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镑汇率大幅下跌,留英成本由以前每年25万元降低到现在的17~18万元,据英国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UCA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英国大学本科新生人数创下新高,其中,中国留学生增加了21%。英国一直备受中国留学生青睐。
始于1985年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ICC是英国最早开设的国际课程之一,课程质量受到伦敦大学担保。
在伦敦中心罗素广场(Russell Square)内,竖立着一栋古老的现代建筑,这样的建筑并不会带给人太多的震撼,安静的环境,葱郁的树木,浓厚的学术气氛包裹着这里,它就是英国惟一一所专门研究亚洲、非洲、近东和中东的高等教育机构,这就是本期为您介绍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即SOAS)。学院自1916年成立以来,经历90多年的风风雨雨,一面汲取英国文化之精粹,另一面融合了亚洲非洲文化之传统,在文化思想上中西文化与思想相互结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兼容并蓄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作为全球性的学术基地,早已成为智慧、力量和成就的代名词,这里是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亚洲和非洲的关键资源,它在传媒、人文社会、亚洲与非洲文化研究方面颇具权威性,研究有关民主、发展、人权、身份、法律制度、贫困、宗教、社会变迁等人类面对的问题。全球经济实现较快复苏,各个区域的复苏差异性凸显,亚非学院以此来分析世界呈现其理解性和解释性的学术研究。
为满足21世纪人才需求,一些课程与管理课程相连贯,注重语言、管理、国际事务等专业领域培养。就前途而言,能够成功进入SOAS的学生将会接收到良好的实习机会,学院在培养国际学生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提供给在校学生实习的机会,能有机会进入像BBC这样的非政府机构领域实习,获取经验,这种机会对于学生非常重要。
亚非学院作为伦敦大学的一部分,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亚非学院里有两个久负盛名的艺术馆,其中的瓷器艺术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中国瓷器精品。1950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音乐研究中心主席戴维德先生向学院捐献出他个人珍藏的1700件中国瓷器,不乏有乾隆年间皇宫里御用的器物,大都是在10~18世纪期间出品的珍贵文物。瓷器艺术馆已作为学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基地,其历史和艺术价值闪耀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东方文化与璀璨魅力,呈现的文化意蕴凸显人文艺术气息。
亚非学院图书馆拥有大量档案、特殊馆藏及电子网络资源,图书馆的3楼和4楼至少藏有17万册的中国书籍,近千种中文期刊。据资料记载,1815年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马礼逊收藏了约1500册的中文古籍,回到英国后的马礼逊把这些汉学书籍一并赠送给了伦敦大学,至今一直收藏在亚非学院图书馆。
绿色途径
提升英语水平、掌握专业知识和深入了解英国背景文化是预科学习的三要素。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本科基础课程ICC(Intermediate Certificate Course)是专门为国际学生设计进入一流大学的预科课程,为期10个月,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侧重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与写作的能力。
如果你符合以下两种情况之一,可申请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ICC课程:第一,已获得本国高中毕业证书,但没有资格直接进到英国大学学习;第二,已在英国或其他国家的学校接受教育,但语言成绩没有达到A级、国际文凭或者AP成绩。
据学院国际招生主任Mr.Nick Butler介绍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提供的预科课程在于提高留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自信心。我要强调,这样关于自信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不能被忽视。亚非学院致力于帮助那些想进入本科或硕士课程的留学生,在一年中不断增加他们自身的自信心进入非常有名气的大学。这是我要特别强调的,也是我们亚非学院的荣耀所在。”
目前,已有2000多名国际学生顺利通过该预科课程的学习,成功进入到知名大学攻读学位。可以说ICC预科课程是进入英国一流大学的一条绿色、安全、可靠的途径。Mr.Nick Butler给预备留英的中国学生提了两点建议:“第一,我觉得应详细了解与掌握国外院校所设置的课程,一定要掌握每个课程的特点与申请要求。举例来讲:SOAS的经济类课程,非常侧重在对亚洲、非洲区域的钻研与深度研究,应该学会了解这些。第二,我要强调中国学生英语的重要性,这里建议中国学生要提前来英国学英语预科课程,学习到对你未来专业课程有用的英语;另外,我同时建议中国的课程顾问们,要善于对提前办理留学的学生进行一种语言测试,以此强调语言的重要性。”
亲历预科
来自中国的留学生Sarah来到英国已经7个月了,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活历历在目收获颇多,谈到最初的想法时她说:“当我从北京国际机场登上飞往英国的国际航班时,我告诉自己‘留学梦从此开始’。真正来到了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投入到新的生活,我从开始的兴奋渐渐变得冷静下来,开始自我反思:放弃了在中国已获得的一切来这里,到底值不值?”
