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天上西藏”之五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很久以前,澜沧江西岸有一个只有13户人家的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加达村。加达村的对岸是远近闻名的盐井。
  
  西藏的东南部,横亘着一个巨大的山脉,横断山脉。这里高山峻岭耸立,峡谷纵横,河流湍急,呈现出与青藏高原腹地完全不同的地貌特征。尤其独特的是,横断山区的河流几乎都是南北流向: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以及众多的支流在横断山区切割出数不清的沟壑:自古以来,横断山区犹如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堑,将渴望交流的人们阻隔开来。
  盐井以盛产岩盐而得名。这里离云南和四川都不算远,位于“川滇藏大三角地区”的中心地带。
  刘勤晋(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 所长):盐井这个地方,是滇藏茶马古道上很重要的驿站,而且是西藏重要的一个产盐的地方。
  澜沧江两岸有大大小小的温泉,让人不解的是,整个澜沧江流域只有盐井这个地方,在上下不超过500米的距离里就有上千眼的温泉,泉水含盐量很高。大约1000年以前,当地人发现这种泉水能晒成盐(图1)。
  
  


  (1)提取含盐的泉水
  
  方圆大概数百公里之内只有盐井那个地方产盐,所以当时盐井的盐,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
  在澜沧江的西岸,很久以前,加达村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
  因为土质的关系,加达村晒出来的盐是红色的,对岸盐井晒出来的盐则是白色的,于是当地人把加达的盐称作桃花盐,盐井的盐就叫雪花盐了(图2)。
  
  


  (2)盐井的雪花盐
  
  这是五月的一天清晨,寂静的加达村从沉睡中缓缓地醒来。
  格桑一家是加达村比较富裕的户,因为他家不仅有盐田,也有小部分的青稞地。格桑希望家里能有更多的粮食,所以,一年中他要外出好几次,用盐去其它地方交换粮食。
  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分工严格,男人负责爬山涉水出外贩盐,女人则世世代代在盐田里辛勤劳作。
  李旭(文化学者):盐井的马帮现在的情况就是,妇女生产盐,男人赶马帮把这个盐运往需要的地方去销售,走得最远会到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最主要还是往西藏、往察隅那些地方走。
  这次格桑准备了6头骡子,12袋盐,每袋大约60斤。
  传统上,加达村的驮队有6条贩盐的线路,最近的要走三五天,最远的长达一个多月。这次格桑他们要去察隅,这一路驮队将要翻越6座大山,他们从澜沧江出发,跨过梅里雪山脚下的玉曲河,最后抵达怒江畔的察瓦龙,往返需要20多天,也就是说,格桑和他的驮队将穿越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的横断山区腹心地带,这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图3)。
  
  


  (3)翻山越岭跨江河,贩盐的驮队一路艰辛
  
  村子里的人谁也无法说清楚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驮盐、贩盐的,他们只知道,村子里的人口越来越多,可耕种的土地却一成不变,于是,他们的祖辈只好靠贩盐为生。
  
  2.人们给这些存在了上千年的羊肠小道取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名称——茶马古道,而茶马古道的含义来源于古代藏区与内地的“茶马互市”……
  
  仅仅50年之前,穿行在巍峨的横断山区中的马帮、驮队甚至是人力背夫还数不胜数。犹如蛛网一般的小道蜿蜒逶迤,从四川,跨过惊涛拍岸的金沙江;从云南,跨过奔腾的怒江、跨过咆哮的澜沧江伸向西藏的腹地,远至尼泊尔和印度。
  据专家考证,历史上藏区缺茶,内地缺马,很长一段时间,曾经实行以汉地的茶叶交换藏区的马匹这样一种贸易政策,彼此相济,互为补充,史称“茶马互市”(图4)。
  
  


  (4)沿袭古制的当今“茶马互市”
  
