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联合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为试点,理论强基、实践赋能,形成校内外双循环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应用性、实践性、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政校企“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协同育人模式。
关键词:政校企“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作出重要指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为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解决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研究生扩招的政策导向,社会对高校食品专业学生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相关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新时代下,探究新的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联合培养、校内外双循环模式迫在眉睫。因此,本文根据西南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的实践经验,探索政校企“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协同育人模式。
一、打造双导师师资队伍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导师指导学生选课,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培养,一年课程学习结束后,再在实验室开展导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随着时代发展,理论学习与实践分段进行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专业技能,无法适应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要求以及行业的实践需求。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以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为试点,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学院严格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等,选拔本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副高以上职称的导师作为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则涵盖来自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生产、研发、销售、管理人员、政府机构的顾问人员等。在双导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校内外导师要明晰责任,各司其职,发挥专业特长弥补现有高校师资相关能力短缺的不足,形成1+1>2的效果。校内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与指导,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加工技术难题,促进学科和行业发展。校外导师侧重在专业实践、项目研究及生产实际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让研究生定岗实习,深入了解产品加工,全面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二、融合校内外实践平台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仅需要校内实验科研平台的支撑,更需要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联合培养基地[1]。学院选择一批在行业内具有较好影响力、地方政府重点支持、良好合作基础的大型企业,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建立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联合培养基地。通过深度融合,高校师生和企业在设备、仪器、技术鉴定、技能培训等方面实现基地平台共享。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養质量为目标,借助企业的科研和市场敏感性优势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的政策和行政能力,引导学生在参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有效结合,避免传统实习实训中的“走马观花”、“走过场”现象,给学生创造接触生产一线的条件,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行业,提高综合能力。
其次,通过校内外实践平台,高校提前将大量的人才资源输送至企业,一方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提升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倒逼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
最后,高度融合的实践模式,为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满足就业市场上供求双方的需要。双导师指导的实践,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能力,做好职业规划,缓解就业压力;对企业来说,提前培养实习生,有利于企业挑选到合适的人才,满足人才需求,真正实现共赢。
三、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传统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两个阶段。校内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校外实践多是学校统一安排到食品企业实习。在这种模式下,师资队伍、课程知识和实践体系都无法全方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需求,实践过程中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双方融合度不深入,未能真正形成良性互动。基于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实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政校企人员互通互融进行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评价,促进课程、实践体系贴合实际生产需求并满足学生实际需要,让更具应用性、针对性的食品专业知识融入到人才培养中。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根据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发展方向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和修订教学大纲,把最新的产业前沿知识,如互联网+食品、食品安全等融入课程体系;加大跨校、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合作与交流,加大学科交叉和整合,如食品与物流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2];聘请政府、企业中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导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为学生介绍相关领域最新技术、法律法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技术难题等,帮助学生了解产业现状;从一流课程申报入手,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步伐,加速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农业硕士研究生系列课程。
二是改革教学方式。根据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调整教学方式、教育内容和考试考核方法;针对不同课程及学生个体需求,开展在线教学,多种形式指导研究生,保证教学质量不缩水,培养质量不降低。 三是创新实践模式。政府、企业人员协助指导实训、创新创业实践;积极贯彻落实服务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践基地建设、平台条件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联合培养基地的互融和深度协作,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针对学生个体需求的不同,精准匹配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强化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试行效果
2015年至今,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与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双导师师资队伍,共享高水平、开放式实验科研平台,构建联合培养基地,最终形成政企校“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协同育人模式。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定期前往联合培养基地开展案例分析、调研活动,从专业认识、技能训练、工程实践等方面提高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政企校“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整合政府、高校及企业的资源,充分利用三者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优势,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2]。2019年-2021年,联合启动研究课题6余项;促进肉蛋奶中药物残留筛选研发检测技术成果转化2项,推动快速检测产品产业化生产;在2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推广应用,检测样品3000余批次,大大缩短了企业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发表研究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3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得专利1项;技术培训3000人次,促进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30余人。以上成果在政校企“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育人模式下达成,获得成果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政校企“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育人模式总结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中心、三个着力点”。其具体内容为:以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应用性、实践性、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为中心,构建2-3个高校、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基地,实现高校、学生、企业、政府四个方面的共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挥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基地在“师资、课程、平台”三个方面的互融互通,构成一个整体,切实服务于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农业振兴与农村发展贡献智力资源。
五、结语
面对当前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背景下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实际,该模式融合了校内、校外资源,并且提出深度协作,互融互通的理念,最终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利益的需求。然而,科研课题和论文写作可能会占据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学生与企业无法真正达到良性互动;全国各地食品类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政策等方面存在差異,该模式实施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该模式在全国各地食品类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推广时,各学校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进行真正有利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罗兰,梁生旺,王淑美,乐智勇.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探索.中医教育[J].2018,37(02):57-9+64.
