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我们改了多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z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紧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作为中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近年来,笔者通过课改培训、课堂观摩、活动交流、教学实践,对“课改”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一下教学实践中“改”的一些心得体会。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 高考作为评价学生知识要素、技能要素、能力要素和情感要素的客观、高效、权威的尺度,尽管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在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替代办法之前,不可轻言废止。它是由内容、目标、题型、分数等多要素构成的集合体,而且各要素自身在保持整体趋稳的情况下稍有变更。本文以辽宁2009年地理高考试题为例分析高考试题之变,进而提出地理教学中内容学习横纵化、知识与能力等重化、图表练习常规化、情景设置变势化等建议,以
摘 要:网络已经像电一样成为人类活动的必需,这种依赖越发的强烈且无处不在。无论是有线或是无线网络它们的终端必定会有芯片,有芯片的地方就要有代码在,有代码就要有程序员,而程序员的工具是他的编程语言。当前的编程语言里由C语言演化或者说以C语言为基础的语言占了很大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已经作为许多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公共课,是程序员考证及软考的必考课程,而且越来越多地成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课程。学习该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三英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认为提高学生作文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既要有文韬:写下水作文和解剖教材的能力;又要有“武略”:平时作文趣味化,要求明确,批改形式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英语的能力,优化书面表达的教学效能。  关键词: 高三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    一、调查呈现    英语作文在高考中占30分,是考试成败的关键点之一。2007年浙江作文平均分为14分,2008
摘要: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也不是万能的,初中科学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科学教材教学实践灵活运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福建省新一轮课改已经实施四年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超出教材”呢?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呢?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许多一线教师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下面我仅就个人的几点体
摘要: 足球运动已在中职校广泛开展,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但足球运动对抗赛的水平还不是很高,本文意在说明意志品质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有较大影响,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技能和良好的体能,而且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自觉性、独立性、顽强性、果断性和勇敢性等对于训练中技术动作的掌握,对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提高,以及对比赛中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意志品质的训练,运动员可增强心理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齐振海《“爱情”隐喻的认知阐释》一文存在的缺陷:(1)引用的关键性概念未具体运用;(2)所选取的部分英、汉语料为非有效论据;(3)不能体现标题、摘要及关键词中提出的“认知机制”;(4)前后结论不一,缺乏必要的过渡性论证;(5)不能体现小标题“英汉‘爱情’概念隐喻异质性”中的英语与汉语差异对比;(6)引用语料疏漏等微观瑕疵。针对齐文的缺陷,我们以大量真实有效的语料对“爱情”的隐喻进
新课标指出,根据高中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各方面原因,学生所学仍为“哑巴英语”,如何使学生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意犹未尽的课题。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追求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化、动态化的同时,把“说”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笔者就自己  的教
摘 要:本文针对初一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教材,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阅读分步教学之初探,即阅读前,问答操练起铺垫;阅讀中,听读说练环环扣;阅读后,写作锻炼夯实能力。  关键词:分步教学操练的设计原则 综合演练教学的特点 分步教学的教学模式 阅读课分步教学课堂教学案例    在初一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感知认知规律,适应学
摘 要:本文从对比汉英存在句的角度出发,专门讨论“V着”类存在句在英语中的相应表达,从而总结汉英存在句的异同,并以此判断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习得这一句式时可能受到的母语干扰,从而预测其习得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测试内容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V着”类存在句 对比分析 难点预测    一、讨论的对象    1.1讨论“V着”类存在句的必要性  “存在”作为人类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体现了人类基本的认知