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棋痴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so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老伴迷上了象棋。买棋书,记棋谱,吟棋诗,说棋语,满心棋事,不亦乐乎。真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都戏称她为“棋痴”,老伴不恼,笑而纳之。
  老伴原不爱下象棋,皆因小外孙惹起。小外孙今年12岁,常和小朋友们在一起下象棋,老伴在一旁观战,外孙每每求助于外婆,但外婆不通此道,爱莫能助,于是为了外孙,老伴便踏入棋途。
  起先,老伴只是充当外孙的棋伴,“马踩半边田”,“炮打隔山”……边下边学。后来,老伴棋瘾渐大,我便主动地充当了她的棋伴。老伴一声令下,我们便在“楚河汉界”上动起干戈来。
  老伴不愧是语文教师出身,开篇便有诗文:“河界三分宽,智谋万丈深。”接着便警告说:“老头,把心用上呀!”说实话,我的象棋水平只能说是“小儿科”。凭真刀实枪,很难与老伴争锋。有时,为了赢得老伴一盘半盘的,便使出了耍赖的伎俩。一是悔棋,棋下错了便悔,有时甚至一悔到底,重来;二是偷棋,趁老伴不注意,偷偷地把已经被吃掉了的棋补上。老伴一旦发现,便吟诗警告:“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我当然要耍赖到底,回应道:“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举手有悔大丈夫,纠正错误。”老伴无奈,只得接受既成事实。
  有一天晚上,我一连输了三盘,下第四盘时,老伴一边高诵得胜之诗:“若无张良韩信计,怎敢领兵过界河”,一面走出了一着妙棋——巡河车,把我的人马挡在界河之内动弹不得。下着下着,看看不妙,我又把一只已经被老伴吃了三次的炮悄悄地放在左边路,打边路卒然后沉底“叫将”,一计闷炮,给老伴来了个措手不及,最终“赢”了老伴一盘棋。
  老伴把那只炮拿在手上,幽默地说:“这门炮真坚固,被我的车撞翻了三次,仍然没有哑,好炮,好炮!”我回敬说:“不是我的炮坚固,而是你的车不结实,自己散架了!”说完,二人抚掌大笑。
  老伴安慰我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棋痴虽痴,但棋德可嘉!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从老人“与陌生人说话”谈起  ■徐囡囡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年人见面爱聊天,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也无论是在自家门口还是公共场所。  一次我去医院看病,就碰上这样的好几拨儿老人。先是过来一对老夫妻,老太太脚伤了,架着单拐,老伴去挂号。老太太坐下之后就跟旁边的一个老大爷聊天,先是说自己的伤势,接着说,老伴儿是教授,办事能力差,自己是中学老师,比他强。这时另一位大婶开始和我唠叨,抱怨自己老糊涂
期刊
丁老师:您好!  这一阵子我特别烦,对事情一点儿主见也没有,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我都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外语也不好,竟然会碰上得做出要不要出国决定这种事儿,真是活见鬼。事情是这样的,这阵子我丈夫对我特别不好,公开地和他的秘书出双入对。我心里特别生气,就去找他摊牌。  我对我丈夫是有恩的。那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他前妻得了乳腺癌住院,正好我妈妈也住院,和他前妻邻床,我看他孩子还小,就主动帮他,在他
期刊
