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究性阅读教学,即以教师准备有价值的阅读教学内容为基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合作讨论为前提,分别解决课前教师设计的部分问题,然后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释疑解难,最终圆满解决问题。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综合解决问题为目标。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性阅读活动为中心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实施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法,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当学生阅读时,遇到不解的问题,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激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法。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营造探究性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讨论,积极发言,主动参与,并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同时,语文是语言学科,阅读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情境,通过反复阅读后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与小组合作、交流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设计好问题情境,带着趣味性的问题进行阅读,往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根据阅读内容灵活确定,以充满乐趣为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文中有很多表演的素材,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先设计好几幅范进中举时拍手、跌倒、大笑、疯跑的图片,让学生看了捧腹大笑,激活课堂气氛的同时,学生会感到滑稽、可笑。这时,设计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课文中惟妙惟肖刻画的是谁?他为什么会这样?很快,学生对这样的人物和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都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对重点问题进行标注并展开讨论,课堂探究效果显著提高。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提高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明确探究性阅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阅读教学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相同,都必须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阅读过程中的重难点,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确定探究的每个环节,对于如何展开,如何有效引导,在课前都需要有一定的预设。当然,在探究性阅读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的思维品质。初中生的学习意志不够坚定,他们有一定的依赖思想,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在学生独立探究开始时,问题的设计不要太难,能够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便可以解决,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的逐步深入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再次,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质量。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满堂练”的教学方式,变教师单调、机械的讲授为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除了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提高问题探究的有效性。比如,抓住主要问题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找出反映文章的核心问题;针对不同类型与要求的文章能自觉粗读、泛读、精读,提高探究问题的针对性等。
四、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质疑,为深入探究作铺垫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阅读教学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为深入研究文章内容,进一步深入探究作好铺垫。初中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能够进行自主探究,但在探究活动中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还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逐步引导。当然,学生提出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对阅读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为进一步深化阅读内容的主题作铺垫。平时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带着疑问进一步合作交流,明确探究的目标,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小组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总之,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不仅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有效把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不断地积极地采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这样阅读教学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陈剑平)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性阅读活动为中心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实施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法,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当学生阅读时,遇到不解的问题,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激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法。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营造探究性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讨论,积极发言,主动参与,并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同时,语文是语言学科,阅读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情境,通过反复阅读后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与小组合作、交流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设计好问题情境,带着趣味性的问题进行阅读,往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根据阅读内容灵活确定,以充满乐趣为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文中有很多表演的素材,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先设计好几幅范进中举时拍手、跌倒、大笑、疯跑的图片,让学生看了捧腹大笑,激活课堂气氛的同时,学生会感到滑稽、可笑。这时,设计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课文中惟妙惟肖刻画的是谁?他为什么会这样?很快,学生对这样的人物和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都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对重点问题进行标注并展开讨论,课堂探究效果显著提高。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提高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明确探究性阅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阅读教学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相同,都必须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阅读过程中的重难点,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确定探究的每个环节,对于如何展开,如何有效引导,在课前都需要有一定的预设。当然,在探究性阅读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的思维品质。初中生的学习意志不够坚定,他们有一定的依赖思想,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在学生独立探究开始时,问题的设计不要太难,能够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便可以解决,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的逐步深入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再次,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质量。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满堂练”的教学方式,变教师单调、机械的讲授为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除了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提高问题探究的有效性。比如,抓住主要问题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找出反映文章的核心问题;针对不同类型与要求的文章能自觉粗读、泛读、精读,提高探究问题的针对性等。
四、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质疑,为深入探究作铺垫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阅读教学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为深入研究文章内容,进一步深入探究作好铺垫。初中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能够进行自主探究,但在探究活动中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还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逐步引导。当然,学生提出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对阅读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为进一步深化阅读内容的主题作铺垫。平时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带着疑问进一步合作交流,明确探究的目标,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小组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总之,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不仅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有效把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不断地积极地采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这样阅读教学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