公共图书馆中,有相当多的馆没有购书经费,有些县一年的购书经费也只有几千元,他们甚至几年都没有购置过一本新书,基本藏书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之前的老旧文献。加上书价不断上涨,更让他们捉襟见肘。另外,受经济实力影响,各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区县级图书馆数量多于中部和东部,而其财政拨款平均水平只达到东部地区的1/4,其中购书费还不及东部的1/10。总体来说,大部分县域经济实力有限,加上对文化建设认识不足,一味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了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首先,县级政府应当对当地图书馆事业给予充分的重视。图书馆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县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政府的责任。一是在改善图书馆硬件环境上下功夫。二是把图书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体系,增加购书专项经费。三是尽快促成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摆脱困境的最好出路。鉴于各县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建立中央地方财政共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央政府应着重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投入,努力解決地域信息不公平的难题。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自行解决,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支持。各省级财政部门也要合理划分省级和市、县级财政的支出责任,对财力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只要政府建立起经费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对图书馆的财政投入比例,确保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逐年增长,形成图书馆经费稳定增长局面,那么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则是十分可观的。
其次,要规范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行为,加大对图书馆财政投入情况的检查力度,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力度,做到专款专用,严防挪用。要把图书馆事业作为政绩考核依据之一,促使政府真正把图书馆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中来。此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形成图书馆经费有效投入机制,也是缓解县级图书馆经费不足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水平较低,财政拨款大部分用于保证人员支出,而用于开展业务活动的经费,尤其是购书费十分有限。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江西省各级图书馆购书经费仅占总经费的21.8%,直接影响了文献资源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为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转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部门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特别是要将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以外,还应加强经费投入改革力度,使经费由分散、重复投入转向集中、重点投入。政府应致力于引导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档案,重点突出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最后,向市场化转变。尽管国家财政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在逐年增长,但同文献数量的急剧膨胀相比较而言,财政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信息时代,文化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知识经济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信息知识作为一种无形产品,走向市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应当抓住机遇,树立市场意识和营销理念,加快推进图书馆市场化进程。通过自主经营筹集资金,改变以往一味 “坐,等,靠”的被动局面,也适当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当然,图书馆市场化不是要把图书馆建成一个唯利是图的机构,传统职能和人文关怀应该永远保持下去。公共图书馆作为特殊的经济实体,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应兼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运作过程中可采取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策略。对于图书借阅、阅览服务、文献检索、信息咨询等传统大众化信息服务,应坚持无偿服务,保证图书馆的大门向大多数人免费开放,承担起传播文化的社会义务职能。在此基础上,由于有偿服务是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利润来源,县级图书馆应当拓宽服务领域,增加一些有偿服务项目。如开展英语培训班、书法培训班、辅导班、讲座、报告会,对一些大型商务会展收取门票费,开设一些专业信息咨询服务,对逾期还书的读者收取超期费,以及售书、剪报、编译、打字、装订、印刷、上网、休闲娱乐等。
(三)提高管理创新理念
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门户网站、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数字资源数据库等方面内容。门户网站和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目前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都已具备,建设数字资源数据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购买相应的软件平台。提高创新理念,就要解决既缺钱又缺人的问题。
1、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使用的主体是人,是我们的馆员,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是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基层公共图书馆由于受到政府政策倾斜较少,在人力编制方面往往不足,希望通过增加编制直接引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显然不可能。故对于基层公共图书馆来说只能先立足于本馆员工,然后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最后实现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树立员工信息化思想观念。针对现有员工,我们首先要树立员工图书馆信息化的思想观念。方式有两种:一是带领员工参观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图书馆,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所带来工作上的各种便捷,提高他们对本馆信息化建设的憧憬。二是让员工参与到本馆的信息化建设中,让他们亲身体验,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为信息化的利用积累经验。
