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道”主题正在我们大班教研组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使最后建构“街道”的活动更顺畅,这次我想让少数到建构区玩的孩子先试着搭建“马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
我们先带着孩子们参观马路。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讨论起马路来:
“老师,我看到了马路上有线。”
“有哪些线呢?它有什么用?”
“有斑马线,是让人走在上面过马路的”。“有黄线和双黄线,把来的车和去的车分开。”“老师,马路上有隔离带。”“马路上有路牌。”……
老师又问:“海昌路和海马路有什么不一样?”
“海昌路大,海马路小。”“海昌路上有各种线,有隔离带,海马路上没有。”
“海昌路和塘南西路有什么不一样呢?”
“塘南西路中间的隔离带是绿化带,海昌路上的隔离带是栏杆。”“海昌路上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有隔离带隔开,而塘南西路上没有。”……
通过实地参观和回教室边看照片边讨论,孩子们清晰地感知了马路的特征和各条马路的差异。又经过小组合作画马路后,对马路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因本学期重点研究建构区的组织,所以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教师又收集了牛奶盒、奶粉罐、垫子等各种辅助材料,让孩子们自组搭建。
在让小朋友建构马路前,教师组织了一个简短的谈话活动:
“前几天我们参观了马路,也跟好朋友一起合作画了马路,那你还记得马路上有什么吗?”
“马路上有高架。”“马路上有广告牌。”“马路上有隔离带。”……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积木和辅助材料的照片:“如果请你们来搭马路,你会怎么搭,打算用什么材料搭?”
弘润:“大的木头积木(用来)搭马路。”
老师:“嗯,大积木长,这样搭马路可以更快些。”
贝贝:“小的长方体的积木可以搭斑马线。”
雪儿:“老师,旺仔牛奶罐放在蓝色筐里的积木上可以变成一棵树。”
我演示了下,说:“这样的材料组合是我们以前没有想到过的,还挺像的,雪儿的创意真好,聪明!”
平川:“我觉得旺仔牛奶罐垒高起来可以变成一幢高楼大厦。”
老师:“可能又漂亮又像呢!”
朱淼凯:“彩色积木可以搭建高楼大厦。”
畅畅:“牛奶盒放在圆柱体的纸管上可以搭成高架桥。”
老师:“这个点子不错,有创意。”
教师继续带领孩子们讨论……
接着教师提了游戏的要求:提醒孩子分工合作,边玩边收拾后就让小朋友各自选择喜欢的区域去游戏。
今天到建构区玩的孩子有:畅畅、孟弘润、顾泽宇、朱淼凯、贝贝和朱润凯,我也跟了进去,孩子们自由地围合成圆圈商量各自负责搭建的内容,商量的结果是:弘润和畅畅负责搭建马路,贝贝和朱润凯负责搭建马路上的隔离带、绿化带、斑马线等,顾泽宇、朱淼凯主要负责搭建马路旁的建筑等。
商量好后,孩子们开始工作了。我提醒大家边玩边收拾后,就去其他区角观看小朋友活动的情况。转了一圈回来,发现孩子们根据刚才商量的结果有目的地建构着,而建构的结果让我目瞪口呆,他们建构得非常大,布局合理,以前的建构活动从没有这么出色过。我高兴得称赞了大家,鼓励大家继续搭建。
等我再进去时,畅畅他们跟我抱怨:“老师,大的木头积木太少了,马路不够搭了。”我说:“哦,这个没办法,每个班就这么多。那么不用大积木搭,其他可以用什么来搭马路呢?”畅畅一拍脑门说:“我知道了,老师,可以用泡沫板搭马路,还可以转弯呢。”我笑了。接着畅畅将泡沫板一块块连接起来搭在高架桥的下面,变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
讲评时我请大家重点观看了建构区,建构区的小朋友很得意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尤其是创新作品,如用纸筒拼成的隧道,用泡沫板搭成的广告牌……小朋友们非常热烈地鼓掌以示赞扬。
然后我又问:“如果请小朋友下次再来搭,你还有哪些好的改进方法?你觉得哪里还可以搭得更好些?”
兮兮说:“十字路口的斑马线好像四面都有的,四面都可以搭。”
雪儿说:“马路上可以用小积木搭出一个一个车道来。”
马誉菲说:“马路上有箭头的。”
“箭头怎么搭呢?”我问。孩子们提议画一画就好了。还有人说马路旁的建筑太少了。其他孩子在提意见的时候,贝贝他们马上大叫起来:“我们没时间了,来不及了呀。”
“第一次搭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下次动作再快一点的话,一定会搭得更好。”我急忙打圆场。
“那么,对于高架桥你们有什么改进的想法?”
孩子们仔细看了我张贴在教室墙壁上的高架图片,说高架桥上也有很多条路,可以通向各个不同的方向,有的高架桥是螺旋上升的……
后记
我想本次活动之所以比较成功,首先在于建构活动前教师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引导孩子充分感受到了马路的特征,体验到位是建构成功的前提条件。再者,材料丰富,教师收集了一部分的辅助材料是建构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条件。第三,建构前教师引导孩子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展开了充分的建构设想,孩子们利用已有的材料大胆组合、大胆想象,是促使建构成功的关键所在。最后,引导孩子对建构活动提出建设性的“改建设想”,是促使建构活动越来越丰满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先带着孩子们参观马路。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讨论起马路来:
“老师,我看到了马路上有线。”
“有哪些线呢?它有什么用?”
