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写签字、背诵签字、作业签字、试卷签字……在我国中、小学沿袭了20多年的“家长签字”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存在?是否应该被取消?前不久,一场由学生、家长、教师、专家、学校五方代表组成的特殊“听证会”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展开,大家争论的焦点正是:要不要废除“家长签字”?对此,各方观点不尽相同,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废除“家长签字”呢?
■本期话题:废除“家长签字”有必要吗?
YES
★观点一: “家长签字”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其实,拥有中国教育特色的“家长签字”制度,往往是教师全方位控制学生学习状态的杀手锏,其核心内涵就是对学生实施“懈怠推定”。而本就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强烈愿望的家长们,对教育者的此番苦心,多数会主动予以配合,并心甘情愿地把“签字”进行到底!孰不知对孩子实施如此苛刻的监控,往往会令孩子心生厌恶,且时有苦不堪言之叹。据悉,在一些早已实施素质教育的发达国家,校方对学生的成绩是保密的,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令其以自信而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可在应试教育依然盘踞校园的我国,完全废除“家长签字”或许一时还难以实现,但如果能把“家长签字”由“规定动作”改良为“自选动作”,至少还是可行的!
★观点二:“家长签字”是教师教学上的懒惰行为
长期以来,“家长签字”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教师布置了作业不检查,而是将这种自己本应担负的责任交给了家长,这甚至已经成了家长一项繁重的附加工作,这是教师推卸责任的一种做法,是教学上的懒惰。当前家庭教育的职能已被严重异化,家长每天都要无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每日检查,并在各种作业和考卷上签字,使家长充当了监督孩子学习的“警察”,让家庭作业成了学生与家长共同的作业。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孩子的学习自主性日渐衰退;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家长都乐于对孩子作业纠错,导致孩子的作业全是标准答案,教师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
★观点三:“家长签字”会扭曲学生正常的学习心态
“家长签字”这种形式之所以存在这么多年,是为了方便学生家长利用分数来获取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然而事实上,分数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学习能力。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孩子甚至像担心害怕考试一样担心害怕“家长签字”,这种恐惧心理难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最终导致恶性循环。甚至有不少学生还想尽各种办法应付“家长签字”,比如模仿家长笔迹、说谎话等等。因此,废除“家长签字”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已经成了一种畸形的交流方式,它造成了学生和家长之间关系的紧张,对实施正常的教育是很不利的。
NO
★观点一:“家长签字”是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有效方法
“家长签字”是父母了解孩子成绩的重要方式,它已经沿袭了将近20年,一旦废除,家长就无法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在校表现,不能有效地监督孩子的学习,也就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外,“家长签字”对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不应完全否定,彻底废除,而应客观看待其积极作用,善加利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庭及学生本人配合来共同完成。到目前为止,对于那些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家长签字”仍不失为一种提高效率、促进学习的好办法。
★观点二:应适时适当,有效发挥“家长签字”的积极作用
如果取消“家长签字”,目前也并没有比它更好的方法来督促孩子学习。要求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孩子的家长签字,可以让父母和学校一起督促、检查孩子的学习;要求那些学习有进步的学生的家长签字,可以让孩子和父母一起感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其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对那些成绩稍有退步的学生则最好暂时不要求其家长签字,可以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给其一个自省的机会。同时,还要让家长明确签字的重要性,让他们严肃认真地对待签字,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能只追求形式,要心平气和,不能简单粗暴,操之过急。对于家长签字的内容,教师应作出分析和评价,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对孩子进行教育,以求更大的进步。因此,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家长签字”如果被恰当使用,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只要在实际操作时,注意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科学、适时地使用,而非千篇一律,急于求成,则会事半功倍。
★观点三:与其他家校联系方式共同使用会使“家长签字”更加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和关心越来越负责,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更加趋向文明与理性。当孩子拿着完成不好的作业或考得不理想的试卷回家签字时,那些只是简单粗暴地恶语、拳脚、棍棒相加的家长,毕竟只是少数,而且还将越来越少。有人认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学生的成绩予以保密,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从而让他们以更加自信更加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什么就不能学习西方的做法呢?这必须要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试问,在我国有哪个教师敢对家长保密学生的学习成绩呢?就是敢,又如何保密得了呢?高考不还是要以公布学生的成绩来决定对考生的录取吗?不要一味地羡慕别人,衡量一下我们的实际情况,“家长签字”还是有许多优势的,它省时省力,简单易行。另外,作为家校联系方式中的一种,“家长签字”不能孤立地存在,而应该与其他的联系方式共同存在共同使用,优势互补,才能使之更加优化,最终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
■编者后记
教育孩子是学校与家庭共同的责任,需要一个很好的沟通载体,通过这样的载体,学校和家庭能实现更好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所以,我们有理由重视对这一沟通载体的选择。事实上,除了“家长签字”以外,网络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交流平台,比如网站、论坛、主页、博客等,只要科学利用,扬长避短,就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家长签字”也是一样。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都应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特别应加强面对面的交流。
学习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和家长能做的不是监督,而是引导。
■下期话题
跳皮筋儿、拔萝卜、踢毽子、抽陀螺、老鹰捉小鸡……这些曾经流行于上个世纪的儿童游戏,在今天的城市里已很难寻觅。放学后、双休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背着大书包在各种补习班、特色班之间奔走的孩子,要不就是在屏幕、键盘和鼠标组成的网络世界里畅游得忘乎所以的少年——真正的游戏已悄然消失在我们的童年。对于游戏,你有怎样的记忆?对于游戏日渐衰落的现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来信来电,各抒己见。如果你有什么好的话题,也可以提供推荐,和大家共同探讨。
编辑/申冬梅
■本期话题:废除“家长签字”有必要吗?