3、加强现有员工业务学习。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涉及多种不同行业的学科,现有员工对这些新技术了解不多,因此基层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一是邀请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所涉各行业内的老师或專家到图书馆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二是组织员工参加本地区图书馆学会组织的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培训;三是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主动自觉的加强自身学习。
4、多种途径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基层公共图书馆在人力方面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信息化建设想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又没有多的岗位编制,因此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引进人才。以广州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例,引进人才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申请政府雇员编制,目前广州地区的政府雇员薪酬机制、晋升机制都已经建立的相当完善,成为各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的重要方式;另一种是聘请退休的图书馆行业专家作为本馆的发展建设顾问,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如增城区图书馆就聘请了一位武汉大学退休的老师作为他们的顾问。
三、协作沟通完善服务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就需要我们积极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府应该发挥其引导和帮扶的作用,结合相关发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向着法制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规范公共图书馆场地建设行为,保障社会大众享受基本的文化服务权益。在公共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做好规划和布局工作,充分发挥好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要结合地区读者群体和读者数量,科学对公共图书馆内部结构进行规划,保证图书阅读室和藏书室分离,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还要进一步规划设计好图书馆图书检索系统,保证界面操作简单,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检索出自己想要的图书文献。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文献资源种类丰富,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图书馆和不同类型图书馆开展合作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促进。通过协作服务建设统一化读物服务平台,保证读者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获取多家图书馆的图书文献资源,实现图书馆内部资源的高效整合,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协作服务还有利于建立馆际之间的服务联盟,通过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此外,加强县馆与高校之间的合作还有利于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充分体现公共图书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可以结合不同读者图书文献需求,为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文献资源服务,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强大文献资源基础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从多个方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还应该研究如何引导读者更好地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需要扩大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吸引读者来获取各种信息资源。首先,我们应让读者知道我们信息资源都有些什么;其次是这些信息资源在哪里;最后是这些信息资源如何使用。在宣传方式上,一是可通过展架、喷画等传统方式在馆内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宣传,二是在门户网站、移动APP以及微信上对馆内资源进行宣传介绍,并设置资源访问入口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访问。另一方面,针对这些信息资源应制定相应的操作步骤,让读者轻易即可掌握使用方法。
四、结论
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必须立足本地区及本馆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尤其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先天不足和管理运行上的缺陷,都离不开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事在人为,只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积极性,政府给予充分的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广泛支持,县级公共图书馆不仅能获得充足的资金,还能紧跟社会信息发展潮流,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立体阅读模式。县级公共图书馆事业就能迈上一个新的大台阶。
参考文献
[1] 宋磊.新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探析[J].北方文学(下旬),2017(01).
[2] 梁枫.公共图书馆市场化的“三大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4-25:1.
[3] 杨晓炜.福建省县级图书馆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2014-4-1,福建师范大学:6.
[4] 张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多元化合作模型构建[J]情报科学,2017(01).