语言关是Sarah首要面对的问题。她说,ICC的英语课程学以致用,与大学所学专业直接挂钩。另外,欧洲大学的图书馆都藏书丰厚,这里也如此。业余时间她会去图书馆阅读英文书籍,在书的海洋里自由驰骋,既能提升英语水平又能开阔视野。
谈到在这里学习最大的特点时,Sarah停顿几秒钟认真思考之后说:“对我而言,学习气氛很不错。另外就是这里除了英国的学生之外,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其他国的学生,可以说,亚洲、非洲及来自欧洲大陆的学生共聚一堂,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当初Sarah刚到伦敦时的迷茫疑惑与忐忑早已烟消雾散,她说:“在这里学习我有一种莫名的自信感与归属感,我的申请目标就是本校。通过学习感觉自己各种能力都有了较大的飞跃,无论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还是生活能力,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亚非学院的校训是“知识就是力量”,在Sarah的谈吐中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份力量与坚定,在SOAS学习对于她的人生或许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当然,在一所赫赫有名的大学中学习,学习态度和方法是首要的,自律因素必不可少,学习ICC预科课程如同行走在一条通往一流大学的“绿色通道”,在老师的教导下多去了解一下英国的文化,多做一些思考,找准目标和把握正确方法才可事半功倍!
文学名家
在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不少文坛巨子负笈海外,年轻时他们始于个人兴趣、追逐自我梦想开始了异乡奋斗之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老舍。1920年,21岁的老舍在国内任“京师郊外劝学员”,后来在中学任教,直到1924年,机缘巧合,他被当时中国燕京大学任教的英国人Evans教授看重推荐到了“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即现在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从事讲师工作,在这所学院里,开启了老舍真正的文学创作生涯。
老舍在学院教授语言课程,除了授课大部分时间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图书馆度过,他阅读了狄更斯等著名作家的著作,通过认真阅读英文小说提升英语能力,吸收了现代西方文学的精华,为日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和文学基础。老舍以其固有的轻松活脱的文字风格曾这样写道:“学院里有个很不错的图书馆,专藏关于东方学术的书籍,楼上还有些中国书。学生在上课前,下课后,不是在休息室里,便是到图书馆去,因为此外别无去处。这里没有运动场等设备,学生们只好到图书馆去看书。假期内,学院里清静极了,只有图书馆还开着,读书的人可也并不甚多。我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与《二马》大部分是在这里写的,因为这里清静啊。”
有关创作老舍也曾在《我的创作经验》一文中这样写道:“25岁我到英国去,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为小说家——虽然是第一百二十等的小说家。到了英国,我就拼命地念小说,拿它做学习英文的课本。念了一些,我的手痒痒了。离开家乡自然想家,也自然想起过去几年的生活经验。为什么不写呢?” 从1924年的秋天到1929年的夏天,老舍在英国工作了5年,其中作品《二马》标志着老舍早期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后来离开伦敦的老舍又游历访问了许多国家,但对于学院的生活始终念念不忘,多年后他曾这样写道:“现在,据说这个学院已搬到大学里去,图书馆与课室相距很远—— 一个友人来信这么说,所以馆里更清静了。唉,希望有机会再到伦敦去,再在这图书馆里写上两本小说!”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作为全球性的学术基地,早已成为智慧、力量和成就的代名词,这里是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亚洲和非洲的关键资源。
学校简介
学校名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
学校属性:公立
建校时间:1916 年
地理位置:伦敦市中心区
学校网址:www.soas.ac.uk
预科课程
ICC Undergraduate Foundation Programme
课程方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法律、商科
入学要求:高中毕业,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雅思5.5分,其中写作必须5.5分或以上
学制:10个月
学费:11900英镑
开学日期:9月中旬
始于1985年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ICC是英国最早开设的国际课程之一,课程质量受到伦敦大学担保。
