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营林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探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营林技术可以对病虫害防治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因此,改变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发展对社会主义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营林技术,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是林业防治病虫害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技术;森林资源;防治
  1.林业病虫害的概念及其防治方针
  1.1林业病虫害的概念
  林业病虫害主要是指可以影响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严重损失的林业病、虫、害。其中,原产于国(境)外,经过各种途径传入我国后,多年后达到影响森林、林木、林木种子等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严重损失的林业病虫害称为外来林业病虫害;在我国境内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经国家林业局发布禁止传播的林业病虫害称为国家林业检疫性的病虫害。
  1.2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针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提出“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是2004年12月开始,这一方针现已调整为“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面对预防为主,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到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由重除治为主方针向重预防为主的战略性方针转移。其中,科学防控,就是要准确把握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有效防控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依法治理,就是要突出防治工作的法制性,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依靠法律手段,遏制林业病虫害的人为传播蔓延。促进健康,是必须要牢固树立森林健康的理念,采取综合措施,实现森林健康的目标。森林健康就是使森林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并保持其系统稳定性的能力,从而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持续发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
  我国是世界上林业易发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国家,病虫害有100余万种。近些年来,发生林业病虫害的危害面积都在有所增加,损失近千亿元。仅福建省,每年就发生各种林业病虫害29万hm2左右;其中森林虫害24万hm2,病害0.4万hm2,鼠兔害4万hm2,成灾面积1万多hm2。可以说林业病虫害是破坏森林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森林的隐形“杀手”。在全国,通常会造成危害的林业病虫害有200余种。在福建省危害比较严重的林业病虫害有红脂大小蠹、白蚁、油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松树叶蜂、华北落叶松鞘蛾、杨树食叶害虫、双条杉天牛、沙棘木蠹蛾、经济林虫害以及其它虫害等。随着全球WTO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林业外来病虫害的入侵问题日益突出。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已知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近千亿美元之多,可以说病虫害入侵是一场可以毁灭森林,破坏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3.运用营林措施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意义
  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有植物检疫、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捕杀和提高营林技术对等。而提高营林技术对则是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根本措施,应贯穿在整个营林生产过程中。提高营林技术对主要措施有:①采用生物工程技术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②按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和密度;③营造混交林,避免树种单一化,实行科学育林;④用无病虫害的壮苗造林;⑤采取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修枝等措施加强对中幼龄林的管理,促进植物生长,及时清除系统中的病虫木,改善卫生条件;⑥严禁乱砍滥伐,促进多层次的植被生长。
  实践证实以上采取的措施,能够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强,使每一种昆虫天敌和鸟类等天敌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植物系统对病虫害的控制能力。同时合理修枝、施肥、浇水、松土、除草等措施能提高林分的抵抗病虫害能力。不同的树种或品种对不同病虫害种群有不同的抗性。
  4.提高营林技术对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4.1努力转变观念,确立创新防治策略
  林业病虫害防治要树立“健康森林”和“森林保健”的新理念,实施四个转变: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防治策略上由治标为主向治标兼治本为主转变;防治组织管理上,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防治技术上,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转变。要实施林业病虫害防治可持续控制策略,积极推行科学的营林措施。
  4.2积极加强预防,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应充分的利用好病虫害和森林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根据现代生态学理论,以林业防治技术措施为基础,以森林植物检疫为重要手段,以生物治理为重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发展森林生物群落中不利于病虫害而有利于林木健康生长的因素,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4.3抓好植物检疫,确保营造健康森林
  植物检疫是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关键措施。对发生植物检疫对象地区,应划为疫区进行封锁;对种籽、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营造健康森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4营造混交林,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
  人工造林应当进行必要混交,混交林內枯枝落叶层能形成易分解的腐殖层,生物种群比较复杂,昆虫种类也较多,有些昆虫虽然对林木危害不大,却是一些寄生天敌的补充寄主,能在主要害虫数量少的时候,使天敌不因缺乏寄主而凋落,从而能够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在苗圃建设中,由于种籽及土壤中潜存有一定的病原和害虫,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籽和土壤进行消毒才能确保出苗率,必要时还需进行轮作。
  4.5坚信良种壮苗,选用抗病虫造林树种
  由于不同树种有不同的抗病虫害能力,而且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种间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化成分也都各存差异,会表现具有不同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人工造林技术应适地适树地通过各种选育措施,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树种。同时,还要选择那些适地、适树、适种源的树种,尽量发展乡土树种。在混交树种上,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可采取针叶与阔叶、针叶与针叶、乔木与灌木、灌木与灌木的混交方式,在混交方法上,可采取带状和块状为主的混交方法。
  4.6坚持封山育林,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
  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类和牲畜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同时能够把单纯林逐步建设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将疏林变密林,形成多样森林体系。通过采取以封禁为主要手段,排除人为干扰、破坏的封山育林活动,利用树木天然下种或萌芽更新及人工促进更新的办法恢复植被。这样既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又达到了改善环境的目的,同时还逐步提高森林对病虫害的自我抵抗力,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4.7保护害虫天敌,抑制害虫发生和繁殖
  在森林中生存着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和益鸟等一些有益生物,它们对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采用有效措施,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
  4.8改造人工纯林,逐步培育针阔混交林
  针对大面积人工纯林的现状,采用小面积带状和块状垦伐的方法,在垦伐的带状、块状的地域上,经过整地后可以栽植阔叶树,使之逐步改造培育成针阔叶带状(块状)混交林,为食虫的鸟、兽、害虫的天敌创造生活条件,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次数和频率。
  【参考文献】
  [1]杨晓雯,杜一花.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措施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2.