关键词:图书馆;运行现状;问题对策;创新服务
图书馆是精神粮仓,承担着思想教育、知识服务、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丰富人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多种社会职能。而各地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则关系着最基层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也对当地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整个市民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管理不好、资金不足,必将制约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今年本人专门走访调研了我县图书馆的管理与运行情况,发现了发展瓶颈,管理缺陷和投入不足等问题。现本人就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现状和如何加大建设规模、增加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等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今后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帮助。
一、县级公共图书馆运行现状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由地方政府主办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因数量众多,联系群众面广,且在图书馆服务和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日益提高,文化事业也蒸蒸日上,各地省、市政府和各地高校的图书馆相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然而作为先进文化传播非常重要阵地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却面临着地域发展非常不平衡的状况。经济落后地区的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资金不足、馆舍老化、资源不足、设施简陋、服务单调、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直接导致人气不旺的现状,已成为制约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本人了解到我县的公共图书馆,每天接待读者只有二三十人,最多的时候也就才三四十人,每年办理借书证的群众不到300人。读者主要以退休老人和附近市民人员为主,年轻人很少,学生更少。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冷清现状急需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滞后,人气渐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经费不足,设施简陋,读书环境差,藏书更新速度慢,部分书架无书、管理人员束手无策,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据走访了解,我县公共图书馆始建于1978年,2013年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二级图书馆。1999年建成2351平方米的新大楼,位于县城区中心位置。2018年5月14日,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公布,我县图书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馆内藏书约9万册,年增2500余册图书,征订报刊220种,拥有持证读者2000余人,电子图书近20万册,盲文图书5000册。按国际标准,平均2万人中就应该有1所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2册。由此可见,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极大制约。县级图书馆一旦经费充足,图书发行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保证经费充足是应对当前县级公共图书馆危机的关键,不断增长财力成为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解决县级图书馆发展问题
(一)争取财政加大财政投入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经费来源仍然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公共图书馆是一项消费型的公共事业,从购书费、业务费、运行费、管理费、装饰装修和增加设备费、人员工资福利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来维持。然而目前的情况是,担负着全国80%以上人口服务面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其财政拨款总额只占全国各级图书馆的30%左右,其中新增藏书购置费只占全国1/7左右。有资料显示称陕西105家区县级公共图书馆中,有相当多的馆没有购书经费,有些县一年的购书经费也只有几千元,他们甚至几年都没有购置过一本新书,基本藏书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之前的老旧文献。加上书价不断上涨,更让他们捉襟见肘。另外,受经济实力影响,各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区县级图书馆数量多于中部和东部,而其财政拨款平均水平只达到东部地区的1/4,其中购书费还不及东部的1/10。总体来说,大部分县域经济实力有限,加上对文化建设认识不足,一味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了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首先,县级政府应当对当地图书馆事业给予充分的重视。图书馆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县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政府的责任。一是在改善图书馆硬件环境上下功夫。二是把图书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体系,增加购书专项经费。三是尽快促成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摆脱困境的最好出路。鉴于各县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建立中央地方财政共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央政府应着重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投入,努力解決地域信息不公平的难题。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自行解决,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支持。各省级财政部门也要合理划分省级和市、县级财政的支出责任,对财力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只要政府建立起经费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对图书馆的财政投入比例,确保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逐年增长,形成图书馆经费稳定增长局面,那么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则是十分可观的。
其次,要规范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行为,加大对图书馆财政投入情况的检查力度,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力度,做到专款专用,严防挪用。要把图书馆事业作为政绩考核依据之一,促使政府真正把图书馆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中来。此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形成图书馆经费有效投入机制,也是缓解县级图书馆经费不足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水平较低,财政拨款大部分用于保证人员支出,而用于开展业务活动的经费,尤其是购书费十分有限。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江西省各级图书馆购书经费仅占总经费的21.8%,直接影响了文献资源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为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转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部门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特别是要将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以外,还应加强经费投入改革力度,使经费由分散、重复投入转向集中、重点投入。政府应致力于引导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档案,重点突出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最后,向市场化转变。尽管国家财政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在逐年增长,但同文献数量的急剧膨胀相比较而言,财政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信息时代,文化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知识经济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信息知识作为一种无形产品,走向市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应当抓住机遇,树立市场意识和营销理念,加快推进图书馆市场化进程。通过自主经营筹集资金,改变以往一味 “坐,等,靠”的被动局面,也适当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当然,图书馆市场化不是要把图书馆建成一个唯利是图的机构,传统职能和人文关怀应该永远保持下去。公共图书馆作为特殊的经济实体,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应兼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运作过程中可采取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策略。对于图书借阅、阅览服务、文献检索、信息咨询等传统大众化信息服务,应坚持无偿服务,保证图书馆的大门向大多数人免费开放,承担起传播文化的社会义务职能。在此基础上,由于有偿服务是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利润来源,县级图书馆应当拓宽服务领域,增加一些有偿服务项目。如开展英语培训班、书法培训班、辅导班、讲座、报告会,对一些大型商务会展收取门票费,开设一些专业信息咨询服务,对逾期还书的读者收取超期费,以及售书、剪报、编译、打字、装订、印刷、上网、休闲娱乐等。