[2]张淑林,钱亚林,裴旭,李金龙.产教融合标尺下我国工程硕士联合培养的现实审视与推进路径——基于全国108家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证分析.中国高教研究[J].2019,03):77-82.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93033)。
关键词:政校企“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作出重要指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为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解决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研究生扩招的政策导向,社会对高校食品专业学生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相关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新时代下,探究新的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联合培养、校内外双循环模式迫在眉睫。因此,本文根据西南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的实践经验,探索政校企“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协同育人模式。
一、打造双导师师资队伍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导师指导学生选课,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培养,一年课程学习结束后,再在实验室开展导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随着时代发展,理论学习与实践分段进行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专业技能,无法适应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要求以及行业的实践需求。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以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为试点,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学院严格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等,选拔本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副高以上职称的导师作为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则涵盖来自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生产、研发、销售、管理人员、政府机构的顾问人员等。在双导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校内外导师要明晰责任,各司其职,发挥专业特长弥补现有高校师资相关能力短缺的不足,形成1+1>2的效果。校内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与指导,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加工技术难题,促进学科和行业发展。校外导师侧重在专业实践、项目研究及生产实际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让研究生定岗实习,深入了解产品加工,全面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二、融合校内外实践平台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仅需要校内实验科研平台的支撑,更需要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联合培养基地[1]。学院选择一批在行业内具有较好影响力、地方政府重点支持、良好合作基础的大型企业,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建立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联合培养基地。通过深度融合,高校师生和企业在设备、仪器、技术鉴定、技能培训等方面实现基地平台共享。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養质量为目标,借助企业的科研和市场敏感性优势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的政策和行政能力,引导学生在参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有效结合,避免传统实习实训中的“走马观花”、“走过场”现象,给学生创造接触生产一线的条件,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行业,提高综合能力。
其次,通过校内外实践平台,高校提前将大量的人才资源输送至企业,一方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提升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倒逼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
最后,高度融合的实践模式,为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满足就业市场上供求双方的需要。双导师指导的实践,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能力,做好职业规划,缓解就业压力;对企业来说,提前培养实习生,有利于企业挑选到合适的人才,满足人才需求,真正实现共赢。
三、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传统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两个阶段。校内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校外实践多是学校统一安排到食品企业实习。在这种模式下,师资队伍、课程知识和实践体系都无法全方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需求,实践过程中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双方融合度不深入,未能真正形成良性互动。基于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实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政校企人员互通互融进行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评价,促进课程、实践体系贴合实际生产需求并满足学生实际需要,让更具应用性、针对性的食品专业知识融入到人才培养中。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根据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发展方向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和修订教学大纲,把最新的产业前沿知识,如互联网+食品、食品安全等融入课程体系;加大跨校、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合作与交流,加大学科交叉和整合,如食品与物流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2];聘请政府、企业中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导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为学生介绍相关领域最新技术、法律法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技术难题等,帮助学生了解产业现状;从一流课程申报入手,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步伐,加速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农业硕士研究生系列课程。
二是改革教学方式。根据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调整教学方式、教育内容和考试考核方法;针对不同课程及学生个体需求,开展在线教学,多种形式指导研究生,保证教学质量不缩水,培养质量不降低。 三是创新实践模式。政府、企业人员协助指导实训、创新创业实践;积极贯彻落实服务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践基地建设、平台条件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联合培养基地的互融和深度协作,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针对学生个体需求的不同,精准匹配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强化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试行效果
2015年至今,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与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双导师师资队伍,共享高水平、开放式实验科研平台,构建联合培养基地,最终形成政企校“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协同育人模式。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定期前往联合培养基地开展案例分析、调研活动,从专业认识、技能训练、工程实践等方面提高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政企校“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整合政府、高校及企业的资源,充分利用三者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优势,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2]。2019年-2021年,联合启动研究课题6余项;促进肉蛋奶中药物残留筛选研发检测技术成果转化2项,推动快速检测产品产业化生产;在2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推广应用,检测样品3000余批次,大大缩短了企业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发表研究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3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得专利1项;技术培训3000人次,促进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30余人。以上成果在政校企“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育人模式下达成,获得成果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政校企“三位一体”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育人模式总结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中心、三个着力点”。其具体内容为:以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应用性、实践性、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为中心,构建2-3个高校、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基地,实现高校、学生、企业、政府四个方面的共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挥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基地在“师资、课程、平台”三个方面的互融互通,构成一个整体,切实服务于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农业振兴与农村发展贡献智力资源。
五、结语
面对当前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背景下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实际,该模式融合了校内、校外资源,并且提出深度协作,互融互通的理念,最终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利益的需求。然而,科研课题和论文写作可能会占据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学生与企业无法真正达到良性互动;全国各地食品类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政策等方面存在差異,该模式实施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该模式在全国各地食品类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推广时,各学校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进行真正有利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罗兰,梁生旺,王淑美,乐智勇.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探索.中医教育[J].2018,37(02):57-9+64.
[2]张淑林,钱亚林,裴旭,李金龙.产教融合标尺下我国工程硕士联合培养的现实审视与推进路径——基于全国108家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证分析.中国高教研究[J].2019,03):77-82.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