  那么,茶叶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西藏的呢?又是怎样成为藏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呢?
  据正史记载,唐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带去了大量的陪嫁,随行的更有众多能工巧匠以及书籍、绢帛和粮食的种子,其中也有茶叶。
  刘勤晋:西藏这个地方,茶叶到底什么时候去的,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带去的,这应该是中唐时期;翦伯赞在《中国通史》中也谈到了茶叶进入西藏,比这个要晚几十年;另外西藏还有很多地方志,也记录了茶进入西藏的历史。种种的说法,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前前后后相差100年左右,大概也就是在公元630年到730年这一段时间,茶叶大量地进入西藏。
  茶叶进入西藏之后,饮茶的习惯最早是在吐蕃的王公贵族以及僧侣中开始盛行。大约不晚于宋朝初年,茶作为饮料被普通的百姓所接受。这时,大宋王朝与北方的辽、金、西夏战争不断,急需大批战马,而吐蕃对于茶叶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于是,朝廷在甘肃、四川设立了许多茶马市,并对茶马贸易进行专卖专管。
  刘勤晋:每一年大量的马要从西藏运出来,内地的茶叶要运到西藏去,因此逐渐就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古道,运输的路线,这个路线就是今天我们说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实际上是有很多条的,最早形成的一条是从青海玉树一直到拉萨的 ,所谓青藏线,青藏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实际上是网状的,蜘蛛网一样的,在历史上,茶马古道有不同的称呼,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
  中午,格桑和村子里同去察瓦龙的驮队在山顶上汇齐了。他们跟过去茶马古道上的商队不完全一样,没有字号,没有老板,也没有全权管理驮队的马锅头。他们只是根据平日关系的远近分成了两个灶。驮队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年长的人因为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他们的意见可能左右整个驮队的每一步行动。
  吃过午饭,分配好路途中每天做饭的厨师,加达村的驮队正式出发了。
  从现在开始,驮队将在野外露宿20多个夜晚,风雨、食物、饮水和牲口的饲料都将是他们面临的考验。
  明朝的时候,盐井还算不上交通要道,那个时候茶叶主要是从四川输入西藏,也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川藏茶马古道。
  明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茶马互市的管理,实行了比宋王朝更加严密的茶叶贸易政策,后人称之为“茶引”制度。
  李旭(文化学者):茶叶作为一种战略物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国家专卖的物品,是不允许私人经营的,也不允许你随便把茶叶带到西藏去。你必须要有政府发给的执照,当时叫引子,茶引子。每年发多少,给什么地方,一个茶引多少茶,换多少匹战马,都要有一定的数量,这样来控制。
  明王朝对“茶马互市”如此严格的控制,根本的原因是希望通过对茶叶贸易的控制,加强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权的联系,实施有效统治。另一方面,那一时期西北不靖,战马来源有限。同时,因为安全的问题,进藏的线路也由青藏道转移至川藏道上来了。那时候,从雅安至康定“茶驮成群,络绎于道”。不过,出乎许多人想象的是,在这段路途上,驮茶的并不是马或骡子,而是大量的汉族背夫,到康定之后才改为藏族的牦牛驮队。
  ?虽说已是初夏时节,可海拔5000多米的第拉山口仍然是白雪皑皑。
  格桑和驮队将在第二天清晨翻越第拉山口,驮着120斤盐的骡子在积雪的路段寸步难行(图5),为了顺利地翻越山口,格桑他们必须清理这段路。
  
  


  (5)艰难地爬行雪山
  
  第拉山是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也是从加达村到察瓦龙的第一个山口。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加达村的驮队第一个翻越第拉山口,每当看见长长的驮队从第拉山上下来的时候,人们就知道去盐井的路畅通无阻了,对于这一点,加达村的男人们十分自豪。
  
  3.元朝和清朝以来,战马的来源不再是问题,“茶马互市”也就渐渐地衰落了,但藏区对茶叶的需求却一刻也没有减少。
  
  清朝顺治年间,云南的茶叶开始进入西藏,滇藏茶马古道就是这时候兴盛起来的,而茶马古道也不再仅仅是茶叶贸易的通道,藏区的药材,羊毛,内地的五金百货都在这条古老的商道上川流不息。
  李旭:在清代中叶,云南滇西北,像丽江、中甸、大理这一带的商人,就自发地往西藏走进去了。本来这条路已经存在,“茶马互市”已经存在,而他们在清代中叶,出于生存的压力,因为人口增加,当地已经找不到能够充分养活那么多人的资源,就往外发展,不约而同地都往西藏那边发展去了,然后又继续走这条路,这条路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抗日战争时期,唯一一条输送援华物资的滇缅公路因为受到日本战机的轰炸而时断时续,这时候,大批物资不得不改从云南进入西藏,途径盐井、芒康、昌都、拉萨、亚东直达印度,这是滇藏茶马古道最繁荣的时刻。
  这时候,茶马古道上也行走着一些声名显赫的藏族富商。
  刘勤晋:西藏最大的一个藏商叫邦达仓,被称为藏东首富。他的老家在昌都地区的芒康县,芒康现在还有个邦达村。邦达仓是西藏最大的一个从事羊毛、黄金和茶叶贸易的捆商,捆商,实际上就是垄断经营。
  据一些学者考证,邦达仓年轻的时候赶着两头小骡子来到离他家不远的盐井,像加达村的格桑一样,靠贩运盐井的盐巴起家,最后成为全西藏最富有的商人。
  
