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探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绵城市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城市水循环,缓解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并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情况。而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园林设计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基于此,文章针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內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园林;设计;探析
  1、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应用中的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实际存在的环境问题所提出的,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因为理念自身适应性和实施环境的影响,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环境的实际影响
  海绵城市理念是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产生的,所以相关的实践也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但是经过资料分析,虽然城市内涝中,人为因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实际上根本的原因依旧是自然原因,所以海绵城市并不是在任何环境下都适用的,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基础作为依据。如果是在降水不均匀,地势较高等先天的不利自然环境中,希望用海绵城市的模式来进行一定的改变,是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的。而且很多地方并不适合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相应的海绵城市理念也就不具有实用价值,所以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分析和研究。
  1.2工作人员的素质
  海绵城市理念加强了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绿色部分的生态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活,相关的技术要求较高,只有技术符合一定的要求,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但是因为海绵城市理念尚处于应用的试点阶段,相关的专业人才还较少,许多建设人员都是城市景观建设中的普通人员,对海绵城市理念没有一定的了解,在完成任务时,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应用效果,,妨碍了城市内涝时海绵城市理念积极作用的发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员工技术要求的不到位,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也是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城市园林道路设计
  为保障园林设计雨水渗透的高效性,道路设计采用以下几点措施:①选用具有渗透性能的沥青,在道路结构设计上保证雨水的渗透,控制短时表面径流量;②结合地形,可适当的将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改成随地形走向的线型,以便增大道路两侧的绿化面积,同时选择吸水性较强的植被,缓解雨水的瞬时径流量;③道路分隔绿化带采用“下凹式绿地”设计,引导道路雨水进入下凹式绿带,同时经特殊配比的种植土,可涵养一部分雨水,多余的再由溢水口排走,保证植被的生长条件;④严格按着“海绵”设计理论,选择渗透性强的铺装材料,嵌草路面、草皮,多孔混凝土等。尤其是公园和树林边,可以采用木屑、卵石等材料。
  2.2雨水收集系统的合理设计
  2.2.1渗透性铺装。要科学合理的做好园林铺设的相关工作,并且可以更好的确保地面渗水与排水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水泥地面来相比较的话,不仅可以更好的减少施工材料在数量上的投入,而且更加符合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使园林设计和自然环境保护成为一种和谐的联系。在普遍情况下,铺装设计需要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砾的垫层,从而来提高其稳定性和渗透率。在主道上普遍都是在垫层上铺设砖层,这样能够为人们在上面行走提供很好的便利,在辅道与主道路的两边,都要铺设石子路,以便能够很好的实现于是的渗透作用。
  2.2.2园林生态水渠和雨水缓坡。在建设园林生态水渠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根据地形条件来做好生态水渠工作,生态水渠也可以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雨水汇水的重要作用。渠道的建设将分为明渠与暗渠。暗渠一般都是进行园林设计时,在地下预留一定空间的排水沟,雨水将会沿着暗渠进行排出。明渠需要通过沙粒石子和透水土工布铺设来进行相关的操作作业,从而来达到很好的渗透吸储的效果,来达到导流的作用。
  2.3海绵城市的“滞”的延缓应用
  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区、渗透池、人工湿地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
  2.3.1雨水塘
  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区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或洼地进行雨水渗透,补及地下水,能有效地削减径流峰值。雨水塘护坡需要种植水生植物,在雨水塘较深(超过60cm)护坡周边就要种植低矮灌木,形成低矮绿篱,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整个雨水塘系统还形成微循环才能防止水体腐坏。
  2.3.2雨水湿地
  雨水湿地是借助人工的方式构建一个人工湿地,从而形成一个的综合的生态系统。借助雨水湿地可以完成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等,促使雨水花园完成对雨水的收集和净化。在雨水花园项目中,主要选择红花美人蕉、干屈菜、花叶芦苇、黄菖蒲、再力花等植物作为基础,实现雨水湿地的构建。雨水湿地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和成本低廉的效果。
  2.4海绵城市的“净”的应用
  借助海绵城市的“滞”的延缓应用,能完成对雨水的采集,再通过雨水花园,借助土壤渗虑、植被、绿地系统等完成对雨水的净化。
  2.4.1土壤渗滤净化。雨水花园中的土壤渗滤净化,是在搜集雨水的同时展开,在土壤中增设穿孔管,雨水经穿孔管的进入到次级净化池或渗滤池中。对于来不及通过的表层水,则经由雨水花园的地表植物进行初步的过滤,进入到的初级净化池中。
  2.4.2人工湿地净化。借由海绵城市的“滞”的延缓应用中的人工湿地,完成对雨水的净化。先由初级净化池对未经土壤渗滤的雨水的进行净化,再由次级净化池完成对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的和经土壤渗滤的雨水的净化。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很好的降低城市当中径流污染的负荷程度,而且还能够很好的净化城市中的空气质量问题,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彭红元.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09):94-95.
  [2]叶加嵘.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2):211-212.
  [3]赵全霞.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41
其他文献
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大多数住宅楼仍为普通的、分布密集的钢筋水泥垂直式立方体.在新加坡,建筑师奥雷?舍人企图脱离传统住宅建筑模式,打破摩天大厦的传统外观来探讨热带居
《中华儿女》创刊30年,我伴随她走过了整整23年的历程。如果从调入刊社前作为特邀作者,在这本杂志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怪女孩闯进“红高粱”——巩俐印象》(1988年第3期)的时间算起,那么我与她的渊源也刚好有30年之多。23年的时光,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他人生最重要阶段的努力付出、和情感所系,都在这里了。印数达到29.3万册的背后  1989年,我的摄影作品《破碎的心》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首届海内外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提出一种新的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计算方法 ,在折光系数变化显著地区 ,该法能比传统的对向观测计算法更好地削减大气折光对高程传递的影响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不典型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2年7月在齐鲁医院就诊的122例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病程中
山西省各级老龄组织、成员单位、涉老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敬老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效果突出,既传播了尊老敬老正能量,又增强了全社会公民
期刊
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创新,特别是对人事管理方面的创新完善,需要企业管理者采取正确合理措施进行改进。
【摘要】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国内对于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和生态建设时间的研究也不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对于生态观念的倡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城市正在承受着不断增长的交通压力,水资源和能源的紧缺等生态问题,城市规划的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生态化视角出发,探讨城市规划理论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生态视角;城市规划;理论探讨  1、我国城市
素质教育以来,我们教学小组结合基础教育实施“自主学习,愉悦课堂”的方针,以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以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的指导思想下,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下面介绍一下复习课中的数学章节系统复习法.  作为教师我们倡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高效、愉悦学习,把时间还给学生,锻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