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试验目的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基本途径,也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重要环节。本试验为摸清七星农场三区土壤供肥能力,为构建水稻施肥模型、建立施肥分区提供依据。
二、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云天化尿素(N>46%),云天化重过磷酸钙(P2O5>44%),倍丰氯化钾(K2O>60%)。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龙粳31,大棚育苗,苗龄35天。
2、试验地点
试验于2020年3月——10月1日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管局七星农场第三管理区进行。
3、试验地供试土壤基本情况
供试土壤为草甸白浆土。土壤有机质含量38.33(g/kg)达到高产田水平,碱解氮含量179.7(g/kg)达到高产田水平,速效钾含量239(mg/kg)达到极高水平,pH 5.94属弱酸性土壤,试验地综合肥力等级达到中高产田水平。
4、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试验进行。“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0、1、2、3共4个水平,共14个处理。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该水平为不足施肥水平);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2水平施肥纯量N 6.21kg/亩,P2O5 4.35kg/亩,K2O4.6kg/亩。水稻小区规格统一,小区面积32.5平方米(长12.5m,宽2.5m)。
试验不设重复。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5行。
5、田间管理
4月中旬进行打浆整地,打浆后进行PVC板格田。施用基肥,并耙地。 5月10日各小区插秧;5月13日施用返青肥,5月22日施用分蘖肥,7月5日施用穗肥。施肥比例氮肥基肥,返青,分蘖,穗肥比例为3:2:3:2,磷肥全部底肥施用,钾肥底肥,分蘖肥比例为6:4。
定植密度:穴距13厘米、行距30厘米,每穴6-8株。
中后期管理:插秧后加强水层管理,保持3-5厘米水层,缓苗后进入正常生长管理,主要是加强水肥管理,全生育期灌水9次。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1、水稻籽实产量
由表1处理2、3、6、11计算氮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可得出施氮量与水稻产量二次函数y = -2.2591x2 + 37.928x + 432.63(R2 = 0.8923)施肥模型。。根据公式进行求导可知水稻最大产量591.84kg/畝时,水稻施用纯氮为8.39kg/亩。
施氮量与产量呈二次函数模型关系。说明氮素施用过高,不仅不会增产,还会导致水稻减产,同时还有贪青、倒伏等种植风险因此,作物高产要控制氮素施用量,同时还能起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由表1处理4、5、6、7计算磷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可得施用磷量与产量关系模型为直线加平台模型。随着施磷量的提升产量呈上升趋势,施用纯磷量为4.3kg/亩时不在增加,亩产量达到最大值610kg。
由表1处理6、8、9、10计算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可得出施用钾量与产量关系模型为直线加平台模型。随着施钾量的提升产量呈上升趋势,施用纯钾量为4.5kg/亩时不在增加,亩产量达到最大值610kg。
由表1处理1、2、4、6、8、10可以计算缺素对产量的影响。
可知不施肥产量占总产的71.37%,缺少N处理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产量占比只能达到72.49%,磷钾肥对植株氮的吸收激发效果不明显,虽然碱解氮含量很高,但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可被利用的氮并不高;缺磷处理产量占比为80.53%,缺素对产量影响次之;缺钾处理产量占比为89.53%,缺素对产量影响最小。
四、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显示在施用氮肥与产量呈二次函数模型,随着施氮量的提高产由增加到最大值到降低,计算结果为在水稻施用纯氮为8.39kg/亩时,产量达到最大591.84kg/亩。
施用磷钾肥与产量增直线加平台模型,随着施肥量的提高产量也持续增加,增加到施用纯磷量为4.3kg/亩,施用纯钾量为4.5kg/亩时,产量不会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的最大值为610kg/亩
无肥区产量为435.47kg/亩,产量占比为71.37%。缺氮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基本途径,也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重要环节。本试验为摸清七星农场三区土壤供肥能力,为构建水稻施肥模型、建立施肥分区提供依据。
二、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云天化尿素(N>46%),云天化重过磷酸钙(P2O5>44%),倍丰氯化钾(K2O>60%)。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龙粳31,大棚育苗,苗龄35天。
2、试验地点
试验于2020年3月——10月1日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管局七星农场第三管理区进行。
3、试验地供试土壤基本情况
供试土壤为草甸白浆土。土壤有机质含量38.33(g/kg)达到高产田水平,碱解氮含量179.7(g/kg)达到高产田水平,速效钾含量239(mg/kg)达到极高水平,pH 5.94属弱酸性土壤,试验地综合肥力等级达到中高产田水平。
4、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试验进行。“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0、1、2、3共4个水平,共14个处理。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该水平为不足施肥水平);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2水平施肥纯量N 6.21kg/亩,P2O5 4.35kg/亩,K2O4.6kg/亩。水稻小区规格统一,小区面积32.5平方米(长12.5m,宽2.5m)。
试验不设重复。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5行。
5、田间管理
4月中旬进行打浆整地,打浆后进行PVC板格田。施用基肥,并耙地。 5月10日各小区插秧;5月13日施用返青肥,5月22日施用分蘖肥,7月5日施用穗肥。施肥比例氮肥基肥,返青,分蘖,穗肥比例为3:2:3:2,磷肥全部底肥施用,钾肥底肥,分蘖肥比例为6:4。
定植密度:穴距13厘米、行距30厘米,每穴6-8株。
中后期管理:插秧后加强水层管理,保持3-5厘米水层,缓苗后进入正常生长管理,主要是加强水肥管理,全生育期灌水9次。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1、水稻籽实产量
由表1处理2、3、6、11计算氮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可得出施氮量与水稻产量二次函数y = -2.2591x2 + 37.928x + 432.63(R2 = 0.8923)施肥模型。。根据公式进行求导可知水稻最大产量591.84kg/畝时,水稻施用纯氮为8.39kg/亩。
施氮量与产量呈二次函数模型关系。说明氮素施用过高,不仅不会增产,还会导致水稻减产,同时还有贪青、倒伏等种植风险因此,作物高产要控制氮素施用量,同时还能起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由表1处理4、5、6、7计算磷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可得施用磷量与产量关系模型为直线加平台模型。随着施磷量的提升产量呈上升趋势,施用纯磷量为4.3kg/亩时不在增加,亩产量达到最大值610kg。
由表1处理6、8、9、10计算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可得出施用钾量与产量关系模型为直线加平台模型。随着施钾量的提升产量呈上升趋势,施用纯钾量为4.5kg/亩时不在增加,亩产量达到最大值610kg。
由表1处理1、2、4、6、8、10可以计算缺素对产量的影响。
可知不施肥产量占总产的71.37%,缺少N处理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产量占比只能达到72.49%,磷钾肥对植株氮的吸收激发效果不明显,虽然碱解氮含量很高,但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可被利用的氮并不高;缺磷处理产量占比为80.53%,缺素对产量影响次之;缺钾处理产量占比为89.53%,缺素对产量影响最小。
四、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显示在施用氮肥与产量呈二次函数模型,随着施氮量的提高产由增加到最大值到降低,计算结果为在水稻施用纯氮为8.39kg/亩时,产量达到最大591.84kg/亩。
施用磷钾肥与产量增直线加平台模型,随着施肥量的提高产量也持续增加,增加到施用纯磷量为4.3kg/亩,施用纯钾量为4.5kg/亩时,产量不会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的最大值为610kg/亩
无肥区产量为435.47kg/亩,产量占比为71.37%。缺氮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