清明节,回乡扫墓,见到了族人祥伯。他虽然长我一辈,但是因为年龄相近,却是我儿时的好朋友和崇拜对象。久别重逢,我们都有说不出的高兴,我问祥伯最近生活可好。祥伯笑笑说:“日子过得不错,家里新盖了房子,儿子们都有工作。我们老两口生活也无忧。”我邀请祥伯去参加族人的聚餐,祥伯却摇摇头说:“你去吧,他们都不欢迎我。”“为什么?”我诧异地问,70多岁的祥伯是我们这几代人中为数不多的长辈了,子侄们为何不爱与他来
期刊
肖国述是安徽省霍邱县石店镇桥岗村小学原校长、退休教师,共产党员。  如今已年近古稀的肖国述乐善好施,同事们为他粗算了一笔扶贫济困账,从1964年脱下戎装,拿起教鞭迄今,他每学期平均资助穷孩子十几名。受他资助的贫困生累计在900人次以上。  桥岗小学所在的桥岗村是全省挂了号的穷村。前些年,村小学每学期总有一些孩子因出不起学杂费而徘徊在校外。肖国述无论是当普通教师还是当校长,从没忘记接济他们。特困户吴
期刊
白头翁杂记    人到老年,心态也不同。欲火不宜太旺,私心不宜太重,心态不平衡,情绪肯定波动,使免疫功能减退,各种疾病跟踪而至。人有私心,并不奇怪,谁人没有?但私心太重,欲望太盛,则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  我是想多活几年的,因而,我力求超脱些,潇洒些。就我自己说,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不少,在个人利益上似乎没什么需要追求的。人到老年,应该轻松些,这不是指少做工作,而是指少有精神负担,少有烦恼。而一切烦恼
期刊
父亲长得清瘦矮小,大字不识几个,人又老实木讷,甚至有些迂腐。他一辈子就喜欢精心伺候村里分给他的几块薄田。而母亲年轻的时候,高挑清秀,端庄美丽。母亲怎么会嫁给极不般配的父亲,这一直是个谜。长大以后我才知道,母亲的祖上是富农,出身不好,就嫁给了一贫如洗的父亲。于是,我很为母亲忿忿不平,对父亲也多了些怨恨,甚至不愿和他多说话。父亲偶尔和我搭话,我也吝啬于回报一个笑容。  直至上了大学,每次给家里写信,我
期刊
老爸从乡下来城里小住,就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你看他,只要出去遛一圈,回来肯定说得绘声绘色、口沫横飞。什么女模特袒胸露肩当街走啦,什么商场开张舞狮子啦,他认为都是重大新闻。  让老爸感到实实在在有收获的,还是节假日厂商上街搞促销派发小礼品。嘿嘿,要是撞到老爸手中,那就如同哑巴捡元宝——说不出的开心。这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他在家乡农村几十年不遇的。什么小梳子、小袋洗发水等等
期刊
晚上,手机在叫,是妈。坐直身子,心一下子提上来,妈很少主动来电话。  妈直奔主题,她说,这次你弟弟摸底考试又砸了,成绩差得让老师吃惊,从来没有过。妈喋喋不休、不停数落。  我已经十多岁了,父母人到中年才按农村的生育政策生下弟弟,期望值特高,现在弟弟正好到了给压力就反弹的年纪。我称之为叛逆,妈总结为“耳朵根硬”。  星期六一早,我乘农工线班车回老家,急于送给妈一点安慰。进屋还未坐定,妈要我一同去弟弟
期刊
父亲是地下党,被叛徒出卖,母亲无力抚养6个孩子,不得不11岁就做了煤矿苦力,这一切都在50年后见到生身母亲时才知道谜底……     清明节前夕,我回访阔别50年的故乡,去探访90岁的老母亲。我的家乡在江西井冈山龙门乡的一个小山村。我只依稀记得村民都叫那里“花山岭”。  当年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母亲一个人无力拉扯6个孩子,才求人带我出门打工。1950年3月,11岁的我跟着几个乡亲到附近砂矿当童工。20
期刊
婆婆退休不到半年时间,由于成天坐在麻将桌上很少活动,身体开始“中部崛起”,走起路来气喘吁吁,整个人好像生了锈似的,没有一丝活力。最可怕的是婆婆的抵抗力越来越差,三天两头不是头痛就是脑热,往医院跑成为家常便饭,简直是个名副其实的“药罐子”。  全家人都为婆婆的健康状况担忧,我们都建议她戒掉牌瘾多多锻炼。婆婆自己也意识到退休之后的这半年,忽略了身体健康。通过考察,婆婆最终发现年轻时打过的腰鼓蛮合她的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