(三)提高管理创新理念
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门户网站、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数字资源数据库等方面内容。门户网站和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目前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都已具备,建设数字资源数据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购买相应的软件平台。提高创新理念,就要解决既缺钱又缺人的问题。
1、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使用的主体是人,是我们的馆员,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是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基层公共图书馆由于受到政府政策倾斜较少,在人力编制方面往往不足,希望通过增加编制直接引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显然不可能。故对于基层公共图书馆来说只能先立足于本馆员工,然后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最后实现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树立员工信息化思想观念。针对现有员工,我们首先要树立员工图书馆信息化的思想观念。方式有两种:一是带领员工参观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图书馆,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所带来工作上的各种便捷,提高他们对本馆信息化建设的憧憬。二是让员工参与到本馆的信息化建设中,让他们亲身体验,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为信息化的利用积累经验。
3、加强现有员工业务学习。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涉及多种不同行业的学科,现有员工对这些新技术了解不多,因此基层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一是邀请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所涉各行业内的老师或專家到图书馆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二是组织员工参加本地区图书馆学会组织的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培训;三是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主动自觉的加强自身学习。
4、多种途径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基层公共图书馆在人力方面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信息化建设想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又没有多的岗位编制,因此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引进人才。以广州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例,引进人才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申请政府雇员编制,目前广州地区的政府雇员薪酬机制、晋升机制都已经建立的相当完善,成为各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的重要方式;另一种是聘请退休的图书馆行业专家作为本馆的发展建设顾问,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如增城区图书馆就聘请了一位武汉大学退休的老师作为他们的顾问。
三、协作沟通完善服务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就需要我们积极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府应该发挥其引导和帮扶的作用,结合相关发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向着法制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规范公共图书馆场地建设行为,保障社会大众享受基本的文化服务权益。在公共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做好规划和布局工作,充分发挥好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要结合地区读者群体和读者数量,科学对公共图书馆内部结构进行规划,保证图书阅读室和藏书室分离,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还要进一步规划设计好图书馆图书检索系统,保证界面操作简单,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检索出自己想要的图书文献。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文献资源种类丰富,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图书馆和不同类型图书馆开展合作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促进。通过协作服务建设统一化读物服务平台,保证读者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获取多家图书馆的图书文献资源,实现图书馆内部资源的高效整合,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协作服务还有利于建立馆际之间的服务联盟,通过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此外,加强县馆与高校之间的合作还有利于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充分体现公共图书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可以结合不同读者图书文献需求,为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文献资源服务,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强大文献资源基础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从多个方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还应该研究如何引导读者更好地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需要扩大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吸引读者来获取各种信息资源。首先,我们应让读者知道我们信息资源都有些什么;其次是这些信息资源在哪里;最后是这些信息资源如何使用。在宣传方式上,一是可通过展架、喷画等传统方式在馆内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宣传,二是在门户网站、移动APP以及微信上对馆内资源进行宣传介绍,并设置资源访问入口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访问。另一方面,针对这些信息资源应制定相应的操作步骤,让读者轻易即可掌握使用方法。
四、结论
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必须立足本地区及本馆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尤其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先天不足和管理运行上的缺陷,都离不开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事在人为,只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积极性,政府给予充分的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广泛支持,县级公共图书馆不仅能获得充足的资金,还能紧跟社会信息发展潮流,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立体阅读模式。县级公共图书馆事业就能迈上一个新的大台阶。
参考文献
[1] 宋磊.新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探析[J].北方文学(下旬),2017(01).
[2] 梁枫.公共图书馆市场化的“三大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4-25:1.
[3] 杨晓炜.福建省县级图书馆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2014-4-1,福建师范大学:6.
[4] 张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多元化合作模型构建[J]情报科学,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