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数学课堂永远的追求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f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的“动”,与叶澜教授关于课堂教学的重要命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的“活力”意思有点相近。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心“动”了,情“动”了,也才必然会有其脑“动”和口“动”。否则,学生的心是“灰”的,情是“冷”的,硬让其“动”脑“动”口,也只能是枉然!以下,笔者就自己在学习数学课堂中如何采取有效策略来演绎数学课堂的“动”来进行研究。
  一、教师演示操作,细致观察感知
  在“认识圆”中的一次教学中,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老师带来一个非常美的字,圆,你能用“圆”字组词吗?生:团圆、圆润、圆满……师:圆是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圆在哪儿,你能举例吗?生:钟面、硬币、光盘……师:足球、排球、橙子是圆吗?生:它们是球体。教师给橙子(精心挑选的球状橙子)做一个“手术”(师演示将橙子切开),让学生观察截面。生:截面是个圆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橙子的皮在外围是一条曲线。师:(出示由波浪线围成的图形和一个椭圆)它们是圆吗?通过给橙子做“手术”这一轻巧的设计,使学生从活生生的球状水果中得到一个平面图形,学生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无需更多的言语解释,在操作演示的过程中就润物无声地理解了。同时,对圆这一平面图形的认识更是直观鲜明:截面中,橙子皮正好是一条封闭的曲线,这条曲线围成的图形就是一个圆。再通过对两个图形的辨析,学生对圆的初步认识在生动形象的演示活动中通过自主观察、感知,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二、学生活动探索,顺理成章理解
  “强扭的瓜不甜”,强加给学生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掌握,而自己动手做过了、想过了、想通了,自然理解掌握得顺畅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探索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身临其境,去感悟、理解,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让学生动手找分数:①明确分工。每位组员根据所给材料分一分,并说一说你得到分数的过程;同时组长负责把研究结果记录在“研究报告”上。②学会交流。一人演示时,小组其他成员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补充。③讲究效率。音乐声响起开始活动,听到铃声结束讨论。“把若干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学生要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教师设计了将12枚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来动手找分数这一探索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摆,通过思考和交流,找到了1/2,把12枚棋子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2;找到了1/3,把12枚棋子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3;找到了1/4,把12枚棋子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4;找到了1/6,把12枚棋子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6;找到了1/12,把12枚棋子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12。学生又发现:棋子的枚数没有变,得到的分数却在变。这是为什么呢?“把若干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一结论的得出就顺理成章了。
  三、实践活动拓展,兴趣盎然巩固
  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了,要加以巩固,不一定要单纯依靠问答式、做题目等常用的学生已经没有新鲜感的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社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运用所学知识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会非常开心地参与,并想方设法圆满地解决问题。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师可以带大家到“数学学具制作工厂”参加实践劳动,做一名心灵手巧的“工人”,每人实践制作一个长方体。这里有一些材料(投影出示材料的类型、表格),先请各小组商量一下,填写领料单,再请小组长到老师这个“保管员”处领取材料,最后各自“工作”。
  孩子们个个兴奋极了,人人争当“工作能手”。“我要领8个顶点,因为长方体有8个顶点;三种不同长度的小棒,每种4根。”在填写领料单的过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复习了长方体的特征。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必须将相同长度的小棒作相对的棱,无形中又巩固了“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一知识。在制作好后,教师又问:“什么决定了长方体的大小?”“棱的长度。”“我们要研究12条棱吗?”“只要研究3条。”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而且自觉主动地巩固所学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实践任务。
  四、游戏活动延伸,深化数学知识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在课堂教学中会经常出现。但游戏活动的设计不能只追求表面的热闹,而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后静静地思考、感悟,对所学知识深化、提炼、升华。如教学“找规律(周期问题)”一课,课后题目:穿珠子的游戏。给学生各色圆片来代表珠子,5颗珠子为一组,照这样穿下去,从左起第24颗珠子必须是红色。(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发现:从左起第4颗珠子都是红色。师:为什么从左起第4颗珠子是红色,第24颗珠子就是红色。生:24÷5=4(组)……4(颗)。所以,从左起第24颗珠子是红色。师:除了从左起第24颗珠子是红色,还有哪几颗也是红色?生:从左起第4颗、第9颗、第14颗、第19颗珠子也是红色。师:只要保证什么?生:除法算式中的余数是4。这样的游戏活动,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是单纯的摆一摆,而是在理解所学规律后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活动,是对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历练。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将会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灵活变通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数学课堂是活的课堂,是充满生机的课堂。因此,我们要共同努力,创设充满灵性与活力的课堂,以丰富多彩的活泼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动”起来,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魅力四射。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其他文献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在我国平均发病率约3.9%,女多于男,约为6:1,左侧比右侧多1倍,双侧者少见。DDH发病原因不明,研究表明,合并其他先天异常、胎位异常、臀位产、早产等,均是发病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低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及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低年级学生的写话一直是教学难点,笔者认为写话教学应当从激趣、积累、训练着手。  一、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心理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
目的探讨Mst1基因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导化疗用药。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74例喉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st1 mRNA表达;实验分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实验
针对王国维"《管子轻重》诸篇为汉文景间所作"论断,本文从时段称呼和玉产地两个角度提出质疑:"禺氏"之称应是汉以前的事,汉及以后才为"月氏"所代替;山西平鲁、陕西府谷及内蒙古乌拉
摘 要:教师要以教学实践为依据,从数学实验教学的定义、具体操作实例入手,重视思维游戏实验、直观数学实验、开放性数学实验和数学软件实验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大数学家欧拉说:“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可见,数学实验对数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数学学科是中等职业学
活动主题吸引学生,做到符合学生“口味”;在过程实施中,要组织学生充分开展实践活动,放开学生“手脚;对活动的评价要切实真诚,触动学生的“心灵”。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综合实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积淀形成的天人合一、重民贵民、贵和持中、刚健有为、爱国忧民等基本思想观念,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些精神在历史上对于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