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11年美国首次提出精准医疗以来,无论是科研人员或是资本,都在不断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而对于精准医疗的未来,机会在哪里,实施的路径是什么样,垂直细分的方向又会如何。
面对愈发火热的精准医疗,无论是政府官员、国内专家、诺奖得主和美国资深院士,都还保持冷静态度:明确概念,打造中国版精准医疗。
主题演讲—科学家与官员说
Thomas.C.Sudhof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现在已经出现了精准医疗还有个性化医疗,我的想法是在未来所有的医疗都是精准医疗或者是个性化医疗,都将是针对个体的患者打造的,是根据患者的基因组,或者是他自身的特点来准备的。
同时我也要指出,精准医疗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其实对于某一些疾病,精准医疗已经存在了一定时间,它仅仅是把我们过去所学到的,再次进行推广。所以这也表明,医疗和其他行业和学科一样,是可以把以往的数据进行大规模的分析,而这种大数据的分析是通过以往方法所无法实现的。通过这种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做患者的定制化。
有时候,大家认为精准医疗是定性的。我认为不是,它是一个定量的扩展。把我们过去几十年所学到的东西进行量化的扩展。
Charles Cantor
美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人类基因组计划创始人之一
讲到精准医学,如果没有一个大的背景讲是不行的。对于个人、社会以及医疗服务供应商来说,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目标不一样,趋向不一样,其中有一些目标不一致性。所以对于精准医学的观念,首先要讲清楚是代表哪一个利益相关方。
所谓完美医学,根据个体设计出一体化的完美医疗方案,我认为在可见的未来,仅仅是非常有钱的少数人能够实现这种完美医疗,如果是希望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是不可能的。
我们过往可能对目前的技术状态过多的乐观了,如果我们对个人进行全基因测序,未必能够预测疾病危险。对于个体来说,既使把基因组信息了解清楚,未必也能很好地预测。所以我们希望在开发出一些标准的药物研发方法下,推出一些药物干预的措施,针对一些靶点加以实现。但我们这样的想法又错了。因为大多数的基因变化如果导致相关疾病的基因突变,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干预。
我们要想有精准医学,必须要调整既有的监管框架,因为目前的监管体系是无法满足这样个体医学的要求。另外对公众的教育也很重要,老百姓对公众的认识度也必须要进一步地提高,形成一个推动力。
代涛
国家卫计委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奥巴马提出来对一百万人群做基因测序,针对的是几种重大疾病。而中国的精准医疗布局显然是针对中国的需求,这个方案现在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2016年我们批准的“精准医学研究项目”有60项,这些项目申报的经费是15亿元,国家批准了6亿元。精准医疗的研究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全球都在布局和探索。中国的科学家、医学家和社会各界都极为关注。我们怎么把中国版的精准医学做出自己的特色,甚至在某些方面引领世界的发展水平,需要向世界学习和做更多的实践探索。
中国精准医学的发展,国家布局是一个引领作用,但它不能解决中国所有的精准医学发展,更多地还要有赖于社会各界和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并且汇集多方面的人才来共同推动中国版的精准医疗发展。
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
精准医学的目标是提高临床诊疗的精准度,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浪费,希望能够降低医疗费用。实际上我们健康的维护,疾病的治疗确实都需要精准化。因此,我认为精准医学包括两方面:精准健康和精准医疗。
美国的精准医学是从政府角度强调科研,但中国版本的精准医学在做两件事情,一方面往科研方面推,另一方面往临床方面推。
我们的愿景是希望精准医学作为一个方向,源源不断地提供新发现,然后不断地推动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人类表型组的研究,发现原创性疾病表型的分子标志物,并且为新兴医药和精准医疗产业群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圆桌论坛—院长说
朱正纲
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
从临床角度来说,在未来精准医学可以提高临床的诊疗疗效,并且是取得革命性的关键。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以及大数据的发展,从政府到科研医疗界再到企业,都在关注精准医学。精准医学、个体化以及转化医学,这几个概念是相辅关联的,因此实际上,很多人对它的理解是非常浮浅的,更多的还是在炒作概念。
未来精准医学的发展关键在于两点。首先,虽然政府已经就精准医学出台了相关规划,并且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仍需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其次,目前国内还缺乏很多真正懂精准医学的人才队伍,从现有的人才队伍来说,很多都是从国外学成回国或者国外引进。因此,培养自己的精准医学人才队伍非常重要。不仅是从有关高校,更要从方方面面加大对精准医学人才的培养。
季加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