  搭盐田,是一项繁重的劳动。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日晒,盐田里的泥土和木头都晒干了,出盐的时间和数量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每隔一两个月就必须把盐田拆掉,把木头浸泡在盐池里,让它吸满盐水。搭一块盐田需要三四天的时间。
  春夏两季虽说气温很高,却是出盐最多的时候,但同时也必须频繁地拆建这些盐田,所以盐田就得拆了搭,搭了再拆(图6)。
  
  


  (6)拆了搭,搭了再拆,为了多出盐,盐田频繁地拆建
  
  盐田还剩下最后一道工序,要用红土砌一个小小的水池。
  这时候,村子里的孩子们都会赶来帮忙,这已经是加达村一个悠久的传统。
  这样循环往复地拆、建盐田实在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曾经有聪明人提议用水泥池来一劳永逸地替代红土盐池,但是,水泥池建起来之后,一池清水一个月之后还是一池清水,这说明红土的渗水性对卤水的结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看来,千年盐田不仅仅是盐的结晶更是祖先智慧的结晶。
  将红土用水和成稀泥,均匀地覆盖在在已经搭完的架子上,轻轻地拍打,一点一点地抹平。一块块镜子似的平整光滑的盐田就出现在人们眼前了(图7)。
  
  


  (7)盐田像一面面镜子似的
  
  ?沧江水灏淼,中蕴泻盐泉。
  未识通咸海,翻来喷大川。
  浮云低霭护,修埂汲兰田。
  天意怜民苦,随风共日煎。
  这是清朝人为盐井写的一首诗。
  在风和阳光的作用之下,加达村人的滴滴汗水结晶成了一池池的盐。
  
