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至15%的典型溺毙者中,肺里没有一滴水。他们虽没有被水憋死,却受到了水的“致命一击”。此外,有些人在溺水后被成功救活,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忽然死亡,这与人在受到极度惊吓、恐惧、疼痛等精神刺激导致的猝死原理基本相同。
7月7日12时,贵州安顺市一辆公交车,在途经虹山湖大坝中段时,忽然冲破石护栏坠入湖中。
经相关部门全力搜救,截至当天22时,共搜救出37人,其中16人受伤,20人无生命体征,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人。7月12日,警方通报称,事发当天,驾驶员张某钢蓄意报复社会,他偷偷饮用白酒,在驶至水库大坝时,先降低车速躲避来往车辆,后突然加速冲入湖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7日15时30分,公交坠湖事件的死亡人数还是1人,到了晚上竟然飙升至20人,公交车坠湖为何伤亡如此惨重?或许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溺水。
为何有时在身边都难以发觉
影视剧里的溺水者表现非常夸张,会制造大量水花,在水面沉沉浮浮,并高呼:“救命!”
现实中,这种能充分引起他人注意的呼救型“溺水者”确实存在,但仅限于忽然抽筋的游泳高手。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他们连把头伸出水面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在水中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甚至会因为动作过于“正常”,被近在咫尺的人忽视。
一段国外游泳馆的监控视频,曾展示了不会游泳的溺水者的真正状态。
监控视频中,男孩在水中不断挣扎,但挣扎的动作不激烈,这就导致游泳池里的成年人无法发现男孩的异常。
缺氧、呛水时,人会觉得非常痛苦,为什么动作却如此“正常”?这是因为水中阻力大,溺水者奮力挣扎会因水的阻力减慢,并且随着人体缺氧加剧,人的动作只会越来越慢,直至昏迷或死亡。
溺水的死因中,有85%至90%是呼吸道和肺脏吸入液体造成的窒息,溺毙者的肺部通常被水灌满(也可能灌了一部分水),这种死亡被称为典型溺死。
被水“一击致命”
人离不开空气中的氧。缺氧状态下几分钟就能使人死亡,但有些人连几分钟都用不了。
10%至15%的溺毙者中,肺里没有一滴水,或只有一点儿(不至于致命)水,这些死者虽没有被水憋死,却受到了水的“致命一击”。
溺水时,一部分人会因冷水刺激声门、喉头(体内)或喉部、胸部、上腹部(体外)的神经,引起反射性心搏骤停或神经源性休克致死。冷水刺激喉部可能引起部分人的声门痉挛,并造成急性窒息,溺水者还没来得及呛水就已经死亡,故被称为非典型溺死。
这种通过神经刺激导致的非典型溺死,与人在受到极度惊吓、恐惧、疼痛等精神刺激导致的猝死原理基本相同。
还有极少数溺水者会因水温刺激、恐惧情绪、剧烈挣扎引发潜在疾病发作并导致死亡,这种情况极易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或患有如心脏病、冠心病、呼吸道疾病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身上。
溺毙也能慢“八拍”
此外,还有一种更特殊的溺毙方式。有些人在溺水后被成功救活,但经过一段时间,例如几天后忽然死亡,这种情况被称为“迟发性溺死”,死因多为肺部进水后引发的继发性肺水肿等肺部问题。
肺水肿指体液从肺部毛细血管异常渗透至肺间质、肺泡,超过了淋巴回流的代偿能力,造成肺血管外液体异常积聚的一种病理状态。
继发性肺水肿为何算是溺毙?法医学理论认为,溺毙窒息是因液体阻塞呼吸道和肺泡影响气体交换引起的。迟发性溺死者的肺泡腔会出现水性肺气肿,同样会阻碍呼吸功能,因此符合溺毙条件。只是继发性肺水肿病程时间长,才会出现被救活的溺水者在陆地上“再次淹死”的情况。
但溺水者肺水肿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因为水中压力比陆地大,肺部周围的毛细血管充血肿胀,有助于保护肺部避免被水压挤伤。
被车带入水中如何自救
在此次公交车坠湖事件中,几名乘客从车内逃生。幸存者王顺回忆:“车刚刚掉下去的时候,玻璃已经碎了,水瞬间就涌了进来,我拼命游出去。我上岸后,当时意识状态还比较清醒,只是擦伤的地方有轻微的疼痛感。”
无论公交车还是小汽车,忽然落水时,该如何自救?
车辆入水,破窗是最佳的逃生方式。一般的公交车、客车、地铁、高铁上都会配备安全锤(通常为红色),且放置在较为醒目的位置。用安全锤敲击车侧窗的角落位置,更容易击破车窗。
没有安全锤的情况下,使用尖头重物也可打破车窗,如车座靠枕底部的金属杆或高跟鞋。此时不要敲击车辆的挡风玻璃,挡风玻璃通常由耐腐蚀、防撞击的安全玻璃制成,较难击破。
此次公交车坠湖事故中,有一名高二学生在水涌进车厢时破窗逃出,还有一名男乘客踢破车窗逃出。对于此类突发事故,越快破窗逃离越容易获救(最好在车窗没有被水浸没前离开),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是如此,逃生的难度系数会随着水压增加、阻力更大变得更艰难。
入水前要吸足气,并在入水时用手堵住鼻孔,否则水会倒灌进鼻腔,之后的生理反应会逼迫你提前进入溺水状态。
会游泳的人也不要太自信,河水的能见度与游泳池差别极大,加上情绪紧张,可能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希望大家牢记逃生要诀,在危急情况下赢得生机。
(《法医学杂志》《健康时报》等)
7月7日12时,贵州安顺市一辆公交车,在途经虹山湖大坝中段时,忽然冲破石护栏坠入湖中。
经相关部门全力搜救,截至当天22时,共搜救出37人,其中16人受伤,20人无生命体征,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人。7月12日,警方通报称,事发当天,驾驶员张某钢蓄意报复社会,他偷偷饮用白酒,在驶至水库大坝时,先降低车速躲避来往车辆,后突然加速冲入湖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7日15时30分,公交坠湖事件的死亡人数还是1人,到了晚上竟然飙升至20人,公交车坠湖为何伤亡如此惨重?或许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溺水。
为何有时在身边都难以发觉
影视剧里的溺水者表现非常夸张,会制造大量水花,在水面沉沉浮浮,并高呼:“救命!”
