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设施改善设计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高校规模逐年扩大,建设新校园成为各大高校的发展趋势。在高校新建、扩建、改建的过程中,环境设施设计也逐渐得到重视。但是,校园内的环境设施设置多停留在以设计者为主的模式,缺乏对使用者使用方面的考虑,往往容易造成不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文章基于使用者的角度,对南京晓庄学院的环境设施进行探究和改善设计,促使其环境设施更加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环境设施;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度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港区域性高校环境设施使用行为研究与改善设计”(202011460003)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民素质,我国综合性大学在不断建立发展的同时,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舒适的高校环境对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有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的高校环境设施改善设计为例,探讨更具现代化、艺术化的特殊风格新型校园环境设施,为更好地建设校园环境设施做铺垫。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本次研究是从校园公共空间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在校园设施的功能基础之上研究它现代化、艺术化的文化内涵。研究旨在了解设施环境因素,找出适合校园快递站设置的依据,为现今校园快递站公共空间提出改善方案,期望能够设计出更加符合师生使用的空间氛围,增加更多的社交行为,使校园更加多元化、趣味化。同时,借助实验性设计的介入,对校园内可利用的空间进行发掘,减少空间的不合理利用,提出改善建议。
  在高校环境设施设计中,基本所有的高校都会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以达到可供使用的目的,但同时也可能会忽略个别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在造型方面,大多数高校环境设施缺乏一定的辨识度。在色彩方面,校园环境设施大多突出本身的色彩,显得较为凌乱,忽略了设施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的整体性。在活动节日中,快递需求日益增多,快递站环境设施也是供不应求,导致使用方面的不便捷。大多快递收取设施样式陈旧,缺乏创新,也未能体现出学校设施的特色。
  二、研究概况
  (一)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项目所在地为南京晓庄学院,目的是从校园公共空间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适合校园快递站设施设置的依据,对于现今校园快递站公共空间提出改善方案。通过了解使用者的偏好,分析设施使用者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和具有潜力的地点。
  (二)设计范围
  本次研究的设计范围选定的是南京晓庄学院部分核心公共空间,选择人流最密集的区域,较容易产生站立、停留、活动的场所,并且具有实验设计潜力的地点[1]。通过了解学校对空间限制的范围内容,将设计范围缩小至服务区附近的待更新空地,基于这个范围进行实验与观察。
  (三)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有关环境设施设计方面的期刊、著作、文献等相关设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从一个新的现代化、艺术化的角度对环境设施进行分类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和自然观察的方法,在尽可能不打扰使用者的情况下,对快递站进行实地勘探、拍照、记录等。同时,进行数据整理与绘图建档,推动设计研究进一步发展。
  三、环境设施设计存在的问题
  环境设施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交流、互动的介质[2]。环境设施的建设需要符合人的行为和活动需求。人的行为习惯要放在主要的设计位置,设施既要存放于环境之中,也要适应所处的环境。本文研究的环境设施处于高校校园中,既受自然条件约束,又受外界环境需求、使用者习惯和心理需求影响,需在各方面展示更高的精神追求。
  本次改善设计通过对使用时段人潮的统计、分析,对人们停留的地点、行为方式进行研究,包括站立、等待、坐下,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喜好等。同时观察快递站设施是否有超出预期的行为模式发生,以及频率发生的高低,观察是否有潜藏的行为模式来改善发展的可能性。通过对设计方面的功能尺寸、造型色彩、材料结构运用的研究,观察多个因不便利造成拥堵的节点,总结整理四个特点。
  (一)造型上缺乏辨识度
  在高校环境设施设计中,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会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以达到可以使用的目的,但同時也可能会忽略个别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综合来说,如果设施种类齐全,设计就会百花齐放,难以达到形态上的统一,在造型上缺乏一定的辨识度。
  (二)色彩较为凌乱
  校园环境设施大多为突出本身的色彩,忽略其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的整体性。多数校园环境设施采用饱和度较高、较为突出的颜色,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三)功能结构单一
  在活动节日中,快递的需求增多,校园快递站的服务也是供不应求。大多数的设施样式较为陈旧,缺乏创新,未能表现出学校艺术化、现代化的特色。同时,未发现为残障人士提供的特殊设计。
  (四)交通流线、环境影响大
  南京晓庄学院快递站使用者流动密度较大,对环境、流线等因素较为敏感,改善设计方案中应当对此有所考虑。
  四、设计与改善方案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环境设施设计缺乏人性化,造型、功能和颜色等细微方面存在不足。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快递站设施为例,阐述改善设计方案的内容。
  (一)研究设计
  第一,提出人性化的设计要求。针对环境设施的尺寸和放置高度,应根据人体平均数据,限定站姿、坐姿、蹲姿的视线范围进行设计,确保快递使用者能够合理、宽泛、足够舒适地收纳、提取。
  第二,添加无障碍设施设计。学校也会有特殊人群,虽然数量较少,但不能忽略小部分人群的使用习惯。无障碍设施的使用者大多身体残疾,在一定程度上行动受限,所以新的环境设施中一定要有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
  第三,调整结构造型风格。高校环境设施作为一个大的景观系统,对校园外的环境有协调功能,需要有一个整体的风格,设施规模、设施造型、设施的功能之间更是需要具有协调性。作为新型开放的高等学府,其现代化、艺术化的环境设施更加能够开拓使用者的视野,营造学术氛围。高校环境设施的设计既要考虑美观,也要考虑在边角处理方面的人性化,避免尖锐部分引起擦伤。   (二)改善方案
  在这次的改善设计中,既要保证快递站具有收取功能,也要使其成为一个现代化、艺术化的环境设施,打破人们对快递站的传统想法,结合现代艺术品的形式,带给使用者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在造型设计中,应分析不同材质的不同特点。玻璃既能遮风挡雨,也能引入室外的光线,延伸空间感。运用玻璃材质可以使快递站更加具有艺术性特点。
  在色彩上,采用白色为环境设施的主题色。一是因为其能更好地融于环境,二是因为其可以使建筑在夜晚光线的投射下带来更丰富的色彩变化,充满现代化、艺术化的气息。
  在功能设计中,如图1所示,将建筑功能区域与建筑本身进行合理划分,保留功能区域的同时建立公共流线,保证空间中有合理的人流动线。同时,在入口处和出口处设置坡道和扶手楼梯,以保证需要帮助的人士正常使用。