  [2]丁海霞,王守忠.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
  [3]张杰.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从《史记》到现代武侠小说,山林场景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变化的过程,而侠客和山林之间的关系又有所发展演变。本文试图通过揭示其发展规律,从而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关键词:武侠 山林  陈平原先生在《千古文人侠客梦》中说:“侠客选择‘江湖’而不是‘山林’或‘绿林’作为主要的活动背景。”1]但接着陈先生又说:“武侠小说中大的背景是‘江湖’,最主要的生活场景则有悬崖山洞,大漠荒原和寺院道观。
期刊
【摘 要】综述了我国森林生态采运的理论,回顾了国内外森林生态采运研究的进展,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人类要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森林的收获和利用。但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片面追求机械化和经济效益,把获取木材作为采伐的唯—目标,无计划、无保护性的采伐,对森林造极大的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何把生态的理念植入森林采
【摘 要】在十七大报告里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的贯彻落实。新时期开展基层工会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调动广大会员积极性,才能增强基层工会凝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会  一、工会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工会承担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养和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森林防火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的探析,了解国内外森林防火技术水平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森林防火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我国今后森林防火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改进重点,促进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更有效地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防火;技术;科学化  1.森林火灾的形成与分析  森林可燃物包括森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
【摘 要】红松落针病是由松针散斑壳菌侵染而引发的红松叶部病害,其病原为大散斑壳,以菌丝或未成熟的子囊盘在落地的针叶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子囊盘发育成熟陆续产生子囊孢子。可以利用化学药剂或者采用营林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红松落针病;机理;防治  红松又名果松,属于松科植物,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红松材质轻软,不易变形,耐腐能力强,适用于建筑、
【摘 要】科学管理营林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防治营林生产过程中受到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病虫害的影响,保护营林的顺利成长,使营林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促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生态效益得到极大的提高。本文就如何有效地防治营林的雨雪灾害提出了解决方法,使营林的济效益得到提高。  【关键词】科学管理;营林;经济效益  0.引言  随着营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生态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
【摘 要】现代农业耕作技术为推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做出很大贡献,但也同时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在推广现代耕作技术的同时,也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农田的保护,确保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耕作技术;农田保护;策略  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效益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农业种植生产技术的改良更新更为关注。化肥、农药及
内容摘要:兰州作为黄河之都,黄河文化是其依托的文化底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修复古渡口等文化遗迹,保护开发百年古梨园等生态文明资源,传承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对于推进兰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关键词:华夏文明 黄河文化 文化传承  黄河流域遍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这些城市在发展历史上与黄河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这些城市的今天与未来也必然基于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以及经济社
解决城镇街道绿化的管理问题十分关键,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几个方面进行经验阐述.
【摘 要】本文对红松果林培育进行了规划,分为常规果林和无性系果林两类。根据两类果林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营建方法和管理措施,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关键词】红松果林;培育;规划;效益  红松是我省东部山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性植被中的主要树咱,在小兴安岭南坡、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山区都有有好的生长史,是长期适应这些区域气候、土壤条件的珍贵树种。但经过人类近百年的过度利用,使以红松为主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