YES
★观点一: “家长签字”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其实,拥有中国教育特色的“家长签字”制度,往往是教师全方位控制学生学习状态的杀手锏,其核心内涵就是对学生实施“懈怠推定”。而本就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强烈愿望的家长们,对教育者的此番苦心,多数会主动予以配合,并心甘情愿地把“签字”进行到底!孰不知对孩子实施如此苛刻的监控,往往会令孩子心生厌恶,且时有苦不堪言之叹。据悉,在一些早已实施素质教育的发达国家,校方对学生的成绩是保密的,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令其以自信而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可在应试教育依然盘踞校园的我国,完全废除“家长签字”或许一时还难以实现,但如果能把“家长签字”由“规定动作”改良为“自选动作”,至少还是可行的!
★观点二:“家长签字”是教师教学上的懒惰行为
长期以来,“家长签字”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教师布置了作业不检查,而是将这种自己本应担负的责任交给了家长,这甚至已经成了家长一项繁重的附加工作,这是教师推卸责任的一种做法,是教学上的懒惰。当前家庭教育的职能已被严重异化,家长每天都要无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每日检查,并在各种作业和考卷上签字,使家长充当了监督孩子学习的“警察”,让家庭作业成了学生与家长共同的作业。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孩子的学习自主性日渐衰退;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家长都乐于对孩子作业纠错,导致孩子的作业全是标准答案,教师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
★观点三:“家长签字”会扭曲学生正常的学习心态
“家长签字”这种形式之所以存在这么多年,是为了方便学生家长利用分数来获取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然而事实上,分数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学习能力。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孩子甚至像担心害怕考试一样担心害怕“家长签字”,这种恐惧心理难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最终导致恶性循环。甚至有不少学生还想尽各种办法应付“家长签字”,比如模仿家长笔迹、说谎话等等。因此,废除“家长签字”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已经成了一种畸形的交流方式,它造成了学生和家长之间关系的紧张,对实施正常的教育是很不利的。
NO
★观点一:“家长签字”是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有效方法
“家长签字”是父母了解孩子成绩的重要方式,它已经沿袭了将近20年,一旦废除,家长就无法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在校表现,不能有效地监督孩子的学习,也就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外,“家长签字”对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不应完全否定,彻底废除,而应客观看待其积极作用,善加利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庭及学生本人配合来共同完成。到目前为止,对于那些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家长签字”仍不失为一种提高效率、促进学习的好办法。
★观点二:应适时适当,有效发挥“家长签字”的积极作用
如果取消“家长签字”,目前也并没有比它更好的方法来督促孩子学习。要求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孩子的家长签字,可以让父母和学校一起督促、检查孩子的学习;要求那些学习有进步的学生的家长签字,可以让孩子和父母一起感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其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对那些成绩稍有退步的学生则最好暂时不要求其家长签字,可以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给其一个自省的机会。同时,还要让家长明确签字的重要性,让他们严肃认真地对待签字,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能只追求形式,要心平气和,不能简单粗暴,操之过急。对于家长签字的内容,教师应作出分析和评价,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对孩子进行教育,以求更大的进步。因此,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家长签字”如果被恰当使用,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只要在实际操作时,注意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科学、适时地使用,而非千篇一律,急于求成,则会事半功倍。
★观点三:与其他家校联系方式共同使用会使“家长签字”更加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和关心越来越负责,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更加趋向文明与理性。当孩子拿着完成不好的作业或考得不理想的试卷回家签字时,那些只是简单粗暴地恶语、拳脚、棍棒相加的家长,毕竟只是少数,而且还将越来越少。有人认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学生的成绩予以保密,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从而让他们以更加自信更加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什么就不能学习西方的做法呢?这必须要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试问,在我国有哪个教师敢对家长保密学生的学习成绩呢?就是敢,又如何保密得了呢?高考不还是要以公布学生的成绩来决定对考生的录取吗?不要一味地羡慕别人,衡量一下我们的实际情况,“家长签字”还是有许多优势的,它省时省力,简单易行。另外,作为家校联系方式中的一种,“家长签字”不能孤立地存在,而应该与其他的联系方式共同存在共同使用,优势互补,才能使之更加优化,最终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
■编者后记
教育孩子是学校与家庭共同的责任,需要一个很好的沟通载体,通过这样的载体,学校和家庭能实现更好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所以,我们有理由重视对这一沟通载体的选择。事实上,除了“家长签字”以外,网络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交流平台,比如网站、论坛、主页、博客等,只要科学利用,扬长避短,就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家长签字”也是一样。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都应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特别应加强面对面的交流。
学习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和家长能做的不是监督,而是引导。
■下期话题
跳皮筋儿、拔萝卜、踢毽子、抽陀螺、老鹰捉小鸡……这些曾经流行于上个世纪的儿童游戏,在今天的城市里已很难寻觅。放学后、双休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背着大书包在各种补习班、特色班之间奔走的孩子,要不就是在屏幕、键盘和鼠标组成的网络世界里畅游得忘乎所以的少年——真正的游戏已悄然消失在我们的童年。对于游戏,你有怎样的记忆?对于游戏日渐衰落的现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来信来电,各抒己见。如果你有什么好的话题,也可以提供推荐,和大家共同探讨。
编辑/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