在伦敦中心罗素广场(Russell Square)内,竖立着一栋古老的现代建筑,这样的建筑并不会带给人太多的震撼,安静的环境,葱郁的树木,浓厚的学术气氛包裹着这里,它就是英国惟一一所专门研究亚洲、非洲、近东和中东的高等教育机构,这就是本期为您介绍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即SOAS)。学院自1916年成立以来,经历90多年的风风雨雨,一面汲取英国文化之精粹,另一面融合了亚洲非洲文化之传统,在文化思想上中西文化与思想相互结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兼容并蓄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作为全球性的学术基地,早已成为智慧、力量和成就的代名词,这里是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亚洲和非洲的关键资源,它在传媒、人文社会、亚洲与非洲文化研究方面颇具权威性,研究有关民主、发展、人权、身份、法律制度、贫困、宗教、社会变迁等人类面对的问题。全球经济实现较快复苏,各个区域的复苏差异性凸显,亚非学院以此来分析世界呈现其理解性和解释性的学术研究。
为满足21世纪人才需求,一些课程与管理课程相连贯,注重语言、管理、国际事务等专业领域培养。就前途而言,能够成功进入SOAS的学生将会接收到良好的实习机会,学院在培养国际学生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提供给在校学生实习的机会,能有机会进入像BBC这样的非政府机构领域实习,获取经验,这种机会对于学生非常重要。
亚非学院作为伦敦大学的一部分,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亚非学院里有两个久负盛名的艺术馆,其中的瓷器艺术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中国瓷器精品。1950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音乐研究中心主席戴维德先生向学院捐献出他个人珍藏的1700件中国瓷器,不乏有乾隆年间皇宫里御用的器物,大都是在10~18世纪期间出品的珍贵文物。瓷器艺术馆已作为学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基地,其历史和艺术价值闪耀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东方文化与璀璨魅力,呈现的文化意蕴凸显人文艺术气息。
亚非学院图书馆拥有大量档案、特殊馆藏及电子网络资源,图书馆的3楼和4楼至少藏有17万册的中国书籍,近千种中文期刊。据资料记载,1815年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马礼逊收藏了约1500册的中文古籍,回到英国后的马礼逊把这些汉学书籍一并赠送给了伦敦大学,至今一直收藏在亚非学院图书馆。
绿色途径
提升英语水平、掌握专业知识和深入了解英国背景文化是预科学习的三要素。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本科基础课程ICC(Intermediate Certificate Course)是专门为国际学生设计进入一流大学的预科课程,为期10个月,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侧重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与写作的能力。
如果你符合以下两种情况之一,可申请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ICC课程:第一,已获得本国高中毕业证书,但没有资格直接进到英国大学学习;第二,已在英国或其他国家的学校接受教育,但语言成绩没有达到A级、国际文凭或者AP成绩。
据学院国际招生主任Mr.Nick Butler介绍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提供的预科课程在于提高留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自信心。我要强调,这样关于自信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不能被忽视。亚非学院致力于帮助那些想进入本科或硕士课程的留学生,在一年中不断增加他们自身的自信心进入非常有名气的大学。这是我要特别强调的,也是我们亚非学院的荣耀所在。”
目前,已有2000多名国际学生顺利通过该预科课程的学习,成功进入到知名大学攻读学位。可以说ICC预科课程是进入英国一流大学的一条绿色、安全、可靠的途径。Mr.Nick Butler给预备留英的中国学生提了两点建议:“第一,我觉得应详细了解与掌握国外院校所设置的课程,一定要掌握每个课程的特点与申请要求。举例来讲:SOAS的经济类课程,非常侧重在对亚洲、非洲区域的钻研与深度研究,应该学会了解这些。第二,我要强调中国学生英语的重要性,这里建议中国学生要提前来英国学英语预科课程,学习到对你未来专业课程有用的英语;另外,我同时建议中国的课程顾问们,要善于对提前办理留学的学生进行一种语言测试,以此强调语言的重要性。”
亲历预科
来自中国的留学生Sarah来到英国已经7个月了,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活历历在目收获颇多,谈到最初的想法时她说:“当我从北京国际机场登上飞往英国的国际航班时,我告诉自己‘留学梦从此开始’。真正来到了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投入到新的生活,我从开始的兴奋渐渐变得冷静下来,开始自我反思:放弃了在中国已获得的一切来这里,到底值不值?”