精准医学跟过去个体化医疗是有差异的。因为精准医学的产生事实上跟现在大数据搜集的手段,特别是能够处理大数据能力的提高有关,并不是偶然产生。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领导工作会议,还是卫计委联合世卫组织和世界银行共同发布的中国医疗改革报告,都提出要做好预防工作,不要把钱都花在所谓的治疗方面,而是要把健康提到首位。比如说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学的长远计划,重点就在于预防,我觉得对于他的理解是一个革命。
石远凯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精准医学的概念代表了未来生命科学包括医学在内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临床角度讲,精准医疗就是合适的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得到合适的治疗。避免过度治疗,同时也避免治疗不足和错误治疗。另一方面就是预防,怎么样通过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疾病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筛查,有针对性地去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于有遗传背景的个体进行有效干预。这些都是未来对于精准医学来说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精准医学时代,随着越来越多基于中国人的研究数据出炉,如何提高整个科研机构的临床研究水平,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得出越来越多基于中国病人的临床研究结果。只有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结果的不断问世,才能不断地推动中国精准医疗或者病人得到更精确地治疗以及整个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应敏刚
福建肿瘤医院院长
目前,真正能够用精准医疗的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可以治疗的疾病是非常少的,因此,实际上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理念的改变,要知道如何在现有的技术层面把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做到做到精准化。
整个社会、群众包括政府、医疗卫生行业、医院、厂商、研究机构等等,应该对精准医学和大健康理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共识。推行精准医学,如果没有这种共识,那么精准医疗现有的研究成果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例如,现在鼓励病人去进行基因检测,但很多人还不明白这样的检测有什么意义。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的进行在商业推广也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所以,还是要对精准医学扩大科普宣传力度,让整个社会都了解精准医学到底对我们的健康和疾病防治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后在进行逐步地推进。
周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
精准医学从管理学来说,就是用合适的钱达到最高的临床疗效,这就是精准医学。专家角度来说,就是大数据。成也大数据、败也大数据。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知道精准医学需要真正对接研究大数据。曾经批评中医是不精准的,现在西医也在反思不精准。所以科学要现代科学,一百年以后科学要比现在精准。两百年以后更精准,我们现在感觉不太科学的,五十年以后证明是科学。有时候哲学引领科学思路,让科学在精准。所以科学、哲学、精准使得我们人类进步。
单保恩
河北医科大第四医院院长
近两年来,任何一个医学会议,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个专业都在谈精准医学。医院谈精准医学,公司也在谈精准医学。有人认为精准医学的内涵就是中国几千年的黄帝内经,有人认为过度的精准会把我们对疾病的看法、诊断和治疗带入歧途。但事实上,中国实施精准医学一年多来,得益于准确的诊断,精确的分型,使疾病的治疗率,治愈率以及大众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
未来,需要增加对于精准医学的教学培养,注重科学研究。加强基础医学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发现一些关键基因,这会是以后精准医疗的发展方向。此外,加强基础研究与公司的合作,把有价值的基因开发至临床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圆桌论坛—投资人说
余同乐
弘晖资本合伙人
我们在整个基因治疗领域里有一定的投入,在CAR-T和生物基础领域也有进展。投资有几种做法:与海外原创技术的早期标准研发公司进行深层次合作;看市场上那些已经走在前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探索。
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更多的是看到了很多疾病在临床得到真正治愈的一线曙光,所以才导致了行业的风潮,这个过程当中的机遇,就是技术进步与经验的积累。如果把精准医疗看作是一个舞台的话,我觉得这个舞台的序幕才刚刚拉开,大家对这个关注目前还是一个雾里看花的阶段。在大幕拉开的过程中,创业者会不断上映一出出好看的大戏,投资人其实是在背后不断地支持他们,让这个戏更加的精采。
熊磊
思路迪创始人