“有斑马线,是让人走在上面过马路的”。“有黄线和双黄线,把来的车和去的车分开。”“老师,马路上有隔离带。”“马路上有路牌。”……
老师又问:“海昌路和海马路有什么不一样?”
“海昌路大,海马路小。”“海昌路上有各种线,有隔离带,海马路上没有。”
“海昌路和塘南西路有什么不一样呢?”
“塘南西路中间的隔离带是绿化带,海昌路上的隔离带是栏杆。”“海昌路上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有隔离带隔开,而塘南西路上没有。”……
通过实地参观和回教室边看照片边讨论,孩子们清晰地感知了马路的特征和各条马路的差异。又经过小组合作画马路后,对马路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因本学期重点研究建构区的组织,所以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教师又收集了牛奶盒、奶粉罐、垫子等各种辅助材料,让孩子们自组搭建。
在让小朋友建构马路前,教师组织了一个简短的谈话活动:
“前几天我们参观了马路,也跟好朋友一起合作画了马路,那你还记得马路上有什么吗?”
“马路上有高架。”“马路上有广告牌。”“马路上有隔离带。”……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积木和辅助材料的照片:“如果请你们来搭马路,你会怎么搭,打算用什么材料搭?”
弘润:“大的木头积木(用来)搭马路。”
老师:“嗯,大积木长,这样搭马路可以更快些。”
贝贝:“小的长方体的积木可以搭斑马线。”
雪儿:“老师,旺仔牛奶罐放在蓝色筐里的积木上可以变成一棵树。”
我演示了下,说:“这样的材料组合是我们以前没有想到过的,还挺像的,雪儿的创意真好,聪明!”
平川:“我觉得旺仔牛奶罐垒高起来可以变成一幢高楼大厦。”
老师:“可能又漂亮又像呢!”
朱淼凯:“彩色积木可以搭建高楼大厦。”
畅畅:“牛奶盒放在圆柱体的纸管上可以搭成高架桥。”
老师:“这个点子不错,有创意。”
教师继续带领孩子们讨论……
接着教师提了游戏的要求:提醒孩子分工合作,边玩边收拾后就让小朋友各自选择喜欢的区域去游戏。
今天到建构区玩的孩子有:畅畅、孟弘润、顾泽宇、朱淼凯、贝贝和朱润凯,我也跟了进去,孩子们自由地围合成圆圈商量各自负责搭建的内容,商量的结果是:弘润和畅畅负责搭建马路,贝贝和朱润凯负责搭建马路上的隔离带、绿化带、斑马线等,顾泽宇、朱淼凯主要负责搭建马路旁的建筑等。
商量好后,孩子们开始工作了。我提醒大家边玩边收拾后,就去其他区角观看小朋友活动的情况。转了一圈回来,发现孩子们根据刚才商量的结果有目的地建构着,而建构的结果让我目瞪口呆,他们建构得非常大,布局合理,以前的建构活动从没有这么出色过。我高兴得称赞了大家,鼓励大家继续搭建。
等我再进去时,畅畅他们跟我抱怨:“老师,大的木头积木太少了,马路不够搭了。”我说:“哦,这个没办法,每个班就这么多。那么不用大积木搭,其他可以用什么来搭马路呢?”畅畅一拍脑门说:“我知道了,老师,可以用泡沫板搭马路,还可以转弯呢。”我笑了。接着畅畅将泡沫板一块块连接起来搭在高架桥的下面,变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
讲评时我请大家重点观看了建构区,建构区的小朋友很得意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尤其是创新作品,如用纸筒拼成的隧道,用泡沫板搭成的广告牌……小朋友们非常热烈地鼓掌以示赞扬。
然后我又问:“如果请小朋友下次再来搭,你还有哪些好的改进方法?你觉得哪里还可以搭得更好些?”
兮兮说:“十字路口的斑马线好像四面都有的,四面都可以搭。”
雪儿说:“马路上可以用小积木搭出一个一个车道来。”
马誉菲说:“马路上有箭头的。”
“箭头怎么搭呢?”我问。孩子们提议画一画就好了。还有人说马路旁的建筑太少了。其他孩子在提意见的时候,贝贝他们马上大叫起来:“我们没时间了,来不及了呀。”
“第一次搭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下次动作再快一点的话,一定会搭得更好。”我急忙打圆场。
“那么,对于高架桥你们有什么改进的想法?”
孩子们仔细看了我张贴在教室墙壁上的高架图片,说高架桥上也有很多条路,可以通向各个不同的方向,有的高架桥是螺旋上升的……
后记
我想本次活动之所以比较成功,首先在于建构活动前教师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引导孩子充分感受到了马路的特征,体验到位是建构成功的前提条件。再者,材料丰富,教师收集了一部分的辅助材料是建构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条件。第三,建构前教师引导孩子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展开了充分的建构设想,孩子们利用已有的材料大胆组合、大胆想象,是促使建构成功的关键所在。最后,引导孩子对建构活动提出建设性的“改建设想”,是促使建构活动越来越丰满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