语言关是Sarah首要面对的问题。她说,ICC的英语课程学以致用,与大学所学专业直接挂钩。另外,欧洲大学的图书馆都藏书丰厚,这里也如此。业余时间她会去图书馆阅读英文书籍,在书的海洋里自由驰骋,既能提升英语水平又能开阔视野。
谈到在这里学习最大的特点时,Sarah停顿几秒钟认真思考之后说:“对我而言,学习气氛很不错。另外就是这里除了英国的学生之外,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其他国的学生,可以说,亚洲、非洲及来自欧洲大陆的学生共聚一堂,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当初Sarah刚到伦敦时的迷茫疑惑与忐忑早已烟消雾散,她说:“在这里学习我有一种莫名的自信感与归属感,我的申请目标就是本校。通过学习感觉自己各种能力都有了较大的飞跃,无论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还是生活能力,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亚非学院的校训是“知识就是力量”,在Sarah的谈吐中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份力量与坚定,在SOAS学习对于她的人生或许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当然,在一所赫赫有名的大学中学习,学习态度和方法是首要的,自律因素必不可少,学习ICC预科课程如同行走在一条通往一流大学的“绿色通道”,在老师的教导下多去了解一下英国的文化,多做一些思考,找准目标和把握正确方法才可事半功倍!
文学名家
在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不少文坛巨子负笈海外,年轻时他们始于个人兴趣、追逐自我梦想开始了异乡奋斗之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老舍。1920年,21岁的老舍在国内任“京师郊外劝学员”,后来在中学任教,直到1924年,机缘巧合,他被当时中国燕京大学任教的英国人Evans教授看重推荐到了“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即现在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从事讲师工作,在这所学院里,开启了老舍真正的文学创作生涯。
老舍在学院教授语言课程,除了授课大部分时间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图书馆度过,他阅读了狄更斯等著名作家的著作,通过认真阅读英文小说提升英语能力,吸收了现代西方文学的精华,为日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和文学基础。老舍以其固有的轻松活脱的文字风格曾这样写道:“学院里有个很不错的图书馆,专藏关于东方学术的书籍,楼上还有些中国书。学生在上课前,下课后,不是在休息室里,便是到图书馆去,因为此外别无去处。这里没有运动场等设备,学生们只好到图书馆去看书。假期内,学院里清静极了,只有图书馆还开着,读书的人可也并不甚多。我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与《二马》大部分是在这里写的,因为这里清静啊。”
有关创作老舍也曾在《我的创作经验》一文中这样写道:“25岁我到英国去,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为小说家——虽然是第一百二十等的小说家。到了英国,我就拼命地念小说,拿它做学习英文的课本。念了一些,我的手痒痒了。离开家乡自然想家,也自然想起过去几年的生活经验。为什么不写呢?” 从1924年的秋天到1929年的夏天,老舍在英国工作了5年,其中作品《二马》标志着老舍早期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后来离开伦敦的老舍又游历访问了许多国家,但对于学院的生活始终念念不忘,多年后他曾这样写道:“现在,据说这个学院已搬到大学里去,图书馆与课室相距很远—— 一个友人来信这么说,所以馆里更清静了。唉,希望有机会再到伦敦去,再在这图书馆里写上两本小说!”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作为全球性的学术基地,早已成为智慧、力量和成就的代名词,这里是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亚洲和非洲的关键资源。
学校简介
学校名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
学校属性:公立
建校时间:1916 年
地理位置:伦敦市中心区
学校网址:www.soas.ac.uk
预科课程
ICC Undergraduate Foundation Programme
课程方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法律、商科
入学要求:高中毕业,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雅思5.5分,其中写作必须5.5分或以上
学制:10个月
学费:11900英镑
开学日期:9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