目前对于精准医疗,跟风多,创新少的现象我是认同的,但背后的现象是必然的。跟风多是好事情,是市场充分自由竞争的表现,只有跟风多才能成就一个必然的大企业,这是一个必然现象。第二个创新少,从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技术创新并非有钱就可以,也不是从海外回来几个人就可以了。这需要底层交流以及整个学术环境,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塑造。中国可能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逐渐成立这样创新的土壤。不是大家不愿意创新,而是没有这样的人才。
中国精准医疗真正的挑战是在人才,而真正要破解人才挑战其实是在于资本,资本一定要有泡沫产生。这并不是说企业巴不得泡沫让自己的估值更高,而是做创新没有泡沫是不可能的,没有风险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何伟
格诺思博创始人
精准医疗的目的无外乎两个方面:避免疾病的发生和延长患者的生命期。现在患者的生命期还非常短,国际上慢病是五年,现在癌症是三年四年,做到这点需要更精准的诊断指标。在未来得方向上,会看一些跟未来有关的免疫治疗相关药物。
精准医疗的挑战主要有两点,首先是资本,还有就是国家政策。行业的发展非常快,投资眼光和发现市场的机会有可能方向跑错,如此到资本低潮的时候对于刚创业的小公司就会有非常大的打击,
李彬
汇桥资本合伙人
现在精准医疗是个人热、政府监管部门比较冷。在奥巴马说精准医疗以前,中国有多少企业、多少老百姓知道精准医疗?中国每一个行业基本都是从蓝海很快进入红海,然后回到蓝海,而精准医疗现在也许是刚刚从蓝海开始到红海。
资本方面的电话,确实是有点过热了。一方面是大家说钱太多了,另一方面可能也跟我们创新的企业数目还没有到那一步。精准医疗的泡沫是不是要爆,什么时候爆,最后还是要靠技术领先以及商业模式的倡导。
陈鹏辉
红杉资本合伙人
在国内投资精准医疗,未必是投向创新公司。比如说这家企业落地能力特别强,包括各个方面,政府关系、商业渠道还是患者教育等等,一样可以成为行业里面领军的企业。
我们投资精准医疗公司的理念一方面是看创新,包括全球创新和国内本土创新,同时也有商业和团队能力。
任何行业都有这个规律,一家公司在高潮的时候抓住机会,低潮的时候比别人活的更久,那么在下一个高潮来的时候就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和弄潮儿。这个低潮对真正有价值的公司不一定是坏事,既清理了现场,同时也给了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打磨技术和商业模式。
胡雪峰
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精准医疗这个概念的重点在精准,精准是核心,医疗是落地的根本。其实过去讲到对症治疗和对应治疗也是这样的概念,只不过现在更强调了治疗的精度和准度。当然对于精准医疗产业化的应用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优秀的企业,往往不是走的最早的企业,也不是做到第一名的企业。只要跟风跟的好,跟到第一名,先有超越,超越了之后有跨越,就可以成为最优先的企业。资本市场不会因为跟风就不投,关键是能不能超越和跨越。
而对于精准医疗市场目前是不是过不过热,我认为谈过热还太早。首先精准医疗的提出,不过就是很短的时间。其次,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市场足够大,因此市场需求不是美国可以比拟的。
面对愈发火热的精准医疗,无论是政府官员、国内专家、诺奖得主和美国资深院士,都还保持冷静态度:明确概念,打造中国版精准医疗。
主题演讲—科学家与官员说
Thomas.C.Sudhof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现在已经出现了精准医疗还有个性化医疗,我的想法是在未来所有的医疗都是精准医疗或者是个性化医疗,都将是针对个体的患者打造的,是根据患者的基因组,或者是他自身的特点来准备的。
同时我也要指出,精准医疗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其实对于某一些疾病,精准医疗已经存在了一定时间,它仅仅是把我们过去所学到的,再次进行推广。所以这也表明,医疗和其他行业和学科一样,是可以把以往的数据进行大规模的分析,而这种大数据的分析是通过以往方法所无法实现的。通过这种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做患者的定制化。
有时候,大家认为精准医疗是定性的。我认为不是,它是一个定量的扩展。把我们过去几十年所学到的东西进行量化的扩展。
Charles Cantor
美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人类基因组计划创始人之一
讲到精准医学,如果没有一个大的背景讲是不行的。对于个人、社会以及医疗服务供应商来说,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目标不一样,趋向不一样,其中有一些目标不一致性。所以对于精准医学的观念,首先要讲清楚是代表哪一个利益相关方。
所谓完美医学,根据个体设计出一体化的完美医疗方案,我认为在可见的未来,仅仅是非常有钱的少数人能够实现这种完美医疗,如果是希望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是不可能的。
我们过往可能对目前的技术状态过多的乐观了,如果我们对个人进行全基因测序,未必能够预测疾病危险。对于个体来说,既使把基因组信息了解清楚,未必也能很好地预测。所以我们希望在开发出一些标准的药物研发方法下,推出一些药物干预的措施,针对一些靶点加以实现。但我们这样的想法又错了。因为大多数的基因变化如果导致相关疾病的基因突变,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干预。
我们要想有精准医学,必须要调整既有的监管框架,因为目前的监管体系是无法满足这样个体医学的要求。另外对公众的教育也很重要,老百姓对公众的认识度也必须要进一步地提高,形成一个推动力。
代涛
国家卫计委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奥巴马提出来对一百万人群做基因测序,针对的是几种重大疾病。而中国的精准医疗布局显然是针对中国的需求,这个方案现在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2016年我们批准的“精准医学研究项目”有60项,这些项目申报的经费是15亿元,国家批准了6亿元。精准医疗的研究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全球都在布局和探索。中国的科学家、医学家和社会各界都极为关注。我们怎么把中国版的精准医学做出自己的特色,甚至在某些方面引领世界的发展水平,需要向世界学习和做更多的实践探索。