  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帕奈博士认为,盐井和加达村古老的制盐工艺、传统的盐粮交换方式都是绝妙的文化遗存,极有可能成功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经过8天的跋涉,格桑和驮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察瓦龙。
  察瓦龙地处怒江的中游,紧邻云南和缅甸,历史上曾经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这里的气温很高,青稞成熟的季节要比盐井早。格桑的驮队来到这里来,就是要用盐来交换察瓦龙新鲜的青稞。
  格桑和驮队中的每一个人在察瓦龙都有固定的老主顾,这种主顾关系已经持续了好几辈人。近年来,随着政府大力推广加碘精制盐以及交通设施的改善,加达村的盐销路明显不如过去。可是,据说牲口吃了这种盐容易发情,对牲畜种群的扩大和牲口的膘情都有益处,所以,加达和盐井的盐在察隅、左贡一带仍十分畅销。
  李旭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长期对茶马古道进行考察研究,也是他和他的同伴最初提出了“茶马古道”这样一个概念。
  李旭:沿路自然景观的变化我觉得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你可以看到世界上可能最难看到的景色,有些最奇异的东西都可以看到,最不可思议的东西在这条路上都可以领略到,变化莫测。
  刘勤晋教授作为茶叶专家,更是对茶马古道进行过多次深入细致的研究,除了文化的意义之外,他认为在政治、经济方面,茶马古道也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刘勤晋:茶马古道的历史因为延续千年,由于政治、经济、战争各方面的原因,历经很多变迁,但是这个千年茶马古道始终是一条内地和西藏连接的纽带,促进了汉藏人民的交流,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也促进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200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帕奈博士来到盐井参观,以他曾经帮助四川九寨沟、黄龙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经验,他认为盐井和加达村古老的制盐工艺、传统的盐粮交换方式都是绝妙的文化遗存,极有可能成功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且会比别的项目更容易得到批准。
  他甚至调侃道:只要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人请到盐井,他们当场就会盖章同意。
其他文献
科举制度在中国已经废止了100年,却被西方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它究竟是怎样的制度,当今的人们又该如何评价它的是非功过呢?    3000多年前,为治理庞大的帝国,选拔官员和人才成为历代中国帝王最操心的大事。除世袭外,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举荐。  然而,世袭和举荐的公正性总是不能令人信服,以至官场结党营私、贪腐舞弊之风盛行。  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
期刊
在浙江东部的群山中,层峦叠翠间,一个名为前童的村落隐匿其中。在宁波,前童被称为 “诗礼名宗”。一个远离尘嚣,如此隐蔽的村落竟可以在文人荟萃的浙东地区占据一席之地,也称得上是一件令人称奇,惹人探寻的事情了。  ?今天在地图上我们要想找寻前童的位置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仿佛真的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隐匿于群山之中,徜徉在溪水环绕间,独自品味着远离喧嚣尘世的宁静与美好。前童,位于宁波市宁海县西南部
期刊
有一种动物和我们人类惊人地相似:它们酷爱吃肉。  黑猩猩是食肉动物(图1)。       (1)人类的近亲黑猩猩    黑猩猩是非常危险的种类,它们猎食其他动物,先开始吃脚爪,再吃内脏和肉。   这种动物会攻击同类。它们抓住并控制同类,然后又咬又打又踩,就像是一场凶杀。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好莱坞影片中爬上纽约帝国大厦的金刚,应该算是一只最知名的大猩猩。这只虚构出来的大猩猩看上去很聪明,它与人类
期刊
在江西东北部的群山中,有一个叫盘岭的村庄。这个不足60户的村庄坐落在一个小型的山间盆地中,周围都是起伏的石林山。令人奇怪的是,这个普通的村子竟然没有一口水井(图1)。      (1)从外表看,盘岭村似乎不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地方    村民:吃水不太方便,吃不上水。  为什么全村没有一口水井?难道是村民们至今没有掌握打井的技术吗?  村民:打过井,就是没打成。打得很浅,打深就难了,因为下面全是石头。
期刊
7千万年前的地球,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星球截然不同。那时,地球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是形体庞大的爬行动物——恐龙,如今,恐龙虽然已经灭绝,但是地球上还生活着这样一类有着和恐龙相似的恐怖外表,可以瞬间将猎物撕成碎片有着锋利爪子的动物,这就是蜥蜴。  蜥蜴和恐龙有亲缘关系。它们都出现于距今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共同在地球上称霸长达1亿年之久。由于生存环境发生突变,爬行动物骤然衰落,曾经横行一时的恐龙早已变成了
期刊
舞台承载千年历史,七彩脸谱记录过往成败。然而200年的风雨沧桑后,京剧剧目急剧减少,只有一张张鲜活的脸谱仍在诉说传奇。是谁记录下淡出京剧舞台的人物脸谱,一只画笔如何撑起消逝的国粹?    在一幅25米长的画卷上,绘制了580多个不同的京剧脸谱形象(图1)。      (1) 京剧脸谱画长卷(局部)    是谁绘出如此众多的脸谱形象?京剧脸谱是一种怎样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呢?  这个长幅画卷的作者是中
期刊
一种曾经现世,瞬间又神秘消失的古老动物,一直活在一个教师的心底,她的命运也因它而改变。    有一种奇特的古老生物,它的出现要远远早于恐龙。  人类第一次发现并记载它是在1866年,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神秘的生物似乎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没有人再见到它。  45年前, 一位中国女大学生在课堂上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牢牢地把它记在了心里(图1)。      (1)喜欢动物,是王秀玲后来与新疆北鲵结
期刊
丝,是下层丛林的秘密武器,动物们用丝的方式千奇百怪。而在所有使用丝线的动物中,没有一种能比得上蜘蛛的花样多、技能全。蜘蛛用丝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绝命追魂索、霹雳流行锤、三维立体网……任何猎物只要碰上这些,就别想有逃脱的机会。     真菌蚋    这是在一个洞穴里:洞里似乎满天繁星闪烁,熠熠生辉。每一个蓝色小亮点的周围都有一幅发光的珠帘,好像天际的银河星市(图1),呈现出一派稀世奇观。这些微
期刊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中会有“拍案惊奇”,而没有“拍桌惊奇”,人们通常只说“审案子”,而不说“审桌子”,这反映了古人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观念和精神追求呢?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中国人的生活跟坐具最紧密的是桌、案。桌、案是搁东西用的一种家具,所以专业术语叫“承具”。  东汉有个名士叫梁鸿,梁鸿有气节,有文才,在当地非常有名。同乡有个女孩子叫孟光,长得不太好看,30岁了还没嫁出去。
期刊
前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支持保障身体健康的,是一些植物的根茎和花果(图1)当人类历史上出现大的瘟疫和疾病时,也是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战胜灾难和痛苦。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救命稻草时,却发现它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被统称为中医。      (1) 植物的根茎和花果都可以是药材      主讲:  王新陆,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