  同时,建筑部分秉持环保的理念,采用重量较轻的树脂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在透明材料方面,室外选择了透明玻璃,内部功能区域选择了玻璃砖。在镂空的空间中,两种材料的结合可以增加光与影的效果。除去功能区域外,其余空间也可以用于娱乐,不会造成人员拥挤。
  总结前期对校园环境设施设计的方向后,用实验设计介入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对使用者行为模式、校园环境设施和校园使用者需求进行分析,针对校園快递站的改善和地点设置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构思和改善方案,具体策划如下:
  第一,针对区域性分布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在多区域、不同地理位置,以人流动向为参考设置快递站滞留点,在解决收发问题的前提下,使使用者更加便利、快捷地使用。
  第二,针对快递站造型结构单一、色彩搭配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要统一色系,通过不同层次的亮灰暗明度关系强调结构以及美学法则。
  第三,针对设施不够环保,有一定光污染的问题,提出合理进行材质搭配,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灯光进行合理布置,减少灯光污染对使用者造成的二次伤害。
  第四,针对设施功能结构单一,缺乏校园文化特色的问题,提出要营造空间氛围,改善周边环境,通过现代化、艺术化的手法增加功能性和实用性。
  五、结语
  本文的研究区域仅为南京晓庄学院,进行研究是期望通过调研和设计改善校园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出更适合高校用户使用的空间设施模式,借此丰富使用者的活动类型以及社交行为等,让校园生活更加多元、有趣。
  参考文献:
  [1]郭霁航.长春市高校校园环境设施设计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6.
  [2]赵一丹.基于使用者行为分析的公园景观空间设计与优化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习近平"3·18"讲话的主体内容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题于2020年在《求是》杂志第17期发表.这一重要讲话是建设高质量思政课的行动指南,向我们展示了思政课建设的四个突出问题:一是从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高度认识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推动全社会形成重视思政课的风尚;三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四是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内涵深刻丰富,为人们提供了系统、详细的理论
历史街区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文化遗产之一,“修旧如旧”后的苏州平江历史街区获得国内外的认可的事实表明,对“修旧如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完善历史地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文章
MEGA2第一部分第5卷的编者主张《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是在季刊框架下创作的,季刊论将原《费尔巴哈》章第一稿H5a排除在正式的季刊计划之外,手稿创作是从"施蒂纳批判"H11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作H11的过程中才产生了组建《费尔巴哈》章的想法,季刊计划失败后,放弃出版这些手稿.因此,他们认为完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并不存在,历史唯物主义是著作说版本编辑的结果.日本学者认为这一结论是错误的,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马克思口述恩格斯笔录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之前的各类摘录、笔记和手稿证明,马克思事
摘 要:城市滨水区作为重要的生态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伴随着城市的成长而发展。城市的历史文脉、民俗风情和自然环境等都可以转化为滨水景观中的设计元素,用景观设计的艺术化创新来保持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域文化视角下泰安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设计创新与发展研究”(2020ky11)研究成果。 
摘 要:设计具有西夏文化元素的民宿,重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需求后,进行具有西夏地域性特色文化符号的应用,以体现西夏独特的文化特色。基于此,文章以符号学为基础,以宁夏地区的自然、人文文化为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梳理、深度挖掘、重组,并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融合当代设计语言,重新阐释西夏文化元素,使之运用到民宿设计中,彰显地域历史文化,以期为宁夏民宿设计对西夏文化元素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
“十三五”时期,天津打造全域式旅游城市,完善“一带、三区、九组团”的空间规划布局,一批项目初见成效.“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继续明确提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以“整合文化旅
摘 要:纵观山水画的发展,色彩和水墨一直在不断的轮回中找寻驻足点。单一是对传统的延续,融合则是时代的产物。文章以平面构成中色彩构成的思想分析山水画中色墨三种关系的发展规律和表现语言的形式规律,重点强调色墨相融的观点。  关键词:山水画;色墨关系;色墨相融  水墨之道的精深奥妙本难以捉摸,再加入色彩更是让绘者迷惑。中国山水画的色墨关系大约在20世纪之初才渐渐被人们重视。中国山水画发展至今,由于现代美
艺术形式为艺术作品的主要元素之一,是艺术作品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若想创作出足以动人情思的艺术作品则需要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显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之中形式
摘 要:澳门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区域,汤开建教授提出“澳门是西洋美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的观点,澳门为中西文化对话与交汇发展提供了开放空间和重要助力。文章选取了澳门美术的视角来分析澳门的特有经验和中西对话策略,在时代背景下认识澳门现当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中西艺术对话;中西交汇;澳门美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个新的词汇“逆(后)全球化”被提出,在艺术领域,当今世界不同地域对其的反
摘 要:18世纪在英国出现的“如画”风格成为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当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园林景观概念,许多欧洲国家也受此影响。“如画”风格的造园手法体现出人们更加向往如同风景画一般的景色。而有别于西方的“如画”,中国在传统园林设计中更倾向于“入画”,这也是因为不同地区在文化上存在差异性。因此以西方的“如画”去评判中国的园林是十分片面的;相比“如画”,“入画”更适合评价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  关键词:“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