中国精准医学的发展,国家布局是一个引领作用,但它不能解决中国所有的精准医学发展,更多地还要有赖于社会各界和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并且汇集多方面的人才来共同推动中国版的精准医疗发展。
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
精准医学的目标是提高临床诊疗的精准度,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浪费,希望能够降低医疗费用。实际上我们健康的维护,疾病的治疗确实都需要精准化。因此,我认为精准医学包括两方面:精准健康和精准医疗。
美国的精准医学是从政府角度强调科研,但中国版本的精准医学在做两件事情,一方面往科研方面推,另一方面往临床方面推。
我们的愿景是希望精准医学作为一个方向,源源不断地提供新发现,然后不断地推动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人类表型组的研究,发现原创性疾病表型的分子标志物,并且为新兴医药和精准医疗产业群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圆桌论坛—院长说
朱正纲
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
从临床角度来说,在未来精准医学可以提高临床的诊疗疗效,并且是取得革命性的关键。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以及大数据的发展,从政府到科研医疗界再到企业,都在关注精准医学。精准医学、个体化以及转化医学,这几个概念是相辅关联的,因此实际上,很多人对它的理解是非常浮浅的,更多的还是在炒作概念。
未来精准医学的发展关键在于两点。首先,虽然政府已经就精准医学出台了相关规划,并且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仍需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其次,目前国内还缺乏很多真正懂精准医学的人才队伍,从现有的人才队伍来说,很多都是从国外学成回国或者国外引进。因此,培养自己的精准医学人才队伍非常重要。不仅是从有关高校,更要从方方面面加大对精准医学人才的培养。
季加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
精准医学跟过去个体化医疗是有差异的。因为精准医学的产生事实上跟现在大数据搜集的手段,特别是能够处理大数据能力的提高有关,并不是偶然产生。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领导工作会议,还是卫计委联合世卫组织和世界银行共同发布的中国医疗改革报告,都提出要做好预防工作,不要把钱都花在所谓的治疗方面,而是要把健康提到首位。比如说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学的长远计划,重点就在于预防,我觉得对于他的理解是一个革命。
石远凯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精准医学的概念代表了未来生命科学包括医学在内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临床角度讲,精准医疗就是合适的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得到合适的治疗。避免过度治疗,同时也避免治疗不足和错误治疗。另一方面就是预防,怎么样通过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疾病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筛查,有针对性地去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于有遗传背景的个体进行有效干预。这些都是未来对于精准医学来说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精准医学时代,随着越来越多基于中国人的研究数据出炉,如何提高整个科研机构的临床研究水平,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得出越来越多基于中国病人的临床研究结果。只有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结果的不断问世,才能不断地推动中国精准医疗或者病人得到更精确地治疗以及整个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应敏刚
福建肿瘤医院院长
目前,真正能够用精准医疗的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可以治疗的疾病是非常少的,因此,实际上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理念的改变,要知道如何在现有的技术层面把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做到做到精准化。
整个社会、群众包括政府、医疗卫生行业、医院、厂商、研究机构等等,应该对精准医学和大健康理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共识。推行精准医学,如果没有这种共识,那么精准医疗现有的研究成果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例如,现在鼓励病人去进行基因检测,但很多人还不明白这样的检测有什么意义。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的进行在商业推广也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所以,还是要对精准医学扩大科普宣传力度,让整个社会都了解精准医学到底对我们的健康和疾病防治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后在进行逐步地推进。