现实中,这种能充分引起他人注意的呼救型“溺水者”确实存在,但仅限于忽然抽筋的游泳高手。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他们连把头伸出水面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在水中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甚至会因为动作过于“正常”,被近在咫尺的人忽视。
一段国外游泳馆的监控视频,曾展示了不会游泳的溺水者的真正状态。
监控视频中,男孩在水中不断挣扎,但挣扎的动作不激烈,这就导致游泳池里的成年人无法发现男孩的异常。
缺氧、呛水时,人会觉得非常痛苦,为什么动作却如此“正常”?这是因为水中阻力大,溺水者奮力挣扎会因水的阻力减慢,并且随着人体缺氧加剧,人的动作只会越来越慢,直至昏迷或死亡。
溺水的死因中,有85%至90%是呼吸道和肺脏吸入液体造成的窒息,溺毙者的肺部通常被水灌满(也可能灌了一部分水),这种死亡被称为典型溺死。
被水“一击致命”
人离不开空气中的氧。缺氧状态下几分钟就能使人死亡,但有些人连几分钟都用不了。
10%至15%的溺毙者中,肺里没有一滴水,或只有一点儿(不至于致命)水,这些死者虽没有被水憋死,却受到了水的“致命一击”。
溺水时,一部分人会因冷水刺激声门、喉头(体内)或喉部、胸部、上腹部(体外)的神经,引起反射性心搏骤停或神经源性休克致死。冷水刺激喉部可能引起部分人的声门痉挛,并造成急性窒息,溺水者还没来得及呛水就已经死亡,故被称为非典型溺死。
这种通过神经刺激导致的非典型溺死,与人在受到极度惊吓、恐惧、疼痛等精神刺激导致的猝死原理基本相同。
还有极少数溺水者会因水温刺激、恐惧情绪、剧烈挣扎引发潜在疾病发作并导致死亡,这种情况极易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或患有如心脏病、冠心病、呼吸道疾病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身上。
溺毙也能慢“八拍”
此外,还有一种更特殊的溺毙方式。有些人在溺水后被成功救活,但经过一段时间,例如几天后忽然死亡,这种情况被称为“迟发性溺死”,死因多为肺部进水后引发的继发性肺水肿等肺部问题。
肺水肿指体液从肺部毛细血管异常渗透至肺间质、肺泡,超过了淋巴回流的代偿能力,造成肺血管外液体异常积聚的一种病理状态。
继发性肺水肿为何算是溺毙?法医学理论认为,溺毙窒息是因液体阻塞呼吸道和肺泡影响气体交换引起的。迟发性溺死者的肺泡腔会出现水性肺气肿,同样会阻碍呼吸功能,因此符合溺毙条件。只是继发性肺水肿病程时间长,才会出现被救活的溺水者在陆地上“再次淹死”的情况。
但溺水者肺水肿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因为水中压力比陆地大,肺部周围的毛细血管充血肿胀,有助于保护肺部避免被水压挤伤。
被车带入水中如何自救
在此次公交车坠湖事件中,几名乘客从车内逃生。幸存者王顺回忆:“车刚刚掉下去的时候,玻璃已经碎了,水瞬间就涌了进来,我拼命游出去。我上岸后,当时意识状态还比较清醒,只是擦伤的地方有轻微的疼痛感。”
无论公交车还是小汽车,忽然落水时,该如何自救?
车辆入水,破窗是最佳的逃生方式。一般的公交车、客车、地铁、高铁上都会配备安全锤(通常为红色),且放置在较为醒目的位置。用安全锤敲击车侧窗的角落位置,更容易击破车窗。
没有安全锤的情况下,使用尖头重物也可打破车窗,如车座靠枕底部的金属杆或高跟鞋。此时不要敲击车辆的挡风玻璃,挡风玻璃通常由耐腐蚀、防撞击的安全玻璃制成,较难击破。
此次公交车坠湖事故中,有一名高二学生在水涌进车厢时破窗逃出,还有一名男乘客踢破车窗逃出。对于此类突发事故,越快破窗逃离越容易获救(最好在车窗没有被水浸没前离开),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是如此,逃生的难度系数会随着水压增加、阻力更大变得更艰难。
入水前要吸足气,并在入水时用手堵住鼻孔,否则水会倒灌进鼻腔,之后的生理反应会逼迫你提前进入溺水状态。
会游泳的人也不要太自信,河水的能见度与游泳池差别极大,加上情绪紧张,可能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希望大家牢记逃生要诀,在危急情况下赢得生机。
(《法医学杂志》《健康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