周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
精准医学从管理学来说,就是用合适的钱达到最高的临床疗效,这就是精准医学。专家角度来说,就是大数据。成也大数据、败也大数据。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知道精准医学需要真正对接研究大数据。曾经批评中医是不精准的,现在西医也在反思不精准。所以科学要现代科学,一百年以后科学要比现在精准。两百年以后更精准,我们现在感觉不太科学的,五十年以后证明是科学。有时候哲学引领科学思路,让科学在精准。所以科学、哲学、精准使得我们人类进步。
单保恩
河北医科大第四医院院长
近两年来,任何一个医学会议,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个专业都在谈精准医学。医院谈精准医学,公司也在谈精准医学。有人认为精准医学的内涵就是中国几千年的黄帝内经,有人认为过度的精准会把我们对疾病的看法、诊断和治疗带入歧途。但事实上,中国实施精准医学一年多来,得益于准确的诊断,精确的分型,使疾病的治疗率,治愈率以及大众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
未来,需要增加对于精准医学的教学培养,注重科学研究。加强基础医学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发现一些关键基因,这会是以后精准医疗的发展方向。此外,加强基础研究与公司的合作,把有价值的基因开发至临床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圆桌论坛—投资人说
余同乐
弘晖资本合伙人
我们在整个基因治疗领域里有一定的投入,在CAR-T和生物基础领域也有进展。投资有几种做法:与海外原创技术的早期标准研发公司进行深层次合作;看市场上那些已经走在前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探索。
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更多的是看到了很多疾病在临床得到真正治愈的一线曙光,所以才导致了行业的风潮,这个过程当中的机遇,就是技术进步与经验的积累。如果把精准医疗看作是一个舞台的话,我觉得这个舞台的序幕才刚刚拉开,大家对这个关注目前还是一个雾里看花的阶段。在大幕拉开的过程中,创业者会不断上映一出出好看的大戏,投资人其实是在背后不断地支持他们,让这个戏更加的精采。
熊磊
思路迪创始人
目前对于精准医疗,跟风多,创新少的现象我是认同的,但背后的现象是必然的。跟风多是好事情,是市场充分自由竞争的表现,只有跟风多才能成就一个必然的大企业,这是一个必然现象。第二个创新少,从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技术创新并非有钱就可以,也不是从海外回来几个人就可以了。这需要底层交流以及整个学术环境,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塑造。中国可能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逐渐成立这样创新的土壤。不是大家不愿意创新,而是没有这样的人才。
中国精准医疗真正的挑战是在人才,而真正要破解人才挑战其实是在于资本,资本一定要有泡沫产生。这并不是说企业巴不得泡沫让自己的估值更高,而是做创新没有泡沫是不可能的,没有风险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何伟
格诺思博创始人
精准医疗的目的无外乎两个方面:避免疾病的发生和延长患者的生命期。现在患者的生命期还非常短,国际上慢病是五年,现在癌症是三年四年,做到这点需要更精准的诊断指标。在未来得方向上,会看一些跟未来有关的免疫治疗相关药物。
精准医疗的挑战主要有两点,首先是资本,还有就是国家政策。行业的发展非常快,投资眼光和发现市场的机会有可能方向跑错,如此到资本低潮的时候对于刚创业的小公司就会有非常大的打击,
李彬
汇桥资本合伙人
现在精准医疗是个人热、政府监管部门比较冷。在奥巴马说精准医疗以前,中国有多少企业、多少老百姓知道精准医疗?中国每一个行业基本都是从蓝海很快进入红海,然后回到蓝海,而精准医疗现在也许是刚刚从蓝海开始到红海。
资本方面的电话,确实是有点过热了。一方面是大家说钱太多了,另一方面可能也跟我们创新的企业数目还没有到那一步。精准医疗的泡沫是不是要爆,什么时候爆,最后还是要靠技术领先以及商业模式的倡导。
陈鹏辉
红杉资本合伙人
在国内投资精准医疗,未必是投向创新公司。比如说这家企业落地能力特别强,包括各个方面,政府关系、商业渠道还是患者教育等等,一样可以成为行业里面领军的企业。
我们投资精准医疗公司的理念一方面是看创新,包括全球创新和国内本土创新,同时也有商业和团队能力。
任何行业都有这个规律,一家公司在高潮的时候抓住机会,低潮的时候比别人活的更久,那么在下一个高潮来的时候就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和弄潮儿。这个低潮对真正有价值的公司不一定是坏事,既清理了现场,同时也给了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打磨技术和商业模式。
胡雪峰
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精准医疗这个概念的重点在精准,精准是核心,医疗是落地的根本。其实过去讲到对症治疗和对应治疗也是这样的概念,只不过现在更强调了治疗的精度和准度。当然对于精准医疗产业化的应用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优秀的企业,往往不是走的最早的企业,也不是做到第一名的企业。只要跟风跟的好,跟到第一名,先有超越,超越了之后有跨越,就可以成为最优先的企业。资本市场不会因为跟风就不投,关键是能不能超越和跨越。
而对于精准医疗市场目前是不是过不过热,我认为谈过热还太早。首先精准医疗的提出,不过就是很短的时间。其次,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市场足够大,因此市场需求不是美国可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